APP下载

利用信息技术创造阅读与写作的最佳结合点

2017-03-11王学敏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期
关键词:阅读与写作信息技术

王学敏

【摘要】新课程语文教材入选的课文大都出自专家、名师精挑细选之作,其中储藏的丰富的文本习作资源为语文教师进行习作训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教材不仅是语文阅读教学主要凭借,而且也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习作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 而信息技术能发挥其特有优势,创造出阅读与写作的最佳结合点,训练点,降低作文教学坡度,对学生有目的地加以指导,激发情感共鸣,拓展想象空间,以读悟写,以读带写,学会文中表达方法,积累运用优美语言,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情感体验基础之上,说真话,吐真情,个性表达,从而切实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阅读与写作;最佳结合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怎样用好这个例子呢?最好的方法便是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以阅读带动写作,学以致用。而信息技术突破传统的羁绊,通过听、说、视等各种感官的刺激,再现生活场景,图文声并茂地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逼真、色彩鲜艳、动静结合的教学情景,让读和写这一对孪生兄弟相辅相成,并能巧妙创造出阅读与作文的最佳结合点,训练点,让教师作文指导更有序更明晰,让孩子的作文因有情感需要而宣泄,因有课文样本可以依靠而显得更规范、更真实、更精彩。

一、利用信息技术,理解文本内容,创造学生的仿写训练点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专家、名师精挑细选之作,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最重要的是它们语言丰富、生动、规范,布局谋篇独具匠心。教学时,利发挥信息技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模仿课文表情达意,在实践中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掌握相应的表达方式。

学习《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时,在学生从文中找到表示颜色的词后,我有意神秘地询问“大家想不想看看这些多彩的颜色和美景呢?”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一一播放秋景课件。短短几分钟的秋天亮丽风景,加上《秋日私语》的动人音乐,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美妙的秋日意境中。在孩子们理解内容后,我用课件出示佳句:“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让孩子们带着美好的感受来美读这两句之后,我趁热打铁提出要求:秋雨还把什么颜色送给了谁?你能仿照文中的句子也来写一句吗?孩子们从图文并茂所创色的情境中深深体会到其中的轻柔美、动感美与色彩美,于是将这美感也迁移到自己的创作中。“秋天的雨,把紅色给了柿子,红红的柿子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在树枝上荡秋千,荡啊,荡啊,迎来了秋天的喜悦。”“秋天的雨,把黄色给了柳叶,黄色的柳叶像一只只蝴蝶,飞呀,飞呀,送走来了夏天的炎热。”……从孩子们充满灵性的生动语句中,不难看出孩子们思维得到充分拓展,语言组织运用能力得到了加强。

二、利用信息技术,再现文本内容,创造学生的激情训练点

在学习《小村庄的故事》时,我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情景,再现文本内容,即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蕴含在作品中的丰富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学生激情澎湃,急于喷发,正所谓“披文以入情,情动而辞发。”

张桐川同学的由衷感慨吧:“村民们,你们太无知了,你们太不珍惜了,随意乱砍滥伐。现在,树木没有了,森林没有了,那美妙的乐章没有了,你们美丽的家园消失了。你们不爱护大自然,最终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王怡曼同学是苦苦奉劝村民们重建家园,而李博健同学则是痛心疾首地责问:“村民们,你们领教到了狂风的暴怒了吧?你们承受到暴雨的洗礼了吧?你们感受到了洪水的肆虐了吧?你们品尝到了乱砍滥伐的后果了吧?村民,你们后悔了吗?你们知道手中的那把利斧带给你们的是什么吗……”

抓住时机,激发情感,并在学生感情最激越、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引导学生把感情抒发出来。这样的练笔,学生乐于表达,而且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得到了升华。

三、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文本内容,创造学生的想象训练点

有些课文写得含蓄,刻意留下空白让读者揣摩;有些课文因表达的需要,省略了一些内容,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教师要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悟性抓住课文的“空白点”,巧妙借用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文本内容,创造学生的想象训练点,实现读写迁移。

在学习《燕子专列》第二自然段时,我抓住“长途跋涉”一词,先让孩子们想象小燕子可能飞过的地方,让孩子们感知小燕子旅途的辛苦,然后再播放小燕子在大雪纷飞中颤抖挣扎的景象。这样将课文内容进一步拓宽,让孩子们更加感同身受体会到我们人类的朋友——小燕子的危急,然后紧紧抓住第三自然段中“于是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寻找燕子,把它们送到火车站。”这一句话,让孩子们想象:如果现在让你替政府拟一份广播稿,你会怎么写?孩子们纷纷笔下生花。有的以情动人:“可怜的小燕子飞过大江大河,崇山峻岭,茫茫草原,戈壁险滩,高楼大厦,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居民们,伙伴们,请伸出你们的双手,去拯救这些可爱勤劳的小燕子吧!”有的展望希冀:“请相信,在您拯救这些春天‘使者的时候,这里的就是充满阳光的春天!”有的朴实呼吁:“以前燕子帮助我们人类,现在请大家都来帮助我们的捕虫高手吧!”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占据了小学语文近三分之二的教学时间,如果语文老师都能利用信息技术为传统的教学注入新的内涵,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紧紧抓住小学生在日常语文学习中接触得最多的也是最宝贵的习作资源——教材中的“课文”,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抓住训练点,进行有机训练,这不仅是广大教师的一条捷径,更是孩子们的幸事。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阅读与写作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完美过渡:阅读与写作之间“鸿沟”的解决策略
浅析如何做好德语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的迁移与转化
高职英语阅读与写作一体化实践教学研究
关于提高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