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生成性资源的探索与应用
2017-03-11李继刚
生成性资源的出现往往是偶然的、突发的,如果教师能迅速判断、敏锐捕捉,因势利导,由点及面,以小见大,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其必然变成学生共同的知识,形成道德的正确认知与善意情感。
叶澜教授认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资源。教师们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入手,巧妙地运用生成性资源,利用不同的形式对学生施教,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德育的良机:及时发现生成性资源
片段一:
开学的第一天,三年级的小锋在教室里呕吐了,同学们乱成一团:有的直接围上去观看,有的捂着鼻子说气味难闻,有的大声喊“老师,小锋吐了”。李老师赶紧说:“出来两个男同学,一个拿笤帚扫掉呕吐物,一个拿拖把拖地。”因为李老师刚接手这个班级,一时叫不上学生的名字。话音刚落,两个男生主动站起来,到卫生角拿了卫生工具,认真打扫起来。李老师则急忙送小锋到卫生室。回来的时候,两个男生已经打扫完,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其他学生都在安静地看书。李老师灵机一动,说:“大家先停一下手中的事情,我说点事情。刚才打扫卫生的两位男同学请站起来,报一下你们的名字。”两个学生分别报了自己的名字,原来是小胜和小坤。“小胜和小坤不嫌脏不嫌累,打扫了教室里的卫生,帮助了生病的小锋,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不然大家闻着那个味儿上课,肯定难受,”李老师用手在鼻子前扇动了两三下,学生们哈哈大笑,“为了表扬两位同学助人为乐的精神,我提议为他们鼓掌。”顿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生成性资源存在于学校日常生活过程之中,存在于教学情境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之中。开学第一天,班级乱成一团,兴奋的学生延续着在假期间的散漫习惯,李老师第一次与学生见面就出现了学生呕吐的突发状况。在这种情形下,李老师没有慌乱失措,反而发现了教育的契机。李老师简单地说明了两位同学行为的结果及其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助人为乐。但是学生对于如何定义、落实这种精神缺少具体的认知。李老师将抽象的观念与发生在眼前的一切结合起来,学生成为整个事件的经历者,成为德育过程的主要角色:助人为乐不再遥远,而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德育的内容变成了物质性的呈现,自然得到了学生强烈的反应。
学生们认同了教师的观点,这是潜在资源转变为生成性资源的转折点。假若学生们认为两个人的行为是无所谓的,是不值得鼓励和表扬的,那么接下来的“传道”将毫无价值。李老师将发生在教室里的事件作为生成性资源,利用小胜与小坤两个人主动打扫卫生的善行作为展开教育的契机,通过创设情境来营造氛围,从而引起学生的情绪体验,使学生的认知情感有序地深入进行。
二、德育的深化: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
片段二:
在学生们一片赞许声中,李老师趁热打铁地问:“同学们,听说过助人为乐这个词语吗?”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听过。“那么你们知道怎么样做才是助人为乐吗?”学生们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李老师说:“老师听了大家的说法,觉得你们说得都很对。在公交车上给老爷爷老奶奶让座、把学習文具借给同学使用、到福利院去劳动、扶起跌倒的小朋友等都是助人为乐的表现。”接着,李老师介绍了雷锋的故事和每年3月5日学雷锋日的相关情况。随后,李老师让学生们畅谈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师生形成一致的认识:帮助别人是高尚的、值得尊敬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李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助人为乐的意义以及学生应该如何做,并没有采取限制性的提问方式,而是直接让学生自由地交流。德育过程中师生间的活动、交往,对教学而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与互相合作;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对学生而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1]讨论、交流让不同学生发声,展露了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若是一味地控制、打压,反而不利于建立积极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不利于发展师生间自由、平等、自尊的关系,不利于形成道德教育宽容、开放的教育观念。在出现分歧与抵牾的想法后,教师应采取讨论、评价、验证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观念及行为方式。这样,更能凸显出生成性资源的价值。
道德的内化必须借助个体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并通过自己的积极建构、亲历式体验加以内化。[2]学生经验来自生活之中,教师此时的言行再次认定了学生的经验,给予学生认知的肯定与情感的赞同,使其拥有充足的理由保证道德认知、情感、意志的延续。“理解和认同人是一种渴望确认的存在。”[3]对于教师赞许、表扬的事情,学生心里会想:这是正确的,我要去做,这样才能赢得老师、同学的表扬。在教师的循循引导与同学的激励、监督下,学生经由原先的体验认知,形成内在的认同感和基本的是非感,并付诸实践。如果教师只是空泛地呼喊道理,学生无法将道理转化成观念性的认知,更不能将观念性的认知转变成实际的行动。
三、德育的拓展:巩固生成性资源价值
片段三:
“同学们说得很好。今天,我们班的两个同学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以后,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主动帮助别人,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坚持下去。我们就从今天开始,从帮助同学开始。”
教育是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在利用生成性资源时,要完成更高水平的“动”,通过教师这一层面的“动”,形成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李老师鼓励学生回家后将校内发生的故事告诉家长,并将家庭对话记录下来。在周末时,李老师安排了助人为乐的活动——“好人好事大搜索”,让学生在社区、商场、公园等地方,发现助人为乐的行为,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李老师努力克服德育的瓶颈,将校园与社会联系起来,使学生的道德行为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学生从心底接受价值判断与道德认知之后,拥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愉悦之感,回家后乐于把这些道理和故事、笑话告诉家长。学生由原来的他授者变成了授他者,进一步巩固道德经验形成的道德价值。在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学校的生成性资源成为社会道德生活的“润滑油”,起到家校共建的良好效果。
同时,教师要采取相应的后期工作,对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进行强化、深化,比如班里发生了助人为乐的事情时,教师要及时地表扬这些好人好事;设立“助人为乐站”,由专门的同学来记录班里发生的好人好事,班主任定期公布这些信息。班级逐步形成一种崇尚助人的良好风气,当学生的内在认同感在行动中得到一步一步的确证时,逐渐会养成一种习惯。
生成性资源的出现往往是偶然的、突发的,如果教师能迅速判斷、敏锐捕捉,因势利导,由点及面,以小见大,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其必然变成学生共同的知识,形成道德的正确认知与善意情感。善于倾听是捕捉生成性资源的前提;学会捕捉是利用生成性资源的关键;学会点化是捕捉和利用生成性资源的保证。[4]这要求教师善于发现班级小事背后的隐性趋势和必然原因,能够及时抓住良好的教学契机,对学生实施现场性的教育,使学生以事件的直接参与者或第一目击者的身份出现在“传道”的杏坛里。“儿童情绪热烈,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成了真正的主角。教材中原有的逻辑的、抽象的符号化了的内容,一下子变得那样生动、形象、真切。”[5]这样,学生在群体氛围中容易接受教师的“布道”,结合以往的经验,整合成学生内在价值的衡量标准。
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多元的、生成的过程,学校生活以课堂教学为主,然而,道德教育的关键之处不在于课堂教学的传授、讨论及记忆,而是使学生自我逐渐扩展,乐于执行善的意愿,使抽象的义务观念、道德价值转变成具体的道德行为。[6]同时,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千万种,但是必须以学生可接受的方式呈现给他们,以最为切实直观的实例说明其中所隐藏的道理,让学生在无邪的笑声和自由的讨论中,形成正确的认知能力和感悟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教育采用的方式不是靠外部规范,而是靠理智的反思自明自断。”[7]教师不能以真理的拥有者、道德的评判者自居,而应该在充分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引发学生的自我反思与自我行动,与学生共同成长,一起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前行!
参考文献:
[1]杨小英.情境教学中主体精神的凸显[J].湖北民主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49.
[2]王映学.论情境性道德学习与育德情境的创建[J].教育研究,2003(9):21.
[3]陈大伟.观课议课的理念与实践策略[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9:33.
[4]汤华.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捕捉与利用[J].读与写,2009(11):110-111.
[5]李吉林.为全面提高儿童素质探索一条有效途径——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的探索与思考(下)[J].教育研究,1997(4):55-63.
[6]吴青山.教育思想专题研究[M].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1988:88-89.
[7]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余巍,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
【李继刚,苏州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黄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