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汤姆·琼斯》中戏拟手法的运用

2017-03-11曹誉峰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610065

名作欣赏 2017年9期
关键词:帕特里史诗琼斯

⊙曹誉峰[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成都 610065]

《汤姆·琼斯》中戏拟手法的运用

⊙曹誉峰[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成都 610065]

戏拟是文学创作的典型手法,而讽刺和喜剧是创作者戏拟的主要目的。菲尔丁在《汤姆·琼斯》中采用了戏拟手法,对流浪汉小说、《堂吉诃德》、“荷马史诗”进行了戏拟。菲尔丁的戏拟带有“史诗”和“滑稽”两种目的,一方面为了增加作品的史诗性模仿前人的经典文学,另一方面借前人文学形式描写现实生活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小说中的戏拟手法虽然没有使菲尔丁的形式创新成功,但在喜剧性方面达到了作者预期的效果,并使其小说具有独特的魅力。

汤姆·琼斯 戏拟 喜剧性 滑稽史诗

一、戏拟概说

戏拟手法伴随着文学发展的历史,从古至今的文学家们多有采用戏拟手法创作的作品。文学理论家们对戏拟有不同的表述,吉恩·哈特认为:“戏拟是讽刺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通过扭曲和夸张来进行模仿,以唤起人们的兴致、嘲弄和讥讽。”他将戏拟归到讽刺之中,认为戏拟是讽刺手法的一种。巴赫金也用狂欢化的理论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讽刺模拟体,如我们已经指出的那样,是梅尼普讽刺不可分割的成分,也是一切狂欢化了的体裁不可分割的成分。”评论家们对戏拟的表述不同,侧重点也有差异,但是我们可以总体上理解戏拟的含义。首先它是一种模仿,一种不严肃的模仿,即对前人作品讽刺性或喜剧性的模仿,讽刺和喜剧是戏拟手法的核心内涵。

二、《汤姆·琼斯》中戏拟手法的运用

菲尔丁最初以戏拟理查逊的小说开始文学创作,但他在《汤姆·琼斯》中是真正为了小说本身的需求而主动进行戏拟。这部小说中包含了很多传统文学形式的元素,流浪汉小说、骑士小说和史诗、戏剧等形式都可以在小说中看到。其中对流浪汉小说《堂吉诃德》和“荷马史诗”的戏拟最有代表性。

(一)对流浪汉小说以及《堂吉诃德》的戏拟

流浪汉小说流行于16世纪的西班牙,主要是采用人物流浪的方式结构小说,描写市民生活及社会现象。主人公通常出身贫寒,被逼无奈走上流浪道路,并且在生活的压力下堕落、放纵。这些特征出现在《汤姆·琼斯》这部小说中,菲尔丁用流浪汉的经历刻画汤姆的旅行过程。汤姆从小寄养在他人家里,最终因为闯祸失去宠爱,被赶出家门。他漫无目的地走上了类似于流浪汉的道路,流浪途中因为生活所迫与不同女性沾染,逐渐堕落。这样的人生道路是对流浪汉小说故事模式的模拟,但是故事的走向和结局却完全相反,琼斯最终获得了宽恕,也赢得了成功。菲尔丁用流浪汉文学的形式来描写一个并非流浪汉的人物,这其中的偏差和矛盾造成了戏拟的效果。

《汤姆·琼斯》还戏拟了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诃德》,这主要体现在人物的性格和主仆人物关系的设置上。汤姆·琼斯的性格一定程度上具有堂吉诃德的特质,他们都不谙世事,为了心中的目标一心前进,偏执和无畏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堂吉诃德为了心中的骑士精神四处周游,却与周围的生活和人们格格不入;而琼斯不羁的性格也为自己带来了困扰,同时为了索菲亚的爱情四处追寻。帕特里奇与桑丘则是小聪明和忠诚兼备。琼斯在旅行途中遇到了帕特里奇,随后他们两个一起踏上冒险和追寻索菲亚的旅程。在人物关系的设置上,小说以主仆身份戏拟琼斯和帕特里奇两个偶然遇到的朋友,用《堂吉诃德》中骑士冒险的笔法来描写这两个朋友的流浪和冒险之路。两个人的旅途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喜剧性事件。勒内·吉拉尔利用“三角欲望”的理论分析了桑丘·潘沙和堂吉诃德的关系,他认为桑丘和堂吉诃德以及那座承诺的小岛构成了三角欲望的关系。这个关系同样适合帕特里奇和琼斯,帕特里奇和琼斯以及琼斯可能得到的财富之间构成了三角欲望的关系。但是并不是很明确,帕特里奇对于财富的欲望虽然来源于琼斯,但很大程度上是自我的暗示。这就造成了一种滑稽的喜剧效果,汤姆·琼斯以为帕特里奇是一心跟随自己旅行,而帕特里奇既不承认主仆关系,又因为不可言说的目的保持了他对汤姆的忠诚。小说中帕特里奇就是一个喜剧性的人物,在小说中的角色和桑丘不同,他只是一个增加旅途趣味以及协助琼斯完成目标的人物,日常生活的旅行并不像堂吉诃德那样需要一个仆人。小说模仿《堂吉诃德》的人物,但角色定位的不同和戏拟的主仆关系达到了滑稽的效果。

(二)对“荷马史诗”的戏拟

菲尔丁对“荷马史诗”推崇备至,他将他开创的文体称作“散文滑稽史诗”。《汤姆·琼斯》主要从战争场面以及史诗形式、情节两方面戏拟了史诗。

1.戏拟《伊利亚特》的战争场面

小说中描写了“教堂庭院之战”“厄普顿战役”这两场战争,作者用战争来描述妇女百姓之间的矛盾争斗。第四卷第八章的题名为:“诗歌女神用荷马的风格咏唱的一场战斗,只有熟谙古典的人才能欣赏。”这里明确指出是模仿荷马风格咏唱的战斗,用史诗战争的文字描写妇女撕扯拉拽充满了戏剧性和滑稽效果。“于是她调转头来,抓住敌军中走在最前头那个,穿得破破烂烂的白丝,把她打翻在地。尽管敌军有数百人之众,但看到她们主帅的下场,都向后倒退了好几步……啊,缪斯,请你列举出在这可怕的日子里倒下去的那些人们的名字吧。首先,是杰米·特伍德尔,他的后脑勺被可怕的大腿骨击中一下……其次,是骟猪的老埃切普,他的脑门上挨了我们这位亚马逊女英雄一下,当即栽倒在地上。”妇女像史诗英雄一样战斗,小说中夸张的描述让人捧腹。而在争斗中受伤的人获得了英雄般的待遇,被作者列举在缪斯面前,人物身份与语言风格的巨大反差在滑稽的同时也产生了讽刺的效果。菲尔丁借史诗讽刺了这些无谓撕扯的缺乏道德的群众。

小说第九卷第三章描写了另一场战役:“现在,战争之犬已经被放出来了,他们舔着血淋淋的嘴唇;胜利之神展开它那金色的翅膀,在空中翱翔;命运女神则从架子上取下她的天平,一端放着琼斯、他的女伴和帕特里奇的命运,另一端放着客栈老板、老板娘和那个女仆的旦夕祸福。”作者戏拟史诗,在人的战斗中描写了神的参与。战争之犬、命运女神都来源于神话,命运女神用天平判定战斗双方的胜败的情节戏拟了《伊利亚特》中阿基琉斯和赫克托耳战斗时的诗句:“天父取出他那杆黄金天秤,把两个悲惨的死亡判决放进秤盘,一个属阿基琉斯,一个属驯马的赫克托耳……”两个英雄的生死由天神的秤盘决定,这是一种赞颂,而客栈中争斗的双方此刻也享有了这样的殊荣,这是作者讽刺和喜剧性的模拟。

2.戏拟史诗形式和情节

《汤姆·琼斯》对史诗的戏拟还表现在形式和情节方面。第十三卷第一章的题目是“吁请诗神”,戏拟了史诗中特有的形式,诗人在一章的开头会请求女神的保佑和歌唱。菲尔丁在这里也采用了这个形式以增添自己的文笔,使小说带有史诗色彩。“啊,您,长官荣誉的明眸皓齿光彩照人的神哪,启发我这炽热的胸膛吧。我呼唤的不是借千万老百姓的叹息来扬帆,让英雄的血泪汇成海上泛舟,把他渡到荣誉之彼岸去的那位神灵,而是您——欢乐的穆尼赛斯在希布鲁斯河岸初次生下的美丽、温柔的少女。”“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开篇就是吁请诗神,请求女神歌唱英雄的事迹:“女神啊,请歌唱佩琉斯之子阿基琉斯的致命的忿怒,那一怒给阿开奥斯人带来无数的苦难,把战士的许多健壮的灵魂送往冥府,使他们的尸体成为野狗和各种飞禽的肉食。”

小说中还有一些奇异的故事情节,就像奥德修斯在回乡途中遭遇的奇人异事。琼斯在追寻索菲亚的途中偶遇一个隐居了十几年的山里人,他讲述了自己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这样的遭遇在那个时代的英国根本不可能发生。另外,琼斯二人在英国中部大平原中遇到独立的吉卜赛部落也充满了离奇的色彩,这个部落有自己的国王、独特的风俗、独立的社会结构,这样的国中之国出现在英国就如同史诗中奥德修斯去到那些奇妙小岛的冒险遭遇。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描写现实的小说中,是菲尔丁为了追求史诗情节刻意而为。

三、菲尔丁戏拟的目的及意义

“第一个自觉的小说家是亨利·菲尔丁……他看出了这种新发展的真正重要性,半辩解半自豪而又完全自觉地把这一文学形式称为‘散文体的滑稽史诗’。”菲尔丁追求的是创造一种新的文体,文体追求是他创作的重要出发点。“史诗”和“滑稽”是分析其戏拟的主要目的的两个关键词。菲尔丁目的有二:一是实践新古典主义的文学追求和思想,创造史诗一样的文学形式;二是营造喜剧性、滑稽效果。“滑稽”和“史诗”反映出菲尔丁既希望拥有丰富的喜剧滑稽效果,又希望是当代的史诗,反映全面的社会状况和历史发展。

菲尔丁对于喜剧效果的追求是明确和坚决的,他在小说中说道:“来吧,曾经启发过阿里斯托芬、卢齐安、塞万提斯、拉伯雷、莫里哀、莎士比亚、斯威夫特和马利沃的您,请让我的文章里充满幽默吧。”所以他利用以史诗为代表的古典文学以及《堂吉诃德》等经典作品的方式来描写情节场面、刻画人物性格和关系。这些文学特色是有特定的内容和时代的,戏拟的手法则使其在与当下的生活和世俗人物结合在一起时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和喜剧效果。这是菲尔丁主观上创作的时候希望达到的效果,读者阅读时也会感受到《汤姆·琼斯》中令人感到滑稽的特点。

戏拟手法的背后也是菲尔丁新古典主义文学思想的实践。伊恩·瓦特在《小说的兴起》中指出:“与笛福和理查逊不同,菲尔丁却沉湎于古典文学传统之中,尽管他不是一个法则的盲从的支持者,但他强烈地感到,文学趣味日益增长的混乱状态需要采取严厉措施。”他不满那个时代的无序,希望通过创作建立一种规范。作家们的创作杂乱无趣,缺乏一定的文体规范,这在他看来与古典时代的文学相去甚远。他的戏拟和很多后来的作家不同,本质上他是推崇古典文学传统的,他并不是想通过戏拟讽刺和反叛传统的文学形式,而是利用古典的文学形式来衬托现实的无序和矛盾,希望能通过文体创新重新为当时的文学提供模范,使之回归到应有的秩序之中。这就是菲尔丁戏拟手法运用的目的和他试图借此实现的意义。

四、结论

菲尔丁和后来的戏拟者不同,他推崇古典文学传统,带着尊重的态度采用史诗等作品的形式和写法;他的戏拟手法更多体现在形式和内容的不协调,而不是对古典作品的反叛。他在《汤姆·琼斯》中试图通过对史诗等经典的戏拟、崇高与世俗对比来达到喜剧效果,希望借助对古典文学的戏拟建立一种文体规范。小说发展到现在可以看到,菲尔丁希望借此构建文体规范的尝试并没有获得预想中的效果,小说中一些戏拟的尝试成为后人眼中的累赘和缺憾;但是戏拟手法的运用为小说带来的喜剧性效果,给读者提供了独特的体验,这也构成了其小说的特点和价值。

[1][美]吉尔伯特·哈特.讽刺论[M].万书元,江宁康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2][俄]T.T.巴赫金.巴赫金全集·诗学与访谈[M].白春仁,顾亚玲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3][法]勒内·基拉尔.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M].罗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英]亨利·菲尔丁.汤姆·琼斯(上)[M].黄乔生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5][古希腊]荷马.伊利亚特[M].罗念生,王焕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6][美]安妮特·T·鲁宾斯坦.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M].陈安全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7][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M].高原,董红钧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作 者:曹誉峰,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编 辑:赵 斌 E-mail:948746558@qq.com

猜你喜欢

帕特里史诗琼斯
琼斯太太的魔法
从《中国史诗》里读懂中国
《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的空间解读
梵克雅宝再现艺术史诗
马尔克斯与略萨:情仇尘封50载
史诗
亚瑟的礼物
你离成功很近
史诗与认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