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科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2017-03-10刘曙光

岭南学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社科办刊学术期刊

刘曙光

(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常务副主编,编审、博士)

社科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刘曙光

(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常务副主编,编审、博士)

作为时代在精神产品中的集中反映,作为民族、国家的现实状况和理想追求的集中反映,当前社科学术期刊在生产方式、出版方式、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学术期刊及其编辑,应适应新时代,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顺势而为,转型升级,整合资源,推动媒体融合,创新办刊体制机制,自觉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的构建作为自己的根本使命,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在政治方向、学术导向、价值取向、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学术生态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提高刊物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重塑自己在学术界、期刊界的地位与价值。

学术期刊;学术期刊的机遇与挑战;期刊的未来发展;学术评价;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

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整个社会形态。当前,新媒体的出现,受冲击和影响最大的是广告业、新闻业、教育业、出版业。它改变了学术期刊的生产方式、出版方式、传播方式、评价方式,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写作方式。下面我想就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一、学术期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学术期刊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当然,机遇和挑战都只是相对的,“一个人的草是另一个人的宝”,对年轻人来说,可能机遇大于挑战;对中老年人来说,可能挑战大于机遇。但是,不管怎么说,机遇与挑战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

就机遇而言,至少有这样几点:

第一,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表明,任何新的科技革命都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和改善,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大大扩展和延伸了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造就了新的社会分工,造就了新的产业,带来了新的人才需要。大数据、云计算、云存储、移动互联等,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改革、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网络平台,推动了各领域的转型升级。网络技术催生的新媒体,也给学术期刊及其编辑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顺势而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适应新时代,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重塑自己在学术界、期刊界的地位与价值。

第二,阅读方式虽然变化,但是,读者对真善美的追求不变。新媒体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的终结。相反,有的传统媒体通过新旧媒体融合、通过添加链接或二维码,可以逆势而上,使得信息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让阅读真正成为赏心悦目的事情。保罗·利文森在《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一书中总结了媒体兴替规律,他写道:“媒介发展的规律是非常深刻的:当一种新的媒介在特定的领域中胜过旧有的媒介时,并不意味着旧有的媒介即将衰落和死亡。事实上是:旧有媒介将被挤压进一个小的生存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它将扮演新媒介所不能胜任的角色并因此而生存下去,虽然这一角色和新媒介出现之前或许有所不同。关键在于,旧有的媒介是否能够发现依然存在的人类需要或知觉模式”[1]48。

第三,学术期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载体和重要平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全国思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第31号文件,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都提出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

第四,国家政策的利好。近些年来,主办单位以及政府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学术期刊的财政补贴,以解决办刊经费短缺问题。如,教育部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名栏工程”,中宣部社科规划办启动“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期刊”。现在有关部门正在酝酿新的学术期刊扶持方式。确实,现在一般的期刊已经不再为办刊经费的事情发愁。

就挑战而言,主要有这样几点:

第一,随着期刊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办刊机制的创新发展,随着期刊的国际化、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国内外期刊之间竞争加剧,在资金、技术、人才、稿源等方面的竞争加大,办刊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艰难。期刊与期刊之间,办刊经费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由于差异较大,经验难以复制。

第二,编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编辑人员待遇和办刊条件亟待改善。学术期刊负责人不管愿意不愿意,实行轮岗制度,使得办刊的连续性、特色化建设受到一定程度地影响。在教师待遇不断上涨的背景下,编辑的待遇普遍偏低,编辑队伍的稳定性较差,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较低。传统媒体人才流失大潮持续涌现,转向新媒体或教师队伍,且流失数量呈现不断增长势头。由于待遇水平整体不高,对青年学术骨干的吸引力不足,一些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不愿加入学术编辑阵营,导致编辑队伍梯队结构失衡,年龄老化,青黄不接,活力不足。

第三,期刊结构不合理,办刊模式陈旧、改革滞后,同质化严重,有的期刊还是文理合刊,学术期刊多层次、多类型,全、小、散、弱状态难以从根本上改变。

第四,规模小,经费少,转型难,融合难,找不到合适的盈利模式。期刊在媒体融合等方面内生动力不足,缺乏主动性。由于学术期刊更多的注重内容,数媒平台缺失,构建平台显得力不从心。多数高校学术期刊的刊网融合程度较低,综合运用互联网、移动平台、数字技术采编、传播学术成果的能力不足,导致期刊数字化平台整体建设滞后,水平不高。许多学术期刊对数字化平台的构建、功能定位、构成模块、盈利模式、保障机制等重视不够,认识不清,观念滞后。

第五,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只重视论文数量,不重视论文质量;只涉及影响因子、转载率等量化指标,不涉及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只涉及纸本期刊的转载、引用,不涉及微博、微信等传播力和影响力;而且评价格局基本定型,难以打破。期刊要么良性循环,要么恶性循环。学术界“以刊评文”“以刊评人”,使得好文章向极少数期刊集聚。作者和期刊都被评价所绑架,被评价牵着鼻子走。

第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虽然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年发表数量惊人,但是,立足中国实践进行自主创新和综合创新能力不够,具有现实穿透力和超强解释力的论文比例不大,难以把中国发展的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有的论文脱离实际、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无病呻吟,满足于象牙之塔的自娱自乐,满足于当西方学术的“搬运工”;个别论文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

第七,我国学术期刊,尤其是社科期刊,国际影响力普遍缺乏,国际话语权缺失。国际上英语仍是学术表达与交流的主要语言,我国社科学术期刊在国际上影响力较小。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英文版的社科学术期刊较少;二是没有形成国内外一致认可的社科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我国社科学术期刊无须迎合西方所主导的评价体系;三是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化学术传播平台。

二、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之路

(一) 学术期刊的根本使命: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有责任、有能力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学术交流,向世界学术界推介自己的历史、文化、主张,弘扬自己的价值,讲好自己的故事,获得更多理解、认同、信任和支持。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困难和风险,这也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科学地研究这些矛盾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建构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释疑解惑、凝心聚力的作用。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系统工程,需要期刊界与学术界、编辑与学者一道,在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切磋、相互砥砺中,以深切的家国情怀和高度的学术创新精神,精诚团结、携手合作、肝胆相照、无私奉献、共同坚守、改善生态、久久为功。努力构建与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在海内外都有相当影响力的、能资政建言的一流新型智库,培养真正理解中国和世界的高端人才,把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和中国话语的研究提高到新的更高的水平。对西方学术,我们不能总是复制和跟随,还要实现赶超,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诠释中国的现代化发育过程,为破解现代化进程中的现实难题提供中国方案。不仅如此,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还应以其具有开创性意义、全球性贡献的研究成果回馈世界,通过东学西渐,为促进人类和平、发展和福祉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略。

(二)中国特色的学术期刊体系:多层次、多类型的期刊群落。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我国的社科学术期刊具有比较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一个多系统、多层次、多类型的期刊群落。就像生物的多样性一样,这个期刊群落也是由各个系统、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期刊构成的。如,按系统划分,社科学术期刊可以大致划分为高校社科期刊、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期刊、社科院社科联系统期刊。高校社科期刊又具有多样性,高校的多样性决定了高校学术期刊的多样性。“高校社科期刊依托高校,其存在根据无可怀疑,其贡献有目共睹。与高校的办学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相适应,不同高校的学报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文明传承等方面也有各有分工。一般来说,一家学报的学术水平直接取决于该校师生的研究水平。各种层次的学术都需要自己的传播管道或者说载体。学术园地里,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才能装扮出美丽的春天。对高校社科学报这个期刊群落,不能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应该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报的功能定位进行具体分析。”尽管这个期刊群落的结构不尽合理,但是,它们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共存,彼此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得益彰。

(三)未来发展方向:特色化、专业化、精品化。

社科学术期刊,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殊性。但是,对于一本期刊来说,它所需要的是个性,即独特的风格,这是学术期刊的“身份证”或者说“标识码”。独特的风格是一个刊物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形成影响力的基础。

有个性的期刊,应该既兼容并包而又不媚流俗,不赶时髦,面向前沿,高屋建瓴;应该致力于学术研究的质量,不片面追求转摘率,不围绕转摘率这条指挥棒转。

学术期刊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就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刊制宜、因校制宜,不宜一味地盲目学习、机械模仿,那样难免弄巧成拙或东施效颦。期刊首先应当立足于本系统、本校、本地区,依托自己的优势学科、历史传统或地域特色来办特色栏目、品牌栏目。不同的大学有自己不同的办学目标和办学方式,地域优势和学科优势,传统学科和品牌特色。学报把该校的特色和品牌反映出来就是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各有自己不同的办学目标、办学方式、地域优势、学科优势、传统学科和品牌特色。学报把该校的特色和品牌反映出来就是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综合类社科期刊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指综合性社科期刊的主编和编辑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在办刊实践中有所选择,应当扬长避短,而不是面面俱到。“有所为”是指确定自己刊物的特色和个性,选择学术热点、学术前沿以及重大社会问题,或依托本校某些优势学科,确定自己的主打栏目和品牌栏目;“有所不为”则是要敢于放弃那些不是自己强项、相对比较冷门的学科。

一校多刊、异校同刊应有所分工,避免同质化。同行是冤家。期刊也是如此,校内外期刊要有所分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提高。如,政法类期刊、经济类期刊、教育类期刊、党校行政学院期刊,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出现同质化严重的现象,需要找准定位。精确定位,是一个刊物办出特色的前提。如何分工,非常考验办刊人的智慧。

(四)期刊的选题策划方向:以问题为中心。

特色化、品牌化建设的出路不一定是专业化,也可以是专题化、以问题为中心来进行选题策划。学术专题一般是从“问题意识”出发的,总是和重大课题联系在一起的,它既体现某一学科链的必要延伸,又体现多个学科生长点的有效聚合。专题研究,既要注重研究历史和现状,又要注重研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既要注重共时态的横向的比较,又要注重历时态的历史挖掘;既要注重学术理论性,又要注重时代感和现实性。编辑要有“问题意识”“前沿意识”“策划意识”,应围绕刊物特色,根据学术热点问题、前沿问题来策划选题、组织稿件和遴选稿件。在和校内外、国内外学者充分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上,发动一些著名学者为学报组稿、约稿,聘请他们担任相关栏目的特约主持人。

以问题为中心,要处理好学术与政治、热点问题与不媚流俗、时代课题与历史文化传统的关系问题。学术与政治关系非常复杂,学术是社会的良心,学术与政治之间保持和谐、平衡。学术既要有持久的情趣,有连续性,又要有阶段性,要有反思。期刊要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五)学术期刊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期刊编辑。

这里的期刊编辑,是指以主编为首的编辑集体。同样一本刊物,在不同的主编、编辑那里,风格也可能不一样,甚至“面目全非”。这在期刊发展史上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风格”不能自发地形成。没有编辑思想的“自觉”,就谈不上刊物的风格。没有“自觉”,刊物不贯穿编辑(特别是主编)的思想和总体构思,编出来就只是一本杂乱无章“论文汇编”,而不会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主有次、有章可循的体系。所谓编辑思想的自觉,是指期刊编辑(特别是主编)在了解期刊总体发展趋势、对各方面条件(包括主体条件和客体条件)和自己所办刊物进行解剖分析、了解编辑自身和刊物自身的长处和不足的基础上,依据自己刊物的办刊宗旨,根据时代、社会和读者的需要,依据自己的办刊理念,进行中观和微观总体编辑构思。

编辑的自觉,最重要的是“主编的自觉”。主编是刊物的主角,在编辑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刊物的栏目设置、文章选择、学科搭配等,反映的是主编的办刊思路、办刊理念、学术品味、办刊水平,因此,主编必须是具有相当深厚的学术造诣、熟悉办刊业务的专家,应尽量多刊载一些研究解决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要研究成果,一些在基础理论方面有创新意义、特别是具有原创性意义的学术成果。

主编应充分调动编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应改善编辑的待遇,要让他们能安居乐业,体面地生活。应鼓励编辑参与学术交流和学术会议,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本学科学术前沿和学术动态,有效地组织选题策划,真正做到让期刊引领学术潮流。

(六)学术期刊的上帝:作者队伍。

有好的选题,才能高被引论文,才能有高被引作者。好的选题,从何而来?这也离不开编辑和作者的互动、沟通、交流。

学术是刊物的生命,作者是刊物的上帝。有高水平的作者队伍,才有高水平的刊物。学术期刊不仅要重视名人名作,更要善于发现和培育新人新秀。为了培育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作者队伍,保证高质量的稿源,学术期刊在办刊中,一方面要把了解作者、联系作者、和作者交知心朋友作为编辑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来抓,进行感情投资;另一方面,也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奖励措施,把一批高水平的作者队伍团结在刊物周围。如,《北京大学学报》设有“北京大学学报优秀论文奖”。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九届,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文史哲》《清华大学学报》也对优秀作者、优秀论文进行奖励。当然,学术期刊也不能滥用奖励机制。不要用过高稿酬吸引优质稿件,不要搞稿酬恶性竞争。

(七)学术期刊的质量保证:规范的制度。

关系稿、人情稿、职称稿、学位稿、学术赝品,是令每一个办刊者都十分头痛的事情,必须采取有效的办法进行扼制,规范制度建设。如,实现匿名审稿制度。学术期刊改革,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完善编辑部各项规章制度建设,特别是匿名审稿制度。在用稿方面应该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建立有权威的、负责任的专家库,逐步推行对稿件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和三审制,做到学术至上,质量面前人人平等,而不能以作者所在的单位、作者的身份、地位、是否基金项目等等,作为评判论文质量高低、决定是否刊用的标准。

(八)学术期刊的基本保障:主办单位的重视和支持。

离开了主办单位的重视和支持,学术期刊是难以有所作为的。主办单位应调动各方面力量,整合资源,把期刊的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学术期刊与主办单位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如,学报是一所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流的大学就应当有一流的学报。学校应当把办好学报同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把学报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结合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研究项目进行组稿和选题,真正做到了举全校(院)文科之力来办好社科学报。学报离开了学校的教学科研、优势学科和师资队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要求社科学报主编熟悉学校的教学科研情况,充分利用本校资源、整合好本校资源,真正做到举全校之力来办好刊物。

期刊与学校其他各部门之间应当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做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提高。

(九)期刊发展的新环境: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不是简单的改版改制,而是一种全新的媒介发展理念,是互联网飞速发展、数字技术不断更新背景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它包括媒介组织的融合、资本的融合、内容的融合、传播渠道的融合、经营方式的融合、媒介形态的融合,等等。

新媒体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即时性、受众广、速度快、效率高、影响大等特点。新媒体使得学术的生产、研究、创新、传播和评价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使得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流程加快,学术交流、学术传播迅速;使得读者、作者和编者的交流互动及时化,社科期刊可以利用大数据了解读者的需求,了解作者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动态,真正为作者和读者服务。社科期刊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推动评价理念的创新。因此,社科学术期刊必须主动接受和利用新技术、新平台、新工具,优化学术期刊的生产(投稿、审稿)、出版、传播、评价的流程和机制,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术繁荣。

(十)学术期刊的联系:学术共同体、行业学会。

在期刊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学术期刊必须注意加强行业联系,相互合作、共同提高,避免恶性竞争。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可以请主管部门、主办单位的领导,校内外学者、二次文摘期刊、新闻媒体、数据库和数字化媒体公司、其他学术期刊包括兄弟院校期刊、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等行业学会来召开会议,为期刊诊断号脉,出谋划策。也可以“走出来”学习取经,通过彼此交流和探讨,通过广交学术界、期刊界朋友,来相互取长补短,以期改进和更上一个台阶。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信息化时代,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刊物质量,另一方面,要大力做好刊物的发行和宣传工作。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一个刊物才能塑造品牌,赢得作者和读者的信赖,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

(十一)学术期刊的视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

学术期刊要处理好世界性与民族性、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只有提高把握时代、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能力,才能建构具有现实穿透力和超强解释力的话语体系。在自然科学领域,在同一时期,不同国家和民族研究的大致是同样的问题。但是,在人文社科领域,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研究,既有共同话题(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又各有个性和特色(地区差异、意识形态差异)。建构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更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社科学术期刊,一方面应该走国际化道路,包括选题的国际化(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作者的国际化、编委的国际化、包括主编在内的编辑的国际化、审稿的国际化、语言的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的国际化,等等。另一方面,要把中国发展的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用中国话语左右乃至主导世界性问题,真正进入世界学术主流。

(十二)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导向正确、注重质量。

加强对现有期刊评价体系的引导和管理,完善学术评价标准,确保社科期刊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始终坚持政治标准、学术标准并重,切实把质量和水平摆在期刊评价首位,改进高校社科类学术期刊内在学术质量的评价指标设计,改变在期刊评价中过分看重影响因子等技术指标的现象,完善同行评议制度,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充分考虑不同学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术期刊差异,推动高校社科类学术期刊质量有效提升。评价工作应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在把握好计量与评价关系的基础上,构建起一个更加合理、具有公信力的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体系,以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

(十三)学术期刊的扶持政策:加大力度和广度。

2003、2004年教育部分别启动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名栏建设工程, 2012年中宣部社科规划办启动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期刊”,经过这些年的建设,应该说,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可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名刊、名栏建设工程,加大社科学术期刊扶持的力度和广度,进一步激发期刊编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国的社科学术期刊,在过去的风雨历程中,历经了沧桑,也铸造了辉煌。今天,社科学术期刊要正视来自国际国内的各种挑战,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办刊者的创新精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与时俱进,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自己的贡献。●

[1]保罗·利文森.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M].熊澄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G237.5

A

1003-7462(2017)04-0009-07

10.13977/j.cnki.lnxk.2017.04.003

猜你喜欢

社科办刊学术期刊
社科成果展示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