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毛泽东家风及其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启示
2017-03-10梁瑞升
梁瑞升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410151)
谈毛泽东家风及其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启示
梁瑞升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410151)
习近平非常注重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2015年《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首次将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写入党内法规。开国领袖毛泽东受中国传统文化、父母言传身教以及共产主义信念的影响,形成了自己学以致用、敢于牺牲、清廉如水和一心为民的独特家风。毛泽东家风对于当今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加强自身家风建设具有重大的借鉴意见,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注重自家优良家风的传承,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优良家风,努力做优良家风的表率。
毛泽东;家风;党员领导干部;启示
“家风,又称门封,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是给家中后代人们树立的价值准则,一个家庭有没有好的风气,会直接影响社会风气,家风纯才能民风正。”[1]古人也说过:“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定其身。”新一届中央领导核心习近平也非常重视家庭、强调家风。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中国是个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从尧舜禹开始,就有口耳相传的家风传承,到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第一部体系完备的《家训》——《颜氏家训》。此后,陆续出现了《钱氏家训》、《朱子家训》和《曾国藩家书》等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家风教育书籍。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优良家风思想,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领袖的家风思想,对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教育,意义重大。开国领袖毛泽东,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为自己和家人制定了极为严厉的家规,最终形成了一代伟人家庭的优良家风,对国家和人民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
一、毛泽东家风形成的背景与主要特点
(一)毛泽东家风形成背景
1.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湖湘文化是毛泽东家风形成的根基。毛泽东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在家乡读了7年私塾,接受了较为系统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他熟读《四书五经》、《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和大字本《二十四史》全部,还有关于《老子》的书等十几种,以及《荀子》、《韩非子》、王充的《论衡》、张载的《张氏全书》、明清之际王夫之的《读通鉴论》等等,应该说毛泽东的儒学功底扎实深厚。儒家传统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深深影响毛泽东,让他从小对自己与家国的关系有全面深刻的认识;湖湘文化,特别是对近代湖南影响深远的曾国藩的思想对毛泽东家风影响极大。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对他乡人曾国藩是十分敬佩的,他曾对知己的朋友说“:愚千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曾国藩“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俭能勤,永不贫贱”的思想,对毛泽东同志家风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席一生勤奋努力,以俭为荣,无不受其影响。
2.家庭教育对毛泽东家风的形成起着直接作用。父亲毛顺生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厉,几近苛刻,他在回忆父亲时这样说道:“他是一个严厉的监工,看不得我闲着,如果没有账可记,他就叫我去干农活。他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常常打我和我的弟弟。他一文钱也不给我们,而且给我们吃最次的饭菜。他对雇工们作了让步,每月逢十五在他们吃饭时给鸡蛋吃,可是从来不给肉吃。对于我,他既不给肉也不给蛋。”父亲的严厉促使了毛泽东在工作上更加勤快、细致。母亲宽容仁慈的教育,培育毛泽东的大爱之心和大爱之行。毛泽东还给同学邹蕴真写信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损人的,可以损己以利人的,自己的母亲便属于第三种人。母亲对他的影响力,在他的一生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3.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毛泽东家风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1936年,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心中,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2]毛泽东所说的三本书,就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柯卡普著述、李季翻译的《社会主义史》,考茨基撰写、恽代英翻译的《阶级争斗》。在这三部著作的影响下,毛泽东认为自己从1920年夏开始“在理论上和某种程度的行动上,变成马克思主义者”。正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确立,在毛泽东家风中形成了追求真理,敢于牺牲的精神品质。
(二)毛泽东家风的主要特点
孔祥涛在《毛泽东家风》一书中讲到:“毛泽东的家庭,有着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和20世纪时代浪潮共同熏染的斑斓底色,也有着革命领袖家庭独特的韵味和风采。这种韵味和风采,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家国观念、革命时代要求的家国关系,更是突出地体现在毛泽东家庭的每个阶段。”[3]陈静静等在《毛泽东家风及其启示》一文中,概括了其家风的主要内容,即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尊长爱幼;重视子女的亲情观教育等。[4]但从毛泽东家风形成的背景来看,其家风主要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1.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一方面毛泽东非常喜欢读书。在毛泽东遗物馆,我们目睹了他生前读过的部分书籍,应该说毛泽东同志阅读涉及面广,有文学、哲学、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方面的书籍在很多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毛泽东尤其喜欢阅读历史书籍,特别强调以史为鉴,经常告诫党员干部要多读点历史书。他不是单纯地学习书本理论,他更善于把学习和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另一方面毛泽东非常注重社会调查这本无字书。纵观毛泽东一生,他都在认真阅读和研究中国国情这本内容极为丰富的无字之书,毛泽东真正读透了中国,摸透了国情。应该说毛泽东是中国近代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典范。
2.追求真理,牺牲自我。毛泽东认准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并带领自己的亲人积极投身革命。在革命和战争年代,他一家先后有六位亲人为革命牺牲了宝贵的生命。
3.清廉如水,自强自立。建国之初,毛泽东同志多次婉拒亲戚朋友们提出的介绍工作的要求。杨开慧的胞兄杨开智,曾捎信给毛泽东,要求“在京或湘安排厅长之类的职位”。毛泽东1949年秋在致湖南省委副书记王首道的信中说:“杨开智……在湘按其能力分配适当工作,任何无理要求不应允许。”同时,又给杨开智写信:“不要有任何奢望,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5]毛泽东一生清廉,勤勉为公,没有为子女和亲属留下财产和权力。毛泽东对家属子女的要求一向严格谨慎,一方面要求子女努力向上,关心他人;另一方面能够坚持原则,不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子女谋职位,在家庭成员中也是自己以身作则,关爱他人,慷慨解囊,解危救困。
4.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关于毛泽东为什么要送毛岸英上战场,毛泽东的回答告诉我们在他心里人民的利益高一切。1951年3月,毛泽东的老友周世钊向他问及此事,毛泽东说:“当然你说如果我不派他去朝鲜战场上,他就不会牺牲,这是可能的,也是不错的。但是你想一想,我是极主张派兵出国的,因为这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我的这个动议,在中央政治局的会上,最后得到了党中央的赞同,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要作战,我要有人,派谁去呢?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人心都是肉长的,不管是谁,疼爱儿子的心都是一样。如果我不派我的儿子去,而别人又人人都像我一样,自己有儿子也不派他去上战场,先派别人的儿子去上前线打仗,这还算是什么领导人呢?”[6]
二、毛泽东家风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启示
(一)对毛泽东家风的反思
近些年来,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盛行,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否定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成就,竭力搞所谓的“非毛”、“反毛”。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的伟大的历史功绩、思想理论和在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威望,成为国内外反共势力企图西化、分化中国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因而低毁、诬蔑、攻击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就成为历史虚无主义的“重中之重”。他们任意夸大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把毛泽东领导时期说得一无是处,企图以此打开缺口,全面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事实上,毛泽东逝世已经有40多年了,但是人民常常用各种不同的方式纪念和怀念他。深入了解和剖析毛泽东家风,也使了我们敬佩和敬重伟人。
习近平同志指出,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不少领导干部不仅在前台大搞权钱交易,还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响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有的将自己从政多年积累的“人脉”和“面子”,用在为子女非法牟利上,其危害不可低估。古人说:“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莫用三爷,废职亡家。”“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每位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学习毛泽东家风,认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一是反思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的功夫够不够。有些人走上领导岗位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有点满足现状。对待工作得过且过,对待上级的指示阳奉阴违,在群众面前说说一套做一套。放松了对自己的学习要求,没有对照时代要求,坚持学习,提高自己服务群众的本领。二是反思在追求真理,敢于拼搏上使的劲够不够。多数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能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并且干出了一番成就。但是,也有一些党员干部干出点成绩就沾沾自喜,没能继续坚持努力奋斗,不懈追求。三是反思在清廉如水,自强自立上所做的努力还不够。有些党员领导干部,掌握一定权利后,就为子女亲属谋求利益,并不是要求子女亲属自强自立,靠自己的真才实学获得应有的地位和财富。四是反思在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上所付出的心血够不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纵观我们党的发展,什么时候我们把人民的利益放到首位,时刻为了人民的利益,我们党就能获得人民的支持,就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今天,我们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忘记了这点,一些享乐主义、官僚主义、奢靡之风等在我们党内盛行,严重影响了我们党的威信和形象。
(二)党员领导干部加强自身家风建设的建议
中华民族有重视家风的传统,讲究道德,勤俭持家,看重亲情,严于教子。“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因家风清廉质朴、善良守信、进取有为而赢得赞誉的古今名人可谓不胜枚举。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应该怎样做好优良家风的表率呢?我想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1.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第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法规,是对党章规定的具体化,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实践成果,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一个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道德追求。《准则》第八条明确提出“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第一次把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写入了党内法规。
2.结合自家实际,系统梳理总结自家的优良家风。家风具有历史传承性,任何一个家族在其历史演进过程中,都会沉淀一些好的家教家风,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都应该对自己家族好的传统进行梳理总结提炼。
3.不断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齐家的优良传统。中国是个重视家训的国家,家风敦厚尤显重要。古往今来,许多政治、文化名人留下了不少家训家书,令后人耳濡目染,成为“言传”和“身教”的典范。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齐思想家颜之推为了告诫子孙不可自恃门第、骄逸怠惰,同时也希望子弟能将士族门风维系不坠,写下约四万多字的《颜氏家训》,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再如《钱氏家训》,它是钱家先祖、后唐时期吴越国王钱镠 留给子孙的精神遗产,钱镠 的后人将其平时言行记录整理而成,分个人篇、家庭篇、社会篇和国家篇,对钱氏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国的思想、行为做了全面的规范和教诲。还有《曾国藩家书》,在家书中,曾国藩立志之论甚多,立志之后,据此求过,自律自勉。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曾国藩的遗嘱对其子孙后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曾家后裔恪遵先祖遗言,远离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政界、军界,洁身自好,大隐于世,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遗愿。
[1]陈景胜.家风是什么[J].家庭之友(爱侣),2014(4):35.
[2]张启华,江焕湖.毛泽东的创举—人民民主专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
[3]孔祥涛等.毛泽东家风[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2.
[4]陈静静等.毛泽东家风及其对当代的启示[J].湘潮,2015(10):1-2.
[5]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43.
[6]陈明新.毛泽东和周世钊谈抗美援朝[J].湖南文史2001(01):66.
Talk about the Mao Zedong Family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the Party’s Leading Cadres
LIANG Rui-sheng
(Hunan Vocational Insitute of Safety Technology,Changsha 410151,Hunan)
Xi Jinping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leading cadres of the family construction,2015“China Communist Party self-discipline standards”for the first time the tradition problem of leading cadres of the party to Party regulations.The founding leader Mao Zedong was influenced by the traditional culture,China parenting and communist belief,formed their own practice,dare to sacrifice,such as clean water and unique style as one people.The Mao Zedong family for the majority of Party members and leading cadres to strengthen their own style construction has great reference opinions,the majority of Party members and leading cadres should consciously abide by“the Communist Party China self-discipline standards”,pay attention to their own fine tradition inheritance,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a family model to do excellent tradition.
Mao Zedong;tradition;leading cadres;enlightenment
A84;D262.3
A
1671-5004(2017)01-0085-03
2016-12-21
2015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大部制模式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5C13)阶段性研究成果。
梁瑞升(1975-),男,湖南耒阳人,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