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研究
2017-03-10刘熠
刘 熠
(长江职业学院,武汉 430074)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研究
刘 熠
(长江职业学院,武汉 430074)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在享受新媒体获取各类信息便利的同时,也给新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在大学生中的开展带来了挑战。据此,从新媒体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入手,深入分析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一步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的有效路径,为充分运用新媒体创造性的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有效理论支持。
新媒体;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
一、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意义
爱国主义教育对我国高校教育来说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在目前新媒体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正面临着多元文化和不同价值观的冲击,大学生由于自身缺乏合理辨别吸收的能力,因此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通过新媒体技术搭建起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环境,既有利于调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又有利于学者们解决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所遇到的瓶颈和困难。
首先,爱国主义教育是意识培养类的教育形式,是一个长期的基础性工程,面对我国目前所处的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变革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产生了新的变化,新媒体技术日渐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利器。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载体制定出一套能够适应时代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已成为现阶段的必然要求。
其次,针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涉及了祖国未来意识形态安全的核心,大学生群体的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新媒体的多元性使煽动性较强、不可控的混杂信息进入大学生的视野,与此同时非主流的意识形态的冲击也给大学生产生了极大负面的影响。因此应在认清新媒体环境复杂性前提下,适应新媒体环境、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顺利实现爱国主义教育,保障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
最后,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普遍精神和价值的诉求,同时也是完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模式,提高我国大学爱国主义教育能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的快速传播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造成影响
1.多元化思想冲击大学生爱国主义意识
在新媒体环境下,无障碍、开放化的信息获取途径给大学生们带来信息获取便利的同时,一些极端思维、不良言论也可以通过新媒体“无障碍”地延伸进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中,一些西方国家利用新媒体大肆向大学生们宣传其思想观念,利用大学生们价值观处在形成期、尚不稳定的情况,使大学生崇尚西方错误观点,将偏激、情绪化的意识隐藏于自由、平等的外衣下歪曲事实,煽动大学生对国家发展、集体主义产生错误的认识。由于大学生阅历和思维的局限性,使得大学生群体对纷繁复杂的资讯缺乏理性、科学的判断,容易随波逐流,因此需要进一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2.爱国主义活动形式更为丰富
一方面,新媒体大快速发展使得信息获取的速度变快,通过网络学生可以在极短的时间从手机端、PC端获取想要获得的信息,并形成广泛交流,这一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递特点很好地填补了如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信息更新速度慢、受众面窄的特点,牢牢地抓住了成长在信息时代中的大学生们的信息获取习惯,使得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爱国主义宣传新形式能够以更多元的方式贴近大学生,成为其获取爱国主义正能量的大本营。另一方面,新媒体环境下,尤其是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下,由于其特有的匿名性、平等性特点,使得人们可以自由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每个人都有平等的话语权,大学生们可以通过新媒体与不同的人进行沟通交流,传递自己的爱国情感。
(二)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受到挑战
1.新媒体改变爱国主义教育环境
传统爱国主义教育中,大学生往往通过实践和聆听爱国主义故事来获得教育,然而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现实与虚拟的壁垒被打破,现实世界和虚拟网络的界限变得逐渐淡化。大学生在虚拟网络中获得更多信息、展现更多才华的同时,变得不愿意接受现实的教育,觉得现实教育与网络信息相比更“陈旧”和“落伍”,这使得爱国主义教育环境日益脱离现实,产生了“现实”与“虚拟”的不匹配,出现了教育的“裂痕”。
2.新媒体赋予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主体性地位
在传统爱国主义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往往是一对多的形式,跟其他教育一样采取的是单方向的教育渠道,即“你说我听”。然而新媒体的到来给传统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大学生一改往日传统教育中被动式的学习模式,不再是单从教师处获得信息,通过手机App、网络平台,他们可以实时了解国家大事,主动思考、主动搜索,并通过新媒体的纽带作用及时与教师保持沟通,缩短了传统教育中时间、空间上的距离,打破了单一的学习模式,增强了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3.教育工作者素养要求提高
在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中,虽然新媒体给学生赋予了主体性的学习地位,但是教师的引导地位依然重要。面对当今谣言和真相相互混杂的信息资源,大学生缺乏科学评判标准。作为四星工作的教育者和引导者,教师们承担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爱国主义理念、调控爱国主义情绪的重要责任。因此,新媒体环境下教育工作者只有自身具备坚实的爱国主义素养和职业操守,并熟练运用新媒体工具,才能抓住信息变化的信号,及时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爱国主义价值观。
(三)多元化的信息导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环境日益复杂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真相与谣言相携而来,通过网络的信息发布也已由过去的定时发布转变为现在的实时发布。通过互联网,人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所见所闻及图片、文字和视频的形式上传信息,资讯的更新速度以秒来计量。然而与信息极度膨胀的数量和极快传递的速度相比,信息的过滤速度则相比较低。由于信息的更新面对的是全部网民,平台数量多、信息种类繁杂,必然导致新媒体平台上会在一定时间内出现大量的垃圾信息和不真实信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平台的信息监管可能产生时效性降低的状况,也给过滤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此外,新媒体时代下,手机与网络的结合也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快速和流畅,手机网络的出现给新媒体信息跟踪及调控方面增加了不小的难度,这在对智能手机以及虚拟网络的信息传播管理方面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当今今网络媒体发展如此迅速的环境下,哪怕实行有效的监管也很难保证能阻断不良信息的传播。目前我国关于新媒体方面的法律还较少,由于相关法律的不完善使得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混乱不堪,各种不良因素在混乱环境下滋长,校园的管理机制已经无法控制这种信息传播的混乱,也因此为协调各种因素增加了难度。
三、新媒体环境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手段
(一)利用新媒体拓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新阵地
1.建立网络教育平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面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获取信息开放性和无障碍性的特点,我们不应当逃避海量信息冲击带来的各项问题,而应该利用网络化、碎片化的信息针对目前大学生的阅读习惯打造专属爱国主义教育平台,利用网上党校、官方微博、公众号等形式,推送图片、文字和相关爱国主义资讯,建立起数字化、网络化、结构化的立体网络教育平台,确保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与新媒体时代中的价值趋向协调稳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创建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同时丰富虚拟校园文化氛围
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并不仅存在于课堂教学中,校园文化氛围对其行为和意识都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在客套教育外,还应当创建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并利用新媒体平台营造出虚拟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一是,可以充分利用所在地的红色教育资源,带领学生走进革命根据地、走进博物馆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二是利用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手段,对校园中表现好的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宣传报道,发挥榜样的力量,并建立班级群,让大学生能更全面地交流学习,引导学生抒发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提升教育者对新媒体的运用能力
第一,要不断转变思想,着眼新形势重新审视新媒体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积极作用。顺应时代潮流,熟练掌握新媒体的知识和相关的技术与理论,以便于更加从容的应对因为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带来的重重挑战。第二,高校教育者应当提高自身的新媒体素质,掌握新媒体使用技能,熟悉并熟练运用其相关工具,从而掌握格式网络语言,运用新兴媒体与大学生交流互动,对于校园新媒体信息监管、网络舆情监督等工作也要做好,要做到和大学生融为一体,使“领路人”的价值完全发挥出来,当然这也需要具备较高的媒体素质。
(二)增强对大学生爱国主义认知和倾向的培养
首先,应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民族形象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爱国主义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历史大河的冲刷后逐渐沉积下来的一种内在精神,就文化而言,中华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在华夏民族的不断自强、自立的过程中逐渐清晰,而历史文化毫无疑问已成为爱国主义的重要关键所在。因此,在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时增强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进行后续教育的基础。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民俗,探访文化古迹,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大学生学习、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其对于国家的认同感以及爱国情感也随之迸发,为爱国主义教育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其次,不断强化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榜样示范教育。人是社会性动物,天然具备习得性、模仿性特点。作为具备一定独立思考能力、较强学习能力的当代大学生,更是具备较强的模仿能力。有调查显示,身边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对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影响较大,数据显示一个先进事迹将直接影响身边50人的进步,间接影响数百人的情绪波动。这就说明,如果能够充分发挥爱国主义先进人物的作用感召身边的人,并利用新媒体平台将先进事迹推广传播给更多的人,用爱国主义人物的先进事迹感召、引导学生的行为,唤起大学生爱国主义的意识和情感。
(三)建立健全媒体信息监管机制
应加强政府的信息监控与法制建设。新媒体时代信息急剧膨胀必然带来信息的混乱,垃圾信息和谣言充斥在各色新媒体平台中,若不能及时监管、处理这些不良信息,缺乏理性判断的大学生们将被错误信息蒙蔽眼睛,导致恶劣后果。然而,一味筛查删除这些不良信息是不现实的,海量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每天不定时更新和上传的资料,都让这一工作无法真正实现。因此,只有从源头控制住,加强政府的监管作用与法制建设,才能为信息的发布设置“红杠杠”,划定法律界限,只有从源头排查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才能真正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洁净”的传播环境。
[1]李琼.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4):143-147.
[2]王桂芳.着力提升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7(02):121-124.
[3]杨佳盈.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6.
[4]黎适.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
[5]张晓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04):73-77.
[6]张利凡.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4.
ResearchonInnovatingCollegeStudents’PatriotismEducationUnderNewMediaBackground
Liu Yi
(ChangjiangPolytechnic,Wuhan430074,China)
It is evident tha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colleges students could access to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Meanwhil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has brought huge challenges to students’ patriotism education. Therefore, the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nges of college patriotism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routes of how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theoretical support to students’ patriotism education.
new media; college students; patriotism education; innovation
G641;G206
A
1673-3878(2017)05-0055-04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基金一般项目(2016DJB037).
2017-07-18
刘熠(1989-),女,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长江职业学院专职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金融学、投资与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