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
2017-03-10夏卫红
夏卫红
(长江职业学院,武汉 430074)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
夏卫红
(长江职业学院,武汉 430074)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实践的重要内容,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发展转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引领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成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阻碍,为此需要从教育理念、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平台等方面促进二者的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融合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二者融合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标,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目标的确定,为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实践的重要内容,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发展转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等的引领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各大高校采取多种措施与多种形式,开展创新创业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二)二者融合是高校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现实需要
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的职责,其中人才培养是高校最根本也是最核心的功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高等教育进入新阶段,大众化特点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需求。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现状及困境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发展的现状是:①教育主管部门在全国范围内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形式,组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②各个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③高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同时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在此平台基础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④高校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点,为培养应用型与创新创业型人才积累经验。但在审视与总结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中,也不难发现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不够,存在着“两张皮”的问题[1]。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困境
1.专业教育师资结构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匹配性不足
高校教师一般具有专业化学习研究的背景,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创新创业教育又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现有教师的知识结构如果不能及时更新,对于教师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专业教育中存在一定的障碍。同时高校教师尽管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大多数缺乏在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经验,也没有创业经验,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2.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脱节
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最初创新创业教育是与就业指导联系在一起的。就业指导课程师资主要是高校思政工作者,其主管部门是学生工作部门。在这种形式下,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是涵盖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只是一部分内容;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不够,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比较欠缺。在创新创业课程开发上,该类课程还不成体系,并且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如何结合始终处于探索中。
3.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滞后
传统的专业教育,在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有一定的基础,特别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下,高等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都非常注重实习实训实践基地的建设。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方面,各大高校都积极拓展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但如何将现有的实习实训实践基地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也是高校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专业教育实习实践不能截然分开,而应该有机结合起来。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
(一)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师资队伍建设
在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师资队伍建设中,应发挥专业教师队伍、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与社会导师队伍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中的协同效应。一是高校要加快创新创业专职师资队伍建设,弥补创新创业教育职业化的不足。高校培养一批创新创业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发挥他们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二是学校鼓励与支持专业教育教师创新思路与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如学校可以以教学研究项目或者教学改革项目的形式资助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研究,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三是通过“引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促进专业教育教师、创新创业专职教师和社会导师的三者融合,发挥高校、政府与企业的协同效应。“送出去”即是高校派出教师到政府、企业挂职锻炼等形式,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理念与能力。“引进来”即是通过与政府、企业合作培养的方式,引进具有政府、企业工作经验的人员,以担任学生创新创业导师从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二)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
2015年12月,教育部发文要求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面向所有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2]。①更加注重人文社科专业与自然科学专业的适度融合。在基础课程平台中,人文社科专业注重自然科学知识与素养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的精神。自然科学类专业注重人文社科知识与素养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②梳理现有专业课程体系,挖掘专业课程潜在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通过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创新,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③开发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初创阶段,创新创业课程等教学资源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需要联合高校、企业开发一批创新创业教材与课程,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素材。同时,按照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意见,各个地方和高校可以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建立一批优质的线开放课程,如网络公开课、慕课、微课等,再推行学生、教师在线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3]。
(三)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践平台建设
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创新创业教育,实习实践是教育的重要环节。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仅要体现在教育理念与内容中,还应该体现在实习实践平台上。企业与社会是大学生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主要平台。
一是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社会实习实践项目等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方式。对于学生而言,学校应该出台政策进一步鼓励支持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社会实习实践,同时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情况纳入到学生综合考核中并适当提高考核权重。对于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学校应给与相应的奖励,在业绩考核上适度倾斜。
二是推动高校与政府、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合作。一方面,吸引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专业研究提供政策、资金和场所,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另一方面,高校、政府和企业可以共建研究机构、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基地,推动政府与产学研在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方面的作用。通过了解企业用人需求与导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培养应用型与创新型人才。
[1]吴勇,等.走出面向全体学生的双创教育新路子[N].中国教育报,2017-04-26(12).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5-12-01.
[3]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2015-05-04.
ResearchontheRouteofIntegrating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andProfessionalEducation
Xia Weihong
(ChangjiangPolytechnic,Wuhan430074,China)
It is self-evident that 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reform practice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colleg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colleges’ 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 have developed constantly and achieved good progresses. However, the separation between 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s an obstacle to enhance talents cultiva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he more important thing is to enhance such fu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eaching staff, curriculum system and practice platform.
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G642
A
1673-3878(2017)05-0014-03
2017-07-18
夏卫红(1983-),女,湖北浠水人,经济学硕士,长江职业学院财会金融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高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