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友好时期《人民日报》对苏联文学形象的宣传
2017-03-10张帅
张 帅
(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州 350116)
中苏友好时期《人民日报》对苏联文学形象的宣传
张 帅
(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州 350116)
在1949年至1959年的中苏友好时期,《人民日报》通过大量的报道向国内宣传苏联的文学形象。然后,《人民日报》对苏联文学形象的宣传存在简单化报道的倾向。这一现象的产生是规范新中国文学的需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无产阶级文学榜样的树立以及“双百”方针的影响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此,可以对《人民日报》如何在宣传基调上回应当时社会有一个大体上的认识。
《人民日报》 苏联文学 宣传
K27
A
2017-08-03
历史学界普遍认为新中国与苏联在1949年至1959年间大体上保持着友好关系。为巩固中苏两国的友好关系,《人民日报》在宣传苏联形象上做了积极的努力。苏联的文学形象作为苏联总体形象的重要方面被纳入《人民日报》的宣传视野之中。通过对中苏友好时期《人民日报》关于苏联文学报道的考察,探究其背后所隐藏的影响宣传基调的政治社会因素,以期从该视角认识《人民日报》是如何在宣传基调上回应当时的社会。
一、《人民日报》中的苏联文学形象
1949年11月6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名为《珍贵的经验》的报道。这篇报道首先指出从十月革命以来的一段时间,苏联所面临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对苏维埃政权的冲击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所面临的文艺思想混乱局面相似,而当时苏联大部分作家都围绕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这个共同主题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是苏维埃政权对文学界积极引导和有效改造的结果。因此,“回顾一下十月革命时代苏联文学所走过的道路以及学习它的经验和教训,这对于我们应该是件很有益的事情”。接着,报道认为十月革命时期的苏联文学有两大成功经验:一是“确立无产阶级和党对于文艺的领导”。该时期苏联存在的文学团体、宗派的斗争和创作问题上的尖锐冲突,正是由于有了无产阶级和党的领导,使其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才获得了良好的解决,“才有了胜利的前途”。二是对文学创作方法的规定。这种文学创作方法即是后来被称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1]。
《珍贵的经验》是《人民日报》关于苏联文学的一篇重要报道。因为其所指明的十月革命时期苏联文学的两个经验是20世纪50年代《人民日报》对苏联文学报道的两个重要主题,也是《人民日报》向读者展现的苏联文学的两个中心形象: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创作的根本原则。
1.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苏联文学形象。1951年1月28日,《人民日报》全文转载了1925年6月18日俄共(布)中央《关于党在文艺方面的政策》的决议。在编者按中,特意提到“这个决议中所提出关于党领导文学活动的基本原则在今天仍有现实的教育的意义”[2]。的确,“‘决议’的重点,也是占篇幅最多的,是对党在科学文化特别是文学方面的领导权问题,以及由此决定的党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做了正确的规定”[3]1088。《关于党在文艺方面的政策》对俄共(布)在文学领域中的领导权作了谨慎而明确的说明。其中说道:“无产阶级应当保持、巩固、日益扩大自己的领导……在文艺领域中夺取阵地,同样早晚应当成为事实。”但是,要获得对文艺领域的领导权是“比无产阶级正在解决的其他任务更复杂难得不知道多少”,这是因为虽然“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已经能锻炼自己完成胜利的革命,给自己造就斗士和领导者干部,并给自己造成政治斗争底卓越的思想武器”,但是工人阶级“不能造成自己的文艺、自己的特别艺术形式、自己的文章风格”;虽然“无产阶级手中现在已经有对于任何文学作品底社会政治内容的正确标准,但是它对于艺术形式的一切问题却还没有同样确定的回答”。基于上述情况,俄共(布)应当领导文学界并依据现实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如关于对待“同路人”作家的态度,对待无产阶级作家的态度,对待各种文艺集团的态度等等[4]。
1954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关于苏联文学的现状与任务》一文,这是苏联作家协会委员会第一书记苏尔科夫在1954年12月召开的第二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第二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召开的重要背景是斯大林去世后,一批作家率先突破了长期以来苏联文学中的“无冲突论”和“粉饰现实”的创作风格,出现了突出人物个性、释放被压制的自由、描绘生活真实状况的文学创作倾向,这种新的动向被称为苏联文学的“解冻”。文学界的“解冻”与斯大林时期苏联文学的发展方向是截然不同的。为了把文学界出现的“解冻”情绪和行为控制在苏共能够控制的范围内,苏共中央决定召开作家代表大会。基于这样的背景,《人民日报》刊发《关于苏联文学的现状与任务》这一举动,可以理解为《人民日报》希望再次强调苏联的文学是苏共领导下的文学。《关于苏联文学的现状与任务》在总结过去二十多年的文学工作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指出文学界“依靠共产党的坚强而英明的支持”,才有了今天的成就[5]。这意味着文学界应当继续坚持苏共的领导。
1957年3月23日,发表在《人民日报》的《目前苏联文艺界讨论的问题》一文谈到了苏共对苏联文学的领导问题。文章批评了忽视苏共对文学的领导的现象,强调了苏共对文学领导的重要性[6]。
以上选取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期、末期三个时段《人民日报》的代表性报道,意在说明《人民日报》是如何宣传苏联文学是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这一形象的。《人民日报》通过刊登苏共的重要文学政策以及有关苏联文学情况的报道,在整个20世纪50年代,都在时刻强调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于苏联文学发展的重要性,不断提醒读者苏联文学不是任由其发展的文学,而是需要苏联共产党的积极领导和关心的。
2.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创作根本原则的苏联文学形象。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创作的根本原则是《人民日报》所宣传的苏联文学又一重要形象。所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1934年8月召开的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通过的作家协会章程对其这样表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苏联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根本方法,它要求艺术家们要从革命发展中真实的、历史的具体描写现实。并且,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的具体性必须和那种以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3]930以这次大会为标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确立为苏联文学创作的根本方法。《人民日报》高度赞颂了这种文学创作方法,认为“苏联文学的强大力量就在于:它是站在共产主义思想的立场上来观察和表现生活,善于把今天的现实和明天的理想结合起来,换句话说,它的力量就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一切进步作家的旗帜,中国人民的文学正在这个旗帜之下前进”[7]。“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的掌握,正在全世界进步作家的面前展开着新的、广大的视野。”[8]
1954年以前,《人民日报》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宣传基调是一致的,强调其为苏联文学不容变更的创作方法和原则。但在1954年,这种宣传基调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转变。这种转变体现在《人民日报》于1954年12月18日刊发的《关于苏联文学的现状和任务》一文中。《关于苏联文学的现状和任务》援引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中的言论:“‘文学事业最不能机械平均化,水准化,少数服从多数’,‘在这个事业上无条件地必须保证个人创造性、个人爱好底广大原野,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底广大原野’。”紧接着,该文对这句话进行了阐释:“列宁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制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方法的总的方针下,可以容许各种不同派别存在,容许不同派别之间的创作竞赛,容许广泛地辩论各种派别的观点。”[5]显然,《人民日报》的这篇报道是向读者反映苏联文学虽然依旧坚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但逐步在这种创作方法的壁垒中打开了一个缺口,即允许作家在写作时适度地表现个人的真实思想,不再像以往那样千篇一律地在作品中宣扬对斯大林的崇拜,歌颂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塑造完美的人物形象。此后,在1957年3月23日,刊发在当期《人民日报》的《目前苏联文艺界讨论的问题》介绍了当时苏联文学界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讨论。虽然最后的落脚点是强调苏联文学“只有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道路上才能获得真正的创作成果”,“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是今后艺术创作的基础”[9],但是其中对苏联文学界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讨论的不同观点的摘录,反映出《人民日报》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宣传基调相较之前存有一定的差异。
二、《人民日报》对苏联文学形象的简单化宣传
《人民日报》通过大量的报道塑造了苏联的文学形象,其形象主要表现为在苏联无产阶级政权的领导下,遵循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描绘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强盛,书写着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伟大领导者以及光荣的劳动人民。然而,与十月革命以来苏联文学的复杂流变相比较,《人民日报》所反映的苏联文学形象不得不说显得单调,呈现出一副模式化、样板化的形象,其对苏联文学形象的宣传是对十月革命以来苏联文学复杂流变的简单化宣传。
十月革命以前,俄国文学分别经历了19世纪上半叶至19世纪90年代的“黄金时代”和19世纪90年代至1917年的“白银时代”。这段时期,俄国文坛上群星荟萃,出现了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等一批世界闻名的文学家,俄国文学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然而,“十月革命似乎以自己直接的行动扼杀了文学。诗人和艺术家们沉默了”[10]554。布尔什维克建立无产阶级文学的行动最终迫使一批文学家流亡海外或转行投身其他领域。直至新经济政策实行后,苏联文学才有所复兴,不同的文学团体和流派对文学的发展积极讨论着,呈现出繁荣的局面。但很快地,20世纪20年代末,随着斯大林领袖地位的确立,苏联文学复兴的势头就此中断。1932年4月,联共(布)中央政治局通过的《关于改组文艺团体》表明,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文学复兴被否定,苏联作家将被纳入到政府的统一管理之中,不允许个别作家团体的单独存在。1934年召开的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通过的作家协会章程确立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苏联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根本方法,之前其他的文学创作方法和思想被彻底否定。就此,整个苏联文学被套上了枷锁,无论是在组织、思想,还是创作方法上,都被要求绝对的统一。作家协会成为苏联文学界的唯一合法组织,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唯一的创作方法,大量歌颂斯大林、赞颂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充斥着文学界。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的去世为苏联文学界的新发展创造了契机。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的“文化领导体制的民主化,促进了对严格控制文化生活的行政命令手段的逐步克服”[11]297-298。1954年5月,爱伦堡的小说《解冻》与读者见面。这部小说打破之前苏联文学的规矩,将视角转向普通的劳动群众以及他们情感的冲突上,而非注重于对生产问题的描写和对正面人物形象的塑造。以此为标志,苏联文学出现了“解冻”。“解冻”文学的典型特征就是强烈要求表现过去被压制了的人的个性[12]625。虽然苏共高层对文学界的“解冻”“确实有点慌张”,认为“这将是一种不利的发展”,“害怕解冻可能引起洪水泛滥”,把他们“淹死”,并为此在1954年12月召开了第二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以“引导解冻的发展,以便它只去激发那些有助于巩固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力量”,但是苏共高层在相当程度上还是“赞同解冻的”,并且“已经容许在一定程度上的放松”,“人民在他们相互之间以及在报上和文学作品中”可以获得“更多的言论自由”[13]137-138。
面对苏联文学从十月革命至20世纪50年代这样错综复杂的流变,《人民日报》对其的宣传报道是比较简单的。《人民日报》过多地强调了在斯大林控制下的规范的文学形象,将宣传的重点聚焦于苏联文学如何接受党的领导,如何为社会主义服务,而对“解冻”时期的苏联文学没有过多谈论。虽然《人民日报》对苏联文学界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分歧和讨论有所介绍,在宣传上有一定的突破,但最后的落脚点依旧停留在强调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苏联文学的根本创作方法,宣传的主线并没有发生改变。
三、影响《人民日报》对苏联文学形象宣传基调的原因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对苏联文学形象的宣传基调必然地要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规范新中国文学的需要。“建国以后时代性质的社会主义转型,从根本上为文学艺术的发展确定了政治方向和文化要求。”[14]2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所阐述的文学艺术为政治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在1949年7月召开的中华全国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新中国文学事业的总方针。1949年以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确立为新中国文学的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诸如批判俞平伯等运动都是在强化文学为政治服务这一理念。一系列举动都表明中国共产党开始规范着新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人民日报》选择积极报道苏联文学在苏共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形象,其目的不仅仅是在简单地向国内介绍苏联文学的方针、政策,更在于表明苏联文学的实践经验对我国的文学发展同样适用,进而能够在宣传上起到规范新中国文学的作用。
2.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新中国向苏联文学的学习,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关于这一点,周扬的阐述是很明确的。他说:“‘走俄国人的路’,政治上如此,文学艺术上也是如此。”“现在苏联的文学、艺术和电影已经不只是作为中国作家和艺术工作者的学习的范例,而且是作为以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鼓舞广大中国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15]184-186意识形态与文学的这种联系致使《人民日报》报道苏联官方认可的文学形式已经不再局限于促进新中国文学发展的需要,更是一种基于中苏两国共同意识形态的政治要求。值得一提的是,《人民日报》对苏联文学报道的选择依旧是以新中国的意识形态需要为主的。这体现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虽然苏联文学出现了“解冻”思潮,但是由于当时中国的文学并未出现诸如苏联文学那样的“解冻”现象,中共依旧在文学领域握有绝对的领导权,而如果此时《人民日报》选择大量报道苏联文学的“解冻”状况,必然会在宣传舆论上冲击国内的文学界,这显然是中共不愿见到的。故而选择少量报道或者直接不报道苏联的“解冻”思潮是《人民日报》的必然选择。
3.无产阶级文学榜样的树立。“社会主义苏联首先创造了具有社会主义典范意义的文学和理论,中国在文艺创作和理论上向苏联学习,就成了一种合乎逻辑的选择。”[16]31为了号召中国文学界积极学习苏联文学,将苏联文学构建为值得学习的榜样则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从逻辑上讲,榜样应当是完美无缺的,至少是不会有明显缺陷的,并且其形象还应当保持相对固定性,避免多样化。在树立榜样的过程中,与其面面俱到,不如重点突出榜样的几个重要形象来得更为适宜。按照这样的思路,《人民日报》有选择地对苏联文学进行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对“解冻”时期苏联文学的报道,应在情理之中。此外,《人民日报》如此树立苏联文学的形象,对于当时那些难以接触到更多资料的中国作家来说,苏联文学的这种形象容易扎根于其心中,促使其积极遵循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原则进行文学创作,这无疑有助于新中国文学朝着既定的道路发展。
4.“双百”方针的影响。如果说《人民日报》在1954年出现苏联文学界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原则的分歧与讨论的报道是基于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考量,那么,在1956年之后,《人民日报》选择继续报道苏联文学界的这些分歧,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双百”方针的影响。1956年5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1956年5月26日,时任中宣部部长的陆定一应文联主席郭沫若邀请,在怀仁堂向文艺工作者和科学工作者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这份报告被认为是代表中共中央对“双百”方针作的具体阐释。次月,这份报告被刊登在《人民日报》上。陆定一在这份报告中指出:“对于文学艺术工作,党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为工农兵服务’,今天来说,也就是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一切劳动人民服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我认为是最好的创作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创作方法;在位工农兵服务的前提下,任何作家可以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来创作,互相竞赛。题材问题,党从未加以限制。只许写工农兵题材,只许写新社会,只许写新人物等等,这种限制是不对的。……至于艺术特征问题,典型创造问题等等,应该由文艺工作者自由讨论,可以容许各种不同见解,并在自由讨论中逐渐达成一致。”[17]在这份报告中所表明的中共中央在一定程度上放开对创作方法和写作题材等方面的限制令国内文学界欢欣鼓舞。随后,国内文学界也确实出现了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方面热烈讨论的局面。在这种时候,《人民日报》在宣传上体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姿态,开始有选择地报道苏联文学界的分歧和讨论,不仅是其贯彻中央政策的表现,也是对当时国内文学界讨论局面的良好互动。
四、结语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日报》作为中共最重要的党报,其宣传职能被摆在了重要位置。在那个多事之秋的年代里,刊发在其中的各种报道都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中央政府的态度和意向,成为预测中国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因此备受国人的瞩目。显然,在1949年至1959年间,《人民日报》对苏联文学的报道并非一种随意的宣传行为。选择在什么时候报道,报道什么,怎样报道,都是有其深思熟虑的。《人民日报》用其特有的新闻话语构建苏联文学的形象,并在特定的空间里广泛地宣传。然而,“话语的构建并不是来自人们头脑中思想的自由飞舞,而是来自社会实践,后者牢牢地植根于并定向于真实的物质的社会结构”[18]61。那么,通过上述对《人民日报》在中苏友好时期关于苏联文学报道的剖析,我们不难体会到在那个年代里,担任中共喉舌重任的《人民日报》在对苏联报道的选择上,也是要小心翼翼地洞察局势,准确地把握并积极回应国家政策的要求与意识形态的限制,以便更好地在宣传上服务于新中国的发展。
[1]珍贵的经验[N].人民日报,1949-11-6(5).
[2]关于党在文艺方面的政策[N].人民日报,1951-1-28(5).
[3]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下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关于党在文艺方面的政策[N].人民日报,1951-1-28(5).
[5]关于苏联文学的现状与任务[N].人民日报,1954-12-18(3).
[6]目前苏联文艺界讨论的问题[N].人民日报,1957-3-23(5).
[7]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文学前进的道路[N].人民日报,1953-1-11(3).
[8]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新成就[N].人民日报,1952-4-14(3).
[9]目前苏联文艺界讨论的问题[N].人民日报,1957-3-23(5).
[10]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2.
[11]M·P·泽齐娜,Л·B·科什曼,B·C·舒利金.俄罗斯文化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2]陆南泉,黄宗良,郑异凡等主编.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中)[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
[13]赫鲁晓夫.最后的遗言[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14]朱栋霖,朱晓进,吴义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2(下)(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5]周扬.周扬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16]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7]百花齐放,百家争鸣[N].人民日报,1956-6-13(3).
[18]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Propaganda of Soviet Literature Images by People's Daily During Sino-Soviet Friendship Period
Zhang Shuai
(Marxism College of Fuzhou University,Fuzhou 350116,China)
From 1949 to 1959,People's Daily conducted propaganda of the Soviet Union's literary images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reports,which has a tendency of simplification.This phenomenon results from the needs of regulating China literature,requirements of socialist ideology,example setting of proletarian literature,and effect of the"double hundred"policy.From this,we can have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how People's Daily responded to the society in terms of propaganda tone.
People's Daily;Soviet literature;propaganda
张帅,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