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应急时交通管制的需求和策略分析
2017-03-10赵杰
赵 杰
山西省地震局
地震应急时交通管制的需求和策略分析
赵 杰
山西省地震局
震后的交通情况会发生极大地变化,对于地震救援来说,让救援人员和物资进来、让伤员出去是关键所在,这都依赖于交通的通达性。通过对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直接影响我国的26次强震救援中交通管制的案例分析,结合专家经验归纳和已有模型优化,提出了地震应急时交通管制的策略,为震后有关专家领导和应急成员单位提供决策参考。
地震;应急;交通管制
1 地震后进行交通管制的需求分析
地震是我国面临的一种主要自然灾害,与其他自然灾害相比,其特点包括:一,突发性强,致灾过程极短,只需几十秒至几分钟即可造成大量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二,破坏性大,在常规条件下一次中强震即可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三,影响面广,强烈地震发生后,不但人员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经济活动。四,链式灾害,次生灾害严重,连锁性强,防御难度大,地震发生后,除了因建筑物破坏引发的灾害以外,还会引起一系列次生灾害,如火灾、水灾、海啸、山体滑坡、泥石流、毒气泄漏、流行病、放射性污染等。五,防御难度大,地震灾害难以预报。在这种形势下,除了继续加强监测预报工作以外,强化震后应急救援是体现防震减灾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任务。
地震应急救援十分依赖交通的通达性。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部分道路基础设施损坏,涵洞、隧道、高架桥等破损,道路的运输能力下降,大量救援人员、救援物资车辆等涌入灾区,对交通造成极大压力;此外,部分震区多山路,强震、余震和降水的综合影响可能造成灾区道路垮塌,形成飞石和堆积物,易造成人员伤亡和救灾车辆损失。
发生地震后,由于震后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人们的出行目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交通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常态下,城镇中的一般商业用地以消费娱乐为主要功能,会产生比较大的交通吸引,但是地震发生后这种以消费娱乐为目的的交通吸引将不再产生;还有以上学、上班、购物为目的的交通出行也有较大程度上的削减,如在上班的出行中,在震后特定的条件下不同单位的人员出行次数和目的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普通农村地区的交通流量在平时不会太大,但在震后交通流量会显著上升。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水平普遍较低、建筑物不设防、农村道路网密度低等因素,震后农村地区的应急救援行动中的交通问题也比较严重。地震发生以后,抢险救灾与救护地震伤员将成为很多单位人员出行的主要目的,另外,储存物资的仓储用地的吸引交通量和产生交通量将急剧增长。
综上,为了顺利将救援队伍和救援物资送达灾区、将伤员转出灾区外进行救治,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交通管制。
2 震后应急交通管制的案例分析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正值我国经济增长高速期,本次地震是2003年“非典”以后我国建立“一案三制”(即应急预案、应急体制、应急机制和应急法制)后第一个破坏严重、影响深远的灾害事件。考虑到四川汶川8.0级地震后我国地震应急救援发生了诸多变化,收集的震后交通管制案例都是自(包括)四川汶川8.0级地震以后的。在汶川地震至2015年,我国及周边共发生了26次影响较大的地震,其中四川汶川8.0级地震时采取了交通管制措施,但是在已经形成了大规模拥堵、“伤员出不来,救援进不去”之后才实行管制的。青海玉树7.1级地震是震后3天实行的交通管制,其作用有限。
四川芦山7.0级地震、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时中国地震局认为应急救援处置得当的两次地震,据修济刚论述,快速实施交通管制是两次地震成功处置的主要因素。四川芦山7.0级地震在交通管制方面的经验教训是,管制是必须的,时间还应该再提前些,应该在震后立即实施;第二条是,让管理车辆有顺序地进入灾区。在保证交通通畅前提下,先救人,再顾及生活。运物资的应让道给救人的。当地的灾情不需要太多重型机械和车辆时,就要限制。甘肃省充分吸取了三个月前四川芦山地震的交通管制经验。省指挥部清醒地认识到地震后要立即施行交通管制,以保证救援行动顺利进行。7月22日6.6级地震后,甘肃立即对通往岷县漳县几条公路实行了管制。省指挥部从地震当天就高度关注交通问题。甘肃省省长刘伟平在地震当天晚上、在岷县召开的省指挥部会议上说,要停止大型机械进入灾区,灾区的村路狭窄,小车进去都费劲,要马上调集小型机械到极震区。令行禁止,大型车辆即刻避让。同时,对社会车辆实行了管制,对大货车实行错时通过,进入山区村路的救援车尽量选用小型车辆。这些措施,有力地保障了道路通行。虽然还有局部拥堵状况,但整体顺畅得多了。
上述这两次地震,在交通管制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且一次比一次做得好。主要是,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要尽快根据道路交通状况实施管制,先让救人的车辆进入,再分轻重缓急让其他车辆进入。救援车辆也要根据路况和需求,调配适合的车型放行。同时,要安排足够的人力疏导交通,确保救灾道路畅通。
自此之后,云南景谷6.6级地震、四川康定6.3级地震、尼泊尔8.1级地震在震后都实行了交通管制。川滇交界5.9级地震实施交通管制的原因是通往灾区的道路塌方不断有危险。新疆于田7.3级地震、新疆皮山6.5级地震由于地广人稀、早期快速判定即得知伤亡很小,并没有采取交通管制措施。
3 地震应急时交通管制范围判断方法
在中国地震局“十五”应急软件开发项目期间,宋先月等(2007年)针对城市地区提出了一种基于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城市规模、城市平时拥堵状况、发震时刻这几个因素按权重综合打分判断管制级别的方法。本项中,把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归为极震区烈度这一个因子。震后震灾快速评估系统可在数分钟内给出极震区烈度、面积,以极震区烈度这一个参数来判断交通管制需求更简明、科学。其次,由于人口增长、城镇化扩大、人口流动规模增大、人均用车保有量突增等因素,城市规模和城市平时拥堵情况在震后交通管制需求判断中的作用有限,其量级的扩大导致一定极震区烈度的地震震后的交通管制是必要措施,而非可选措施。
根据前文中的案例分析、GB/T 30352-2013中根据震级进行极震区烈度估计的算法、专家经验,综合可得如下交通管制范围判断方法:(1)极震区在X度以上的大地震,将VIII度区以内作为交通管制区域,VII和VI作为交通限制区域。
(2)极震区为XI和VIII度地震,将VII度以内作为交通管制区域。
(3)极震区只有VII度的地震,可不实施交通管制或仅在VII范围内实施交通管制。
(4)极震区只有VI的地震,不实施交通管制。
在对震区情况十分了解的情况下,若震区地广人稀、建筑物质量好(尤其是农村有富民安居房等抗震加固措施)、通讯手段没有中断且可快速获取灾情、明确人员伤亡不大的情况下,可暂不实施交通管制,根据实际情况作进一步的判断。
在具体的交通管制措施上,可结合案例分析得到基本的纲领性措施:
(1)除持有某地震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所发特别通行证的抢险救灾车辆、救灾物资运输车辆、急救车辆、工程抢险车辆、特种抢险车辆外,其他所有车辆(含军警车辆)一律禁止通行。
(2)以上路段在交通管制期间实行双向(或者单向,只出不进)通行管制。
(3)所有社会无关车辆请主动绕行,避开管制线路。
(4)所有在以上道路行驶车辆应主动避让抢险救灾车辆及车队。
以上4条是交通管制措施中除管制范围之外需要说明的内容,第1、2条为禁止性条文,第3、4条是劝导性条文。
“远端分流、近端控制、中心管控”是震后交通管制的具体方针,这条方针具体体现在下面的地震应急灾区交通管制范围建议专题图中。虽然都称为交通管制,但在离开极震区不同距离时采用的管制措施强度是不同的:
(1)“远端分流”指的是在次极震区以外的区域实行疏导性交通管制措施。包括调换车道、区间逆行、编队通行和间隔方形、交通分流等措施。
(2)“近端控制”指的是在次极震区区域实行限制性交通措施。包括限制车速及行车距离、限制车型等。
(3)“中心管控”指的是在极震区实行禁止性交通管制措施。
上述方针及具体措施是应急指挥大厅提供交通管制范围建议时需要说明的,公安部门在公布具体的交通管制时应当具体化,不能有模棱两可、让人误解或费解的表述。
专题图是地震应急指挥大厅服务于抗震救灾指挥部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地震应急救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际的地震应急需求中,灾区交通管制范围建议专题图是有关专专家领导亟需的图件,根据上述交通管制判断模型,可制作地震应急灾区交通管制范围建议专题图供专家领导快速决策、科学救援。
4 小结
在地震应急时交通管制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专家经验归纳、已有模型优化简化的方式,初步给出了震后交通管制范围的判断方法。该方法通过震后地震应急评估的影响场范围来确定交通管制的区域和具体措施,原理和操作比较简洁,便于震后实施,依据此方法可快速制作震后交通管制范围建议专题图供指挥部专家领导和应急成员单位使用,提高应急救援效率。强震后具有一段时间的灾情黑箱期,随着震区应急评估结果的修正和灾情的明朗,可对交通管制的范围或实用性做出相应的调整,本着科学救援的原则进行机动处置。
[1]宋先月, 宋治平, 刘双庆,等.地震应急时交通管制需求判断模型探讨[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7, 28(5):111-115.
[2]许建华, 张俊, 赖俊彦,等.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应急响应措施及特点分析[J].灾害学, 2014(3):188-191.
[3]赵杰, 张聪聪.地震应急测绘信息服务方法与应用[J].山西地震,2016(2):44-47.
山西省地震局科研项目一般项目(SBK-1508);山西省地震局科研项目青年项目(SBK-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