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哲学思考
2017-03-10白静
白 静
(山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关于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哲学思考
白 静
(山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文化囊括了人类创造出来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文化自信是基于文化主体、文化客体和文化主客体关系基础之上的深度自信,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崛起和发展的行动指南。增强文化自信,必须落实文化之“责”,增强自觉的文化主体意识;坚守文化之“本”,培育稳定的文化价值系统;延续文化之“根”,搭建通达的文化传播媒介。
文化 文化自信 价值观
“文化二字,涵义之广,遽数不能终其物”。文化囊括了人类创造出来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就是凝结在文化之中、决定着文化方向的最根本的要素,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慢慢积淀而成,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崛起和发展的行动指南。文化自信正是植根于核心价值观的沃土,以充足的自信心营造出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生态环境,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提供不竭动力。
一、文化(与文化自信)
文化在古汉语中两个字是分开的,文即“纹”,指纹理,也就是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人文主要指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复合关系网络体,在这个复合网络体中,涵盖着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的各方面,主要有两层网络组成——基点关系网和顶点关系网。每个人在复合关系网络体中都有自己相应的两个点,一个是基础点即基点,指个人的物质活动,在基点的上面有一个对应点就是人的精神活动,所有的对应点覆盖在基点关系网之上,形成顶点关系网。“化”指变易、生成、造化、教化等,主要包含实践和认识两个维度,“文”“化”联在一起,就是人对复合关系网络体的反映、改造以及复合关系网络体对人的被反映、被改造。因此广义的文化就是指复合关系网络体,即基点网和顶点网的综合,狭义的文化是特指基点关系网之上的对应点组成的关系网,即顶点关系网。
按照上述的两层关系网,大致把文化划分成三部分,基点网的物质文化和顶点网的制度性文化、观念性文化。
“文化自信”中“文化”大多数是指狭义层面,也就是顶点关系网中制度性文化和观念性文化,两者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首先,观念性文化是制度性文化的基础。在物质性文化的生产过程中,人类积累了一些关于生产技术和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经验,形成了观念性文化。随着种族部落和国家的产生,人类共同的观念性文化开始上升成制度性文化;其次,制度性文化会逐渐转化为观念性文化。制度性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制度性文化只有转化为大众观念性文化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如果转化失败,就意味着有可能被淘汰,因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尊重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再次,观念性文化和制度性文化相互包含、相互渗透。从文化的发展角度看,制度性文化和观念性文化起初是融合在一起的,后来逐渐分开,并且制度性文化和观念性文化在发展中也不是孤立的,处在顶点网络中相互影响和共同发展。
二、文化自信的内在意蕴
文化自信是主体对文化价值的肯定和认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于文化主体,指主体要相信自己、要有一种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二是基于文化客体即文化基本内容,既指因文化独特而自信,更指因文化交融而自信;三是主客体关系,通过实践、认识和价值评估,保持理性的自信。
(一)基于主体的文化自信
作为文化承载的主体,首先每个人都得自信,自信是心理活动的重要品格,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对于主体的行为至关重要,只有保持自信的心理状态,主体才能积极能动地实践,才会认真反思历史文化之优长与不足,进行积极地扬弃;才会开放地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批判地吸纳,进而创造出更优秀的文化。
从这个角度看出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主体对文化的态度,这种态度来源于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主体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文化、文明对于人类自身的重要意义,主动承担责任,以一种人格尊严的觉悟和觉醒保持理性层面的充分自信,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二)基于客体的文化自信
文化关系网错综复杂,既有特殊性,又有共通性。客体上文化自信可分为两种:一是基于对自身文化特殊性的认同,二是基于对文化交融的认同。
各种不同的文化具有鲜明特色。不同的国家、民族的文化都有不同的特性,以及同一国家、民族在不同时期文化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各种文化的差异性、特殊性都有着沉于其中留连忘返的深深自信,某种角度上说文化是不可比较的,很难说出文化孰是先进孰是落后。这种特性是由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所决定,不同国家、民族以及其在不同时期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迥异,劳动所产生的文化也各不相同。由此可见,文化是一种独特的天地人一体结构,文化自信不仅表现出对劳动的肯定,而且凸显在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正是文化的特殊性构成了对人类社会和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度自信。
文化不仅有其特殊性一面,也有共通性。文化基层关系网中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人的劳动起决定性作用。随着生产力的逐步提高和人际交往变得日益密切,劳动不再是分散的,而是变成具有普遍共同性的社会必要劳动,因此文化基点关系网呈现出共通性;文化在顶点关系网中,人们通过交往产生具有共通性的道德、法律制度,构成了文化之沟通与交流、借鉴与融合、进化与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相互比较和共融共存,各民族对文化共同体和对文化本身的自信便会油然而生。可见,文化的共通性构筑了人们对文化自信的坚强堡垒。
(三)基于主客体关系的文化自信
文化主客体关系根据基点关系网和顶点关系网划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
文化自信的实践关系,是主体根据对世界的认识和自身需要,运用一定媒介,进行创造文化以及文化被创造。实践关系是文化主客体关系的基础,因为在基点关系网中,实践按照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原则创造了文化;人类通过实践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过程中,自身能力得以提升,提高了创造文化的能力。这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不断进行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历史过程。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自觉、自信和自强的不竭动力,因此实践关系就是自信的本质表现。
文化自信的认识关系,是主体与文化之间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主体认识文化,根据自身需要对文化进行选择和加工,形成对文化的反映和把握。认识的本质就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反映。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处于自由、自主和自信的状态下,才能够产生创造文化的热情,使认识本身朝着有利于自身需要的方向发展;同时主体只有足够自信,才能客观地把自己作为认识对象,形成理性的观念性文化。
文化自信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对文化自信的需求以及文化客体满足主体的需求之间的关系。首先,从价值生产来看,价值的产生必须具备主体对文化的自信需求、客体能够满足主体文化自信需求的属性以及把主客体联系在一起的媒介;其次从价值状态来看,文化属性和主体需要之间的效用关系,呈现出一种复杂的不断生成、不断消解的动态过程。只有这个过程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那么文化自信的需求才能够不断满足、文化价值才能不断生成;再次,从价值变化的内在机制来看,一方面主体积极认识、把握并产生文化自信的需求,另一方面主体根据需求,积极寻找、发现和创造更多的文化从而更加自信,这两个方面就是在价值实践中不断搜索、发现以及创造文化价值的过程。主体是否对文化自信给予肯定、追求和满足,决定着文化价值的生成或者消解,是文化自信和自卑的分水岭。
三、文化自信的建构路径
(一)落实文化之“责”,增强自觉的文化主体意识
对文化的认知自觉,既是文化自信的主体条件,又是文化自信生成的必要前提。只有落实文化之“责”,才能实现高度的文化自觉,从而能够文化自信。每个人只要生存,就必须接受和创造本民族的文化。并且,我国作为人类仅存的古老文明国家实现现代化,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更应该履行文化之“责”,创造新的文化辉煌。
首先,政府担当起引导和服务的责任。各级政府部门要为文化发展和文化自信创造良好的氛围。加快整合社会资源,将有形的物质文化资源和无形的精神文化资源联手架构起来,加大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建设和利用各地的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充分挖掘地方特色的物质文化资源,并对其进行展示和传承。让人民群众看到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传统文化所孕育的价值,进一步坚定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其次,知识分子群体发挥好脊梁骨作用。知识分子拥有知识和文化,往往是文化自觉和自信的代表,“在特殊意义上讲,知识分子是以独立身份,借助知识和精神的力量,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体现出一种公共良知、有社会参与意识的文化人”。知识分子群体理应成为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支持者,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深厚的学识底蕴和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的状态创造出更多的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
再次,人民群众发挥好主观能动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文化自信关键还是人民群众的自信,人民群众作为文化的实践主体和认识主体,要增强主人翁意识,以自信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和生活;在文化实践中积极表现和行动,“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断满足精神需求,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
(二)坚守文化之“本”,培育稳定的文化价值系统
文化之“本”是一个国家、民族所认同和接受的、能够促进国家社会发展的思想结晶。在历史的长河中,坚守文化之“本”就是要保持本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价值系统。
首先,各美其美,每一个民族要保持鲜明的文化特色。文化自信的前提是要知道自信的底气来自哪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5000多年没有出现中断和断层,这就是我们的底气。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贵和尚中、自强不息和重礼崇德等价值追求把每一代人都紧密连接在文化网络体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文化之“本”在漫长的历史中积淀而成,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共同构成文化自信的三大源泉。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坚守之“本”,以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为根基、血脉,并对其进行批判性继承,构建起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其次,美人之美,每一个民族要接纳和吸收其他民族先进有用的文化。俄罗斯著名汉学家季塔连科说道:“中国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从不机械地学习外国文化,而是把一切外国的经验 ‘中国化’。”接纳和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稳定文化价值系统是我们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主要原因,也是当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是潮流所向。借鉴吸纳世界各国文化之优长,使我们的价值观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要求,以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稳定文化价值系统,促进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走向世界,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再次,美美与共,各民族优秀文化同世界优秀文化交融、整合,打造文化共同体。文化自信是在民族文化特殊性和普遍性相统一的基础上产生,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以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胸怀参与文化全球化。封闭起来的民族文化很难自存和发展,以开明开放的态度相互包容,汲取他者之长以发展充实自身,稳步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另一方面,积极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完善文化价值系统以便适应时代的发展。让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系统走出国门,让世界通过了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进而转化为情感的认同。
(三)延续文化之“根”,搭建通达的文化传播媒介
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就是中国文化之 “根”,集中的凝聚和表现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近代经历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社会变革的伟大斗争,孕育了红色革命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根”才有叶,才能开花结果,延续文化之“根”才能够自信满满、不忘初心。文化之“根”的延续,必须通过各类媒介对其广泛传播后,大众对其普遍认同接受才能真正延续下去。
首先,提振传统媒体的信心,加大宣传力度。在“互联网+”时代下报刊、广播和电视等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媒体积极传播文化知识,引导社会关注传统文化,“根”上开始自信。例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等,在文化熏陶下大众通过听说读写逐渐从内心开始自信起来;传统媒体传播正能量,倡导社会主流价值观。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道真实故事、模范人物的生活教材来“说理”,引起大众的关注并积极见贤思齐、把道德模范的榜样转化为自信的力量。因此传统媒体及时调适传播角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其次,激发新兴媒体的活力,提升服务效能。在全球数字化时代,互联网、社会化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层出不穷并且深受大众追捧。提供平台服务的运营机构要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更宽广、更开放的互动空间中,把大众的文化诉求和价值观念能够及时有效地表达出来;运营机构必须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给文化留下余地。积极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促进文化之“根”能够“网网相传”,制止谣言、虚假信息的传播,让网络空间充满信任、正义和活力。
再次,加快媒介融合的步伐,合理配置资源。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融合,全方位、立体化地延续文化之“根”。全媒体把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以静态的文字、图片和动态的音频、视频传播开来,无论是在博物馆、图书馆还是大街小巷或者手机APP等随处都能看到、听到,提高了传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全媒体传播并非是各种媒体的简单叠加,而是促进各种媒体发挥专长、互相融合,为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播制作最佳的文化产品,把文化之“根”延续下去,真正在大众心中生根发芽。
[1]耿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李军策划、赵宇飞主编.中国人的文化自信[M].贵阳,孔学堂书局,2014.
[3]北京市文化发展中心.文化北京 跨进全球信息传播时代——北京建设文化信息传播中心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
白静,山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责任编辑:梅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