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筹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思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

2017-03-10王博医

理论建设 2017年5期
关键词:强军国防军队

金 桥 王博医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上海 杨浦 200433)

统筹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思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

金 桥 王博医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上海 杨浦 20043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从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到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全方位擘画了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宏伟蓝图。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坚持一切改革向战斗力聚焦,要站在支撑中国梦、实现强军目标的战略维度;坚定理想信念、铁心跟党走的理念维度;聚力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末端”改革的实践维度;着眼“战斗力标准”、聚焦“打赢”的时代维度的角度,不断推进我军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国防和军队改革 战斗力 强军目标

尤记得2015年“9·3”阅兵,习近平主席一句裁军30万吹响了新一轮国防与军队改革的号角。2015年11月24日,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人民军队历史性改革拉开大幕。2016年12月2日,中央军委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工作会议召开,国防和军队改革不断向深水区迈进。2017年7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仪式在朱日和举行,再次向世人昭示了中国强军兴军的决心。习近平主席强调,“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要求,是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也是决定军队未来的关键一招。”[1]军改一年多来,军区变战区,生活气少了,战味变浓了;精兵简政,花架子少了,实打实多了。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不断深入推进,改革进程中不断出现新的挑战,如何在挑战面前把握住机遇,不断向前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是我们党面临的一项新的历史考验。

一、从支撑中国梦、实现强军目标的战略维度来深刻认识军队改革之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翻开世界大国的兴衰史,从古希腊、古埃及,到西班牙、葡萄牙、大英帝国,直至今日的美国,一幕幕大国兴衰的历史话剧不断上演,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穷兵黩武固然是大国衰落的重要原因,建设强大军队却是大国崛起的必要条件。当今世界各国都处在深刻的变革期,我军建设与发展也站在崭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既是对军队发展方向的深邃思考,又是对军队建设现状的清醒认识。习近平主席曾指出:“世界正发生前所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在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我军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性变革。”[2]我们必须立足大势,着眼大局,牢牢掌握时和势,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改革。

(一)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立足国内外现实,应对纷繁复杂的现实挑战的需要。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3]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因此,必须敏锐洞察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风险挑战,深刻思考当前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清醒认识当前我军肩负历史使命的艰巨性以及制约我军战斗力生成的因素,牢牢树立危机意识,问题导向,时刻警醒自己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不断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化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国已进入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当今世界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如何有效应对挑战、“化挑战为机遇”是我们党面临的严峻考验。就国内形势而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强军目标和军事战略方针、履行好新时期军队使命任务,都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智慧、更坚定的决心、更果敢的态度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与此同时,我国安全形势复杂严峻,周边领土主权争端、大国地缘竞争、民族宗教矛盾更加凸显,周边热点问题持续升温,有时多点爆发,家门口发生战乱的可能性增大。另一方面,发轫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世界新军事变革,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竞争,极大冲击了传统战争理念,改变了战争形态和现代战争面貌,加剧了世界战略格局的演变和军事力量对比的不平衡。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系列战略高新技术迅猛发展,谋求军事优势地位的国际竞争不断加剧,使得这场新军事革命浪潮有愈演愈烈之势。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面临的挑战与考验远不止这些,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相互交织、互相渗透,构成了国防和军队必须改、加速改的现实紧迫性,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进程是国内和国际双重环境的现实要求。

(二)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支撑。中国梦强军梦植根于中华民族百年复兴、百年跨越的历史进程中,积淀着最深厚的民族情怀,升腾着奋发图强的理想愿景。习近平主席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大目标下来认识和推进,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4]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近平主席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来谋划,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重要内容和支撑来运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史无前例地把国防和军队改革作为独立的一部分写进全会公报,这也标志着党中央把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布局,将其上升为党的意志和国家的行为。对于走在复兴之路上的中华民族来说,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必要的,也是急迫的。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实现中国梦就没有保障。大国崛起,必有“大志”,梦想照亮未来;民族复兴,必有“大军”,国富必须兵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强国梦,对军队来讲也是强军梦。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强国梦就难以真正实现。”[5]富国与强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在国家战略全局中,富国与强军本身就是共生共荣、休戚与共的,二者相互支撑、互相促进,富国为强军提供坚强的物质基础,而强军为富国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两者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历史和现实经验表明,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国家强大的基础,而强大的军事实力则是支撑一个国家的关键,没有强大军事实力作支撑,无论是国际竞争中经济、政治博弈,还是文化、外交等软实力的对弈,都只会处于消极被动地位。我们必须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和前瞻的眼光,站在从大国走向强国的高度,深刻认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对提升国家整体实力和能力的战略意义,深刻认识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战略支撑作用,更加坚定自觉地走好强军之路。

二、从坚定理想信念、铁心跟党走的理念维度来做改革最坚强的拥护者和最有力的践行者

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改革全过程,关注各级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工作,引导各级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号令意识,引导官兵转变理念、更新观念,自觉站在全局高度认识改革,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正确对待利益调整,积极拥护、支持、参与改革。”[6]在国防和军队改革不断深化发展的当下,必须发挥理想信念的导向作用,坚决做到思想、行动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最坚定的信念、最果敢的态度拥护党的领导、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化发展,做改革最坚定的拥护者。

(一)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发挥理想信念的铸魂作用,确保思想纯洁、理想高远。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革命军人的灵魂,是克敌制胜、拒腐防变的决定性因素。在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向全军发出号召,要把四个带根本性的东西立起来,而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把理想信念在全军牢固树立起来。习近平指出,“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官兵,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确保思想政治上特别纯洁、特别过硬、特别坚定。”[7]在国防和军队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的当下,必须更加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定心丸”作用,加大国防和军队改革相关理念的教育,坚定广大官兵坚决维护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各项决策的信心和决心,教育引导广大官兵自觉坚定政治信念、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杜绝个人主义凌驾于集体主义、国家利益之上,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同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与此同时,要加大强军目标学习宣传贯彻力度,发挥强军目标的牵引作用,把实现强军目标贯穿到部队建设全过程和各领域。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从根本性质而言,仍然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形态、两种价值体系、两种前途、两条道路、两种力量长期并存、反复较量和竞争博弈的时代。就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而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和敌对势力把矛头对准中国、对准我军,极力宣扬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以及“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思想,妄图把我军从党的旗帜下拉出来,进而推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对这一点,我们要洞若观火,警钟长鸣,必须要持续深入开展“学习践行强军目标、做新一代革命军人”主题教育、改革强军主题教育和“维护核心、听从指挥”主题教育,广泛组织“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大讨论,牢固树立广大官兵的军魂意识,继续稳步推进“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明确“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是共产党人保持政治定力,抵御一切诱惑的决定性因素”,时刻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操守,决不能犯政治上的“幼稚病”和重蹈历史错误。政治工作要坚持鲜明的无产阶级党性,善于从政治的高度上看待问题、运用阶级分析的观点把握问题性质,坚决打好意识形态领域的“上甘岭战役”,确保红军传人不变质,红色江山不变色。

(二)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做到政治立场坚定、时刻听党指挥。2016年9月13日,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成立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向武汉联勤保障基地和各联勤保障中心授予军旗并致训词时指出:“要坚决听党指挥,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弘扬优良传统,加强作风建设,纯正部队风气,始终坚持部队建设正确政治方向。”[8]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命脉所在,是我军的军魂和命根子,关系我军性质和宗旨、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站在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浪潮下,“听党指挥,是推进军队改革必须固守的一条红线,坚决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已不仅仅是个人态度问题,而是关乎听党话、跟党走的根本政治问题,是最高的政治要求和政治纪律,没有半点含糊可言”[9],党的领导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和最鲜明的旗帜。改革不是改向,变革不是变色。改革是要更好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更好地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我们要牢牢坚持改革正确方向这个根本,更好地促进中国特色军事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军事制度优势。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强调:“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关系我军性质和宗旨、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10]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听党指挥是我军建设的首要,是我军的命脉所在。这一条丢了,其他工作再怎么做,最终也会全盘皆输。”[11]我军能够无往而不胜,最终战胜一切敌人而不为敌人所压倒,就是因为始终坚持听党指挥这个我军的建军之魂、强军之魂,这个根本问题守不住,军队就会变质,就不可能有战斗力。纵观我军发展史,从“八一”南昌起义第一声枪响到新古田会议,“党指挥枪”始终是我军恪守的根本原则。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和制度,无论战争形态怎么演变、军队建设内外环境怎么变化、军队组织形态怎么调整,都必须始终坚持不渝。

三、从聚力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末端”改革的实践维度来全面深化军队体制机制改革

在国防和军队改革大潮中,我们要始终牢牢把握“军委总管、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原则,以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军队规模和力量编成改革,协调推进规模结构、政策制度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改革,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和战区联和作战指挥体制,完善各军兵种领导管理体制,不断推进我军组织形态现代化,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战斗力,从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进程。

(一)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优化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纳入国家改革战略全局,这也是全会公报史无前例地把“国防和军队建设”写入其中,将国防和军队改革上升为党的意志和国家行为的高度;2014年10月31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对强军兴军做出了新的政治擘画;2015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现场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吹响了中国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号角;2015年11月24日至26日,中央军委改革会议在京举行,部署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任务,拉开了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大幕。习近平主席在会上指出,把握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指导思想,关键是抓住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这个 “牛鼻子”;2016年12月2日,中央军委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防和军队改革不断向“深水区”发起攻坚。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重中之重是军队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体制设计和制度安排,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固化下来,使军队的最高领导权、指挥权集中于党中央,保证军队是“党的军队”这一政治本色始终不变。改革一年多来,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军领导管理和作战指挥体制改革成效日益彰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在党中央领导下,中央军委成立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和相关工作机构,经过深入调研论证,集中全军智慧,形成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总体方案及相关实施方案,相继成立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把军委机关由4个总部改为1厅、6部、3个委员会、5个直属机构共15个职能部门,把7大军区调整划设为东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5大战区,完成海军、空军、火箭军、武警部队机关整编工作。由此,初步建立起了“军委总管、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战略格局。至此,国防和军队改革中的“脖子以上”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脖子以下”的改革也进入实质性的开展阶段,必须巩固军队改革现有成果,持续发力,将改革不断向深水区推进。

(二)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完善“末端”配置,协调各级神经系统。2016年12月2日,中央军委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强调:“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我军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关键一步,是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必须迈过的一道关口。”[12]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的演进,都与改革创新休戚相关。例如,沙恩霍斯特的军事指挥体制和兵役制度改革,为德意志民族的崛起奠定了军事基础;拿破仑通过新战略、新战法改革,建立起盛极一时的法兰西帝国;西奥多·罗斯福的“大海军”改革,促使美国军事力量上了一个大台阶……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飞速发展,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战争演变,一体化作战成为基本作战方式。与之相适应的,实施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是推动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的现实需要,是紧跟世界新军事变革步伐、夺取未来战争主动权的战略之举,是完善我军“神经末梢”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途径,我军军队的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也日趋向着 “精干化、一体化、小型化、模块化、多能化”方向发展。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就如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居于一个总揽的、统筹的地位,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就如同周围神经系统和遍布于全身的神经元,数量庞大,结构复杂。如何处理好中枢神经系统与神经元之间的关系,统筹军队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和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就规模结构看,坚持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裁减军队现役员额30万,军队规模将逐步减至200万。优化军种比例,压缩陆军规模,原18个集团军调整减少为13个集团军,增加海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规模。减少非战斗机构和人员,精简院校、科研、文体、新闻、出版及服务保障机构和人员。压减军官岗位,严格控制机关内设机构和人员数量,优化官兵比例。就力量编成来看,依据不同战略方向安全需求和作战任务,调整结构、强化功能、优化布局。作战部队主体实行军——旅——营体制,旅成为基本作战单位,营成为基本作战单元,旅营作为作战基本模块,不论是军种内部的合同作战、还是诸军兵种联合作战,都可以依据任务灵活进行组合。[13]在“脖子以下”改革中,注重构建新体制下联合作战力量体系,注重以结构功能优化牵引规模调整,注重通过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切实摒弃一切制约战斗力生成的陈规陋习,突破一切束缚战斗力提高的利益藩篱,切实将部队的“顶层设计优化”和“神经末梢精细化”统一于战斗力标准这个最根本、最决定性的东西上,确保部队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

四、从着眼“战斗力标准”、聚焦“打赢”的时代维度统筹推进军队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提升军队遂行任务的实战能力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紧紧抓住当今世界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革命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把我军建设成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威武之师。”[14]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始终聚力“谋打赢”,不断提高我军遂行现代化多样性军事任务的能力,一切出发点和着力点向“打胜仗”聚焦,军队和国防改革不仅是要锻造一支现代化、高精尖的精锐之师,更要塑造一支打得赢、不变质的常胜之师。

(一)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推动军队创新,发挥军事创新的引擎推动作用。马克思有一个经典的论断——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恩格斯进一步指出:“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革甚至变革。”[15]习近平主席也深刻地指出:“我们抓部队建设和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必须深化作战问题研究。研究作战问题,核心是要把现代战争的特点规律和制胜机理搞清楚。现代化战争形态变了、作战方式变了,我们的战争思维和作战理念必须与时俱进。”[16]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化发展,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战争演变,依靠科技进步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是军事变革的必然规律。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全力增强创新对于强军兴军的推动作用,始终坚持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推动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深化军队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提高军队创新驱动发展对于战斗力、制胜力增长的贡献程度。习近平主席曾深刻指出:“军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将是致命的,我经常看中国近代的一些史料,一看到落后挨打的悲惨场景就痛彻心扉。”[17]一个国家惟有变革图强方能迸发前进力量;一支军队,惟有勇于自新方能赢得制胜先机。改革创新是保持军队战斗力不断提升的唯一途径,也是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深度发展的最有力的武器。近年来,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震撼亮相,执行长距离运输任务的运-20列装空军,新型战略导弹装备部队,首艘国产航母出坞下水,整装待发……我军在军事领域的创新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只有通过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军队创新驱动发展,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才能持续提高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军事力量。

(二)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把“战斗力”作为唯一的标准,一切工作向实战聚焦。习近平主席曾说过:“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18]“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这支军队能不能拉得上去、打胜仗,各级指挥员能不能带兵打仗、指挥打仗。”[19]面对波诡云谲的世界局势,各国间以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角力不断升级,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日趋严峻的南海争端和钓鱼岛争端都对我国现代化军事能力建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升我军综合军事实力是现实的迫切需要,更是维护我国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着力点。军队可以不战斗但决不能失去战斗力,军人必须做到脑子里永远有任务,眼睛里永远有敌人,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只有加强自身建设,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习近平主席对战斗力标准高度重视,军改一年多来,他一手抓指挥、一手抓后勤,目的就是强化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集中精力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始终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要深入开展我军根本职能教育,真正使战斗队意识在官兵头脑中深深扎根。”[20]强军目标之“强”,说到底是军队的强大战斗力。在新的征途上,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内在逻辑。习近平主席也多次号召全军 “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将战斗力标准明确定位于军事领域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立意高远、寓意深刻。在国防和军队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必须围绕能打胜仗做工作,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紧贴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积极作为,在强化服务保证作用中彰显威力,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

[1]习近平在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 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N].人民日报,2015-11-27(01).

[2][4]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依据[N].解放军报,2016-08-02(07).

[3]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1).

[5][16][17]习近平.习近平主席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重要论述摘编[M].解放军出版社,2016:2,27,4.

[6]中央军委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意见 [N].解放军报,2016-01-02(02).

[7][20]习近平“八一”前夕视察北京军区时强调 紧紧围绕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全面加强部队建设[N].人民日报,2013-07-30(01).

[8]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成立大会在京举行 习近平向武汉联勤保障基地和各联勤保障中心授予军旗并致训词[N].人民日报,2013-09-14(01).

[9]支持改革是对党绝对忠诚的体现[N].解放军报,2015-12-11(06).

[10]军事科学院党委.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J].求是,2016(15).

[11]习近平.习近平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读本(2016年版)[M].解放军出版社,2016:20.

[12]习近平在中央军委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 抓住机遇 一鼓作气 乘势而上 扎实推进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N].解放军报,2016-12-04(01).

[13]李海涛.推动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J].求是,2017(16).

[14]深化改革必须勇于到中流击水[N].解放军报,2014-08-06(07).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9.

[18]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52.

[19]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阔步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和中央军委推进强军兴军纪实[N].人民日报,2016-03-01(01).

金桥,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博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王生怀〕

猜你喜欢

强军国防军队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强军路上
军队的4月1日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强军 强军
走在强军路上
《魂牵深蓝》:强军路上的奉献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