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视角下文学翻译教学研究
2017-03-10宁云中李海军
宁云中,李海军
(湖南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生态翻译视角下文学翻译教学研究
宁云中,李海军
(湖南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翻译生态学是基于生态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它强调“译者中心”和“生态翻译环境”,在“适应”与“选择”的环境机制刺激下,“译者中心”充分释放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作用。文学翻译生态观要求翻译主体、文本对象、文化及文化差异等生态因子相互联动和相互作用。因此,文学翻译生态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相互关联,并且与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社交工具进行常态化融合,构建文学翻译教学动态生态平衡。
生态翻译;文学翻译教学;“译者中心”;“适应”与“选择”
纵观来看,我国翻译研究在行动目的论、解构主义等理论的影响下不断发展。随着生态研究的深入发展,人们开始从生态视角理解和研究翻译的本质、过程、策略、标准和原则等基本问题,也就是回答翻译什么、谁翻译、怎么翻译和为什么翻译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聚焦为翻译生态学的两个中心问题,那就是“译者中心论”和“翻译生态环境”。以“译者为中心”的生态翻译理论和方法对文学翻译理论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日新月异的生态文学也为生态翻译实践提供最合适的翻译实践文本对象。翻译生态学也为文学翻译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文学翻译教学中选择恰当的生态文学文本材料,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掌握生态翻译理论,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文学修养和文体认知能力。
一、生态翻译的内涵与特征
翻译生态学(translation ecology)肇始于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翻译与语篇研究中心主任迈克·克罗宁(Michael Cronin)教授,他在《翻译与全球化》(Translation and Glogalizrctaon)这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生态翻译”概念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他的理论拓展、深化了翻译的跨学科研究,开拓了翻译学研究的新领域。由此,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前瞻性地指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性活动。”[1]184他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不仅强调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而且重新阐释了翻译的本质、过程、方法等一系列与翻译相关的问题和现象。他从翻译的微观层面与“求存择优”的自然法则适用的关联性出发,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与选择”理论为指导,探讨“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适应与选择行为的相互关系,尝试构建“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新译学理论体系。
可见,“适应”和“选择”是理解翻译生态学的关键。根据胡庚申教授的观点,译者与翻译环境的关系是适应、选择和“淘汰”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译者无法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译者就有可能被翻译生态环境所“淘汰”,这是翻译生态对译者的反作用。同时,这种“淘汰”机制也激发了译者的翻译能动性,自动调整以适应翻译的整体生态环境。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源语和目标语所呈现的语言、文化、社会、交际以及作者、读者、译者等构成的整体,是译者和译文赖以生存的环境。它是译者适应和选择的制约因素,也是译者适应性选择的前提和依据。胡庚申教授指出,“译者是在接受了翻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又转过来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最佳行文的选择。”[1]40可见,源文、译者和译文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三元辩证关系,译者是主体,源文和译文则是翻译的客体。
从“适应与选择”的理论角度而言,只有译者才是具有适应和选择环境的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体,而源文和译文则无法自动适应环境。因此,“译者中心论”自然而然成为翻译生态学的另一个核心观点,它揭示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准确找到自己的生态定位,翻译生态位实际上就是译者能够利用的翻译生态资源空间。健康的翻译生态系统必然存在生态位的竞争,如果译者找不准自己的生态位,那么他就无法找到最适宜的生态区域,也就无法获得最大的生态资源空间,自然也就无法建构起译者的中心地位。
建立“译者中心论”,还必须处理好翻译的生物多样性关系。在翻译生态系统中,源语作者、源语读者、源语研究者、译者、译语读者和译语研究者共同构成翻译的生物多样性关系。他们在语言、思维、文化、价值取向、伦理道德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这些差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且通过译者的翻译行为达成语言、文化和知识的沟通,从而“再生”出译者文本,构成翻译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这个平衡通过译者的桥梁作用得以完成。可见,“译者中心论”充分释放了译者的主体性作用,正如有学者指出:“在整个文学翻译的创造性活动中,翻译家无疑处于中心的枢纽地位,发挥着积极作用。”[2]所以,在文学翻译活动中,将译者看成是“阐释循环的中心和唯一的主体要素”[3]并不为过。在这点上,许钧表达得更为清楚,他说:“当我们定义翻译主体性的时候,我们显然要考虑到作者、读者的主体作用,但居于中心地位的则是译者这个主体。”[4]因此,在文学翻译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译者中心意识对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至关重要。
二、生态翻译学与文学翻译教学
相对于科技翻译的客观和专业性、政论文翻译的“理性”和政治性以及应用文翻译的格式化和特定性,文学翻译活动更具有复杂性和灵活性,因为它需要译者充分理解和掌握源语和译语之间的语言、文化、社会背景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在生态翻译视角关照下,文学翻译活动中的译者主体须关注文学文本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并做出动态选择,比如文学文本的时代背景、文化构因、作者、读者以及译者等生态因子之间的关联。那么,在文学翻译教学活动中,教师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学生对社会、历史、文化、宗教等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学生只有在充分理解这些差异的基础上,才能运用生态翻译理论和技巧进行翻译实践,逐步构建翻译各子生态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
可见,生态翻译的动态平衡是通过强调翻译主客体和外部翻译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以此观之,翻译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应从传统意义上的“授与受转变为翻译生态环境中翻译活动主体间的平等互动关系”[5]。这样的话,在文学翻译教学中,学生跟教师一样都是译者主体,这是生态翻译教学得以健康运转的关键。同时,学生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必须找到并适应自己的生态位,扮演不同的主体角色,真正参与到翻译过程之中。生态翻译的动态平衡不可能仅仅在课堂中完成,还可以利用QQ、微信等现代社交群最大限度地营造一个共享共生的生态翻译教学和实践环境。
在生态翻译环境下,教师作为翻译主体必须引导、组织好学生翻译主体和翻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联互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选取长短合适、难易适中的文学文本作为翻译材料,按照学生自愿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完成翻译、审校、评价等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对学生的主体角色进行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在翻译活动中的高度自主选择性,这既是生态翻译学“适应与选择”的要求,也是文学翻译教学动态平衡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主体可以对所选文本的语音特点、文体特色、社会文化背景等进行翻译前的讲解,在翻译过程中,教师可以规定翻译进度,解答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等。翻译完成后,担任翻译任务的小组展示译文,说明翻译的方法和策略、翻译技术工具的应用情况,翻译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办法,以及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担任审校的小组解释翻译标准,提出修改建议等;最后评价小组展开评价,阐释肯定或者否定译文的理由,以及利用什么样的翻译技术来验证译文等。在整个展示过程中,各个小组有权给予对方评价和建议,各个小组也可以对自己的译文展开争论,翻译就在这样一个相互讨论的生态系统中产生。
译文最终形成后,教师和学生主体还要在课堂或者社交平台上展开最后的分析、探讨和反思,因为“从客观的角度反思和讨论翻译有利于提高翻译者的翻译能力”[6]。对源语文本翻译策略的探讨,“实际上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如文化、社会、读者等)而做出的动态选择”[7]。通过源语言与目标语之间的差异分析,学生作为“译者中心”潜移默化提高了译者素养,在建构动态翻译生态系统平衡的过程中培养了双语运用能力、文化理解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文体认知能力和策略选择能力,这些能力正是文学翻译的重要参数。
三、生态翻译视角下文学翻译教学策略
生态翻译学的整体观要求我们在了解翻译教学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翻译生态环境下翻译主体、信息资源以及多媒体技术等各教学要素之间的生态交互。那么,作为一个生态整体,文学翻译要求翻译主体、翻译文本对象、文本背后的文化、源语和译语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社会背景等生态因子相互联动。因此,在文学翻译教学过程中,师生主体、教学内容(文本翻译对象)、教学环境、评价制度等各子生态系统必须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整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师生进行恰当的主体角色选择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从而建构有序、有度的文学翻译教学生态动态平衡。
(一)制订文学翻译生态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在生态翻译学关照下,文学翻译教学生态平衡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源语和译语两种语言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文学翻译水平的高低,反过来,文学翻译对学生双语的听、说、读、写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说,文学翻译教学是通过翻译行为掌握翻译艺术的同时,也是学生源语和译语两种语言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根据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文学翻译课程教学模块体系:第一,语言基础模块。这一模块重在提高学生的双语运用能力,减少或消除译者母语对源语的负迁移的作用。这一课程模块对文学翻译的初级阶段非常重要,它决定译者今后文学翻译能力的发展潜力。第二,文学翻译理论模块。理论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和运用文学翻译理论,了解翻译学特别是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最新动态,从理论层面上让学生认知和理解文学翻译的产生,为翻译能力的提高打下理论基础。第三,翻译技术模块。这个模块主要有语料库、网络共享技术、搜索查询技术、社交平台等。语料库主要包括各类文学特别是生态文学文本材料,这是技术模块最重要的部分。选取生态文学文本作为主要翻译语料,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态理论各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翻译能力。QQ、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可以让学生迅速获取翻译知识和信息,自觉、主动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创造和谐融洽的文学翻译教学生态环境
翻译生态环境指“影响翻译主体生存以及发展的外界因子的总和”[8]。翻译生态教学环境由大环境和小环境组成,简单来说,课堂和学校环境提供的校内翻译资源就是小环境,课堂之外的社会以及社会资源就是大环境。那么,文学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主体及同事、学生主体及学习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以及社会环境和社会资源等生态因子的总和就构成了文学翻译教学生态总环境,环境是否和谐融洽关系到文学翻译教学生态环境动态平衡的建立。在文学翻译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不断创设并适应新的课堂教学环境,在课堂上能够扮演多种身份,比如示范、评估、规划、开发、协助、供给等”[9]。这样既有利于形成文学翻译课堂教学的“活水效应”,规避了“花盆效应”,也有利于文学翻译课堂健康有序的生态环境构建。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在构建文学翻译教学课堂小生态环境的同时,更要充分利用社会等大环境及其各种资源,以此弥补课堂教学中时间短、资源相对缺乏的不足。同时,我们鼓励学生多阅读文学文本,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篇幅不长的文学文本作为必读和翻译材料,将阅读与翻译相结合,呈现一种真实“生活化”的文学翻译教学。在这样环境下,教师、学生、课程资源和网络就形成一种动态交互关系,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水平、教学技术的使用条件对整个教学进行动态调整,以此形成文学翻译教学的动态平衡。
(三)建立“译后追惩”的文学翻译教学评价体系
矩不正,不以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翻译活动也是如此。我们知道,文学翻译本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苦力活,如果没有一套奖惩制度加以约束和评价,翻译将最终流于一种形式,翻译生态教学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说,“注重过程和翻译主体取向的考核评价体系是生态翻译教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7]。根据生态翻译教学动态平衡的要求,我们鼓励学生在整个文学翻译过程中变换角色,轮流充当译者、审校和评价者,让学生充分享有“适应性选择”的自由。译文产生后,我们根据翻译活动的不同类别和级别进行相应的“惩罚”,形成“优胜劣汰”机制。可以从双语运用能力、翻译理论的掌握程度、翻译策略的应用等角度对平时性的翻译练习进行评析、归档,最后形成民主决策,“惩罚”或者“淘汰”一些“不适合”的译文。这种“惩罚”最终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在学生的测验和期考中。形成“追惩”制度,这正是翻译生态环境的自然法则之表现——适者生存对译者的行为和表现做出最后的选择和惩罚[10]。
翻译生态学视域下的文学翻译教学模式将教学目标、课程内容、翻译主客体、翻译的内外环境以及翻译评价体系等生态因子融为一体,它一方面解放了译者,充分发挥学生翻译潜力,另一方面,有效的“追惩”制度形成译者主体危机意识和激励机制,为学生以后的翻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文学生态翻译教学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学翻译教学进行常态化融合,不仅较好地帮助学生全方面了解翻译资源,提高翻译能力,而且通过文学文本翻译提高双语运用能力。当然,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文学生态翻译教学在如何加强监督和引导,如何提高学生自我监控和自制能力,建立恰当的文学翻译的评判标准以及如何呈现更加有效的文学翻译生态交互等方面,都还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1]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杨武能.阐释、接受与创造的循环——文学翻译断想[J].中国翻译,1987(6):3-6.
[3]袁莉.关于翻译主体研究的构想[M]//张柏然,许钧.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译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406.
[4]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6-11.
[5]舒晓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翻译教学模式实证研究[J].上海翻译,2014(2):75-78;95.
[6]Kussmaul,Paul.Training the Translator[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1995:89.
[7]宋志平.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翻译教学反思 [J].民族翻译,2012(3):84-90.
[8]方梦之.论翻译生态环境[J].上海翻译,2011(1):1-5.
[9]宁云中.空间生态失衡与重构:大学课堂的微观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16(4):76-80.
[10]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生态理性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中国外语,2011(6):96-99.
(责任编辑:沈红宇)
G424.1
A
1674-9014(2017)06-0135-04
2017-09-15
基金课题:湖南文理学院教学改革项目“教育生态视阈下地方本科院校英语课程空间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JGYB1771);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研究”(湘教通〔2011〕315号)。
宁云中,男,湖南邵阳人,湖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美国伯克利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与文学翻译;李海军,男,湖南邵阳人,湖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典籍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