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与思考

2017-03-10赵翠翠

环球市场 2017年10期
关键词:表面混凝土建筑

赵翠翠

身份证号:210102198207137228

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与思考

赵翠翠

身份证号:210102198207137228

当下我国城市建设正是发展高峰期,高层建筑需求量急剧增大,由此,使得我国高层建筑的技术越来越现代化。总体而言,其特点可以概括为:高、大、多。例如:技术要求高、建筑高度高、施工面积大、楼体大、资源需求多、交叉作业多等。这些特点给当今高层建筑施工提出了极高的安全性,规范性,时代合理性、建筑质量等更高的要求。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施工由于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其施工技术控制要点也不同于一般的普通中低层建筑物。高层建筑施工具有高空作业多、施工过程工作面大的特点,尤其是对于立面造型复杂、顶层没有设计观景厅或蘑菇状,或者是上部建筑形体大于下部建筑形体并且上部挑出部位长的高层建筑,施工过程往往会碰到很多难题。

一、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特点

1、地基设置较深,施工难度较大。由于高层建筑的地面建筑较多,真个建筑的重量较大,今年来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坚固的地基不仅能够很好的支撑上层建筑,对抵抗自然灾害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地基施工时,不仅要考虑到地基的坚固问题,还要考虑到综合利用问题,现代高层建筑通常会设置多层地下室,地下室可以用作商用或者停车场。对地基施工周期要做好预算,不能只专注于地标建筑的施工,地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施工质量。

2、建筑高,施工技术难度较大。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也不断的增强,温度也越来越低。除了自然因素建筑的造型也影响着施工,要保证建筑造型同时还要抵御自然因素的影响,这些都增加了施工难度。作业空间的限制,施工设备使用率降低。高层建筑是采用垂直向上的方式建造的,低层建筑可以采用与底部面积同样的方式进行扩展,而高层建筑则采用逐级减小的方式进行建造,这样可以保证较大的作业面积。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的可行性,施工原材料的运输较为复杂,需要使用垂直升降机或者起重设备进行运输,同地面施工相比,运输方式较为复杂,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工期时间长,受自然气候影响大。

二、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

1、基础施工

(1)土方开挖前,要对地形、地质、水文等信息进行处理,以便选择最合适的开挖方式,编制最优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根据开挖工程规模、土石特性、工作条件等选取最适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做好弃渣、弃土的处理工作,不可随意倾倒,最好用于铺路、造地还田,实现废物的再利用,做好施工排水措施,施工用水、地下水等要及时排出,避免基坑积水,创造最好的施工条件。

(2)基坑支护可以减小基地回弹,节约施工空间,保护建筑物和地下设施。在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存在极限状态时,要求施工人员工作必须达到安全标准,挡板质量要高,避免结构受弯破坏,挡板嵌入深度要符合标准要求,增强挡土结构的抗压力,针对不同被支护土体类型选择合理的支护结构形式。

2、混凝土工程

(1)合理选择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选择混凝土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的目的是使混凝土具有较大的抗裂能力,具体说来,就是要求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较小、抗拉强度较大、极限拉伸变形能力较大、热强比较小、线胀系数较小,自生体积变形最好是微膨胀,至少是低收缩。

(2)选择合理的施工措施,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

混凝土浇筑方式:混凝土的浇筑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斜面分层、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混凝土按照8h以上缓凝(现场实际混凝土缓凝时间按照24h配制),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为500mm,考虑混凝土最不利自由流淌长度为高度9~12倍左右,现场实际将混凝土入模坍落度控制在140~160mm,实际流淌长度将为15~20m左右。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每层混凝土初凝前都确保被上层混凝土覆盖,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避免施工冷缝出现。对到场的每车混凝土均要求测定坍落度、温度,观察其和易性,不得存在离析、泌水、分层等现象,检查不合格混凝土要坚决退场。混凝土到场温度控制在25℃以内,入模温度控制在30℃以内。

混凝土振捣方式:由于混凝土塌落度大,混凝土斜坡摊铺较长,混凝土振捣时由坡脚和坡顶同时向坡中振捣,振捣棒必须插入浇层内50~100mm,使层间不形成混凝土缝,结合紧密成为一体。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必须按一定顺序有规律插棒,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一般每点振捣时间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泌水处理:预先在底板四周外模上留设泄水孔。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清理畅通,以使混凝土表面泌水排出。当混凝土浇筑到靠近尾声时,将混凝土泌水排集到模板边,使之缩小为水潭,然后用软轴泵将水抽出。混凝土底板浇筑振捣找平标高到位后,待混凝土收水初凝时,用木抹子将其表面认真压平,并在混凝土覆盖保温材料之前,再检查表面有否龟裂,若有再用木抹子收缝抹压后再覆盖养护。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泌水要及时处理,免使粗骨料下沉,混凝土表面水泥砂浆过厚致使混凝土强度不均和产生收缩裂缝。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温层材料和厚度待定)。混凝土表面压平后,先在混凝土表面洒水,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在塑料薄膜上覆盖保温材料进行养护。

三、结束语

总之,在高层建筑的工程建设中,我们只有本着高效、科学、标准、规范的设计施工原则,依据各工程施工技术特点进行秩序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适应性施工管理,严把质量关、加强基础施工建设,因地制宜、安全规范,才能最终使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在复杂的体系结构中找出头绪、理清思路,依据用户的丰富需求开展人性化施工设计,并促进高层建筑各项工程建设水平的稳步提升,切实为延长高层建筑的使用寿命做出贡献。

[1]李忠峰.浅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及应用[J].民营科技, 2015(1):168-168.

[2]欧阳知.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与质量控制[J].中国房地产业,2015(9).

猜你喜欢

表面混凝土建筑
混凝土试验之家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太阳表面平静吗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混凝土,了不起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3.《黑洞表面》(英/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