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音乐对西夏、金、宋礼乐的吸纳
2017-03-10付玉立
付玉立
广西科技大学
蒙元音乐对西夏、金、宋礼乐的吸纳
付玉立
广西科技大学
早期蒙古族音乐受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草原民族音乐特色浓重。忽必烈统一中原汉地后,受中原先进汉文化的冲击,为了稳固政权统治与更好更快的适应中原音乐文化的发展,大力吸纳西夏、金、宋礼乐文化。
蒙古族音乐;礼乐;吸纳
蒙古族早在部落时期就已经拥有了属于其民族的音乐歌舞。他们崇拜高山、大树,每逢祭祀、庆典等活动,都进行集体歌舞。蒙古族信仰萨满教,萨满歌舞常运用于民间祈雨、祈福等活动,实际上是蒙古族人们原始狩猎活动的艺术表达,比如黑山鸡舞和熊舞,表演形式都是仿照动物的声音、形态及动作制作而成。进入蒙古帝国时期,随着与其他民族往来增多,蒙古族传统音乐歌舞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增添了赞歌、牧歌等音乐形式,其中牧歌又包含了战歌、迁营歌、叙事歌等等。这一时期,成吉思汗伐金、灭西夏,收获丰富的乐书、乐器、乐人等,为后来蒙古族宫廷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保障。随着蒙古族军事实力的不断壮大领土不断扩张,最终忽必烈用武力夺取政权,统一中原汉地,建国号为“元”,完成了蒙古族从“山林狩猎”向“草原游牧”文化的变型期,蒙元音乐达到鼎盛期。
1.对西夏礼乐的吸纳
西夏音乐受唐、宋时期礼乐影响颇深。《金史·西夏传》记载:“五代之际,朝兴夕替,制度礼乐荡为灰烬。唐节度使有鼓吹,故夏国声乐清厉顿挫,犹有鼓吹之遗风焉”[1];《西夏书事》中载:“僖宗时赐思恭鼓吹全部,有三驾:大驾用一千五百三十二人,法驾七百八十一人,小驾八百一十六人。俱以金钲、节鼓、棡鼓、大鼓、小鼓、铙鼓、羽葆鼓、中鸣、大橫吹、小橫吹......”[2]这是唐赐西夏鼓吹乐的史书记载;《宋史·夏国传》又载:“册以漆书竹简,籍以天下乐锦”[3]。受益于唐、宋两朝的赐赏及自身对礼乐的推崇,西夏的礼乐发展规模较大。西夏历代君主一系列尊汉尚儒的举措,使汉礼乐占据西夏音乐较大比重。
《元史》载:“太祖初年,以河西高智耀言,徵用西夏旧乐。”[4]可以说这是礼乐在元代的始发点。蒙古族统治者用武力征服西夏后,吸收了较多西夏礼乐文化,有史料记载元代礼乐机构“仪凤司”下设的“大乐署”是专门掌理河西乐人的部门,这里的“河西乐人”即西夏乐人。元代设立专门的部门来负责西夏乐人的管理,可见西夏音乐在元代礼乐机构中所占的比重还是比较大的。
2.对金礼乐的吸纳
元对金礼乐的吸纳范围较广,包含了乐谱、乐器、礼册、乐人等。关于元对金礼乐的吸纳情况在《元史》中有三处记载。其一,太宗窝阔台时期,搜罗金之遗乐与礼乐旧人安于东平。《元史》载:“太宗十年十一月,宣圣五十一代孙衍圣公元措来朝,言于帝曰:‘今礼乐散失,燕京、南京等处,亡金太常故臣及礼册、乐器多存者,乞降旨收录。’于是降旨,令各处管民官,如有亡金知礼乐旧人,可并其家属徙赴东平。”[4];其二,世祖至元元年,以搜罗乐器为主。《元史》载:“至元元年冬十有一月,括金乐器散在寺观民家者。先是,括到燕京钟、磬等器,凡三百九十有九事,下翟刚辨验给价。至是,大兴府又以所括钟、磬乐器十事来进。太常因言:‘亡金散失乐器,若止于燕京拘括,似为未尽,合于各路寺观民家括之,庶省铸造。’于是奏檄各道宣慰司,括到钟三百六十有七,磬十有七,錞一,送于太常。又中都、宣德......括到大小钟、磬五百六十有九。”[5];其三,世祖六年,《元史》载:“搜访旧教坊乐工,得杖鼓色杨皓、笛色曹楫、前行色刘进、教师郑忠,依律运谱,被诸乐歌,六月而成,音声克谐,陈于万寿山便殿,帝听而善之”[6]。
3.对宋礼乐的吸纳
元与宋作战多年,最后以南宋归降得以天下太平,也正因如此,宋代的礼乐文化保持的较为完整。《元史·伯颜传》载:“臣奉扬宽大,抚戢吏民,九衢之市肆不移,一代之繁华如故”[7]。此时,世祖忽必烈正积极制作与完善元代宫廷礼乐,可以说对宋礼乐文化的吸纳较为彻底。《元史·世祖纪》曰:“伯颜入临安,遣郎中孟祺籍宋太庙四祖殿,景灵宫礼乐器、册宝暨郊天仪仗,及秘书省、国子监、国史院、学士院、太常寺图书、祭器、乐器等物。”[8]又有 “乙酉,以宋太常乐付太常寺。”[9]“十九年,王積翁奏请徵亡宋雅乐器至京师,置于八作司。二十一年,大乐署言‘宜付本署收掌’,中书命八作司与之。鎛鐘二十有七,編鐘二十有八,鐃六,单鐸、双鐸各五,鉦、錞各八。”[10]受战乱之苦,宋朝众多艺人流离失所,散居江南之地者最为之多,《元史·世祖纪》载:“诏遣牙纳术、崔至江南访求艺术之人”[11], “丁末,括江南乐工”[12],“徒江南乐工八百家于京师”[13]。
综上所述,西夏、金、宋礼乐皆为中原汉文化的传承,蒙元统治者极大的吸取西夏、金、宋先进礼乐文化,一方面实现了稳固政权统治的目的,另一方面对中华传统礼乐的发展与传承意义重大。
[1]许嘉璐主编,曾棗莊.二十四史全译·金史·西夏传[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2244.
[2][清]吴广成撰.西夏书事[M].隆福寺文奎堂,1936
[3][元]脱脱等撰.宋史·夏国传[M].中华书局,2000:10811.
[4]嘉璐主编,李修生.二十四史全译·元史[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1315.
[5]嘉璐主编,李修生.二十四史全译·元史[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1317-1318.
[6][明]宋濂等撰.二十五史·元史[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328. [7][明]宋濂等撰.元史·伯颜传.中华书局出版,2000:2057.
[8][明]宋濂等撰.元史·世祖纪[M].中华书局出版,2000:122.
[9][明]宋濂等撰.元史·世祖纪[M].中华书局出版,2000:150.
[10]嘉璐主编,李修生.二十四史全译·元史[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1320.
[11][明]宋濂等撰.元史·世祖纪[M].中华书局出版,2000:145.
[12][明]宋濂等撰.元史·世祖纪[M].中华书局出版,2000:178.
[13][明]宋濂等撰.元史·世祖纪[M].中华书局出版,200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