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幸福观比较研究
2017-03-10黄文娟
黄文娟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中西方幸福观比较研究
黄文娟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古往今来众多中西方哲学家都在努力探讨幸福问题,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中西方不同类别的幸福观。西方文化史上以理性主义幸福观、感性主义幸福观、基督教幸福观这三类幸福观为代表。中国古代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入世主义”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避世主义”以及佛家的“出世主义”幸福观,本文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来探究幸福观,这对构建当代幸福生活有着深刻的启示。
中西方;幸福观;异同;启示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
《尚书·洪范》中的“五福”和“六极”是中国最早的关于幸福观的论述,五福:一曰寿、二曰福、三曰康宁、四曰有好德,五曰好终命。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五种幸福就是长寿、幸福、健康安宁、爱好美德和高寿善终,构成了幸福的要素;六种不幸就是早死、疾病、忧愁、四贫穷、邪恶、不壮毅。《尚书·洪范》一书中是把幸福与不幸福并提,用相对论的形式描述奠定了我国古代关于幸福观最早的理论基础,为后世的诸子百家幸福观的研究直接提供了理论来源。
(一)儒家的幸福观
中国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虽然他并没有明确的提出幸福观的概念,但是从他的著作中不难发现其中提倡的主旨“仁”与“义”中蕴含着丰富的幸福观思想。
在孔子的《论语》一书中用“仁”的频率总共是109次,如此高频的出现突出了“仁”的核心地位。“仁”即是爱人,既要要学会如何爱人也要推己及人帮助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异曲同工之妙,意在告诉世人幸福来源于爱自己与帮助他人。“人而不仁,礼如何?人而不仁,乐如何?”孔子认为人不“仁”非人,“仁”乃是孔子追求的古代最高的道德准则,也是孔子认为人一生当中应当为之努力追求的价值所在更是达到至高幸福的必要条件。“义”是儒家文化中另一个重要方面,“义”即是追求君子行为准则也是追求幸福行为准则的基点。孔子将“义”与“利”对立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重要尺度。“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就是后来儒家的“义利之辩”成为儒家道德观的重要内容,这和古希腊苏格拉底的理性主义幸福观思想不谋而合,都旨在探索人们的道德和幸福真谛。
(二)道家的幸福观
道家也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认为世间万物本来的状态就是最好的状态,万事万物应合道顺道,顺应自然,亦是最大的幸福。其中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在道家的思想高度上提出了自然无为的幸福观思想。无为是首要的,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强调无为才能无不为,遵循自然规律不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庄子则认为“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得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意思是不要让心被虚名所累,不要让心做谋略的场所,不要让心被俗事纠缠,不要让心被后天知识的主宰。要默默地体验那没有穷尽的本源,自由自在地在其中游乐而不留下踪迹,任其所能禀承自然,从不表露也从不自得,也就是心境清虚淡泊而无所求罢了。旨在说遵循一切事物的自然属性,顺应自然规律,不追求名利,不被其牵绊,享受这天性的释放,自由的发展这就是人类追求的幸福。道家所主张的幸福好比“桃花源”般清静无为的田园生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心灵的释放和精神的享受,认为名利是牵绊幸福的根源,只有摒弃这羁绊才能获得极大满足,感受幸福。
(三)佛家的幸福观
佛教起源于印度,在中世纪西方基督教文化盛行之时,佛教传入中国,虽然佛教并非中国的本土文化,但是所起的影响却是极其深远的。佛教认为世间本无幸福可言,只有皈依佛门,潜心修行,积善行德,才能免受生死轮回之苦,最终获得灵魂的救赎达到“涅槃”的境界。“涅槃”才是真正的幸福。
《心经》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即是佛家追求的幸福,也是佛教的重要思想,简单来说,“色”是指所有能看见或看不见的事物现象,而这些现象皆由因果产生,“空”是指世间所有事物都是从无到有的。佛家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定数,有因有果,瞬息万变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事物。佛家还有一个重要思想“因果报应”,佛家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提倡人积善行德,乐善好施,这样才能获得幸福,将幸福与道德相统一,这点与儒家甚是相似。此外佛教有三毒“贪(对于喜好的偏执)、嗔(对于讨厌的偏执)、痴(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是阻碍人获得幸福的最大障碍,人类的种种苦难主要来源于自身的贪欲心、怒心和愚痴心所以佛教教导我们“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就是让我们修养身心,去贪,去痴、去愚,这样才能获得解脱找到幸福。
纵观中国传统的儒道释三家关于幸福观的论述,虽然三者关于幸福观的思想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就是追求幸福是最终目的。儒家思想的“仁”和“义”从道德角度来阐释幸福的定义。道家思想的“自然无为”认为清心寡欲无欲无求,不受名与利的束缚回归自然达到“逍遥游”的境界才能获得幸福。以及佛家思想强调的“超凡脱俗”、“乐善好施”、“戒三毒”达到“涅槃”的境界才能脱离苦海得到幸福,虽然三者的出发点不同但是均强调约束自己控制自身的欲望达到精神层面的幸福。
二、西方哲学中的幸福观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追求幸福的历史,研究西方哲学史上的幸福观会了解到人类孜孜不倦追求的幸福竟是那样的一致,又是那样的各不相同。西方哲学史上幸福观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从感性主义幸福观到理性主义幸福观又到中世纪哲学幸福观。
(一)感性主义幸福观
西方最早关于幸福观论述的是梭伦(前638年—前559年)生于雅典,古希腊“七贤士之一”,关于梭伦有一个“幸福”对话的故事,从和克洛索斯的对话中可以完全展示出梭伦的幸福观念,归纳出五点:一是中等财富,二是身体健康,三是心情愉快,四是好儿孙,五是好的善终。从以上他的观点中可以看出梭伦注重人的感性认知,认为人的幸福和财富、德性、健康、家庭、命运相关联。这为后世的西方哲学家们研究幸福观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德谟克利特(前460年—前370年)的哲学思想在古希腊伦理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虽然在他并没有明确的提出幸福观的概念但是在他相关残存的著作中依然能够看到他对相关方面的深刻见解。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原子组成的,人的肉体和灵魂均是由原子组成,只有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才能发展独立的人格。他的“原子论”具有深刻的自然主义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对人的幸福观思考。他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幸福,幸福就是快乐。在他看来幸福和快乐是人生的目的,他的幸福观是建立在自然主义的基础上的,他承认物质享受和感官满足,并认为只有将两者相结合才能真正的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伊壁鸠鲁(前341年—前270年)将快乐与幸福挂钩认为快乐达到人生最高的善即“至善”才能获得幸福。“快乐把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因为我们认为快乐生活是我们最高的善。我们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他认为感性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甚至将快乐分为三类:一是人类最基本需要的快乐,二是并非一定需要的快乐,三是人性贪婪,欲望驱使的快乐。通过分类告诉世人只有第一种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并且通过努力追求是可以得到的,其他的两种快乐并不是真正的快乐,只是表面层次的快乐,就算得到了也只是暂时的、虚幻的。
费尔巴哈(1804年—1872年)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发展了伊壁鸠鲁幸福观的观点,他的幸福观主要总结为三个方面:(1)人本来就是幸福的:“一切生物都是对生命的爱,对自我保存的愿望、对幸福的追求”。(2)生命本身就是幸福的:“生命分界的地方和生命分界的东西,也就是追求幸福分界的地方和追求幸福分界的东西”。(3)幸福来源于道德:费尔巴哈公开批判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认为他们的观点是违背人性的不可能给人类带来幸福感,他认为道德就是幸福,没有任何道德可以孤立存在,都必须以物质条件为基础。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幸福观更侧重于物质方面及满足人的感性需要。
(二)理性主义幸福观
赫拉克利特(前540年—前470年)。他有句著名的言论:“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快感,那么,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幸福的”。他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精神层面的理想幸福生活,精神层面的幸福感远远高于肉体之上反对仅仅把感官的享受当做是幸福;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毕生都在研究人生意义和道德价值,他有一个著名的命题“知识即美德”,他将德行与幸福联系起来认为一个人只要知道善的知识那么行为就是善良的那么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同时他呼吁:“善人是幸福的,恶人是不幸的”。提倡让别人多做力所能及的善事,这样就能够感受到幸福的真谛;柏拉图(前427年—前347年)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自然继承了他的思想体系,他的“理念论”是其道德思想和幸福观的理论基础,在他的理念世界中善居于最高位置即“至善”,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至善”想要达到这目的必须依靠理性,他的理念论影响了他的幸福观。柏拉图认为幸福和快乐是两回事,快乐属于感性领域,如果没有理性的参与就不是真正的幸福,一个人想要获得最真实的幸福就必须要克制自己的欲望,用德性去追求至善,只有至善永恒地可以给人带来幸福;亚里士多德(前384年—前322年)作为柏拉图的学生,前者的思想也是深刻地影响着亚里士多德,他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多探讨幸福观问题的人,受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影响,认为幸福就是“至善”,他认为的“至善”主要分为三类“外在之善”(财富、高贵出生、友爱、好运)、“身体之善(健康、强壮、健美、敏锐)”和“灵魂之善”(节制、勇敢、公正、明智)。由此可见,外在之善和身体之善是灵魂之善的基础和前提,灵魂之善才是最真实的善,才是最真实的幸福。
(三)基督教的幸福观
中世纪封建社会时期随着基督教的盛行代表基督教思想的以上帝为中心的幸福观出现,基督教神学家不同于理性主义和感性主义幸福观认为人生下来就有罪(原罪)应该抛弃一切个人私欲追求上帝从而获得幸福。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圭那和马里坦。
奥古斯丁(354年-430年)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认为“谁拥有一个恩典的上帝,谁就是幸福的人。”他将人的幸福寄托在上帝身上,认为只有追求上帝才能将自己从泥潭之中解救出来才能得到上帝赐予的幸福,因为人生下来就自带罪恶必须反省自身并向上帝忏悔这样才能获得幸福,幸福的生活只属于追求上帝和信奉上帝的人;宗教思想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托马斯·阿圭那(1225年—1274年)在继承了奥古斯丁的思想基础上进一步的完善了基督教幸福观,阿圭那反对感性主义的福乐观(幸福即是快乐)他认为身体的快乐并不是真正的快乐,不能把幸福寄托在身体上的快乐这并不是人类的最后目的,应该与上帝相结合,因为“除上帝之外,任何东西都不能使人幸福并满足他的一切愿望。”这种思想具有强烈的宗教意识把人们的幸福寄寓天堂,认为在人世间所受的苦难都是为了死后的幸福,这也是统治阶级为了更好的管理被统治阶级的思想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产阶级寻求精神上的慰藉,使基督教神学思想再一次兴起,法国哲学家马利坦(1882年—1973年)的幸福观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他认为人类追求幸福的过程是不幸的,也并不能得到永恒的幸福,所谓永恒的幸福就是涉及基督教信仰问题,反对曾把上帝排除在外的理性主义幸福观,只有信仰上帝才能带给人类幸福“上帝本身是幸福”基督教神学理论认为人是由上帝创造的,人类与上帝是相统一的关系,只有信仰上帝,上帝才会将永恒的幸福恩赐于人类,人类才会获得由衷的喜悦。
纵观西方幸福观发展历程,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幸福观。首先感性主义幸福观是将幸福与快乐挂钩,认为幸福就是快乐,追求幸福是追求精神层面的感官快乐。理性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不仅仅是快乐,人类的幸福必须是在理性的可控下才能得到幸福,理性主义幸福观强调节制控制人的欲望同时认为“知识即美德”,将幸福与道德挂钩。没有道德没有快乐从而没有幸福。基督教幸福观与上述两者不同,立足于宗教的基础上阐述幸福观思想,认为人只有信奉上帝,以上帝为中心才能得到上帝恩赐于人类的幸福,但是基督教幸福观强调的精神层面的幸福观与理性以及感性主义幸福观相同。
三、中西方幸福观的异同
《尚书·洪范》中的“五福”和“六极”是中国最早的关于幸福观的论述,梭伦是西方最早提出幸福观学说的学者,他提出的幸福观时间与中国古代《尚书·洪范》时间相差无几。《尚书·洪范》的五种幸福就是长寿、幸福、健康安宁、爱好、美德和高寿善终,构成了幸福的要素;六种不幸就是早死、疾病、忧愁、四贫穷、邪恶、不壮毅。而梭伦的幸福观一是中等财富、二是身体健康、三是心情愉快、四是好儿孙、五是好的善终。从以上他的观点中可以看出梭伦注重人的感性认知,认为人的幸福和财富、德性、健康、家庭、命运相关联。将两者相比较可以看出《尚书·洪范》的幸福观与梭伦的幸福观其中的内容也有很多相同之处:两者都认为幸福必须要有好的身体,财富,安宁等一系列的条件;两者都是个体角度出发来谈论幸福观两者都认为幸福是是上天或者是上帝的恩赐。所不同的是:1.中国的传统思想重视高寿善终,认为短命或者外来祸事导致死亡都是一种不幸,梭伦的幸福观并没有提及人的寿命;2.梭伦的幸福观中强调人类幸福的要素必须得有好的儿孙,但是在《尚书·洪范》却未曾提及。
(一)理性主义与儒家幸福观的异同
中国古代的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与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两者都是道德理想主义者。儒家主张的“仁”与“义”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幸福观思想。“仁”即是爱人,既要学会如何爱人也要推己及人帮助别人,是追求古代道德最高的准则,“义”即是追求君子行为准则也是追求幸福行为准则的基点。从以上可以看出儒家的幸福观将“仁”与“义”联系在一起即是将道德与幸福相关联。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毕生都在研究人生意义和道德价值,他有一个著名的命题“知识即美德”,他的幸福观也是将德性与幸福联系起来。所以两者的相同之处皆是将德性与幸福联系在一起,并且两者的生活都极力反对纵欲过度,崇尚简朴,孔子和苏格拉底一生都淡泊名利,虽然一生贫苦但也随遇而安。最后一个相同点是两者都追求精神层面的幸福观,苏格拉底认为“身体易逝,灵魂不朽”主张探求未知是从自身出发这和儒家的“自省”本质是一样的强调从内到外的追求幸福。两者的不同之处:幸福与德性的侧重点不同,苏格拉底认为幸福并不等同于德性,而认为“幸福是一个过程”,只有将德性在社会实践中实现才能感受幸福。孔子则认为德性就是幸福,并没有将德性与“幸福”相对立,认为拥有道德就会拥有幸福。
(二)感性主义与道家幸福观的异同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与感性主义幸福观的代表人物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共筑了中西方幸福观的自然主义方向。道家的幸福观是遵循一切事物的自然属性,顺应自然规律,不追求名利,不被其牵绊,释放天性,自由的发展。而感性主义认为幸福和快乐是人生的目的,一切幸福是建立在自然主义基础之上的,将感性主义与道家相比较的话可以得出这两者是相同之处都是顺应自然,依照自然而生活。毕竟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所以两者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1.德谟克利特认为顺应自然生活,是指按照自己的本性及宇宙万物的本性生活,不回避社会,不逃避责任,但是道家的“避世”主义思想则是“无为而治”顺应自然,归隐山林与世无争。2.两者对幸福等级的看法不同,道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自己的能力与所得到的幸福是成正比的,庄子的逍遥游中借用动物的大小来比喻人感受幸福的多少。伊壁鸠鲁继承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理论,把身体和灵魂比作两个不同的原子,快乐也被分成两部分:一身体的快乐(无痛苦),二灵魂的快乐(无烦恼)。
(三)基督教神学与佛家幸福观的异同
圣奥古斯丁是基督教盛行时期最著名的哲学家并且他是基督教伦理学和哲学的创始人,佛教非中国本土文化是由印度传入,佛教的宗教思想虽不如基督教一样影响深远但是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份。佛教认为世间的幸福,只有皈依佛门,潜心修行,积善行德,最终获得真正的幸福。基督教神学家认为人生下来就有罪(原罪)应该抛弃一切个人私欲追求上帝从而获得幸福。两者相比较可以看出有三点相同之处:1.基督教和佛教都鼓励多做善事从而获得来世的幸福。基督教的“原罪论”认为人生下来就有罪,必须信仰上帝,追随上帝,多做善事才能获得来世的幸福。佛教的“因果轮回”,“普度众生”思想也是许诺众生的来世幸福。2.两者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佛教宣扬人生之苦只有信佛才能得到精神满足,将人引入涅槃的境界,追求虚幻的幸福。基督教和其本质一样,因被统治阶级生活贫困,为了更好的巩固统治阶级的地位,所以让人们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只有信仰上帝,才能获得永恒的幸福”。不同之处是:所信奉的主体不同,西方信奉上帝,而中国信奉神灵,上帝无所不能而神灵各司其职。
综上所述,中西方对幸福探讨的方向是一致的,两者都认为幸福是人类追求的最终目的,幸福与快乐、幸福与道德都密不可分,但是由于背景的差异两者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中国是在集体主义的文化背景下,强调集体的幸福感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对幸福的影响。西方是在个人主义的文化背景下,强调个体的满足和道德的完善。探讨中西方幸福观的问题不仅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幸福观也对当代研究幸福观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构建当代幸福观启示
现当代伴随着高新技术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物质文化需求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与此同时衍生出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日趋严重导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矛盾愈发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迫切需要一个正确的幸福观来指引人生方向,结合中西方的幸福观研究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精神追求与物质满足相统一
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是幸福的必要条件,假如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成问题,如何感受到幸福?设想一个人每天为了生计奔波,食不果腹,居无定所,那想必他并不知道幸福是什么。但是光有物质基础就一定能感受到幸福吗?这个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只能说光有物质基础远远不够,精神世界的贫瘠也一样不能感受幸福的真谛。正如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所说的幸福也是一个精神实现的过程。但是精神世界也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由上述可见,真正的幸福是精神世界和物质基础的辩证统一,只有两者都满足了才能更好的感受幸福。
(二)劳动奉献与生活享受相统一
中西方幸福观思想崇尚简朴,但是当今经济文化水平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幸福固然是不能排斥享受,但是享受非享乐是建立在劳动基础之上的,马克思说过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劳动,人类的幸福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的,没有劳动就没有物质基础何来享受之源,何来幸福之说。幸福早已不是吃饱喝足那么简单,还有精神层面的享受,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将自己的能力得到展示进而受到精神上的满足,这是当代追求的幸福观。
(三)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西方哲学家们普遍认为人是独立的个体,甚至将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但其实个人的发展是离不开社会的,个人的幸福也离不开社会的幸福,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关系。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脱离社会的个体是不存在的,因为人始终具有社会属性。
[1]周秉钧注译.尚书[M].长沙:岳麓书社,2001:120-129.
[2]安德义.论语解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7:55-175.
[3]吴迪,田照军.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思想[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3):113-114.
[4]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31-37.
[5]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03.
[6]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36-544.
[7]章海山.西方伦理史话[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8]王麟.苏格拉底这样思考:通往幸福的16种方式[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5.
[9]张荣.奥古斯丁的基督教幸福观辨正[J].哲学研究,2003(5):76-82.
[10]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第八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68.
[1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现代世界伦理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83.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方松华.中西幸福观之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1995(2):34-41.
[14]熊晓正,夏思永.中国和希腊古代幸福观念的比较[J].体育科学,2006,26(5):83-87.
[15]白雪.古代中国和希腊幸福观对比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10(12):1280-1283.
[16]孔德生,蔡丽.关于“幸福”的中西方哲学探讨[J].理论探讨,2010(6):156-158.
The Research on Chinese and Western Concept of Happiness
HUANG Wen-juan
(College of Marxism,University of Anhui,Hefei,Anhui 230601)
Aristotle once said:“happiness is the only goaland purpose of human existence.”So what is happiness?What is the purpose of pursuing happiness?Why pursue happiness?This is a philosophical question that many Chinese and western philosophers try to explore.Under the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different kinds of happines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ountries have been formed.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representative Heraclitus,Socrates,Aristotle and Plato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rationalism happiness;Democritus,Epicurus and Feuerbach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Perceptually happiness and Augustine,Thomas,Maritain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Christianity happiness.In ancient China,there are these views about the happiness——with Confucius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Confucian“into the world”and to Lao-Tzu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Taoist“retire from the world”and Buddhist“out of the world”.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happiness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in China and the west,which has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ppy life.
Chinese and western;happiness view;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enlightenment
B82-02
A
1671-9743(2017)06-0075-05
2017-04-25
黄文娟,1991年生,女,安徽马鞍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