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夫之《明诗评选》论袁宏道

2017-03-10刘硕伟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袁宏道船山

刘硕伟

(临沂大学 文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5)

王夫之《明诗评选》论袁宏道

刘硕伟

(临沂大学 文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5)

袁宏道是晚明有重要影响的诗人,王夫之《明诗评选》给予高度重视。《明诗评选》概括了袁宏道诗作的直抒胸臆且意味隽永的审美特征,点明了袁宏道诗作俊逸疏放且深熨邃密的艺术风格,高度评价了袁宏道作品跻身唐诗而不愧的艺术水准。当然,对其缺点也有所指摘。《明诗评选》还论证了袁宏道的诗史地位,认为明代诗风凡三变:以李梦阳为代表的复古派,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以钟惺为代表的竟陵派,在这三变之中,王夫之对复古派提出批评,对竟陵派极力贬斥,而对袁宏道则大加推崇。这是因为袁宏道的诗歌创作及诗学主张深契船山诗学。王夫之主张诗歌创作要传递一己真情,反对模拟和熟套,而袁宏道的诗歌创作正契合这一主张,特别是在用字和炼句方面,表现出去腐生新的鲜明特色。此外袁宏道与王夫之一样,既具有傲视千古、俯看时流的理论勇气,也具有见地非凡、取论公允的理论修养,并且不欲开宗立派,以成法缚人。

王夫之;《明诗评选》;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一生三仕三隐。有《袁中郎全集》(今人钱伯城有《袁宏道集笺校》)。袁宏道的作品影响广泛且深远(不仅在晚明影响很大,在现代文学史上也有重要影响)。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世称船山先生,是中国古典诗学的总结者和开拓者。《明诗评选》是船山诗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有明一代诗坛状况及诗学理论的总体检阅和评价,其中选袁宏道诗14题15首,并对其内容及艺术特征进行评论。在其他诗人(如袁中道、徐渭、曹学佺等)诗选后也偶有涉及袁宏道。这些评论,反映了船山对袁宏道的诗歌创作及诗学理论的深刻认识,体现了他对袁宏道诗歌成就及诗史地位的高度推崇。认真梳理王夫之关于袁宏道的评论,可以深化《明诗评选》的研究,对明代诗史及明代诗论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明诗评选》论袁宏道的诗歌艺术

《明诗评选》卷一《乐府》选袁宏道诗2首(《紫骝马》《门有车马客行》)、卷六《七言律》选5首(《和萃芳馆主人鲁印山韵》《送龙君超还武陵》《坐王章甫水明楼》《乙巳元日》《登华》)、卷七《五言绝》选1首(《虎丘》)、卷八《七言绝》选6题7首(《拟宫词》二首、《梨花初月夜》《宿朱仙镇》《桃花流水引》《竹枝词》《柳枝》),计14题15首。这些选诗,较能反映袁宏道诗作的特色,诗后的评论,深刻反映了船山先生对袁宏道诗歌艺术水准及诗史地位的准确认识。

首先,《明诗评选》概括了袁宏道诗作的直抒胸臆且意味隽永的审美特征。

袁宏道《紫骝马》:“紫骝马,行且嘶,愿为分背交颈之逸足,不愿为追风绝景之霜蹄。霜蹄灭没边城道,朔风一夜霜花老。纵使踏破天山云,谁似华阴一寸草。紫骝马,听我歌。壮心耗不尽,奈尔四蹄何!”钱伯城笺:“万历二十年壬辰(一五九二)在北京作。”[1]56时袁宏道已进士及第,正当春风得意,但他却极费踌躇。一方面,他深受庄禅思想影响,不愿作追风绝尘之想,宁愿过着与凡马等同的安稳生活;另一方面,作为儒士他又不能忘却修齐治平之抱负,“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何况自己风华正茂!这首诗,突显了他出与处的矛盾心情,不遮掩,不修饰,和盘托出,又余韵不绝。船山评曰:“一意不乱,亦不穷尽。东坡、放翁库中,初无此宝刀。”[2]1180认为当在苏轼、陆游诸作品之上,可谓推崇备至。

《门有车马客行》:“门有车马客,锦栏乌纱巾。寒毛接短鬓,丝丝沙与尘。问子何劳劳,上书西入秦。八年始一命,官卑不救贫。冒霜拜槐柳,望灰揖车轮。一身百纠转,形如一束薪。手缠不自解,利刃寄他人。蔗与檗同餐,虽甘亦苦辛。”《门有车马客行》属乐府《相和歌》之《瑟调曲》。袁宏道此诗作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入京途中。作者自万历二十年登进士第至此已是第七年,“八年始一命”者,约而言之。此前,他曾任吴县令,未满二年而称疾辞官。此次为京兆校官(从九品),官职卑微,故曰“一命”(周代官分九阶,一命为最低者)。袁宏道在《答朱虞言司理》信中解释辞官又复出的原因:“仆作知县,不安知县分,至郁而疾,疾而去而后已。既求退,复不安求退分,放浪湖山,周流吴越,竟岁忘归。及计穷橐尽,无策可以糊口,则又奔走风尘,求教学先生。”[1]742诗中,袁宏道毫不掩饰贫寒碌碌的窘迫,也不避讳望尘而拜的辛酸,甚至直言不讳地说出对未来的忧虑。船山评曰:“石公自谓不失作者之意,洵然。非独意不失,体亦不失也。石公工遣句而不谋篇,此抑以谋篇居胜。”[2]1180不仅肯定了袁宏道直抒胸臆的内容,也称道他“谋篇”的匠心。

《宿朱仙镇》:“秋高夜铎冷空庭,草木犹疑战铁腥。地下九哥今悔不?六陵花鸟哭冬青。”万历二十八年(1600)三月,袁宏道升任礼部仪制清吏司主事,七月奉命使河南周藩王府掌行丧礼,途经朱仙镇,作此诗。朱仙镇位于河南开封市西南,南宋时岳飞抗金进军至此,欲渡河收复失地时,被召回,后下狱死。南宋与金国订立屈辱条约,以图偏安。但退让不能摆脱被灭亡的命运。南宋灭亡后,杨琏真伽遍掘六陵(南宋六位皇帝的陵墓)。时有儒生唐珏收敛尸骨葬之,并移载南宋故宫殿前冬青于其上。明代时在朱仙镇建有岳飞庙。袁宏道夜宿此地,伫立于秋夜空庭,闻檐铎声声,浮想联翩,遂咏诗四首,此为其一。诗中直呼高宗为九哥(赵构排行第九),以发泄对其昏庸、软弱行为的不满。船山评曰:“意亦但此,乃尔伤心刺骨。谁谓不以言哉?”[2]1625船山先生有《咏史》二十七首。其二十六曰:“蟋蟀消归秋壑,鹦哥生受思陵。几队吟虫语鸟,一抔秋草冬青。”[3]295当代学者认为:“明明白白地抒发了对明崇祯皇帝的纪念。”[4]282这种纪念的方式与袁宏道诗何其相似!无尽的伤痛尽在“吟虫语鸟”及“秋草冬青”的轻描淡写中!

其次,《明诗评选》点明了袁宏道诗作的俊逸疏放且深熨邃密的艺术风格。

袁宏道《梨花初月夜》:“梨花疏点贴窗流,斜月笙箫处处楼。醉里不知花是影,隔纱惊唤小扬州。”诗人通过月夜场景,表达了自适、愉悦的心情。船山评曰:“深熨。必非白、苏所及,故知中郎不从白、苏入也。”[2]1625世人谓袁宏道诗的平易晓畅有似白居易,爽快疏放有似苏东坡,船山认为袁诗成就甚至在白、苏之上。(同时也强调这种风格并非刻意学习白、苏而来。)

《竹枝词》:“一溪才顺一溪湾,一尺才过一尺还。船子已愁箭栝水,儿童又指帽儿山。”原注:“谚云:黄山戴帽必风雨。河名一箭河,水势甚急。”该诗作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正是袁宏道第二次辞官归居公安时期。诗写在安乡河中受风阻之事:船于风浪中才过一湾却又遇一湾,才进一尺却又退一尺,船夫已为飞湍似箭而愁,儿童却指着已经“戴帽”的黄山(谓风雨将至)。人、景、事、情,以寥寥数语出之,可谓言简意丰。故船山评曰:“大有包括。”[2]1626意谓虽然语言简洁明快,但其蕴含是十分丰富的。《拟宫词》:“百子池头九子萍,美人双照月棱青。宫槐叶落(绿)春如水,诵得《莲花》两卷经。”(《船山全书》中该诗题目为《拟宫词》,第三句为“宫槐叶落春如水”,《袁宏道集笺校》该诗题目为《拟作内词》,第三句为“宫槐叶绿春如水”。)诗中描绘了深宫春日美丽的景色以及宫女恬静淡泊的生活。船山评曰:“静中丽景,自然不是春闺词。四句从何处得,一片用意甚密。曾退如(曾可前)、雷何思(雷思霈)以疏放学中郎,何怪失之,况江进之(江盈科)之粗粝。”[2]1625首先指出“不是春闺词”,显示船山对诗意的深刻理解。袁宏道诗中描绘的“静美”的生活,其实正孕育着国家的灾难。他在赴京应试时,对朝政多有耳闻,对万历皇帝怠政深感忧虑,故有此组诗。更重要的是,船山指出了袁宏道诗“疏放”中“用意甚密”的特点。疏放,是其形式;甚密,是其本质。曾可前、雷思霈、江盈科等人只从“疏放”的形式入手,不能学得真髓。

再次,《明诗评选》高度评价了袁宏道的作品跻身唐诗而不愧的艺术水准。

袁宏道《乙巳元日》:“湖柳侵街水接门,东风缬缬澹微温。久乘下泽无官韵,乍看红衫有摺痕。皓首颓颜俱入市,碧芽新鸟又成村。归来且坐梅花下,倒却鹅黄四五尊。”万历三十三年乙巳(1605)元日(农历正月初一),第二次辞官家居的袁宏道沉浸在新年的祥和气氛中:春水骀荡,湖柳发芽,东风如丝般柔滑温润,了无“官韵”的诗人穿上红衫,与老人、孩子一起至街市游玩,归来坐于梅花树下,为自己斟上四五杯家酿美酒,好不惬意!船山评曰:“‘东风缬缬澹微温’,非初唐人不能。世人漫云公安,知此为何等心情否?”[2]1531船山先生一贯推崇唐诗,将此与唐诗相提并论,显示出对袁宏道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又评价袁宏道《登华》曰:“真刘播州。白尚不能,勿论苏矣。”[2]1531认为可与刘禹锡诗的明快俊爽相媲美。甚至认为艺术水准超越了白居易和苏轼。

当然,船山先生对袁宏道的诗并非一味褒誉,在评析其优点之外,对它的缺点也有所指摘,有所批评。如《明诗评选》卷七选录袁宏道《虎丘》:“一片千人石,晶莹若有神。剑光销不尽,留与醉花人。”[2]1558诗记虎丘胜景,可与作者同名游记相参。[1]157-158船山评曰:“中郎诗以郑重为佳,不患其沉滞也。”[2]1559这里实际委婉地批评袁宏道诗过于轻率的弊端,指出如果郑重一些,则诗味更浓。这是切中肯綮的评价。袁中道曾经说:“中郎作诗,力破时人蹊径,多破胆险句。”[5]891袁宏道本人曾说:“至于诗,则不肖聊戏笔耳。信心而出,信口而谈。”[1]501这种做法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优点即上述直抒胸臆、俊逸疏放等特征,缺点是易使诗流于浅率和芜杂。船山《夕堂永日绪论》说:“知率笔口占之难,倍于按律合辙也。梦得而后,唯天分高朗者,能步其芳尘,白乐天、苏子瞻皆有合作,近则汤义仍、徐文长、袁中郎往往能居胜地。”[3]837另一方面,船山又对袁宏道信笔扫抹的做法提出批评:“自李贽以佞舌惑天下,袁中郎、焦弱侯不揣而推戴之,于是以信笔扫抹为文字,而诮含吐精微、锻炼高卓者为‘咬姜呷醋’。故万历壬辰以后,文之俗陋,亘古未有。如必不经思维者而后为自然之文,则夫子所云草创、讨论、修饰、润色,费尔许斟酌,亦‘咬姜呷醋’邪?”[3]859总之,船山先生在肯定袁宏道诗的优点的同时,也指出了其存在的弊端。

二、《明诗评选》论袁宏道的诗史地位

《明诗评选》在录袁宏道《和萃芳馆主人鲁印山韵》诗后有上千字议论,认为明代诗风凡有北地-公安-竟陵三变,对第一变(以李梦阳为代表的复古派)及第三变(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大加挞伐,而对以袁宏道为主帅的公安派则极力推崇。

对于明代前期诗歌,船山先生认为呈现由高至低的发展趋势。对“国初”诗人,船山持较高评价。“国初人不受唐宋纆棘,独出心手,直承风雅。”[2]1279“国初人一片晴光亮眉,真景龙以前嫡系。”[2]1355然而永乐之后,诗歌开始走下坡路。“永乐初,大绅光大风韵自存。向后诸公采掇,近似套语,以供应制,而诗遂为之中绝,以启景泰十子之陋。”[2]1167永乐及以后,随着内阁制度的确立以及阁臣地位的隆升,“诸公”(如杨士奇等人)之作,“近似套语”,大量应制、颂圣诗歌,虽然号称雍容典雅,实则陈陈相因,十分乏味。船山对明代诗歌发展趋势的描绘是十分准确的。此后的“景泰十才子”(刘溥、汤胤勣、苏平、苏正、沈愚、王淮、晏铎、邹亮、蒋主忠、王贞庆)虽然诗风与台阁体大不一样,然而题材狭窄(多为赠答与咏物之作),艺术平庸,所以船山斥之为“陋”。对于此后诗风,船山仍持贬抑态度,说:“成、弘之际,风雅道废,上沿景泰十狂人之陋,一切以嚣凌卤莽相长。”[2]1301

船山认为,至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是明代诗风的一次重大转变。至弘治、正德年间,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兴起。为挽救台阁体兴盛以来的诗歌之弊,他们倡言复古,期望恢复《诗经》以来的抒情言志传统。他们反对的对象,也是船山所反对的;他们师法的对象,也是船山所推崇的。然而,由于七子师其然,而不师其所以然,遂使模拟成风,陈词泛滥,走上了严重的形式主义。所以船山先生对他们基本持否定态度。嘉靖中期至万历间,后七子(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吴国伦、徐中行、梁有誉)继起,高举复古大旗,仍然重复着前七子的错误。王夫之总结这段诗风更迭的历史,说:“一代之诗,莫恶于景泰刘御医(刘溥为太医吏目)、汤参将(汤胤勣为延绥东路参将)一流,钉铰魔风,夸速争多,思古今来风雅之厄极矣。西涯(李东阳)、方石(谢铎)、沧洲(张泰)、鼎仪(陆釴)诸公出,斯道乃有更生之望,以彼风力心理,即力返大雅,当令咫尺。而脱胎韩、苏,卒为何、李所诃。读诸公诗,未尝不惜其才之小用也。藉令诸公直以大雅之音,降群魔,显正宗,定天下之心魄,俾何、李无从下砭,一统元化,不生异同矣。乃受缺于何、李,而使之补,遂使作者复以毛击自雄,何、李下流,粗豪复进,如谢榛、宗臣一种嚣陋习气,复入景泰十狂人之垒,则叔孙绵蕞之罪,只为秦政驱耳。俯仰盛衰,聊云三叹。”[2]1590又在评论石宝《拟君子有所思行》时说:“崆峒、沧溟,心非古人之心,但向文字中索去,固宜为轻薄子所嘲也。诗虽一技,然必须大有原本,如周公作诗云‘于昭于天’,正是他胸中寻常茶饭耳,何曾寻一道理。”[2]1170深刻地说明了“师心”与“师古”的关系问题,指出了前后七子的症结所在。

船山认为,至袁宏道,明代诗风发生了又一次重大转变。他在评论李梦阳诗歌时,将其与袁宏道诗进行对比,遂引出“皇明诗体三变”之说,抑前、斥后,独尊中郎。他评论李梦阳《赠青石子》诗,说:“此亦自关性灵,亦自有余于风韵。立北地于风雅中,恰可得斯道一位座。乃苦自尊已甚,推高之者又不虞而誉,遂使几为恶诗作俑,亦北地之不幸。要以平情论之,北地天才自出公安下,六义之旨亦堕一偏,不得如公安之大全。至于引情动思,含深出显,分胫臂,立规宇,驱俗劣,安襟度,高出于竟陵者,不啻华族之视侩魁,此皇明诗体三变之定论也。”[2]1311这里,船山不仅明确指出何为三变,且评骘三变的代表人物之高下,推崇袁宏道,惋惜李梦阳,竭力贬低钟惺。船山还将三家之间的递嬗以及主要特点作出进一步说明:“三家之兴,各有徒众。北地(李梦阳)之裔,怒声醉呶,掣如狂兕。康德涵(康海)、何大复(何景明)而下,愈流愈莽。公安乍起,即为竟陵所夺,其党未盛,故其败未极。以俗诞而坏公安之风矩者,雷何思(雷思霈)、江进之(江盈科)数子而已。若竟陵,则普天率土干死时文之经生、拾沈行乞之游客,乐其酸俗滛佻而易从之,乃至鬻色老妪,且为分坛坫之半席。则回思北地,又不胜朱弦疏越之想。”[2]1312

这是就三家的实际情况而论,放在更宏阔的背景中,船山认为三家皆不足以代表一个时代。他说:“乃以一代宗工论之,则三家者,皆不足以相当。前如伯温(刘基)、来仪(张羽)、希哲(祝允明)、九逵(蔡羽),后如义仍(汤显祖),自足鼓吹四始。三家者岂横得誉亦横得毁。如吴、越争霸,《春秋》之所必略,蜗角虚争,徒劳而已。”[2]1311-1132这种评价深具历史眼光。

虽然袁宏道在诗歌创作方面存在不足,但船山先生在总体是充分肯定的,而对于七子基本持否定态度,对于竟陵,则痛加挞伐。他在评论钱宰《拟客从远方来》时,认为:“《十九首》旷世独立,固难为和,然以吟者心理,求跻己怀于古志,而以清纯和婉将之,古人亦无相拒之理。李于鳞辈心理不逮,求之无端,竞气躁情,抑不相称,固已拙矣。竟陵复以浮狭之识,因于鳞而尽废拟古,是惩王莽而禁人之学周公,不愈悖乎!且竟陵于《子夜》《读曲》一切淫媟市巷之语,字规句矩,而独以一丸泥封正始之音,安在其舍拟议以将性情邪?”[2]1285船山认为,李攀龙的缺点在于“竟气躁情”。这是于史有据的。《明史》载,李攀龙在京期间,与人结社,“诸人多少年,才高气锐,互相标榜,视当世无人”。[6]7378其诗歌理论相当片面,认为创作只是“以求当于古之作者而已”。[7]721这给他的诗歌创作带来不良影响。而竟陵派鉴于李攀龙等人的模拟之弊而“尽废拟古”,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船山认为两派的做法都失之偏颇。

对于竟陵派,船山贬抑更甚。他说:“竟陵力诋历下,所恃以为攻具者,止‘性灵’二字,究竟此种诗,何尝一字自性灵中来。靠古人成语,人间较量,东支西补而已,宋人诗最为诗蠹在此。彼且取精多,而用物弘,犹无一语关涉性灵,矧竟陵之鲜见寡闻哉。”[2]1454标举性灵,本无过错。船山认为竟陵派的过错在于其成就性灵的手段是根本错误的。船山在《诗译》中说:“陶冶性情,别有风旨,不可以典册、简牍、训古之学与焉。”[3]807强调诗与其它文体的根本区别在有情感性。竟陵派也认识到这一点。但是他们表达情感的手段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船山说:“自竟陵乘闰位以登坛奖之,使厕于风雅,乃其可读者一二篇而已。其他媟者如青楼哑谜,黠者如市井局话,蹇者如闽夷鸟语,恶者如酒肆拇声,涩陋秽恶,稍有须眉人见欲啐。而竟陵唱之,文士之无行者相与学之,诬上行私,以成亡国之音,而国遂亡矣。”[2]617

三、袁宏道的诗歌创作及诗学主张深契船山诗学

既然三家皆有不足,为什么船山否定七子、力诋竟陵,却独予袁宏道以崇高的历史地位?这是与他的诗学主张息息相关的。一方面,船山主张在创作上要传达一己真情,反对模拟和熟套;另一方面,船山认为不可以理论拘泥创作,更鄙视开宗立派之行为。而袁宏道在诗歌创作及诗学主张两个方面深契船山诗学。

船山先生主张诗歌创作要传递一己真情,反对模拟和熟套,而袁宏道的诗歌创作正契合这一主张,特别是在用字和炼句方面,表现出去腐生新的鲜明特色。

首先,袁宏道特别善于用字,使其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甚至平凡词汇进入诗中,也能顿生尖新之感。如《兰亭》诗“清流大概是,峻岭果然多”,语本《兰亭集序》“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而“大概是”与“果然多”皆寻常词汇,在这里却获得极大的表现力,诗人寻访中的猜测、确信以及抚今追昔的怅惘,都跃然纸上。特别是“墨池闲贮水,犹得放村鹅”,一个“闲”字,不仅表现出水静如镜的形态,更透露着王羲之《兰亭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的无端感慨。《初至西湖》“山上清波水上尘”,谓西湖水色天光相接,清波如在山上,而山峦楼阁之倒影,如同水面荡漾的红尘。《游满井》“青山酣远客”,一个“酣”字,将青山人格化,且将惯居城市的远来游客望见青山后的喜悦表露无遗。再如《昌平道中》:“庵前乞得老僧茶,一派垂杨十里沙。乌笼白篮凭拣取,麝香李子枕头瓜。”纯用白描,无一字生僻,无一语艰涩,而诗趣盎然。正如作者所言:“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1]1542这种平凡生新的功力是基于对客观生活深刻体验基础上的获得的,而不是来自于故纸堆中的穷搜和没有生活根基的冥想。所以,在别人看来尖新之词,在袁宏道看来实为平实。

船山先生深刻指出了这种特点:“观中郎诗者知此,既不容惊以为异而辟之,亦无可推以为奇而宗之,舍其归于白、苏者,而取其与袁海客(袁凯,号海叟,海客当为笔误)、李怀麓(李东阳)、王百谷(王椎登)相出入者,则中郎之自位见,而亦乌可不许之诗人哉!”[2]1529

船山先生还通过比较,认为七子、竟陵之失在于深知用字之重要而偏偏落入熟套。船山说:“王、李出而后用字之事兴,用字不可谓魔,只是亡赖偏方,下邑劣措大赖岁考捷径耳。王、李则有万里干山、雄风浩气、中原白雪、黄金紫气等字,钟、谭,则有归怀遇觉、肃钦澹静、之乎其以、孤光太古等字,舍此则王、李、钟、谭,更无可言诗矣。钟、谭以其数十字之学,而诮王、李数十字之非,此婢妾争针线盐米之智,中郎不屑也。”[2]1529这种向故纸堆中寻求词汇的做法,是深为船山所鄙视的,正确的做法,不是向古人诗中乞讨个别美好的词语,而是揣摩古人创造这种美好词语的方法,这正是袁宏道高于七子和竟陵之处。他说:“中郎深诋王、李,诋其用字,非诋其所用之字。竟陵不知,但用字之即可诋,而避中郎之所斥,窃师王、李用字之法而别用之。中郎不夭,视此等劣措大作何面孔邪?王、李用字,是王、李劣处。王、李犹不全恃用字以立宗,全恃用字者,王、李门下重儓也。钟、谭全恃用字,即自标以为宗,则钟、谭者亦王、李之重儓,而不足为中郎之长鬣,审矣。”[2]1529-1130

其次,袁宏道善于创造新颖贴切的句子。诸如:“古道荒人影,寒沙重马蹄。”(《高唐道中》)“万事溪声外,一生云影中。”(《月下偶成》)“山月领归棹,江云湊晚潮。”(《舟中》)“雨作青山色,风吹翠袖香。”(《寒食高粱桥》)“落日流红浪,长江徙白沙。”(《出郭》)“桐荫恰好当窗覆,柳色终宜近水看。”(《郊外水亭小集》)“一盏春芽融雪水,坐听游衲数青峰。”(《甲辰初度》)“但凭一抹高寒气,洗尽千梢艳粉风。”(《竹香》)如此等等,不胜枚举。袁宏道《喜逢梅季豹》诗曰:“近来汤显祖,凌厉有佳句。”亦夫子自道之语也。船山先生称赞说:“三百年来以诗登坛者,皆不能作句。中郎之病,病不能谋篇,至于作句,固其所长,洒落出卸,如白鸥浴水,才一振羽,即丝毫不挂。”[2]1528-1129

船山先生对袁宏道的赞美以及对七子、竟陵的批评是以自身学诗经历为依托的。他在《述病枕忆得》中自叙学诗经历:“崇祯甲戌,余年十六,始从里中知四声者问韵,……已而受教于叔父牧石先生,知比耦结构,因拟问津北地(李梦阳)、信阳(何景明),未就,而中改从竟陵时响。至乙酉乃念去古今而传己意。”[3]681可知当他“知比耦结构”之时,是向李梦阳、何景明等复古派学习的,但此路不通,又改学当时流行的竟陵派,从甲戌(1634)至乙酉(1645),整整走过一纪的弯路,最后悟出与袁宏道相同的主张——“去古今而传己意”。所以袁宏道诗作尽管常常显得草率(船山谓之“石公工遣句而不谋篇”),但仍然深得赞赏。

除了在诗歌创作上深得船山先生称赞之外,袁宏道作为晚明影响较大的诗论家,其主张亦深契船山诗学。

首先,袁宏道与船山先生一样,既具有傲视千古、俯看时流的理论勇气,也具有见地非凡而取论公允的理论修养。袁宏道《答李子髯》诗其一:“若问文章事,应须折此心。中原谁掘起,陆地看平沉。矫矫西京气,洋洋大雅音。百年堪屈指,几许在词林。”[1]81以中原陆沉喻文坛之全军覆没。复古派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文坛上流行着矫矫不群的“西京之气”,充斥着洋洋洒洒的“大雅之音”,但是复古运动已有百年之久,又在词林留下了什么呢?写此诗时,袁宏道尚未出仕,但人微言不轻,敢于对明朝百年文坛作出大胆否定。其二:“草昧推何、李,闻知与见知。机轴虽不异,尔雅良足师。后来富文藻,诎理竞修辞。挥斤薄大匠,裹足戒旁歧。模拟成俭狭,莽荡取世讥。直欲凌苏柳,斯言无乃欺?当代无文字,闾巷有真诗。却沽一壶酒,携君听竹枝。”[1]81值得肯定的是,袁宏道的评价十分辩证,对前后七子的诗歌创作进行客观的评价,对他们开创的模拟风气作了尖锐的批评。一方面肯定了开创者“尔雅良足师”的成就,一方面否定了七子末流刻板模拟的风气。对于他认为正确的(如李梦阳提出的“真诗乃在民间”的理论)则直接继承。船山先生同样具有睥睨古今的气概。他的《古诗评选》《唐诗评选》《明诗评选》以及《诗译》《夕堂永日绪论》等无不都体现了这种气概。正如刘人熙先生《船山明诗评选序》所言:“况八代诗评,选集二千年之文人才子,野人游女,名君贤相,闰位霸朝,无不屏息鞠躬,听其抑扬进退。如孔子作《春秋》,操二百四十年南面之权。此人爵邪?抑天爵邪?《夕堂永日》评选明诗,合万古而成纯,不知有汉、魏、唐、宋之界线。”[2]1636

其次,袁宏道与船山先生一样,都具有深刻见解,但都不欲开宗立派,以成法缚人。袁宏道在给李子髯的信中说:“弟才虽绵薄,至于扫时诗之陋习,为末季之先驱,辨欧、韩之极冤,捣钝贼之巢穴,自我而前,未见有先发者,亦弟得意事也。”[1]763表现出了极大的理论勇气。但是,袁宏道在激烈的否定之后,并不想创立门派,甚至不想提出任何“定法”。因为在他看来,任何理论都会带来束缚。他说:“拘儒小士,乃欲以所常见常闻,辟天地之未曾见未曾闻者,以定法缚己,又以定法缚天下后世之人。”[1]796他不欲缚己亦不欲傅人,所以睥睨古今却破而不立。

船山先生深刻指出了袁宏道这种破而不立的特点。他说:“王、李笼罩天下,无一好手敢于立异,中郎以天姿迥出,不受其弹压,一时俗目骇所未见,遂推为廓清之主。实则中郎初非创获……”[2]1529

在这方面,七子和竟陵派都犯了同样的错误。在评李攀龙《寄许殿卿》诗时船山说:“破尽格局,神光独运。于鳞自有此轻微之思、深切之腕,可以天游艺苑;其不幸而以粗豪诞率标魔诗宗派者,正坐为谢榛、宗臣辈牵率耳。不似钟伯敬全身埋入醋瓮,尚赖谭友夏、刘同人提携之力,稍露双鼻孔出气也。”[2]1427船山认为李攀龙的诗自有可圈可点之处,但他的不幸在于成为宗派领袖。李攀龙认为“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6]7378他还编辑历代诗歌成为《古今诗删》一书,但自唐代之后略过宋元直接明代,鲜明地表达了他的论诗宗旨。李攀龙声望显著,对诗坛影响很大。与李攀龙相比较,船山认为钟惺的罪过极大,对他也极尽讽刺。所谓“全身埋入醋瓮”云云,谓钟惺等竟陵派诗为求新而陷于尖酸。船山先生指出竟陵派之失:“钟、谭全不知中郎落处,亦谓中郎为创,遂曰彼可创我亦可创,创而为腐、为尖、为钝、为贱,亦皆创也,而竟陵成矣。”[2]1529诗风之孤峭、诗境之偏狭尚在其次,重要的是他们还编纂《诗归》以宣扬自己的主张,堂而皇之地称“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钟惺《诗归序》)、“此虽选古人诗,实自著一书”(钟惺《与蔡敬夫》)。朱彝尊说:“《诗归》既出,纸贵一时,正如摩登伽女之淫咒,闻者皆为所摄。”[8]1379船山在评谭元春《安庆》一诗时说:“人自有幸不幸,如友夏者,心志才力所及,亦不过为经生为浪子而已,偶然吟咏,或得慧句,大略于贾岛、陈师道法中依附光影,初亦何敢以易天下。古今初学诗人,如此者亦车载斗量,不足为功罪也。无端被一时经生浪子挟庸下之姿妄篡风雅,喜其近己,翕然宗之,因昧其本志而执牛耳,正如更始称尊,冠冕峨然,而心怀忸怩,谅之者亦不能为之恕已。”[2]1560他所针对的,正是其理论影响。他对诗风相同的钟惺和谭元春的批评有很大区别,正是基于二人“执牛耳”地位的不同。他说:“伯敬良是种性人魔,佛出世亦不能度。友夏为其所摄,狂谬中尚露本色,得良友夹持之,几可与陈仲醇、程孟阳并驱。其不能尔,且不至作‘蛇虎夜深求谶度’‘估客孝廉佯不问’‘遥天峰没却如空’等语,而伯敬公然为之,曾无愧耻。言钟、谭者,不可不分泾中之渭也。”[2]1560-1561

羊春秋先生认为:“船山先生,世所公认之大哲学家、大文学家也。……然其对万历间兴起之竟陵诗派,痛加挞伐,似非公允之论。”并赋诗曰:“钟谭毁誉日纷纷,耳食难将泾渭分。一代风流谁识得,尽情尽理是诗魂。”[9]认为船山对竟陵诃责过甚,实未解船山衷曲。船山所论,非就诗论诗,而是针对其所论者对整个诗坛之影响而言。竟陵派之失,主要不在用字取境之偏狭(船山明言“不足为功罪也”),他们的罪过,在妄执牛耳,框范他人,甚至“以易天下”。

船山先生明确反对门庭之见:“诗文立门庭使人学己,人一学即似者,自诩为‘大家’,为‘才子’,亦艺苑教师而已。高廷礼、李献吉、何大复、李于鳞、王元美、钟伯敬、谭友夏,所尚异科,其归一也。才立一门庭,则但有其局格,更无性情,更无兴会,更无思致;自缚缚人,谁为之解者?……立门庭与依傍门庭者,皆逐队者也。”[3]831-832又说:“建立门庭,已绝望风雅。”[3]838虽然袁宏道在创作上也存在很多瑕疵,但他不依傍古人,信手信腕,倾吐真情;虽然袁宏道也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等的理论主张,但他不欲以成法缚人,虽然客观上成为很多人模仿的对象,但其主观上从无开宗立派之愿望。这正是船山赋予他崇高地位的原因。

[1] 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王夫之.明诗评选[M]//船山全书:第14册.长沙:岳麓书社,1996.

[3]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M]//船山全书:第15册.长沙:岳麓书社,1996.

[4]朱迪光.王夫之诗歌创作考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5]袁中道.珂雪斋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6]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李攀龙.沧溟先生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8]朱彝尊.明诗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9]羊春秋.论公安、竟陵绝句八首并序[J].船山学报,1987(2).

(编校 吴 戬)

WangFuzhi'sSelectionofMingPoemsFocusedonYangHongdao

LiuShuowei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Linyi University,Linyi Shandong 276005,China)

Yuan Hongdao was an influential poet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Wang Fuzhi's Selection of Ming Poems had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him.It summed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ents,features and style.The book highly appraised Yuan Hongdao's work,deemed it a worthy to equate his poems with Tang Poetry.Of course,there were also criticisms of its shortcomings.The book also demonstrated Yuan Hongdao's position in history of poetry.It believed that there were three changes of poetic style in Ming Dynasty,which were Back-to-the-ancients Faction represented by Li Mengyang,the Gongan Faction represented by Yang Hongdao,the Jingling Faction represented by Zhongxing.Among the three factions,Wang Fuzhi praised Yuan Hongdao highly.This was because the poetry and Poetics of Yuan Hongdao corresponded deeply with Chuanshan's poetics.Wang Fuzhi advocated that poetry must convey true feeling,opposed to simulation and conventional patterns.Yang Hongdao showed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on in his words and sentences.This was consistent with Wang Fuzhi's theoretical requirements.Both Wang Fuzhi and Yuan Hongdao had extraordinary theoretical courage.And they were reluctant to create factions.

Wang Fuzhi; The Selection of Ming Poems; Yuan Hongdao

I207.2

A

1673-0313(2017)05-0030-07

2017-05-2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之际儒家诗学体系重构研究”(15BZW077)阶段性成果。

刘硕伟,山东沂南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袁宏道船山
船山与宋学关联的再探讨
论袁宏道题跋文创作的尊体与破体
《张船山 社日朴园斋中咏燕》
从“柳浪再仕”看袁宏道的羁官情由
袁宏道吏吴期间交游考述
袁宏道与汤显祖文学观的相互影响
民国时期《船山学报》办刊宗旨发覆
唐君毅先生之船山人性论浅释(下)①
——探《船山之尊生尊气与尊情才义》
和谐文化与船山学研讨会暨2008年船山学社理事会综述
“气”与船山心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