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生态哲学思想特点探析

2017-03-10谷元军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生产力文明法治

谷元军

(大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

习近平生态哲学思想特点探析

谷元军

(大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

文章通过正确审视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进而尝试性地从战略思维、哲学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和创新思维五个层面深化对习近平生态思想的理解和把握,以期对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丽“中国梦”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习近平;生态文明;生态哲学;法治

习近平立足于本国国情,站在时代前瞻的角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全局性、紧迫性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习近平生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的最新理论成果。

一、富有时代前瞻性的生态战略思维

(一)加强顶层设计,筑牢生态文明战略框架

党的十八大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我国生态环境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形势仍然不乐观,针对这种发展趋势,习近平从国家历史和时代发展角度,立足于国际形势和中国实际国情,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国家治理格局中加以把握,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更为深入地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在关系。习近平多次强调对生态环境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注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阶段目标、建设路径等方面的顶层设计,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策略,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拓宽生态文明建设新渠道,丰富生态文明建设新内容和新形式。习近平明确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1]此论断从民族未来发展命运的视角进一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性、全局性、紧迫性和长远性问题进行了透彻地阐释,具有战略性时代意义。习近平又进一步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2]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意义。

其次,习近平具有全局性的生态意识,他不仅关注陆地和空中的生态环境,更把生态意识进一步深入到海洋生态环境中。受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我国海洋生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海洋生态环境遭受到极为严重的污染,海洋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海洋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水资源的污染,海洋生物种类的日益锐减等海洋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面对严重的海洋生态安全问题,习近平从全局意识敏锐地看到保护海洋生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整体性、前瞻性的战略部署。他强调:“让人民群众吃上绿色、安全、放心的海产品,享受到碧海蓝天、洁净沙滩”,[3]体现出对海洋生态问题治理的决心和信心,意味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格局和战略的重大调整,彰显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全局性生态意识。

(二)把握生态规律,协调生态系统工程

习近平立足于我国当下生态环境治理的困境,着眼于对生态文明建设长远发展的规划,科学提出了既符合生态环境治理规律,又符合生态系统自我演化规律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则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直接关系着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社会文明、文化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而生态文明建设同样离不开各个子系统的通力合作。各个系统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关系。他从全局的角度把生态文明建设看作是系统工程,将其置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中,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统筹规划、协同发展进步。他要求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把握“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生态发展新理念;推进绿色生态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发展模式;坚持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社会主义生态发展道路。这种生态理念、发展模式、生态道路尊重和顺应了自然规律的发展,从而推动了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步伐。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战略思想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战略性理论依据、现实根据和实践指导,丰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性内容,体现了新时期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部署。

二、坚持“一分为二”的生态哲学思维

(一)生态兴衰与文明兴衰的生态文明观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自然生态的变迁决定着人类文明兴衰更替,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程度的标志,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任何国家文明发展的生态根基,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社会文明都是在生态文明的承载能力范围内的文明,脱离或失去自然生态这个自然载体,就无从解释一个国家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社会文明。国家想要文明和谐、繁荣发展,就必须应对来自环境的种种挑战,如果违背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就会导致社会走向衰落和灭亡。当前,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环境保护现状不容乐观。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人口日趋膨胀、自然资源濒临枯竭、土地沙漠化极度扩张等严峻的生态形势,导致人类陷于自身制造的生态危机中。面临当前极度严重的环境问题而导致的文明衰落境况,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历史和时代发展的角度,从生态变化与文明兴衰之间内在关系中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重要生态科学论述。这一论述既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对社会文明发展更替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又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然观的哲学思想,贯穿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和进步的生态基础和条件,生态可载文明之舟,亦可覆舟。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导致社会文明的衰落和变迁。回顾人类的文明史可以发现,世界历史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印度等古代文明都因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而兴起、发展和繁荣。正是具备了“生态兴”的生态环境载体,使得古代文明古国得以出现发展的繁荣局面,即“文明兴”。但又都源于最终生态环境遭到的破坏,致使文明走向衰落或中心转移。为此,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要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国情,必须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之成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有力的生态文明力量。

(二)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的生态经济观

习近平对生态环境这一生态生产力十分重视,并多次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4](P179)这一重要论断揭示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内在辩证关系,强调了生态环境也是一种生产力。习近平的生态经济观为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

自然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主要思想。马克思认为,“自然生产力包括土壤的肥力、盛产丰富渔产的水域等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的自然资源;也包括奔腾的瀑布以及煤炭、金属、河流、森林等为人类提供劳动资料的自然资源。”[5](P586)从生产力性质的角度看,生产力是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有机统一。由此可知,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存在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载体,自然生产力在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丰富物质资源。为此,有效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把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脱离环保搞经济,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就是“缘木求鱼”。全面实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总布局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和加强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这个社会生产力。习近平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并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就是发展后勤,也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6]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社会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观念,转变社会经济生产方式、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坚持走社会主义绿色生态道路,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同步协调发展。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们生活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生态环境则决定人们的生存条件。生态环境要保护,社会生产力也要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社会生产力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辩证关系,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保证最基本的物质资源前提下,充分考虑可持续的环境承载能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力争实现两者的协调、可持续、统一发展的效果,两者绝不可偏废。正如习近平所提出的“两山”的科学论断,即“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7]用“两山”辩证统一思想来说明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关系,体现出他对自然环境的尊重,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存的和谐价值理念和发展理念,是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集中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的时代创新和实践发展。

三、恪守生态红线的底线思维

(一)坚持底线思维,尊重自然规律

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最主要是高设生态红线,秉承生态底线思维。生态红线是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美丽中国的起点线,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守生态底线这个根本前提条件,才能有力推动美丽中国的绿色转型,进而实现中华民族和谐发展、永续发展。我们要坚决摒弃“人和自然只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的错误观点。[8]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都是因自然资源而生,经济社会的发展既要考虑到当代人的需要,又要顾及到子孙后代的生存需要,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不能超越自然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应该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一前提。因此,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友好相处,人们就会享受到自然的“福利”。反之,忽视和违背自然发展的规律,必将受到自然的严厉惩罚。

(二)恪守生态红线,强化底线思维

生态红线是习近平底线思维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内容。在经济发展冲动和政绩推动的驱使下,我国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保障能力严重不足,生态系统日趋恶化,使得严峻的环境形势触及到人们的生存和健康安全的底线,解决生态安全压力刻不容缓。面临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现状,习近平指出,“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9]他强调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体现出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意识。

如果只顾社会的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只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忽视生态环境的承载底线;只追求政治政绩观,忽视生态政绩观,违背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必将受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9]此论断说明,经济发展必须坚持适度原则,必须尊重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尽可能地减少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预,不要采取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要统筹兼顾,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让经济发展建立在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强调要有效兼顾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真正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相处、共生共存。相反,如果不能严守生态红线,最终会严重阻碍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前进的步伐,导致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和国家生态安全难以得到保障。习近平的“生态红线”思维,体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尊重,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时代警示意义。

四、秉承内外兼修的生态法治思维

法治对社会行为具有刚性的约束作用,是国家现代化治理的基本方式。运用法治手段来引领、约束、规范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在法治轨道上的有效运行。法治思维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体现的是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支配着生态文明建设所实行的法治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重在培育生态法治精神、法治理念,建设和完善生态制度体系,强化生态制度保障,实现生态法治精神的宣扬和生态法治制度建设的有机统一,共同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法制轨道上运行。

(一)深化生态法治意识,培育生态法治理念

生态意识是人、社会与自然关系和谐相处、共生共存的价值意识,是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文明和谐理念。生态意识包括生态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安全意识、公平意识、秩序意识、法治意识等,而生态法治意识对这些生态意识起着引导、约束、规范和保障作用,它是生态意识在法律层面的具体反映。通过法律规则将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态意识内化为生态保护的自觉行动,从而实现人、社会与自然关系方面有效规范、约束和保障的和谐互动。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习近平将法治思维和法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不仅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法治意识的塑造,更重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生态法治理念是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灵魂,引导、支配和保障着人们作用于自然环境的各种行为,把人们生态法治意识培育成全民的法治理念,内化为全民共识的法治理念,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和谐价值理念和实际践行。只有深化生态法治意识,以法治为基点,用法治理性去规划人与自然关系的规则,才能充分提高人们的生态责任意识,保障和维护人们生态安全意识、生态秩序意识和生态公平意识,有效发挥对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的平衡保障作用。习近平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多次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和谐理念。此论断体现重视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培养,强化了生态法治思维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地位。如果人们生态法治理念淡薄,缺少法治规则的约束和保障,肆意践踏自然资源,就会导致人与自然的严重失衡,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日趋严重。因此,对内要树立人们的生态法治意识,培育生态法治理念,运用法治规则正确处理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二)完善生态制度体系建设,强化生态制度保障

针对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习近平十分重视生态文明的法治和制度建设,他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格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4]习近平深刻认识到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根本保障,体现了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根本地位。以制度作为环境治理和保护的保障,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维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生态环境治理方式的重大改变。有效塑造和培养人们的生态法治意识和理念,必须有完善的生态制度体系做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模式、生产方式、消费观念、价值理念等的生态变革,其能否从根本上改变这场生态变革,关键看是否拥有完善的生态制度体系变革的坚强后盾。制度具有全局性、权威性、根本性和长远性,它能够将生态文明理念以法律、体制、机制、道德等形式渗透到约束、引导、规范社会行为的多方面、多层次,开创人、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生态新模式、新格局。

习近平所强调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两个“最严格”,意在表明我国生态法律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法律的执行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基于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系统的实际现状,要想有效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走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必须建立最严格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约束、引导、规范生态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治理等各种生态体制机制。同时,还要加大生态制度的执行力度,真正实现生态制度的构建与制度执行的有效结合,改革“有制度无有效执行力度”的形同虚设局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不讲责任,不追究责任,再好的制度也会成为纸老虎、稻草人。”[10](P11)他主张不要为了突出政绩而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要彻底改变过去的“唯GDP”“经济决定政绩”的观念。“GDP”发展是目标,“绿色GDP”的发展是前提,应该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的指标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中,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总之,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法治和制度为根本保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仅要树立和塑造生态法治意识和观念,更要建立和健全生态制度建设,以生态法治意识和理念来加强和完善生态制度建设,以生态制度建设来升华生态法治意识,引导、规范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内外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中国梦的宏伟目标。

五、把握与时俱进的生态创新思维

(一)“生命共同体”赋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新内容

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一切万物及所在的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在哲学世界观层面表现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每一个组成要素遭受破坏就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人的要素在生态系统中是最具有主观能动性、最积极活跃的要素,也是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影响最大的因素。习近平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10](P104)此论断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人类是依赖于对生命构成影响的外在,即环境或‘自然’。”[11]此话表明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基础,破坏自然界就等同于破坏人类自己。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界关系的视角,习近平从生态与文明关系的角度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一深刻阐述揭示了生态变化与文明兴衰的内在关系,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内涵。对整个生态系统而言,每个组成要素都有其自身的存在价值,不存在“强弱”“大小”。人虽然是系统中最活跃的要素,但此要素本身的特殊性与其他要素不存在于“强弱”“大小”对比的关系,而关键在于人能够意识到并自觉维护各要素的“共生”关系。

另外,针对人与自然关系层面,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强调“改造自然、建设自然、美化自然”的有机统一。习近平立足中国实际国情,根据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提出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尊重自然就是要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自然就是要与自然和谐友好相处;保护自然就是维系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从“尊重”“顺应”和“保护”三个层面体现出他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内容的继承和创新,赋予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新的时代内涵。

世界万物是相联系而存在,相依存而发展,共同构成生态系统。习近平的“生命共同体”生态理念深刻表明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人不能脱离自然而生存发展。同样,自然是人化自然,自然被人化的同时,人也被自然化。就自然本身而言,自然是人生存和发展的载体,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资源;就人本身而言,人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尊重自然、关爱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破坏自然就等同于毁灭人类自己。只有不断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二)“环境是生产力”生态理念丰富和拓展了生产力理论内容

马克思主义主张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强调了自然生产力在社会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的“环境就是生产力”和“两山论”正是从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的视角,深刻揭示二者的内在必然关系,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视角。“环境是生产力”意味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反之破坏生态环境就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人民的生活健康奠定生态基础,如果只追求经济的利益而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但会遭受自然的惩罚,而且也会破坏生态生产力的基础,最终制约和阻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只有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社会经济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习近平的“环境是生产力”思想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赋予了生产力理论的新时代内涵,提供了生态建设新的理论视角,拓宽了生态建设新渠道,是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相互促进和依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常态”。

综上所述,习近平生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的最新理论成果,其生态思想中所蕴含的五大生态思维,为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丰富了新形式,拓宽了新渠道,深化了新理解,反映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紧迫性,体现了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环境发展规律的尊重与遵循,把握了人、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友好发展的和谐文明理念,彰显了高瞻远瞩、顾全大局、与时俱进的眼光和智慧,对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N].人民日报,2013-05-20.

[2]习近平.习近平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3-07-21.

[3]习近平.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 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N].人民日报,2013-08-01.

[4]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周生贤.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J].求是,2013,(17).

[7]习近平.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全面阐述对中亚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政策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N].人民日报,2013-09-09.

[8]吴丽.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探析——基于奥康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11).

[9]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25.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1]张学敏.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阐释[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12).

责任编辑:魏乐娇

The Characteristics of Xi Jinping’s Ecological Philosophy

GU Yuan-jun

(Dali University,Dali 671003,China)

By examining current severe situation of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China,it attempts to understand Xi Jinping’s philosophy from five levels-strategic thinking,philosophical thinking,bottom line thinking,rule of law thinking,and innovation thinking. It hopes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promot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and facilitate man-nature harmony. It is also of realistic significance and theoretical value for “China Dream” realization.

Xi Jinping;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philosophy;rule of law

2016-11-16

谷元军(1990-),男,河北邢台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在民族地区的实践研究。

1004—5856(2017)06—0017—06

A811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7.06.005

猜你喜欢

生产力文明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对不文明说“不”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文明歌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