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快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一点思考
2017-03-10吕雪滢
吕雪滢
武汉市第二中学高三(15)班
对加快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一点思考
吕雪滢
武汉市第二中学高三(15)班
高技能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骨干力量,是人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大力建设重点支持的人才项目。本文通过查阅60多家企业的相关信息并进行汇总、统计分析,提出了对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粗浅的思考和建议。
一、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状况
(一)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总量、结构和分布
本次查阅企业的单位职工总人数4.32万人,其中持有职业资格的技能劳动者1.70万人,占单位职工人数的39.53%;高技能人才0.35万人,占职工总人数的8.20%,占技能人才的20.86%。
从技能水平分析,在取得职业资格的高技能人才0.35万人中,高级工0.23万人,占持证高技能人才总量的66.01%;技师0.07万人,占持证高技能人才总量的20.72%;高级技师0.04万人,占持证高技能人才总量的13.27%。
从文化程度分析,初中以下文化程度0.07万人,占高技能人才总量的21.28%;中专技校职高文化程度0.14万人,占高技能人才总量的40.41%;大专文化程度0.08万人,占高技能人才总量的23.31%;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0.05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的15.00%。
从年龄结构分析,30岁以下0.09万人,占高技能人才总量的27.26%;31-45岁0.13万人,占高技能人才总量的36.47%;46-60岁0.11万人,占高技能人才总量的30.89%,60岁以上0.02万人,占高技能人才总量的5.38%。
从性别构成看,男性0.25万人,占高技能人才总量的69.70%;女性0.1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30.30%。
(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特点
一是宏观政策环境显著改善。从国家到省、市都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二是培训数量增长。近几年,职业技能培训人数逐年增加,取得职业资格人数稳步增加。三是总量偏少,缺口较大。技能劳动者占从业劳动者的比率低,高技能人才比例更为偏低。四是技术技能结构不平衡。技能劳动者总体上还存在着“四多四少”现象,即初级技能者多、高级技能者少;单一技能者多、复合技能者少;传统技能者多、现代技能者少;短训速成者多、系统培训者少,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
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一是企业还不够重视。这主要表现在部分企业忽视对员工的培训,企业只使用,不培养,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少数企业甚至全年培训经费为零。很多企业只重视专业技术人才,轻视技能人才,不少企业甚至不知道高技能人才的概念,也有少数企业只看眼前经济效益,认为企业培养人才成本大,不如招聘省时、省事、省钱,缺乏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还有部分企业怕留不住高技能人才,因此只开展初、中级或上岗证培训班,不举办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培训,造成技能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
二是待遇不合理。高技能人才收入不高、社会地位不高的现象仍然存在,他们相对于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而言,绝对工资数不高、稳定性差,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与实际贡献不成比例,造成了“上热下冷”现象。
三是职业技能准入不严格。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在招聘时只看重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更有的为了使用廉价劳动力或为了应急维持岗位需求,对应聘者不作职业资格要求,导致职业资格证书的覆盖面偏小,使职业资格证书影响力和吸引力有限,严重制约了国家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制约了职业培训氛围的形成,也制约了职工素质的提高。
四是供需双方存在矛盾。主要表现为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数量与学校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导致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紧缺,高技能人才基础能力建设非常薄弱;企业对毕业生技能的要求与学校传授技能水平差异的矛盾,不仅导致了就业难,学生找不到工作,还导致了招工难,出现适用人才难求的结构性失业现象。
三、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1)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学校教育培养规模和扩大企业岗位培养规模,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高技能型、复合高技能型人才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高技能型人才,并以此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建设。
(2)优化整合职教资源。按照自愿整合、强强联合的原则,加快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的进程,最终实现“学校少而精、专业大而强”,学校呈梯次发展的职教格局。
(3)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和建设。积极围绕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在各类技能人才培养院校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4)充分发挥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企业是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的主体和受益者,应将高技能人才培养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
(5)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完善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鼓励企业参与投资建设实训基地。
(6)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制度,促使其向“产学一体化”方向发展。
(二)健全和完善高技能人才工作机制
(1)充分发挥技师和高级技师,在进行重大生产决策,组织重大技术革新、技术攻关项目时的关键作用,以及在解决技术难题、实施精品工程项目和带徒传技中的关键作用,在关键岗位、工序设立首席职位,发挥技师“技能领头人”的作用,让高技能人才与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同等待遇。
(2)考核企业高技能人才配置状况。建立企业高技能人才配置标准,使企业高技能人才形成合理梯次结构,有计划培养和储备与岗位相匹配的高技能人才。
(3)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和评选表彰活动,创造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优秀技术工人脱颖而出。
(4)积极组织高技能人才技术交流活动。举办各种形式的高技能人才主题和高技能成果展示活动;建立高技能人才与科技人员、技术院校师生交流的平台;挖掘和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技艺;鼓励和给予经费支持高技能人才参加国际技术交流活动。
(5)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以企业奖励为主体,辅以社会必要的奖励机制。引导用人单位完善培训、考核、使用和待遇“四位一体”的激励机制,促进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长。
(6)完善高技能人才保障制度。进一步落实高技能人才社会保障权益;做好高技能人才在流动中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工作,逐步突破地域、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的限制;具备条件的企业,要积极为包括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建立企业年薪制度和补充医疗保险等方面的优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