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尼学生汉语习得的偏误类型和成因

2017-03-10王红侠

海外华文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语序偏误例句

王红侠

(常州工学院教育与人文学院,中国常州213000)

印尼学生汉语习得的偏误类型和成因

王红侠

(常州工学院教育与人文学院,中国常州213000)

初级阶段印尼学生汉语习得常见的偏误有句法偏误、词语使用偏误、句子表达偏误三种类型。句法偏误有语序偏误、不对称偏误、标记成分偏误等五种类型。句子表达偏误常见的有合并偏误和逻辑偏误等几种。产生偏误的成因:一是用母语类推汉语而产生偏误;二是用已有的汉语知识类推新的语言规律产生偏误;三不能准确理解词典释义产生偏误。

印尼;偏误;类型;成因

一、引言

汉语与印尼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汉藏语系和南岛语系,汉语与印尼语又分属于不同类型的语言:分析性语言与粘着性语言,因此初级阶段印度尼西亚学生在汉语习得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偏误,这些偏误最常见的有句法方面的偏误和词语使用方面的偏误等几种类型。为此我们列举并分析初级阶段印尼学生在汉语习得方面常见的偏误,通过与汉语的对比研究旨在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服务,而且这些研究对汉语教材的编写等方面也很有帮助。

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全面分析印尼学生句法偏误和词语使用偏误的论文并不多见,且针对语法方面的某一个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居多。如陈延河(2002)专门对比研究了印尼语和汉语基本语序的特点以及异同,并分析了印尼学生汉语习得过程中常见的语序偏误,这是研究汉语语序与印尼语语序问题的一篇力作。萧频,李慧(2006)基于中介语语料库考察了印尼语学生使用离合词的偏误及其原因,并且讨论了针对印尼学生的离合词的教学方法。萧频,张妍(2005)专门讨论了印尼语学生汉语单音节动词语义偏误的主要类型及其引起的原因。徐富平,黄兆龙(2004)专门针对印尼学生在学习汉语复杂定语过程中常见的语序偏误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此,我们打算对初级阶段印尼学生汉语习得的偏误类型和成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旨在为从事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教师提供一些教学参考。另外在研究方法上我们主要列举在一线教学中从学生的作业和考试等方面获得的偏误例句,通过归纳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展开探讨和研究。

二、初级阶段印尼学生汉语习得常见的偏误类型

(一)句法偏误

1.语序偏误:

(1)*我觉得写用铅笔很简单。(我觉得用铅笔写字很简单。)

(2)*吃面条用筷子很简单。(用筷子吃面条很简单。)

(3)*每早上我起床五点钟,每晚上我睡觉十一点钟。(每天早上我五点起床,每天晚上十一点睡觉。)

(4)*我等你在家。(我在家等你。)

之所以出现这类偏误,是因为在印尼语中“表示方位、目的、原因等的状语往往放在谓语的后面。”(陈延河,2002)另外,方式状语和处所状语等也要放在谓语的后面。“状语表示时间的,其位置是不固定的,有的放在句首。有的放在句子中间,谓词的前面。有的放在句子的后面。”(陈延河,2002)在教学中,例(3)这样的偏误较为常见,可见时间状语放在句末的频率要远远高于放在句首和句子中间谓词的前面。这些偏误当然是受到了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再比如:

(5)*天气的泗水[1]很热。(泗水的天气很热。)

(6)*食堂的学校里很多饭菜好吃。(学校的食堂里有很多好吃的饭菜。)

(7)*图书馆在Brawijaya[2]也很干净。(Brawijaya的图书馆也很干净。)

(8)*大卫爬上了树高。(大卫爬上了一棵很高的树。)

之所以引起这些定语语序的偏误,是因为在印尼语里“所有者放在所有物的后面”、“形容词、指示代词、序数词做定语一般放在名词的后面”(陈延河,2002),所以“学校的食堂”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会说成“食堂的学校”等。

2.补语使用偏误

(9)*马快的跑。(马跑得很快。)

(10)*他喝可乐很快。(他喝可乐喝得很快。)

(11)*我看照片用了一个小时。(我看照片看了一个小时。)

(12)*她唱歌得很好。(她唱歌唱得很好。/她歌唱得很好。)

因为在印尼语里“状语表示情态的,一般都放在谓词的后面。”(陈延河,2002)所以才会出现“他喝可乐很快”这样的表述,另外由于是初级阶段的学生,大多还不会使用汉语重动句这样复杂的句式,而且引起这些偏误的原因已经不仅仅是语序偏误的问题了。

3.比较使用偏误

(13)*1米比1.5米没有跳的高。(1米没有1.5米跳得高。)

(14)*他做作业快得多。(他做作业比我快得多。)

(15)*MATOS比MOG[3]近在我的家。(MATOS离我的家比MOG离我的家近。)

(16)*他比我写汉字得快。(他写汉字比我快。)

(17)*今天比昨天气温的五度高。(今天的气温比昨天高五度。)

(18)*男的学生B班比A班多了。(B班的男学生比A班的多。)

(19)*他比我的家大一点。(他的家比我的大一点儿。)

(20)*我觉得中国比印尼发展得很快。(我觉得中国的发展比印尼快。)

当“表示不等比较时,印尼语可有多种语序表示,主要有以下3种语序,都与汉语不同。”(陈延河,2002)由此可见,还是由于母语的负迁移造成了这种对目的语汉语的直接的互译而产生偏误。

4.不对称偏误

(21)*我有钱很少。(我没有很多的钱。)

(22)*教室里很少男学生。(教室里男学生不多。)

(23)*妈妈给我很少蛋糕。(妈妈没有给我很多蛋糕。)

(24)*班里有很少粉笔。(班里没有很多粉笔。)

(25)*我妈妈买很少草莓。(我妈妈没有买很多草莓。)

(26)*这天有课,我很不慢。(今天有课,我走得很快。)

在汉语里“很多”和“很少”用作定语时是不对称的,“很少”多用于描述事物,不能用来修饰名词。“‘很多’语汇意义表述的是超过预设标准的较大数量,且句法上又具有‘不完全肯定’的范畴意义,当它用来修饰名词时,自然也在确认其具有较大数量的同时,又对其数量上超过了预设标准之事物的客观存在性予以了肯定,因而总是可以成立的。而‘很少’的语汇意义指远远小于预设标准的较小数量,句法上表述的是‘不完全否定’的范畴意义,这样,它用在名词前,从数量限定上看是可以的,但它‘不完全否定’的范畴意义与其限定对象的客观存在性则是相出现了既存在又不完全存在的矛盾,一般不能成立。”(沈家煊,1999)但是,显而易见,学生在习得汉语的过程中未掌握这一语法规律而产生偏误。

5.标记成分偏误

(27)*我的裙子便宜。(我的裙子很便宜。/我的裙子便宜,她的贵。)

(28)*姐姐有多衣服。(姐姐有很多衣服。)

上面两个例句是由于缺少了程度副词。因为如果形容词直接作谓语有比较的意思,汉语形容词谓语句要前加副词类修饰语“很”等,虽然这个副词类修饰语有时候只是一种标记成分,没有实际意义。

(二)词语使用偏误

词语使用偏误也是初级阶段印尼学生在汉语习得的过程中产生偏误的常见类型。“语义偏误是中介语偏误中的一类重要偏误,偏误率较高,在我们的统计中,语义偏误占目标词总偏误的42%”(萧频李慧,2006)其中最突出的词语使用偏误是表现在近义词的使用方面的偏误。

1.形容词近义词使用偏误

(29)*我的铅笔很矮。(我的铅笔很短。)

(30)*这枝笔越来越矮。(这枝笔越来越短。)

(31)*我的头发很矮。(我的头发很短。)

(32)*我的重是65kg。(我的体重是65公斤。)

(33)*这水很肮脏。(这里的水很脏。)

(34)*麦克懒惰学习。(麦克学习不努力。)

另外,还有例子(1)(2)中形容词“简单”,最好改为“容易”,即“我觉得用铅笔写字很容易”、“用筷子吃面条很容易”。因为“简单”一词的词汇意义是不复杂,“容易”一词的词汇意义是不难,可见是学生没有很好地理解“简单”和“容易”两个词的词汇意义而引起的偏误。

2.动词近义词使用偏误

(35)*你给我一个电话,我真高兴。(你送给我一个手机,我真高兴。)

(36)*那件衣服不合适你。(那件衣服不适合你。)

例句(35)混淆了动词“送”与“给”的词汇意义的差别,并且混淆了名词“电话”和“手机”的词汇意义的不同引起了偏误。例句(36)误将形容词“合适”当作词义相近的动词“适合”使用。

3.副词使用偏误

(37)*我觉得我的写没有漂亮。(我觉得我写的不漂亮。)

(38)*那件衣服很大,没有合适。(那件衣服很大,不合适。)

这两个例句混淆了否定副词“没有”和“不”的区别引起偏误。

4.词类不明偏误

(39)*我的写字又慢又不好看。(我写字又慢又不好看。)

(40)*狼的跑很快。大象的跑很慢。(狼跑得很快,大象跑得很慢。)

(41)*王老师的说话太快。(王老师说话太快。)

(42)*阿里的说汉语很快。(阿里说汉语说得很快。)

这几个例句主要是把动词性成分“写字、跑、说话、说”误当成名词性成分使用。

(三)句子表达偏误

句子表达偏误涉及到句子的合并、句子的逻辑关系、句子的衔接、句式选择等多个方面。

1.句子的合并偏误

(43)*我的房子很干净和也很安静。(我的房子很干净,也很安静。)

(44)*天已经亮和热了。(天已经亮了,也越来越热了。)

(45)*我已经起床早了。(我已经起床了,但是起得太早了。)

“和”连接名词和代词较为自由,但在连接动词和能充当谓语的形容词时常常受到诸多限制,上述例句多是因为合并不当引起的偏误。还有例句(6)“食堂的学校里很多饭菜好吃”,不仅有语序不当的问题,也有合并不当的问题,应该说:“学校的食堂里有很多饭菜,很好吃。”

2.句子的逻辑关系偏误

(46)*不管她的脸不漂亮,重要的是她的心很好。(虽然她的脸不漂亮,但她的心很好。)

(47)*我迟到,所以我跑得快。(因为担心迟到,所以我跑得很快。)

(48)*每天我要看书,所以我越来越很聪明。(因为我每天看书,所以我越来越聪明。)

3.句子的衔接、句式选择偏误

(49)*房间有很多人,但是房间小。(房间里人很多,但是房间太小。)

(50)*他是很好的老师。(这个老师很好。)

(51)*雅加达是热的城市。(雅加达很热。)

例句(49)前后两半句都以“房间”为描述对象,但前半句应该描述“人多”,后半句应该描述“房间小”,以此相对立、句子的衔接更合理。例句(50)、(51)应该是一种描述句,而不是判断句,句式选择有误。

三、初级阶段印尼学生汉语习得的偏误成因和对策

初级阶段印尼学生在习得汉语的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上述偏误?是哪些原因引起的呢?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摆脱这些偏误呢?

(一)偏误成因

1.用母语类推目的语而产生偏误

1)用印尼语语序类推汉语语序

从例句(1)到例句(8)产生的偏误都是由于用印尼语的语序类推汉语语序而产生的,也就是常说的母语负迁移的影响,用母语印尼语跟目的语汉语做了不恰当的对译。由于学生在初级阶段掌握的汉语知识非常有限,也不可能用汉语的思维习惯思考问题,因而很容易用母语的语序简单类推目的语的语序,用这种简单类推就容易产生大量的偏误。

2)用印尼语高频词类推汉语的词语

(52)*这早上,我高兴认识你。(今天早上,我很高兴认识你。)

(53)*这天温度-1℃,很冷。(今天的温度是-1℃,很冷。)

(54)*在玛琅[4]很冷。(玛琅很冷。)

(55)*在教室我是很聪明的学生。(在教室里我是很聪明的学生。)

例句(30)里的“这天”应该为“今天”,因为在印尼语中“今天”说“hari ini”,“hari”的意思是“天”,“ini”的意思是“这”,所以印尼学生常常将“今天早上”说成“这早上”、“今天”说成“这天”。

在印尼语表示地点的名词前常常要加“di”,意思是“在”,所以受此影响在汉语的表述中遇到地点名词学生也一律加“在”。类似例句(54)和(55)朱其智认为是“假偏误”,我们并不这么认为,因为这类偏误使用的频率极高,而且具有系统性。

3)用印尼语表达习惯类推汉语表达习惯

例句(43)、(44)主要是因为在印尼语中表示连接作用的“和”也可以连接句子,而汉语的“和”只能用于连接短语和词,不能连接句子。例句(45)、(49)、(50)、(51)都是受到了印尼语的表达习惯的影响。

2.用已习得的汉语知识类推新的语言规律产生偏误

用已有汉语知识类推新学到的语言点而产生偏误,从例(9)到例(12)、从例(13)到例(20)、从例(25)到例(30)都是这种原因引起的偏误。

比如例(9)“快的跑”、例(10)“喝可乐很快”、例(11)“看照片用了一个小时”、例(12)“唱歌得很好”等偏误不但是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而且是在已经学习了“快走”、“说得很好”、“吃得很快”等补语的语言知识以后受到影响而进行简单类推导致的结果。

再比如在学习了“我有很多朋友”之后,学生根据这样的句子简单类推“他有很少的朋友”,从而产生偏误。从例句(25)到例句(30)也是由于这种类推产生的偏误。

但学生在学习中一开始就不得不使用比较,但对比较句的类型还没有完全掌握,在这种情况下就使用一些复杂的比较句因而造成大量偏误。从例(13)到例(20)是由于这种原因引起的。还有如下几个例句:

(56)*在我们的教室里很干净。(我们的教室很干净。)

(57)*每晚上我常常喝茶。(每天晚上我都喝茶。/晚上我常常喝茶。)

(58)*昨天我很累死了。(昨天我很累。/昨天我累死了。)

(59)*我看看一下儿。(我看看。/我看一下儿。)

例句(56)由于已经学习了领有“我们的教室”,也学习了处所“在教室里”,因而学生类推“在我们的教室里”。例句(58)因为已经掌握了“很累”,又习得新的语言点“累死了”,学生泛化类推为“很累死了”。例句(59)学习了动词重叠,也学习了“一下儿”,所以产生这样的偏误。

3.不能准确理解词典释义产生偏误

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很喜欢查阅词典,但在词典里一个词有多种义项,或者一个词有很多近义词,学生只能查到词语的多个义项却常常不知道词语的具体搭配,因而在使用时产生偏误。比如例(1)、(2)中的“简单”最好改为“容易”,从例句(33)到例句(38)都是由于这种原因引起的偏误。

词典的翻译与印尼语的词义有时候并不能完全一一对应,比如例句(41)、(42)的“不”和“没有”,学生在使用中常常引起偏误。

(二)摆脱偏误的对策

有哪些对策可以有效地帮助印尼学生摆脱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呢?针对以上偏误的类型和成因,我们有如下几条对策:第一,尽量不用母语做汉语的不恰当的对译,以尽量减少产生母语负迁移的影响。第二,教师在教学中最好能对照印尼语和汉语的不同进行区别讲解。教师如果熟知印尼语语法和汉语语法的不同,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使学生明确两者的不同,从而减少偏误。第三,正确理解词典释义、合理有效地使用工具书。

注释:

[1]泗水为印度尼西亚的城市的名字。

[2]Brawijaya为印度尼西亚一所大学的名字。

[3]Matos和MOG为当地两家超市的名字。

[4]玛琅为印度尼西亚城市的名字。

陈延河:《印尼语、汉语语序对比及印尼学生汉语学习中常见语序偏误分析》,《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萧频、李慧:《印尼学生汉语离合词使用偏误及原因分析》,《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萧频、张妍:《印尼学生汉语单音节动词语义偏误的主要类型及原因》,《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徐富平、黄兆龙:《汉语印尼语复杂定语的对比分析》,《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岳中奇:《“很多”和“很少”的句法意义与功能》,《汉语学习》,2005年第6期。

朱其智、周小兵:《语法偏误类别的考察》,《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第1期。

The Analysis on Errors of Categories and Causes for Indonesian Students

WANG Hongxia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zhou 213000 China)

There are three categories of the errors at the beginning of Indonesian students learn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syntactic errors,words used errors,sentences using errors.There are five categories of the errors on syntactic errors:words order errors,asymmetric errors and mark errors and so on.Merge errors and logical errors are the common errors of the sentences using errors.This article also analyzes the causes of errors:the students deduce Chinese with mother tongue;they deduce the new rules of Chinese with the old ones;they don’t understand the explication of dictionary exactly.

Indonesia;error;category;cause

H195

A

2221-9056(2017)01-0076-06

10.14095/j.cnki.oce.2017.01.008

2015-05-02

王红侠,常州工学院教育与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学与第二语言教学,2012-2014作为国家公派汉语教师在印度尼西亚从事汉语教学。Email:wanghxnuo@163.com

猜你喜欢

语序偏误例句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ü”偏误调查与“v”替代的拼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