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农牧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2017-03-10

环球市场 2017年1期
关键词:农牧区农牧业金融服务

魏 磊

内蒙古财经大学

内蒙古农牧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魏 磊

内蒙古财经大学

内蒙古作为中国的最大农牧区之一,不仅是我国重要的边防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因此,农牧区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基础的稳定,还关系到国家边疆安全及民族团结与共同进步的大业。随着内蒙古农牧区产业结构升级,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在支持牧区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愈加明显,是解决农牧区经济发展瓶颈的关键因素。

农牧区;金融支持;内蒙古

一.研究背景

2016年是结构化改革的攻坚之年,内蒙古“十三五”规划也提出了我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投资规模扩大、结构优化、效率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提高,出口对经济的增长促进作用增强。内蒙古土地面积辽阔,西北紧邻蒙古和俄罗斯,我们不仅要拓大本区消费者市场,更要积极相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号召,发挥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然而欲达成以上目标,只有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内蒙古是我国的主要农牧产业区之一,发展好农牧经济又是这次改革的重中之重。

二.内蒙古农牧区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现状分析

内蒙古农牧区经济呈现的新特点,蕴涵着丰富的金融需求和广阔的金融市场。随着内蒙古农牧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优化,农牧区、农牧业的发展对金融服务的深层需求不断升级,与城市金融的差异在缩小,并呈现一些农牧区的特色金融需求。

1、农牧业产业化企业的金融需求体系已经完全突破了传统的信贷、存取款、结算等基础金融产品和工具,在改进物理网络、科技平台和农牧业产业化信贷管理的基础上,对全球化网络、统一客户服务体系、产品创新体系,包括信用卡、资金交易、外汇交易、票据融通、现金管理平台等系统性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

2、在推进农牧业经济发展进程中,农牧业基础设施和促进体系建设的资金需求不断增加;与农牧业产业化企业有种养关联的农牧户需要短期、临时性的生产资金用于收贮、运销和加工,特别是从事现代农牧业生产的种养大户、新型农牧民合作组织、小企业产业集群等对贷记卡、简式快速贷款等便捷信贷融资产品需求强烈。

3、农牧区的医院、学校等机构类客户整体建设落后,成为制约农牧区县域经济社会和公共事业发展的瓶颈,金融需求持续增加。农牧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城镇化建设、小企业贷款等领域金融需求也逐年增加,对商业银行尤其是农业银行在防范风险前提下的有效金融服务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

4、部分农牧户需要跨行电子汇兑、资金结算、信用卡、委托收付款等金融服务,由于乡镇内其他金融机构网点、网络或产品覆盖不足,在客观上对网点遍布城乡、网络先进、业务品种完善的农业银行提出了更为精细和高标准的金融需求。

三.内蒙古农牧区金融服务过程中问题

1、农牧区金融基础建设薄弱。由于农牧区金融机构科技手段落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影响着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综合业务系统上线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但一些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如ATM自助设备、POS机等机具在农村牧区是空白,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牧区发展的需要和农牧民的金融需求。

2、金融服务创新与服务滞后,无法支持内蒙古农牧区经济发展。现在,我国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仍沿用传统金融服务手段,金融业务仍然以原来的存、贷、汇为主,缺少信贷服务品种创新,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内蒙古农牧区,加上竞争不充分,农村金融创新不足,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不断弱化。

3、信贷供给不足,融资难问题突出。长期以来,农牧区信供贷供给是农村信用社的“独角戏”,而农村信用社针对农牧民的信贷品种是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和担保贷款等少数几种。信贷品种的单一性很难满足“三农、三牧”经济的长期大额资金需求。

4、薄弱的人才基础制约了金融产品的创新。随着农牧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经营,贷款需求额明显增大,对金融服务种类的需求也从传统的开户、结算和贷款增加到动产质押、林权质押、资信评估、理财咨询、承兑汇票、贴现等各种服务领域。

四.农牧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建议

1.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完善助农金融服务点的功能和作用,实施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依托新农合、新农保代理渠道和电子化平台,通过在乡村卫生所(室)、供销社、便利店、村委会、电信移动网点等设立惠农服务点,为持卡农牧户提供查询、转账、取现、自助还贷等基础金融服务。

2.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提升扶贫水平。农村信用社要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及时开发适合农村实际的金融结算服务品种,同时要充分依托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为农村经济组织提供多层次、高效、快捷、便利的服务。

3.发挥信贷市场融资主渠道作用。积极争取人民银行总行提高对我区地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额度,重点支持“三农三牧”和中小微企业。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跨业跨区合作,综合运用信托、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等金融产品,不断增强资金投放能力。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到县域增设分支机构。

4.强化金融人才支撑。根据我区金融发展的中长期规划,通过引进、培养、培训等途径,建立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的金融人才专业队伍。引进一批高素质的金融人才,快速提升地方金融机构管理水平。制定实施金融人才专项培育方案,加快培养本地金融人才队伍。加强对全区各级地方领导干部金融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各级政府运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1]王成君.农村金融体制的国际比较与借鉴[D].长春:吉林大学,2009

[2]冯利民.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 (9)

[3]李树生.《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市场化研究》[Ml].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4]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金融运行报告,2009

[5]王广谦.中国经济增长新阶段与金融发展.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PP73一145

[6]杨军.我国西部开发金融政策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3,3

[7]娜仁格日乐.内蒙古农牧区金融现状、问题与对策[D]. 浙江大学,2015,

魏磊,1991-05,男,蒙古族,研究生,内蒙古财经大学,研究方向:金融工程

本文立足于内蒙古地区,分析内蒙古农牧区经济发展与其金融支持的内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内蒙古农牧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猜你喜欢

农牧区农牧业金融服务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西藏农牧区户用沼气发展的思考
农牧区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要对症下药
山南地区农牧区防雷现状和对策
西藏农牧区妇女健康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