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侗族关键符号的风雨桥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2017-03-10黑洁锋杨珍珍
黑洁锋,石 林,杨珍珍
作为侗族关键符号的风雨桥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黑洁锋1,2,石 林1,杨珍珍3
(1.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 2.中国山地民族研究中心; 3.贵州师范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18)
风雨桥是侗族的关键符号之一,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侗族人的脊梁。随着侗寨生态环境的现代化,风雨桥的保护和传承任重而道远。数字化和遗产化为风雨桥的静态化保护带来了机遇。风雨桥与公共生活存在着“人造风雨桥,风雨桥塑人”的关系,因此,风雨桥与公共生活的融合是其保护和传承的关键,为此风雨桥的保护和传承必须从风雨桥的物质空间或者符号构建方面入手并拓展到侗族精神文化领域。在此基础上,风雨桥的活态化保护和传承要走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道路并使文化、产业和生态旅游与风雨桥的发展融合在一起形成文化产业链。
侗族;关键符号;风雨桥;静态和活态;保护传承
一、引言
民族关键符号对于民族意识、民族精神、民族交流互动、民族认同和民族群体价值观意义重大。侗族的风雨桥是侗族的关键符号之一,甚至被称为侗族人的脊梁。风雨桥又名花桥(装饰艳丽而得名)、福桥(风水好而得名)、凉桥(功能而得名)亦或者回龙桥(图腾崇拜而得名)。风雨桥建造始于何时,起源于何地,已经无史可稽。风雨桥形式多样,根据桥梁结构风雨桥可分为木梁型、石梁型、石拱型、木拱型,在诸多的风雨桥中木梁的较多;根据桥顶的造型可以分为硬山顶型、悬山顶型、歇山顶型、混合顶型,其中混顶型的风雨桥居多;根据廊桥的空间形式可以分为封闭式、半封闭式、开敞式,封闭式的风雨桥相对比较少见;根据风雨桥使用功能可以分为纯交通型、综合型、风水型[1]。风雨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它集合亭、台、楼、阁和廊于一体,做工精细,造型优美,融合众多工艺、技术和功能于一身。
凡是有水的地方必有风雨桥,它是侗乡主要的交通设施。风雨桥建造起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侗族居住的地方依山傍水、水陆相间不便于出行,需要诸多既可以遮风挡雨,又能够将山山水水连接起来的桥;第二,通往其他村寨的交通要塞大多有河流不便于相互之间的走动和交流。人类喜好与人交好的天性也需要架起了一座座民族交流和民族团结的桥梁;第三,侗族信仰万物有灵,他们收纳福气、聚集财富、保佑家族及整个寨子的安定和团结的愿望需要桥作为精神依托和信仰载体;第四,侗寨男女青年谈恋爱、其他群体交流娱乐等活动需要一个休闲场所;第五,村寨地域空间分界标志的诉求致使许多地方的风雨桥与寨门连在了一起。风雨桥既是跨越障碍的桥,又满足了人类对环境美和艺术美的追求;它将侗族同乡共俗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风格和民族精神意识都集中展示出来;风雨桥是承载着历史记忆和积淀的文化标签,换句话说,风雨桥囊括了侗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物质层面辐射渗透到精神文化层面。
作为物化的文化符号,侗寨风雨桥极具民族风格、地域特色和文化属性。风雨桥承载着侗族个体及整个民族的价值观、信仰、审美情操、历史传承、文化积淀、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随着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风雨桥的知名度也随之提高了很多。风雨桥成为侗族对外展示自我的一个重要窗口。然而,侗寨许多地区的风雨桥存在着桥体破败不堪、保护方法和措施缺乏或者不当、传承人断层、功能转化断裂、无法适应现代化的需求以及背后文化的没落等诸多问题。相关领域对风雨桥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其成因、历史变迁、建造背景、原始名称及涵义功用、审美意蕴、文化内涵等方面,鲜少有人将风雨桥的研究置于特定的历史积淀基础之上,寻找实现其继承性、实用性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为此,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已然迫在眉睫且任重而道远。
二、风雨桥发展过程中遭遇的困境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及在多次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可以发现风雨桥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如下。
(一)现代化对风雨桥的冲击
1.风雨桥与现代生境的适应度不高
风雨桥是侗族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而成的,尤其是人类的交往互动活动及相互作用。人类的交流和互动需求是风雨桥产生的根本动力机制。社会上存在着许多因为人类的交流和互动需求而创造的风雨桥,然而在后续的发展中,因不能及时满足人类新的交流和互动点而处于闲置状况甚至被荒废,使当初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建造的风雨桥不能发挥持续的价值。譬如,第一,风雨桥的选址极其讲究,原来一般建于水流相对平缓,河面宽度适中,地基相对扎实的地方,现在许多风雨桥已经不在河面上了,而是建在能够吸引游客眼球的村头或者干脆用风雨桥做寨门供观赏,有没有河流无关紧要,是否供娱乐和休息也无须深究,如肇兴做寨门用的风雨桥就没有架在河面上。第二,侗寨公路的快速发展,风雨桥的载重限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交通运输的需求,架在交通要道上的风雨桥已经很少了,如从江黄岗村的几座风雨桥都没有在交通要道上。第三,现代化丰富了人们的交往和娱乐方式,在风雨桥上开展传统的载歌载舞或者聊天等活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现代交往和娱乐需求,尤其无法满足年轻人数字化、信息化交流和娱乐需求。这些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风雨桥既没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时融合建筑生态的发展,又不能及时满足人类新的社会需求,有的已经处于闲置状态甚至被废弃了,因此,如何让风雨桥发挥持续的生命力攸关其生死存亡。简言之,风雨桥传承的关键在于增加风雨桥与社会生活的适应度,风雨桥与社会生活的适应度越高,风雨桥的价值就愈大,也愈能提升其自身的价值,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亦与此成正相关。
2.现代社交的强势介入弱化了风雨桥的交往行为
打工潮的兴起扩大了一批侗族青年人的交往空间,改变了其传统的社交活动和娱乐方式。曾经在风雨桥上谈情说爱、载歌载舞、进行芦笙比赛等是侗族青年惯常的休闲娱乐活动;现在大批外出务工的青年只有年关才回家乡加之冬季天气严寒,风雨桥没有墙壁不能御寒,风雨桥几乎已经没有了谈恋爱场地的功能,青年人的社交空间基本上已经转向寨子外的世界,寨内的社交主要是依靠走访亲朋好友,寨外的社交大多数人惯用电话、qq、微信、微博等数字和信息媒介方式,社交内容更多的是外面的所见所闻和新奇事件。这些现代多元社交活动和娱乐方式的强势介入在拓展侗寨社交空间的同时也减少了其在家乡社会交往的频率,弱化了其在家乡交往的激情。“交往行为是建立共识导向机制的唯一途径,而在社区公共空间设计中,促进交往行为可以使居民和谐相处,获得社区认同感,凝聚社区活力。一直以来社区设计的探索也充分证明这一点,从以往的注重物质空间设计,转向社会系统和谐发展的基调之中。”[2]44交往功能的淡化必然会弱化民族认同和民族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启示我们要用发展模式的思索、感知和观点来看待风雨桥的保护与传承。因此,风雨桥的物质空间设计必须以交往互动为核心,向其他功能辐射。
(二)风雨桥功能转化的断裂削减了其传承价值
侗寨的风雨桥是侗族的精神寄托、信仰载体、道德皈依和情感依托,传播至今风雨桥的许多原始功用已经丢失。风雨桥原本具有交通功能、交往功能、娱乐功能、休闲功能、信仰功能、观赏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如今,风雨桥的交通功能只保留部分,交往功能、休闲功能和娱乐功能已经严重流失;信仰功能在保留的同时也弱化了;只有观赏功能在不断强化并附带升级为商业功能。交通功能、休闲功能和信仰功能是风雨桥的原始实用功能;交往功能和娱乐功能是风雨桥的发展功能,也是最亲和、最接地气、最有发展前途的功能;观赏功能是人类追求美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文化传承功能是风雨桥的灵魂,在诸多功能中处于核心地位。然而,风雨桥的原始功能已经部分保留还处于继续被弱化的趋势,发展功能已经严重流失,只有视觉功能附带的商业功能在强化。商业功能是现代化的产物,这种状态是风雨桥历史功能和现代化功能在转化过程中的断裂。“历史的变迁和发展是无情的,历史改造和淘汰一些文化样式,当现代性作为人们的普遍诉求的价值观念而存在时,这种改造和淘汰的步伐更是加快。”[3]83侗族公共生活空间的汇总出现了新元素,风雨桥的功能嬗变了,风雨桥成了商业化介质或者观赏摆设,其社会功能、社会价值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展示功能和商业功能大于了交往功能,展示功能和商业功能还在不断强化,而交往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却在弱化和淡化。譬如从江黄岗的风雨桥与寨门比肩而立,但是却架在干涸的小河沟之上,已经没有一条正路通往桥上,这座风雨桥除了休闲功能和避雨功能外其他功能可以说已经完全丧失了。
功能转化的断裂必然导致其无法满足人类的现代性普遍价值诉求,长此以往,风雨桥就会成为一种特色文化遗产摆设,最终将有被历史浪涛淘尽的危险。如何让风雨桥发挥持续的生命力是当下保护民族特色文化遗产的关键,即让实体的静态存在物得到动态的文化交流和传播,用动态的文化交流和传播提高静态存在物的利用率和价值,激发其文化保持、发展、传承和利用的自觉意识,是当下功能转化的重中之重。
三、风雨桥的静态化保护策略
段宝林在其著作中将民间文化的保护分为静态保护和动态的保护两种。他界定“静态的保护主要是对民间文化成果加以记录、收集与保存。动态的保护主要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长远地活下使之适应当代生活的需要,成为新民俗的一个组成部分”[4]。数字化和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两大生存特征,它们为风雨桥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是机遇还是挑战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风雨桥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必须通过数字化和遗产化保护来推进其可持续发展。
(一)遗产化保护
步入侗寨不难发现,许多地方的风雨桥下的水质极度污染,河水严重萎缩甚至枯竭;同时,侗寨地区的风雨桥大多数年代久远,新建的风雨桥很少,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人们对风雨桥现实需求的下降,风雨桥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风雨桥的技艺和其背后的文化正日益没落。2006年,侗族木构建筑技艺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风雨桥是侗族木构建筑的杰出代表,很多地方的风雨桥已经挂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子,然而,并没有其他的具体跟进和保护措施,许多风雨桥年代久远破旧不堪、甚至被废弃。
面对这些现状,政府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图书馆、博物馆和展览馆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馆藏式的保护;另外,政府需明确管理主体,加快具体保护风雨桥的遗产立法制定,保护风雨桥及其背后的人文价值和资源价值等文化;政府有待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和研究所,对风雨桥进行保护和适度开发,防止过度开发和修旧如新等倾向;同时,政府要加强风雨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传习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风雨桥保护后继有人,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技术等基础保障;相关行政部门还要根据具体的发展目标拟定风雨桥的发展规划、制定详细的风雨桥保护方式和措施切实将风雨桥的保护和传承落实到实处,真正做到风雨桥的遗产化保护。
(二)数字化保护
风雨桥是侗族民间文化,它不仅代表着侗家的民族工艺和技术水平,更是侗族传播其民族文化,承载其民族情感,展示其民族道德的窗口,也是侗族个性表达自我的一种有效方式。然而,风雨桥基本上是靠传统的口传耳授传承的,既无文本又无数字化存储方式,随着传承人的断代,风雨桥的传承面临着难以为继的传承危机。
风雨桥的生态传承亟待投入一批专项资金,并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将风雨桥的整个营造流程尤其是营造仪式完整、真实地记录下来,保护风雨桥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并将其留存于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和数字展览馆等,保持风雨桥的原真性和整体性,让风雨桥进入更多人的视野。目前可通过图片、视频、音像、数字化建模等将侗族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技艺转化为方便、简捷、直观、安全的数字化资源,实现风雨桥的数字化存储、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呈现和数字化保护及传存。当前风雨桥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必须用新的视角解读风雨桥及其背后的文化,同时需要新的方式加以保存、展示和利用。风雨桥的发展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向大众提供多视角、多方式、多元素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使风雨桥文化得以永久性的保护和保存。
譬如,风雨桥在选址中如何考量成本问题、风水选地的依据以及功能定位等;风雨桥的桥台如何克服现在交通运输业的承重需求;风雨桥上的雕刻技艺、绘画艺术、组合形式等需要考虑的细节;色彩如何搭配;如何举行典礼仪式等诸多技术和文化因素。
四、风雨桥的活态化传承策略
风雨桥与人类的交往互动活动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首先,风雨桥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而产生的,人类的积极需求是风雨桥产生的根本动力。其次,风雨桥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促进了风雨桥不断的完善和日趋臻熟。最后,风雨桥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又丰富了社会活动,促进了侗族内部的交往互动,形成的独特文化效应和旅游效应激励着其他民族前来参观和学习,促进了侗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互动。人类利用风雨桥的交往活动主要依赖公共空间的营造和运用。风雨桥公共空间公共性的营造是通过构建公共物质空间进而拓展到精神文化空间来实现的。风雨桥公共空间的运用主要在于风雨桥如何与侗族人民的生活融合起来?如何与现代生态旅游、产业及文化高度融合?因此,风雨桥的保护和传承策略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文化产业化发展
营造公共空间实现文化产业化发展是风雨桥保护和传承的着手点。公共空间与人们的公共生活之间存在着“人造空间,空间塑人”的关系。人们开展公共生活的需要是公共生活空间产生的公共动力机制,也即催生剂。“扬·盖尔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象是城市内各种类型和尺度的公共空间,而核心则是空间中的人及其活动。其目标是通过对市民在公共空间中活动状况的研究,探究空间环境与公共生活之间的关系。公共生活机制对公共空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公共空间的形态和功能上,随着历史的变迁,公共空间随着公共生活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动。”[5]34这就促使能够产生相互理解的交往行为和共识型生活机制的创立。
公共空间包括公共生活空间和公共文化空间。公共生活空间主要是指公共物质空间环境的建立即公共空间的物质建设。公共文化空间是指在特定空间场域中公共空间的人文化和社会化建设。公共生活空间与公共文化空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公共空间通过设计过程参与、建筑过程参与、活动过程参与等参与方式对公共行为进行调节,从而运用物质实态空间创造出一种自身特有的独特的文化传统、文化个性和文化风格。风雨桥既是侗寨的公共生活空间又是公共文化空间,它展示了侗族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信仰和审美情操,并在交往互动活动中强化和巩固原有的社会关系并不断地拓展营造新的社会交往和互动关系。
具体可以考虑为风雨桥建立廊屋,为公共活动的开展提供空间场所。对内,可以在廊屋内设计供电和供水设施为长期交往互动活动提供设施,在廊屋内放置一些书本、杂志等供休息、休闲时翻阅,甚至在廊屋内安装网络为村民的信息交流提供力所能及的基础保障;对外,可以在廊屋里面设置一个微型的展览区,集中展示蕴含本民族特色文化的产品和物件,甚至可以设计一个小卖部专门销售本民族特色产品。同时通过培养创新人才设计文化产品,研发销售渠道和发展模式,实现民族特色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并在保持产品本真性和原生性的基础上,通过融入现代设计元素和旅游元素及服务,带动本区域的旅游业发展,建立产业与文化高度融合的旅游产业链。
(二)产业文化化发展
深度挖掘风雨桥文化推进产业文化化发展是风雨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物质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提升其文化附加值,来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同时提升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竞争力。这就需要文化因素的不断嵌入、文化内涵的持续注入和文化手段的巧妙运用,即实现产业的文化化发展。风雨桥是侗族特色民间文化,它集中展示了其所囊括的公共空间之内内部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信仰观念、审美情操和语言活动等文化,并在参与互动中营造新的社会交往互动关系和文化关系。
风雨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其实现产业文化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然而,风雨桥只靠自身的力量未免会显得势单力薄,无法单独撑起侗寨产品产业文化化的担子。风雨桥产业文化化过程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为此,风雨桥要实现产业文化化发展必须与侗寨其他特色文化融合在一起,在凸显风雨桥文化的同时,提升侗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只有在深入挖掘风雨桥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抱团发展,并开发其与其他产品、服务和文化之间的文化关联性才能助力产业文化化进程。
通过在风雨桥廊屋中,建立民族主题博物馆展示特色民族文化,如让游客在民族博物馆欣赏刺绣、服饰的同时可以观看制作过程;开展一些节庆活动扶持推进会,如可以在风雨桥上排练歌舞,举办节庆活动等,并鼓励游客参与其中提升其感知文化、参与文化的热情;展开侗族民族传统工艺抢救活动,如编制工艺、雕刻、绘画等技术,并为民间手工艺人及传承人制定奖励和激励措施,确保传统手工艺后继有人;同时通过深度开发、挖掘和整合本民族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并融入现代时尚元素,合理地改造和包装提升产品的文化价值、内涵和精神特质,既可以提升产品的文化价值和内涵,又能在实现产品文化化的过程中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三)构筑文化产业链
提升风雨桥与生态旅游、产业和文化的融合度形成文化产业链是风雨桥传承的关键。风雨桥是在社会交往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物质或者是符号体系,它用物质或者是符号创造公共生活空间并不断拓展公共文化空间。在动态互动中,风雨桥从建筑的文脉中呼应民族传统文化,将历史继承性和现实延续性结合起来,将静态物质动态化。同时,通过个体的交往互动来增强群体的认同感实现物质与文化的交互重叠。风雨桥与产业、文化和旅游的高度融合是一种活态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为风雨桥实现活态保护和动态传承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生态环境是侗族特色自然资源,更是风雨桥生存发展的基础。风雨桥利用侗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链具有很大的优势。风雨桥可以依托侗寨天然的青山绿水等自然资源,将侗寨的鼓楼、凉亭、寨门、戏台、民居、禾仓、禾凉等结合起来打造民族或者地域旅游标示性建筑,并发展特色聚落旅游;侗寨特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只有深度挖掘、开发侗寨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智慧将其打造为文化产品或者文化服务,才能将侗寨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实现文化产业化发展。风雨桥既是物质产品又是文化符号,可以将风雨桥的形态演变为迷你版的侗寨旅游纪念品,或者发展侗寨风雨桥主题公园,并配置以观光楼梯增强顾客的冒险体验和休闲体验;同时通过深度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通过文化创意设计增加文化附加值实现产业文化化发展。风雨桥承载着收纳财富聚集福气的文化,为此可以将侗族产品赋予信仰、祝福、心愿等文化,比如可以将风雨桥建为有文化创意的许愿桥成为生命和幸福的守护者。
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是风雨桥存续的基础,产业化是风雨桥发展的动力,文化化是风雨桥持续发展的催化剂,生态旅游是风雨桥发展的趋势;风雨桥相关产业的文化化是提升风雨桥产业竞争力,为其提供新的增长点的有效手段;风雨桥文化的产业化能提升风雨桥文化的经济价值,也是风雨桥文化快速持续传播的必要手段;风雨桥是生态旅游、产业化和文化化的物质载体和文化载体,它用符号建构将生态旅游、文化和产业融合在一起。通过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和生态旅游建设,风雨桥的可持续发展就有望了。
五、结语
风雨桥作为侗寨的一个物质或者是关键符号建构,在满足数字化和遗产化发展趋势下进行数字化和遗产化静态化保护是必然途径。同时实现其活态化保护和传承还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创造风雨桥新的时空载体,可以在风雨桥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促使人类的相互交流和互动;第二,产业、文化、旅游的异质相存到同质共融可以增加风雨桥与社会生活的融合度,融合度越高,互动效果越好,风雨桥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也越大。
风雨桥创造了侗族人民的公共生活空间和公共文化空间,并利用对公共空间的公共参与活动而调节侗族民众的公共行为。一方面,为风雨桥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时空载体即整合风雨桥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拓展公共空间走文化产业化道路。另一方面,风雨桥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度地融入侗族公共生活之中,深度挖掘风雨桥文化走产业文化化道路,同时风雨桥需要与生态旅游、文化和产业融合在一起,发展风雨桥文化产业链。当前要实现风雨桥的真正活态保护和传承,必须在数字化和遗产化的基础上为风雨桥创造新的共同空间和交往机制,并以此激发新的交往行为,创造出具有文化认同感及地域归属感的空间感受和系统的文化产业链。只有这样才能在历史继承性的基础上实现其现实持续性,也才能从具体操作层面上逐步实现风雨桥的可持续发展。
[1]蒋烨.中国廊桥建筑与文化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1.
[2]孔祥伟.社区公共生活与公共空间的互动[D].南京:东南大学,2005:44.
[3]闵英,曹维琼.重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文本意识[J].贵州社会科学,2016(11):83.
[4]段宝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精要[M].北京: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2008:11.
[5]赵春丽,杨滨章,刘岱宗.PSPL调研法: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质量的评价方法——扬·盖尔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论与方法探析(3)[J].中国园林,2012(9):34.
The Research of Roofed Bridge as the Key Symbol of Dong Nationality
HEI Jie-feng1,2,SHI Lin1,YANG Zhen-zhen3
(1.Guizhou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in 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2.The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Mountain Ethnology;3.Guizhou Normal College,Guiyang,Guizhou 550018)
Roofed bridge is a key symbol of Dong nationality architecture,and even can be said as the backbone of Dong people.With Dongzhai's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the protection of roofed bridge is facing huge impacts.This article obtains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oofed bridge origin,it will be clear about the key symbol significance of roofed bridge,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ideas concerning the roofed bridge,and from the roofed bridge and building ecological fit,the roofed bridge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pluralistic social involvement in three aspects,such as finding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problem.Based on this,it advances the roofed bridge static and living condition of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strategies.
Dong nationality;key symbol;roofed bridge;static and living condition;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K892.24
A
1671-9743(2017)07-0001-05
2017-03-29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各民族关键符号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研究”(13AZD057);2017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侗族关键符号及其在和谐民族关系建构中的作用研究”(2017qn30);2016年贵州师范学院项目“侗族关键符号研究——以风雨桥为例”(16YB021)。
黑洁锋,1989年生,女,河南南阳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苗侗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石 林,1945年生,男,侗族,贵州锦屏人,教授,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西南民族语言文化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杨珍珍,1995年生,女,土家族,贵州师范学院2014级学生,研究方向:侗族文化产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