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研究
2017-03-10刘继汉
杨 莉 刘继汉
(兰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730050)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研究
杨 莉 刘继汉
(兰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730050)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包括承认自然先在性的辩证唯物主义和以实践为中介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实践唯物主义视域下的时代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正视人的主体地位,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构建科学的生态体制。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 内在联系 启示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理论概括
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达程度还不是很高,由此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程度也没有达到今天这么严重的程度,但是两位伟人却敏锐的洞悉到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将会随着资本家无限贪婪的本性而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虽然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没有系统论述生态思想,但是从他们有关生态思想的论述来看,有造成生态破坏的根源分析,有生态问题的现状描述,有解决生态问题的远见卓识,因此,在马克思恩格斯所有的思想体系中不难发现其中饱含生态思想。
(一)承认自然先在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自然的先在性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前提。马克思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在这里,马克思精辟的论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自然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其二,人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必然会受到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制约。换言之,在自然界中,人是主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体。如此,马克思把人与自然联系起来加以考察,突破了以往把人与自然完全对立起来的旧唯物主义自然观,也为深入研究生态伦理思想和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论问题奠定了基础。
首先,自然界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为人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生存空间。这个生存空间的合理性完全取决于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科学性。其次,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其实践活动必然会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由此而延伸出人如何科学地进行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和如何认识客观规律,利用客观规律,以更好的为人自身服务。事实上,人作为“自然之子”,一方面在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中要懂得感恩自然,回馈自然,在人与自然的互馈中实现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人道主义的统一,这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学层面的考量;另一方面,自然规律对人的限制并不意味着人必须屈从于自然,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来满足人的需要。人的认识水平愈高,自然规律就愈能更好的服务于人。同时,人的实践能力愈强,自然规律对人的制约程度就愈大,而人的生存欲望是无限的,绝不会因为自然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制约,人的发展就会止步不前。相反地,人不仅不会屈服于自然,而是不断的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不断的实践,循环往复,以致无穷。这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论层面的考量。
因此,承认自然的先在性,把人与自然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就能克服历史上主客二元对立的旧唯物主义观点,避免人类中心主义的缺陷。只有确定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认清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才能够避免“日益滋长着人类可以征服自然的自大症,蔓延着急功近利的短视症,以及对自然资源无限性和增长无极限性的虚妄症”。〔2〕
(二)以实践为中介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自然界只有与人相互联系才是有意义的,因而马克思恩格斯所研究的自然界主要是与人不断进行物质交换的人化自然,这里的物质交换就表现为实践。由于人无法独立于自然界而存在,所以人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来向自然界索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故而不得不与自然界发生联系,因此,是实践将人与自然联系起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在自然界是主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体。主动性是由于人的生存欲望所致,而受动性则是人在实践过程中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实际上,只要自然界还存在,人的活动就会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而问题是怎么样能够使自然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制约不至于限制人的发展,这就涉及到主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关系问题。我们知道,在实践的过程中,人面对自然规律的限制不是屈从,而是主动的发挥自身特有的主观能动性。随着人的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实践能力的不断增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程度也就越来越深刻,随之自然的人化程度也就不断的加深。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人与自然的发展在互相影响中具有一致性。在这个过程当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始终是在不断的否定之否定之中克服自然对人的限制,推进人类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
在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来,人的实践程度也达到了空前的强度,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表现出越来越紧张的态势。这是由于资本家在利益的驱使下,过分夸大自身的主动性,忽视受动性才导致的。时至今日,人类想穷尽一切手段来弥补对自然的亏欠,但是收效甚微。这件事实表明:“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任何一种特定的能动性,都必然以某种特定的受动性为基础”。〔3〕如果忽视了受动性,人的行为就会变的盲目、自大、短视,那么接踵而来的就是自然对人无情的“报复”。
为了维持生态平衡,有些人主张“生态中心主义”,即通过弱化人的实践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显然这种“无为”的思想不仅是阻止人类社会向前进步的绊脚石,而且更不会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从伦理学的角度讲,倘若人的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趋善的,把“无机的身体”自然当做是自己的身体一样来尊重,那么人们的行为就不会野蛮,人的道德也不会沦丧。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的精华就在于人要发挥好自己主体地位的作用,科学的运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善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以道德的尺度来定位人在自然之中的位置,那么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会在人的主动友好下逐渐变得和谐。因此,要想使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成为可能,那么唯一的出路就在于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如此,才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但事实上资本家趋利的本性不会改变,生态危机的根源至今依然存在。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关联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以后的一种更高形态的文明,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在其理论渊源上,主要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各经典著作中。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积极践行深刻的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实际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和解也只有在不断构建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才是可能的,而这种生态文明的构建必须要有合理的制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也为这种制度基础搭建了科学的理论平台。
(一)生态文明的倡导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高度继承
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人们不得不重新回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寻求解决生态问题的良策。姑且不论马克思恩格斯是否有系统的生态思想,但是不得不承认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有丰富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而且马克思和恩格斯也非常明确的指出了实现“两个和解”现实路径。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十八大就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充分彰显了党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而且我们也看到了党在生态治理方面所下的决心和前所未有的环境治理力度。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论述,这些倡导无不说明党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认识趋于科学化和常态化。事实上,在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实质上表现为人与自然之间相异化。因此,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就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因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就是消除人与自然“异化”的过程。这里的异化实在地表现为人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当下处在一种被动的地位,这种被动正是由于人在实践的过程中过分的夸大主观能动性造成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当是把人从这种被动地位中解放出来,然后才有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而我们有得天独厚的制度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实际上就是在按照马克思所讲的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人道主义相统一的方向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在理论上就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生态文明的构建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在实践唯物主义视域下的时代体现
马克思恩格斯穷其毕生精力致力于人类的解放。这种解放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年代,比较多的体现了广大无产阶级自身的解放。在今天看来,这个解放不应当仅仅被赋予阶级意蕴,因为人的主体性在环境问题异常突出的今天已然不再有以往那种趾高气扬的姿态了。非常现实的一点是环境问题已经上升为关系整个人类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因此,把人类在自然中所处的这种被动现状变成和自然平等相处才是当务之急。
我们知道,生态文明的构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工业文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习惯了大自然的“无私”。想要使人类无私,必然在大自然无数次的“报复”以后才是可能的。恩格斯讲,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中国共产党积极践行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就是鲜活的例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等。这一系列的倡导,“表明了党和政府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宣言”。〔4〕总体上来讲,我国在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上基本上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理念体系,这一套理念体系正是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柱,同时“是对马克思生态文明系统理论的丰富和发展”。〔5〕
如今,中国共产党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紧密的结合起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以人为本思想的伟大继承。因为人民的幸福是生态良好和社会小康的统一体。只有不断的深入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的生态理念,把人在自然中的被动变成主动,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解放生产力,也才能够更好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此,按照美的标准建设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才有充分的可能性。
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人与人的和解和人与自然的和解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马克思恩格斯给予了“两个和解”以科学的论证,并提出了实现“两个和解”的具体路径。中国共产党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础上并积极践行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具体路径,集中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在生态建设的过程中的艰辛探索。
(一)要正视人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中不仅承认自然的先在性,而且承认人在自然中具有主体地位。正因为如此,许多西方学者认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没有生态思想的痕迹。那么要正视人在自然中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区分“中心地位”和“主体地位”,这也是在自然界这个人类的“无机的身体”中找准人类坐标的关键所在。其次,必须正确认知西方“绿绿派”和“红绿派”主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扬弃中不断充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中心地位”和“主体地位”的区别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中心地位”是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支配下,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不顾自然的承载能力,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一种普遍意义上的观念。长期以来,人类就是在中心主义的支配下,人与自然的“鱼水关系”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虽然人类从自然界中攫取了大量的财富,但是大自然却在人类的贪婪和无情的战争中千疮百孔。即便是到了今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旧短视,走生态霸权之路,为了自己的本性,却不惜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进而转移自己的生产矛盾,这种短视必然不是长久之计,因为环境问题没有国界。关于人在自然中的“主体地位”,是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这里的“主体地位”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的,并不是西方生态主义者那里的征服自然。只有人在自然中突显出自己的主体地位,才可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生态伦理的基础上,人类才可能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再造整个自然界”〔6〕。
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也必然地起西方学者的注意。西方学者关于生态问题的见解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绿绿派”,即生态中心主义者;另一类是“红绿派”,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实质上二者的区别也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绿绿派”主张通过弱化人的实践能力,使得自然通过自身的调节进而恢复到自然本真状态,这显然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大相径庭。就其主张本身来看,弱化人的实践能力必然导致人类社会停滞不前,甚至是导致人类社会的倒退,这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而“红绿派”基本上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精髓,主张通过人特有的主观能动性,合理的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目的。当然,“红绿派”的主张是相对合理的,但这却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抑或是资本的逻辑相互矛盾,因为资本的野心是无限的,这个野心从来不会让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变得合理。换言之,只要私有制还存在,环境问题的改善也只可能是在小的范围内通过一切技术手段得到的改良,根本不会从实质上或者站在全球范围的高度上改善环境问题。所以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和解”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彻底的实现。因此,人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毕竟人才是社会历史的主人,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内容,忽视了人,对任何问题的研究便失去了意义。所以,我们应当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指导下,集世界人民之智慧,携手共建美丽的生活家园才是真正应该关心的问题。
“环境兴衰,匹夫有责”。环境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迈进的同时,要充分重视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地位。当前,我们的环境问题依然不容乐观,尤其是西北地区,西南边陲,生态问题依然很严重。即使在党和政府的引领下不断的进行治理,但是也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要清楚的看到这一现状不仅是由于自然因素造成的,人为因素在其中也是“贡献颇丰”。例如过度开垦荒地造成土地的严重荒漠化和盐渍化;严重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严重下降,致使地表自然植被大量死亡等。这些问题虽然是由人地矛盾、人水矛盾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人的短视,没有认清人在自然中的地位,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解决这些矛盾。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集全国之智慧,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要合理利用科学技术
“马克思最早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认为人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自然资源,并创造出许多为人类服务的新能源、新材料。”〔7〕科学技术的兴起,不仅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我们知道科学技术是具有两面性的,如果不是科学技术的空前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未必会到像今天这么紧张的地步。因此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如果没有将其用在正当的途径上,必然会产生毁灭性的危害。例如,核武器的发明并用于军事领域,从维护国家利益的初衷出发,不至于沦落到落后就要挨打的地步。但是,倘若战争爆发,有的国家孤注一掷发动核战争,对人类来讲就是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我国,科学技术的充分利用主要体现在转变生产方式上。将科学技术作为转变生产发展方式的技术支撑,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循环经济是马克思最先倡导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贯彻,一个个循环经济产业园就是鲜活的例子。这些新型的节能产业园正是践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具体体现。除此之外,倡导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培育能源资源消耗低、辐射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广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8〕,也是我国为了建设生态文明而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的具体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深刻的体现了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之间的辩证统一。科学发展观将人作为核心,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是建立在科学技术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战略的纵深发展观。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尤其是绿色发展理念,旨在建设美丽中国,这更是科技创新战略和生态保护策略的一种高度融合,也是对马克思“再生产整个自然界”的理论延续。因此,科学技术的合理利用,无论是从科技本身的道德伦理意蕴还是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来讲,其作用都是不可估量的。
(三)要构建科学的生态体制
建国以来,虽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进行经济建设,但是党和政府从来没有在生态建设方面停止过探索步伐。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在修复因常年战争造成的极大生态破坏的同时提出了“兴修水利”、“植树造林”以及反浪费的 “勤俭节约”等思想,一直作为我们建设和治党治国的重要指导思想;邓小平敏锐的意识到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造成了环境的极大破坏,因此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治理的措施,并在1983年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江泽民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将环境法治化纳入依法治国的范围以及积极寻求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等思想。”〔9〕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种更高形态的文明写入党的政治报告,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中,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十八大以来,从习近平总书记的经典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已然成为我们国家制定政策重要依据,因为环境问题是切实关乎人民根本利益的问题。
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有良好的制度基础,更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因此在生态制度建设方面,我们就具有资本主义国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充分利用我国为生态建设搭建的良好平台,构建科学的生态体制是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的重中之重。事实上,在顶层设计上,我国已经为生态文明建设给予了理念和政策的支撑,但是有些地区的环境改善状况并不明显,这说明在贯彻和执行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严格问责机制是确保环保政策得以顺利贯彻的有力支撑。另外,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许多数据说明大多数中国人环保意识并不是很强,如果唤醒人们的意识需要很长时间,那么采取强制性手段制止环境破坏的行为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在倡导绿色发展的今天应当也要采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即法治和宣传两种手段都要兼顾,而且必须要加大力度,长此以往,环境保护就会内化为人民大众的一种意识,进而外化为具体的环保行为。
四、小结
马克思恩格斯预言的环境问题在今天已然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高度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并结合中国实际将其不断推进和发展,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的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两个和解”上所作出的不懈努力,也看到了中国人民在生态文明的倡导和环境问题的压力下逐渐“觉醒”的步伐。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建设“美丽中国”,才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唯一出路,所以,生态文明建设必然要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位置,如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是可能的。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5.
〔2〕黄志斌,任雪萍.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及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7):50.
〔3〕吕军利,王俊涛.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2):40.
〔4〕周光迅,胡倩.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宏阔视野审视生态文明〔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4):106.
〔5〕方世南.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系统理论的丰富和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2):17.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
〔7〕占伟,陈跃.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价值意蕴〔J〕.热点问题研究,2012(11):18-19.
〔8〕余维祥,余小雅.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向度〔J〕.生态经济,2013(4):182.
〔9〕张乐民.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开创生态文明新时代〔J〕.理论学刊,2013(10):13.
《青年马克思》简介
内容简介:本书主体分别是第二章德国哲学,第三章当代政治,第四章人类繁荣。在第二章作者追溯了青年马克思批判兴趣的的重大转变,即从批判当时落伍的德国政体转向批判当代国家。在第三章作者试图展现马克思是如何通过批驳鲍威尔的反犹太主义来详细说明他是如何理解人类解放的。第四章通过论述了费尔巴哈对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分析——社会的组织方式有助于人类实现大范围的繁荣。
大卫·利奥波德(David Leopold,1960—),英国牛津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政治理论专业副教授,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德学院约翰·弥尔顿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当代政治哲学、政治思想史、自由主义与乌托邦主义的关系、乌托邦理论的性质与作用。代表性著作:《青年马克思——德国哲学、当代政治与人类繁荣》。译者:刘同舫,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入选广东省委宣传部思想战线“十百千工程”优秀人才;入选中央九部委联合选拔的“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被中央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万小磊,广东科技学院应外语系教师。
作者简介:杨莉,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与社会;刘继汉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责任编辑:宋周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