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学“致用型”人才互动培养模式研究

2017-03-10李维意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史学历史人才

李维意 , 王 贺

(1.河北大学 历史学院;2.河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史学“致用型”人才互动培养模式研究

李维意1, 王 贺2

(1.河北大学 历史学院;2.河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坚持史学“致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史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适应性,必须正确处理“求是”与“致用”的关系,把“致用”理念贯穿史学教育全过程,内求深化教学改革,外求深度介入社会。“致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政治目标、学术目标和经济目标并重,内在地包含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的统一。培养“致用型”人才,在办学思路上要坚持“走进历史”和“走出历史”、“民族情怀”与“世界视野”的统一;在培养方式上要坚持“内互动”与“外互动”的协调,以教师与学生、教学与科研的“内互动”推动史学教育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外互动”,构建以“学以致用”为主线、以“内外互动”为动力的史学人才培养模式。

致用型;人才;互动培养

地方高校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立足传统、面向现代,立足当今、面向未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始终坚持“致用”的育人理念,以开放的胸怀与社会各界构建良性的互动机制,从而撬动史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不断激发史学教育的办学活力,不断增强服务文化强省的广度和深度。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地方高校史学专业要办得让人民满意,必须瞄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力强化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实现史学教育与社会需要的对接,内求深化教学改革,外求深度介入社会,坚持以史学“致用型”人才为培养为目标,努力提高史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适应性。

一、史学教育的“求是”与“致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文史哲、数理化等基础学科专业受到强力冲击,遭遇“冷门”的境遇,突出表现就是从“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就业先锋沦为“难于上青天”的就业乞丐。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出现所谓的“史学危机”,史学教育一度迷失方向,不知何去何从。一方面,“史学危机”可以理解为“历史教育危机”,究其原因,包括“受到经济体制改革、转型的影响”、“受到应用学科的冲击”和“史学教育的特点不突出,史学研究的目的不明确”等;[1]另一方面,“史学危机”可以理解为史学研究的危机,面对如火如荼的社会变革,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埋头搞学问,醉心圈内交流、高山仰止的学院派史学家出现了“集体失语”。[2]20世纪90年代以后,“戏说历史”、“图解历史”开始粉墨登场,从“百家讲坛”到历史主题的影视产生的巨大冲击波,令正统史学研究和大学史学教育始料不及,史学专家的历史话语“霸权”动摇了,大学史学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那么,在史学追求“仰望星空”的道路上坚持走一条脚踏实地的“学以致用”之路,这是历史教育摆脱危机,走出困境的关键。摆脱“史学教育危机”应当坚持“以追求真知为前提(求真)、以服务当下社会为己任(致用)”,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要“兼顾学术性与应用性”、“既重厚基础又讲宽口径”、“强调时代性,不失历史性”。[1]摆脱史学教育的危机,必须立足“三个面向”,重新确立教育理念,辩证把握史学教育“求是”与“致用”的关系。“求是”和“致用”是两种不同但却紧密关联的教育理念,“求是”以“致用”为旨归,若要“致用”必先“求是”,从“趣在求是”走向“学以致用”,[3]以“学以致用”统筹“趣在求是”,把“学以致用”作为史学教育的起点与归宿。“致用”就是践行,也是一种变革和创新。我国传统的育人理念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把“致用”或“践行”看作是育人之道的最后和最高环节。“致用”或“践行”是经过“学”、“问”、“思”、“辨”等环节的教育内化之后,由综合素质向实际行动的外化和升华。章太炎主张,“求是”与“致用”应当兼备,强调“求是之学”与“致用之学”应当“二者冶于一炉”。[4]梁启超在其《学与术》一文中则说:“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用者也。”严复在《原富》一书中则强调:“学主知,术主行。”[5]在古代,“求是”倘不能“致用”,或者是怀才不遇,或者是纸上谈兵,或者是“邦无道则隐”。史学教育的“致用”是“古为今用”最为集中的体现,而“古为今用”的意思就是说,历史的价值应当到现实中去寻找。

从国外历史教育的经验看,在“史学危机”中迅速发展起来的是“公共史学”(应用史学)。1976年,美国学者罗伯特·凯利和韦斯利·约翰第一次提出“public history”的概念,探讨了史学知识和技能在学术界以外场所的运用。1985年,我国学者蒋大椿发表《基础历史学与应用历史学》一文,提出发展“应用历史学”。但是,由于中国的社会转型、历史教化和资治传统,以及对“应用历史学”的学术摇摆等原因,限制了“应用历史学”的生存和发展。[6]为此,需要大胆地借鉴“公共史学”的理念与方法,突出社会需要导向,落脚于“致用”人才的培养,不断扩大公众服务的领域和范围,在服务社会和责任担当中实现史学教育的复兴。

二、史学人才培养的“致用”目标体系

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是高等教育办学的根本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后,高等教育就确立了又红又专的育人目标,即“政治化”与“专业化”的统一。期间,由于过分强调“政治化”而掩蔽了“专业化”,导致了“白卷英雄”的闹剧。改革开放之后,在恢复又红又专育人目标的过程中,赋予“红”与“专”新的时代内涵,从政治、学术、经济三个角度确立了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1993年国务院转发的《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意见》中“第一次把高等教育的政治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经济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学术目标(德智体全面发展)全面结合在一起并给予清晰的表述”。[7]1998年的《高等教育法》又专门强调了培养“创新精神”(学术目标)和“实践能力”(经济目标)的高级专门人才。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提法是扩大 “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着力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和“技能型人才”。[8]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看,已经基本确立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分类办学体制。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对于普通高等院校,一般认为,基础性学科专业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应用性学科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由此,史学教育理所当然地应当培养“学术型人才”。这对于全国重点高校如“985”、“211”院校而言,并不会受到多大的冲击,但是,对于地方高校的史学教育而言却步履为艰。地方高校的史学教育应当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为己任,确立“应用型人才”(致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术型”人才更倾向于“求是”,“技能型”人才更倾向于“操作”。史学“致用型”人才兼有“学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优点,把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集于一身,与“学术型”人才相比,它更强调“求是”向“致用”的飞跃,更强调运用史学理论和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技能型”人才相比,它具有更扎实的史学知识理论功底和运用史学方法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

史学教育应当培养“致用型”人才,“致用型”史学人才是一个综合性的目标体系,包含着素质、能力和知识等诸多方面的要求。陈丙义先生运用多维标度分析方法(MDS),从素质、能力、知识三个维度,深刻解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即“素质”结构包括“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能力”结构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学习能力”等;“知识”结构包括“一定的本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的实践知识”、“本领域前沿知识”。[10]

三、史学“致用型”人才的互动培养模式

培养史学“致用型”人才,就是要把“致用”的理念贯穿于史学教育的始终,以一种开放的胸怀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办学思路上坚持“两个结合”。一是“走进历史”和“走出历史”的结合。“走进历史”重在挖掘优质历史文化资源;“走出历史”重在开发优质历史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二是“民族情怀”与“世界视野”的结合。“民族情怀”重在以民族振兴为己任,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骨干人才,“世界视野”重在借鉴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对“致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把握,必须考虑学科专业的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结合,着力于培养大学生历史文化的服务意识和研发能力、历史文化创新与传播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历史文化服务的使者和中坚力量。

以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为指针,瞄准地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广阔市场,打造史学专业“传统文化服务”品牌,在地域历史元素、文化产业发展、特色文化品牌、文化传播共享、精神资源开发等领域积极契入,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充分彰显史学专业的办学价值。地方高校史学专业的价值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层次、服务社会的深度与广度等多个方面。确立历史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要着眼于“三个结合”:即系统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提升结合;学生继续深造与提高就业质量结合;服务社会发展与输送骨干人才结合。

培养“致用型”史学人才,必须大力突破史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最大瓶颈,即史学的基础性与应用性的冲突。概言之,基础性强,应用性弱。史学专业的基础性体现在课程体系上是“厚”与“宽”的统一;应用性体现在课程体系上则是“新”与“需”的统一。为此,要改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讲历史书”的倾向,把“致用”的育人理念贯穿于始终,实现史学教育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统一。

培养史学“致用型”人才需要构建互动机制,把“学以致用”和“内外互动”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全新的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学以致用”为主线、以“内外互动”为动力的动态培养模式。“内互动”即教学与科研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内互动”应当一以贯之地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内互动”是构建基于教学与科研互动的教学相长机制,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的实践性、创新性史学人才。“外互动”即史学专业教学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互动。“外互动”应当始终贯穿“学以致用”的原则,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文化服务能力。“外互动”是指人才培养与文化强省互动的社会服务机制,致力于探讨由“内互动”向“外互动”的转化与延展。提高“致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不断提高“内外互动”的频度和效价,拓展教学相长的丰富内涵。社会需要是撬动史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动力,为此,要以服务地方文化强省战略为目标,挖掘历史资源,推动文化传播,积极探索和实践史学“致用型”人才互动培养模式。以教师与学生、教学与科研的“内互动”推动史学教育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外互动”,实现“内互动”与“外互动”的有效连接。

[1]姚润田.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出路——从史学危机谈起[J].教育学术月刊,2012(8):51-54.

[2]孟德会.“史学危机”与史学人才培养[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4):18-20.

[3]徐永利.趣在求是,学以致用——对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1(11):66-69.

[4]马勇编.章太炎演讲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93.

[5]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编.学术会议过程与使用语言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6.

[6]姜 新.20世纪美国公共史学与中国应用史学的不同命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87-91.

[7]郄海霞.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变迁[J].中国高教研究,2009(3):33-35.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07-29.

[9]郭广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因素[J].中国高等教育,2011(5):12-15.

[10]陈丙义.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新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75-180.

TheResearchofthePatternoftheTalentsInteractionTrainingof“PragmaticType”ofHistoriography

LI Wei-yi1, WANG He2

(1.School of History, Hebei University; 2.School of Marxism,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2, China)

To insist the aim of talents training on “pragmatic type” of historiography and to improve the social adaptation of the the pattern of the talents training of historiography, we must manage the relation between “truth seeking” and “pragmatism” rightly and put the idea of “pragmatism” to the whole process of historiography education to deepen reform of the teaching inherently and get into society externally. The aim of the talents training insists the aims of politics, academic and economy and inherently includes the unific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s of quality, ability and knowledge. Talents training on “pragmatic type” should insist the thinking of the unification “getting into the history” and “getting out of history”, “national concern” and “the vision of the world” and the interaction training mode of keeping in harmony inside and outside. The “inherent interaction” that includ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ush the “external interaction” that includes historiography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ulture and to construct the pattern of the historiography talents training which the key is “learning for the practical usage” and the power is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teraction”.

pragmatic type; talents; interaction training

王释云)

F230

A

1008-6471 (2017) 04-0103-04

10.13983/j.cnki.jaechu.2017.04.018

2017-08-11

2016-2017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史学‘致用’人才互动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6-08)和2016年度河北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重大课题“基于师生互动模式的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影响力研究”(编号:Z001)

李维意(1963-),男,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猜你喜欢

史学历史人才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史学漫画馆
历史上的4月
史学漫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