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化与晚清社会
2017-03-10宋永林
宋永林
(河北大学 历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龙文化与晚清社会
宋永林
(河北大学 历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龙文化与晚清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龙文化是晚清仁人志士英勇抗争、寻求救国救民之道的重要思想根基;是清朝统治集团维持其封建专制统治的重要思想来源;也是晚清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中华文化的重要立足点。
龙文化;晚清社会;思想
一、龙文化是晚清仁人志士英勇抗争、寻求救国救民之道的重要思想根基
在绵延上千年的中世纪时期,“中国龙”一直占据世界舞台的中央,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开疆拓土,布国威于四方。但由于国人因循守旧,恪守“祖宗成法”和“圣人古训”,对出现的新形势和新事物缺乏认知,违背了世界技术发展的大潮,使得国家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1840年6月,停靠在珠江口岸的英国军舰的一声炮响,轰开了古老中国久闭的大门,西方侵略者踏上了中国的土地,鸦片战争爆发。在英军咄咄逼人的攻势下,“巨龙”最终弯下了以往挺拔的腰杆,继而,《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古老的中国社会开始转型。1856年,为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英国、法国在俄国、美国的支持下,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疯狂抢掠,火烧圆明园,咸丰帝逃死热河,传统的“夷夏大防”之局轰然倒塌,中国再次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连串的城下之盟。俄国乘机侵占了中国北方1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最大的获利者。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由于清朝统治者腐败无能,葬送了广大军民在中越战场上用鲜血换来的胜利,出现了“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战争结局。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凭借《马关条约》割占了台湾等大片领土,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助长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从此东方帝国主义和西方帝国主义并驾齐驱,虎视眈眈”,[1](P265)中华民族陷入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之中。1900年,英、美、俄、日等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乘机侵略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疯狂的掠夺行径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辛丑条约》的订立更使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龙”的威严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一次次摧残下荡然无遗!这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从未遇过的艰难处境,也是龙文化的灾难。
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中华龙文化,其“抗争、拼斗、刚烈、顽强、坚韧”等精神内涵已深深地烙在每个华夏儿女的内心,成为晚清仁人志士反抗外来侵略、寻求救国救民之道的重要思想根基。在列强的压迫下,中华民族饱受煎熬,一批批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前仆后继,他们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为民族的独立与振兴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在侵略与反侵略战争中,中华民族彰显了空前坚实的凝聚力和意志力。那种面对侵犯不甘沉默的抗争意识;绝不屈从,“爱憎分明、善恶有别”的处世原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追求;奋力拼搏、积极进取的协作精神,都在晚清社会变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奉献、包容、和谐、务实、自强”等龙文化精神内核是他们推崇的人生信条。晚清爱国知识分子面对国家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秉持人文关怀,把实现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幸福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追求。在中国人看来,龙象征着中华民族最崇高的事业,而事业与英雄紧紧相扣,“我们需要英雄”——这是所有民族的基本共识。中国是龙的国度,中国人是龙的传人,每个中国人内心都镌刻着龙文化的印迹。因而无论是位居庙堂之高的统治精英还是身处江湖之远的平民大众,心中都蕴含着一个英雄梦。晚清社会的仁人志士都怀着为实现国富民强的伟大事业而奋斗的英雄梦,这与我们今天所追求的“中国梦”殊途同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表现的中华民族英雄气概,正是来源于龙的那种威武雄壮的磅礴气势。
面对西方列强的疯狂侵略,民族出现危机,一批又一批的民族英雄身先士卒、无畏死亡,舍身抵制外国列强的野蛮侵略。林则徐、冯子材、邓世昌、左宝贵……虽然功败垂成,但他们用血泪书写了近代中国历史上最为悲壮的一幕,成为千古传颂的英雄楷模。
战争硝烟散尽,一些开明的知识分子痛定思痛,夙兴夜寐,为延中华民族之命脉殚精竭虑,实乃近代民族国家发展之中流砥柱。一批批改革家挺身而出,铁肩担道义,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为民族的振兴奔走呼号。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虽然他们最终为封建顽固势力所吞噬,有的甚至惨死在刽子手的屠刀下,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气概和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他们是污浊昏暗的晚清政治中的最强音,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赞歌!他们向世界宣告,一个自强不息的中国巨龙依然矗立在世界东方。中国开明的改革家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这不仅是奔腾不息的中国龙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光。
这些仁人志士和改革家,都是深受龙文化熏陶的典范,是龙文化的代表者,更是中华民族的旗帜、前进途中的路标。他们无论成败,那震彻寰宇的抗争音响和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都会永载中华民族的史册。
在晚清社会中,中国人关切的是救亡与图存,是中华民族在激烈竞争中的永存与蜕变。龙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给予国人非凡气势的力量,影响着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晚清仁人志士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此伏彼起的抗争和革新浪潮,呼唤着新一代中国巨龙的崛起和中华民族的腾飞。
二、龙文化是清朝统治集团维持其封建专制统治的重要思想来源
自古以来,龙是皇帝的标志,皇帝是龙的化身,龙的徽标被中国古代帝王所垄断。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龙”的帝王,是为“祖龙”。[2]汉高祖刘邦自称龙子以骗世人,是第一个以龙子自居的皇帝。此后的两千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均自称“真龙天子”,龙成为皇帝最重要的代名词之一,龙文化成为帝王文化。作为上层的官方文化,龙在象征帝王皇权、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龙蕴含着神秘、强大、勇猛、刚烈的磅礴气势,故成了帝王们用于镇臣民、镇畿疆的国家至尊守护神。
1644年,清军入关,明崇祯帝自缢而亡,明朝覆灭。清王朝建立后,满洲贵族统治者全面承袭汉文化,对龙文化进一步充实、发扬和利用,利用龙神迷信和龙纹标识强化封建专制统治,其形式多样,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龙纹载体大增,如皇帝衣冠、印玺等帝王专用品;舆轿、船只等交通工具;玉、瓷、木、石制之工艺品、日用品、礼器等。第二,设置专门性的管理机构,如太仆寺管车马,太常寺管宗庙祭祀及礼乐,织造府负责织造宫廷所需丝织品等。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导致“吾国受制外人,领土日削,主权日丧”。[1](P38)国内人民起义的浪潮也是此伏彼起,此时的清王朝内忧外患。在这种情形下,清王朝加强了对龙文化内涵的利用,借以强化对民众的思想控制,巩固封建专制统治。龙被封建专制君主垄断,为其独裁统治服务,这是龙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清末,中国出现了第一面真正近代意义上的国旗——大清国黄龙旗。这缘于19世纪60、70年代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整顿海防、筹设新式海军之举措。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和战后危机,真切地刺痛了满族贵族统治者,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岌岌可危。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论的指导下,一部分开明的官绅士庶决心“师夷长技以制夷”,以应对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而清政府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更是青睐有加,不再将其斥为“奇技淫巧”,把建立新式海军提上议事日程。1862年2月,清政府决定向英国购买新式舰船,并把具体事宜交由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李泰国全权负责。1863年5月,李泰国与英国海军上校阿思本率所购8艘舰船抵华,组成“中英联合海军舰队”(阿思本舰队)。鉴于以往的外交活动中,西方各国均悬挂国旗,颇具声势。而中国却无旗可挂,这不仅不适应近代外交的需要,而且有失“天朝威仪”,故清政府决定设计一面大清国“国旗”。随后,李鸿章向慈禧太后上呈了多种备选方案,如黄龙旗、麒麟旗、虎豹旗等。慈禧太后相信“龙”是帝王的象征,而金黄色又为皇室所独享,“皇帝即是国家”,故最终选用黄龙旗作为大清国国旗。虽然后来清政府购买船炮以建立近代化海军的初次尝试失败,但“黄龙旗”却沿用下来。[3]后经清廷批准,“三角黄龙旗”成为中国官船的旗号。
1876年冬,中国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率团出国访问,而后由于各方面需求,清政府对外出访和交流活动迭次展开。从此,作为古老中国和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开始主动融入世界,这不仅有利于西方国家加深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而且进一步推动了龙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流和借鉴。1881年,为了与国际接轨,李鸿章奏请将三角旗改为长方形旗帜。1888年,清廷颁布《北洋海军章程》正式确认“黄底蓝龙戏红珠图”为大清国国旗,亦作为海军军旗使用。至此,大清国国旗得以确立。
清王朝以龙作为国旗图案,体现了清朝统治者对龙文化作用的极大重视。国旗代表国家,国旗上的龙代表皇帝,这样一来,便将“皇帝是国家的总代表”“朕即国家”的内涵诠释得淋漓尽致。凡是有龙旗飘扬的地方,就有龙文化的照耀,即受天子安抚、教化善行之乐土。清王朝借黄龙旗彰显其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继续向其臣民灌输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的思想认识,最终希望在纷杂的社会现实中维持其封建专制统治的稳定以及百姓的绝对服从,从而加强集权统治。
三、龙文化是晚清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中华文化的重要立足点
在关于龙是什么的问题上,闻一多先生说:龙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而成的一种综合体”,[4]这凸显了龙文化极大的包容性。在晚清社会,立足于以龙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并随着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不断加深,中华文化获得了新的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在中西文化碰撞和融合背景下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的历史”。[5]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血缘、重传统的古老民族,龙文化是我们与过去密切联系的精神纽带。毋庸置疑,我们一直生活在以龙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链条上,在历史与现实中,由于持续与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等外域文化进行交流融合,使得龙文化能够不断地补充新鲜血液,永葆生机与活力。在大动荡、大变革的晚清社会中亦是如此。
明末清初,西方近代学术思想开始向中国传播,即西学东渐。中西方文化在长期接触中所积累的矛盾和冲突,终于在19世纪中叶全面爆发。西方列强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为护符,在中国横冲直撞、肆行无忌。“帝国主义的魔手,插进了中国,我们开始要受压迫了”,[1](P139)一次次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接踵而至,刺醒了中华民族的有识之士。作为“龙的传人”,当中国龙面临困境时,他们勇挑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把目光投向遥远的西方世界。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伸民权、设议院、倡导君主立宪”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自由、平等、博爱”,无不体现出对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借鉴与吸收。在这一系列的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的中国人继续发挥龙文化巨大的包容性优势,汲取国外优秀文化营养,为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改造和现代化转型而不懈努力。
在晚清的文化大冲突与大融合浪潮中,近代西方世界的先进文化的强大冲击不仅改变了国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而且也引发了整个民族对自身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龙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近代开明知识分子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秉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理念,以中华龙文化为立足点,倡导国民积极投身于文化革新运动,唤起全民族的觉醒和思想解放,掀开了中华文化发展的新篇章。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维新变法期间资产阶级维新派与洋务派论战、1905-1907年间资产阶级维新派与资产阶级革命派论战……这些政治思想大争论,推动了思想大解放。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革新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它以龙那种纵横四海、升腾于宇宙之间的敢于冲决一切障碍的磅礴气势,沸腾着每个华夏儿女的满腔热血,宣示着中华民族彻底扭转悲惨命运的光辉前景。
晚清文化运动是东西方两种文明、两种发展模式、两种风俗信仰的激烈碰撞,与以往东方内部文化的冲突在性质上有着根本的区别。其中,以龙文化为中华传统文化立足点,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全面反思、批判和改造,无疑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次“跨域融合”。其目的在于维护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国龙”的尊严地位,并以此为基础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中国巨龙”会重新傲视世界,龙文化也将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寻求救国救民之道的近代爱国志士心中,特别是睿智的思想家心中,都涌动着无穷的创造思维。中华龙文化多元融合的创新精神,将会使他们对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全人类文化作出新的批判、选择与融合,“以我为主,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文化竞争优势。中国坚贞不屈、百折不回的民族精神与新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无疑会给中华民族注入新鲜血液,使中国在新的世纪里昂首阔步、奋力向前。中华龙文化的包容性特征,对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全世界各民族文化多元共存,种族之间相互包容、尊重彼此、和谐共处,是消弭现代世界种种纷争和促进世界人民大团结的必由之路。
世界近代史是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向整个世界扩张的历史,明清时期的中国封建社会日渐没落,康乾盛世也仅是“落日余晖”,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国家颓势。19世纪的中国内外交困、国势衰微,社会的种种顽疾拖着中国在近代社会中举步维艰,也使得中华龙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一批具有民族忧患意识的爱国志士,立足于以龙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的沉疴积弊进行大清理。这不仅是中华民族自我批判与自我调整改造的开始,更是民族希望之光!经过一百多年的反思、批判与改造,如今的中华民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萎靡的“中国龙”终于睁开了朦胧惺忪的睡眼,日渐强壮。当今中国正走在民族复兴的光辉大道上,“中国龙”必将在新的世纪里蓬勃奋起,涅槃重生!
[1]萧一山.清代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2]司马迁.史记: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二册[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4]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1卷[M].北京:三联书店,1982.
[5]杨正军.“文化自觉”视野下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变迁与转型[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4).
责任编辑:李新红
Dragon Culture and the Late Qing Society
SONG Yong-lin
(Hehei University,Baoding 071002,China)
The culture of drag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ate Qing society. It is a very important ideological foundation for the fighters against conquering at the late Qing period. It is an important ideological source for the ruling class on Qing to maintain their feudal autocracy,and is an anchor point of Chinese culture for China-West culture Communication.
the culture of dragon;the late Qing society;ideology
2016-10-27
宋永林(1993-),男,山东冠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1004—5856(2017)08—0118—04
K25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7.08.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