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应对研究

2017-03-1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伤害事故医学院校体育运动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部 河南 南阳 473000)

医学院校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应对研究

□余飞海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部 河南 南阳 473000)

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在高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一旦发生,后果极其严重。本文立足医学院校实际,开展针对性的调查研究,提出切合实际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医学院校 体育运动 伤害事故 预防与应对

1、医学院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类型及影响

高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是指高校组织实施的校内外体育活动(包括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和课余运动训练等),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体育场、馆和其他体育教育教学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突出特点是伤害事故发生与高校组织实施的活动、场地器材、设施等密切先关,结果使在校学生发生实质性损害后果。

2、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类型

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体育课教学过程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多发生在对抗性或具有风险性体育教学过程,如足球、篮球教学比赛、体操器械练习、田径运动的长距离跑、投掷项目、游泳教学等;二是学校组织的早操、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运动训练、体育竞赛等过程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三是学生自愿参加的课外体育锻炼过程中发生的伤害事故,主要是具有对抗性的球类竞赛项目;四是因学校场地器材等存在缺陷或管理不善致学生受到伤害等。

3、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影响

高校一旦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就会对学生及其家属造成身心上的伤害,任课教师或活动组织者就会缩手缩脚,甚至因噎废食,学校要面对事件的协商处置、网络舆论的风险,声誉、经济受到损失,甚至还要面对法律等问题。

3.1、对学生及其家属造成巨大的身心伤害

当今大学生基本是清一色的95后独生子女,他们特立独行,个性张扬,他们是父母亲朋的掌上明珠,肩负着全家和亲朋的希望。学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除了学生本人要遭受身体上、精神上的痛苦,学业的耽误,还要面对母校和家庭的两难。对于家庭而言,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发生,心理上会造成极大打击,如果出现极其严重的学生死亡等恶性事故,会造成家庭的残缺,一个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新问题就会出现。

3.2、严重影响任课教师和活动组织者工作积极性

经对100位医学院校体育教师问卷调查,在选取教学内容方面为了规避体育课学生伤害事故风险,9,老师愿意选取广播体操、太极拳、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基本技术教学,选择足球教训内容的仅有13位老师,开展过足球比赛教学内容的仅有6位老师,至于开展中长跑、体操器械运动、田径三铁项目教学的基本是无人问津。体育教师害怕出事故已经成为常态,首先是三铁项目淡出教师授课内容,现在是稍有对抗性项目就不再愿意开展,严重影响体育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3.3、对学校产生不良影响

打开百度词条,输入高校体育伤害事故,一个个触目惊心的高校学生伤害事故案例展现在我们面前,对此,专家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害怕体育活动出事故是高校体育工作者共同观点。学校一旦发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面对家属和自媒体的多重压力,处理起来非常棘手,费时费力,甚至学校声誉会受到影响。为降低风险,学校在组织医学生开展体育竞赛时更是缩减项目,查阅河南省6所医学本专科院校网站,2016年只有一所院校举办过足球比赛,在田径运动会上更有院校将标枪、铁饼、跨栏跑、长距离跑等所谓风险项目拒于竞赛之外。

笔者曾亲身经历一起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全过程,足球教学比赛课上,两个学生在拼抢争球的过程中,不慎撞在了一起,其中一位学生摔倒,造成股骨粉碎性骨折,由此引发长达两年的善后处理。伤者家属多次到学校讨要说法,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赔偿要求,学校本着以学生为本,关爱学生、救治在先的理念,主动缴纳全额医疗费,并多次到医院探视、慰问,全力做好受伤学生的救治工作。在此期间,安排相关人员与伤者家属反复磋商,提出适当救助和补偿条件,但仍不为伤者家属接受,理由就是学生是在体育课堂上造成的伤害,学校和致害学生就应该负全责,为此,家属一纸诉状就将致伤害学生连带学校一块诉至法院,后经区、市两级法院审理,均认为学校无过错,但应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九级伤残的结果划分赔偿数额,包括治疗费、伤残赔偿金、护理、交通、生活补助、营养费等各项费用,参照《人身伤害赔偿解释》和《民法通则》相关规定,结合我省2015年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实际情况,法院依据公平原则判定学校承担部分经济赔偿,学校按照法院判决结果按时共计支付了近12万元,但学生家属不能接受,仍继续向省高院提出再审申请。同时学生家属、亲朋多次到校讨要说法,向各级政府、上级主管部门信访等渠道反映诉求,还要关注网络舆情,这都给学校造成巨大压力,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

4、医学院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原因

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发生有其多方面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4.1、医学生个人原因

一是医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在体育运动中对老师的安全教育重视不够,不能贯彻体育教师教学安排,不遵守课堂纪律或竞赛规则,准备活动不充分,不按规范动作进行练习,容易造成不合理对抗或其他运动伤害。二是医学生故意隐瞒自身患有先天身体缺陷或不适宜运动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血友病、先天性血管瘤畸形等。三是医学生学业任务繁重,课余运动锻炼时间少,缺少科学锻炼的方法,在体育课堂或体育活动中运动能力不足,由于动作变形造成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4.2、体育教师原因

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或体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体育教师由于思想上重视不够,没有按照要求贯彻课堂常规,安全教育不到位,不能很好的落实安全保护措施,不掌握学生基本情况、准备活动不充分,课堂或活动组织不力是导致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

4.3、学校方面的原因

近年来发生的高校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往往有学校的原因。一是体育制度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到位,对特殊重点开放性场所值班制度没有很好的落实,疏于管理酿成事故,例如游泳馆发生的溺水事故。二是体育器材存在缺陷,比如篮球架断裂倒塌造成的严重伤亡事故。三是活动组织混乱,运动训练或运动会器械伤人事故就是典型案例。

5、医学院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预防措施和应对措施

医学院校应未雨绸缪,采取合理措施做好体育运动伤害事故防范和应对处理。

5.1、医学院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1)健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措施。建立健全体育教育管理各项制度,尤其是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提高体育教师职业道德,认真履行教师职责,精心组织每一堂课,如有违反按照教学事故各项标准予以处理。同时,完善重点特殊场馆管理和值班制度,并做好预案,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2)认真开展学生体质检查,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发挥医学院校自身优势,充分利用附属医院医疗资源,开展各种情况下的学生身体检查。首先要对新生进行入学资格身体检查,建立健全新生健康档案,对不适宜运动的学生单独建档立卡,并将相关材料转交体育教学部门,为体育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和体育运动各项活动做好服务。其次要在运动会和单项体育竞赛活动前,组织参赛学生开展专项体质复查,掌握运动员健康状况,坚决杜绝运动员带病参赛,有效防范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发生。

(3)课前或组织活动前精心准备。课前认真备课,组织体育比赛等活动细化方案,将安全教育、自保互保措施落实到课堂或体育活动各个环节,提高学生防范安全事故自觉性和能力。贯彻好课堂常规,做好准备活动,这样,学生体育活动中发生的肌腱断裂、不合理的碰撞造成的骨折等安全事故就会减少和避免。

(,)购买大学生团体平安保险,增强防范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能力。为有效解决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多渠道为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第一种是学校出资为全体学生购买大学生团体平安保险,这种团体保险费用较低,一般人均每人每年5元,可以防范一般各种突发意外伤害事故,,000元以下的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在基层部门就能很好地解决;第二种是为学校体育竞赛运动队购买保额较高的商业保险,运动员一旦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按照约定保险公司就能承担相应的费用,做到防范于未然;第三种鼓励学生个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增强自身防范意外伤害事故的能力。

(5)定期检查维修体育场所和相关设施器材。体育教育和管理部门要熟知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等基本情况,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于有质量瑕疵、性能出现问题的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等要及时维修和更换,确保处于良好状态。

5.2、医学院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应对措施

体育运动伤害事故一旦发生,就要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应对,应对及时,合理有序就会降低负面影响和损失。

(1)发挥医学生专业特长,及时做好初级伤情处置。现实中,学生发生长跑晕厥、游泳溺水、对抗性活动骨折等时有发生,如果不掌握掌握体育运动保健知识和初期急救急护技能,面对突如其来事故,老师和学生束手无策,酿成学生死亡的事故就会发生,因此,医学院校体育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使医学生能熟悉运动性疾病和防治措施。在体育课中开展急救急护演练,尤其对于晕厥、溺水、骨折、肌腱断裂等伤情做好初步诊断,并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就能降低伤害等级,避免二次伤害,就能很好的应对突发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发生。

(2)一旦发生严重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就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正确应对。首先第一要务是救治,迅速将学生送往就近专业医院,全力进行救治;其次,第一时间通知学生家长,做好与家长沟通协商,再者,做好原因调查,收集详细资料,做好涉法诉讼和舆论应对等问题。实践中,学生受到伤害,家长情绪激动是情理中事,在救治学生中要体现老师和学校人文关怀,这样能有效化解矛盾,降低处理难度。在后期协商处理、法律诉讼过程要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在协商和诉讼阶段能做到合法、合理、合情应对。同时,网络和宣传部门要关注网络舆情,及时发声,公布真相,降低网络舆情负面影响。

6、结论

针对体育锻炼以身体练习为主,本身存在不可避免的身体接触,可能会造成伤害事故这一现实,医学院校要将安全教育贯穿体育教育和活动全过程,健全制度,强化安全措施,严防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发生,同时,发挥医学生专业特点,开展急救急护演练,做好预案,正确应对,有效降低伤害事故影响。

[1]谢娟.高校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规则分析与防范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2015,8.

[2]胡雪晴,薛鹏.校园体育运动过程中应急机制的建立[J].学校体育学,2016,27.

[3]李玉辉.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运动伤害事故风险规避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34.

G804

A

1006-8902-(2017)-03-SY

余飞海(1971-),男,汉族,河南省南阳市人,硕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伤害事故医学院校体育运动
从陕西省司法案件数据看学生伤害事故预防的关键点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呆呆和朵朵(13)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