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影响因素探讨

2017-03-1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育锻炼高中生

(新疆塔城地区第一高级中学 新疆 塔城 834700)

高中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影响因素探讨

□齐红春

(新疆塔城地区第一高级中学 新疆 塔城 834700)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我国的教育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改善理念,体育课程也无一例外。我国的体育课程曾经提出,要坚持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养成喜欢运动并且坚持运动的习惯。但是由于目前我国高中学生的学历压力比较大,加上运动意识的淡薄,很少学生能够持之以恒的进行体育运动锻炼,更不用说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既受个人的影响,同时也有自己体育锻炼认知的影响,是由价值观、兴趣爱好以及品质特征等多方面因素所影响的。我们主要从主观影响与客观影响两个方面入手,深入了解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好情况以及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高中生 体育锻炼 习惯 影响因素

高中的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自我意志以及终生锻炼习惯的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高中是学生迅速长身体的阶段,我们在除了进行对学习知识的教育外,还应注重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教学。在高中教学阶段,教师应结合体育运动的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为坚实的身体打下基础,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主要结合影响高中生锻炼的主要因素,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出发,并探索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有借鉴作用。

1、影响高中生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

1.1、学校的体育教育理念以及体育设施不完善

学校对于学生的体育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以及体育锻炼的习惯,次那个人帮助学生树立坚持体育锻炼的长期意识。但实际上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以及师资力量等各个方面对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存在着重大的影响。除此之外,教师与体育器材的配备也极其的不完善,由于新课改的实行范围比较小,很多学校还是以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为主,上课还是以班级为单位,这就会导致很多学生锁上的体育课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或者需要的,所以积极性收到了很大的打击,在体育课上,学生渐渐喜欢自由活动,排斥体育锻炼。学校为体育教育所提供的锻炼场地也非常有限,运动设备少切陈旧,像篮球场、足球场等场地都非常小,大大的减少了学生的运动热情。其次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时间不够,随着教育被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学校只注重学生的高考成绩,对学生体育锻炼情况并是高度重视。所以很多学校经常出现体育课被取消,挤压掉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用来上课。这就大大的打击了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学生的课外时间也被补课、家庭作业等各种学习活动占领,很多时候连正常的睡眠都不能保证,更不用说有时间去锻炼了。

1.2、家庭教育理念的影响

一个人最先开始接受的教育就是来自于家庭的教育,它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的认知习惯、知识水平、家庭收入以及最重要的对体育锻炼的认知都有可能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如今的知识化社会,学习贯穿了教育的始终,很多家长为学生报各种辅导班,将课余的时间全部占满,在他们看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就是浪费时间,对耽误孩子的学习;更有甚者,是孩子自己本来有强烈的锻炼欲望但是由于家长的认知不到位,就严格限制孩子的锻炼时间或者彻底不让孩子锻炼,没收他的锻炼工具,阻止他们锻炼,更不用谈家长主动要求孩子进行锻炼,那只是存在于极少数的家庭。

1.3、社会对体育锻炼的重视不够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的人均体育场所占面积远不如韩国、日本等国家,而其中体育锻炼设备不足的现象尤为严重,很多地区少见到可以用于日常锻炼的设备。社会对于体育锻炼的反响不够积极,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产生错误的判断。除此之外,我们可以见到社会上组织的关于全民运动比赛的活动也越来越少,举办的规模也在随着时间做减法,这也让学生缺失了很多进行日常锻炼的机会。由于种种问题的集合,社会上的体育锻炼的氛围越来越薄,没有社会风气的带动,学生在校外进行体育锻炼就没有一定的动力以及条件支撑。相关部门及媒体没有正确科学地对待这件事,也影响着学生体育锻炼的养成。

2、影响中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观原因

2.1、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热情

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高不高,是影响学生能否坚持锻炼的直接因素,他能保证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但是中学生的兴趣爱好的持续性不够强,因此难以让体育锻炼形成习惯。学生往往会因为觉得累就不愿坚持下去,刚开始的时候信心百倍,热情四溢,但是过不了多久积极性就会减退,还没有形成习惯,就已经打退堂鼓了。即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已经开始迈向理性化、功利化,他们会因为这件事对自己有好处才喜欢才去做,但是对于侧重于生理化的体育运动仍然表现出较大的排斥感。

2.2、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意志力不够强

意志力的强弱对一个人的精神建设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它能及时有效地约束一个人去做应该做的事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青少年的生活水平都有很大幅度的提升,除此之外,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的娇惯、宠爱,这些一直伴随着孩子的生活,因此,他们的意志力就比较薄弱,在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吃苦耐劳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度比较薄弱。而这些精神方面的因素在体育锻炼上就会被放大,很多学生都因为体育运动的辛苦,稍有劳累就选择放弃,这种意志力薄弱的现象随着时间的增长也会越来越明显,这就导致体育习惯难以养成。其次,他们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了解的不够,认为体育锻炼没有学习力来的重要,所以他们更愿意将时间花在学习上,对于体育的锻炼,更是可有可无。

3、培养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措施

3.1、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体育认知

在进入高中后,学生们的身体会有不同程度的发育,这就对运动的种类以及时间有着很大的影响性,但心理因素最为重要。在这个时间,教师可以注重对学生体育认知的教育,提高他们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度。我们知道,加强对心血管系统机能有氧耐力的训练,有利于发展好机体的体能。但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只注重对基本的体能训练的教学,但是对于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以及认知和兴趣的培养,教师一般都敷衍而过。但这样下去,学生对体育锻炼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端正的态度,教师所教授的基本体能技巧学生大豆不会又太大的兴趣也不愿意学,并没有完全掌握,这就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但是如果教师在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定期的体育认知培养,学生就会有了争取的认识,慢慢提升兴趣,在体育课上就会有积极性去学习体能技巧,最终就有利于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3.2、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

(1)发动偶像的力量。

一般喜欢某种体育锻炼的同学,在他们喜欢的那项运动中都有着几个体育明星,那些明星就是他们进行车厢运动的一个支撑。比如说喜欢看NBA的同学就对篮球有着很深的感情,想著名的篮球明星姚明、科比等,看着明星们的精彩表现,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有这么好的技术;而很多痴狂于足球明星贝利、马拉多纳的同学,就对足球比较感兴趣,在课余时间也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去模仿球星的动作,将这些明星是为自己的目标,想着慢慢向明星们靠近,就会很努力的练习。体育教师要善于观察,抓住学生对体育明星的喜爱进行教学,让喜欢足球的进行足球练习,学组织学生多看一些专业球星比赛,让学生对技能这方面有更多的了解,并为之努力。这样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带着热情参与到体育课堂中。

(2)多进行话语激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传递自己的体能知识,其中最应注意的就是趣味性,将语言通俗易懂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且养成体育锻炼习惯。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体力不足的同学多进行一些话语激励,比如说,你简直太棒了;这个动作你做得很到位;嗯,你练习的很认真,等等。激励学生在失误中进行锻炼,坚定他们的信心,从而养成好的习惯。

(3)通过比赛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过程不那么枯燥乏味,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进行培训。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乐趣。学生所学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可以用到的地方,如果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比赛中,让其得到一定的锻炼和应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血虚体育的兴趣并且发现其中的乐趣,丰富自己的经理和个性。除此之外,还能很好的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性竞争意识。学校可组织各个年级与班级,在每个学期展开一次体育竞赛,根据学生的学生做出适当地调整,例如可以定期举行拔河比赛或者跑步接力等活动,但是这种活动,我们一定要注意的就是全民性,应号召学生们积极响应,尽量让每个班级、班级中的每位成员都有参与的机会,并设置出前几名的奖励,让学生们更加充满积极性参与其中。在准备比赛的时候,要考虑学生们体育运动能力的层次,尽量让竞赛的项目区适应每个差别层次的学生。其中更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应努力激发在体育运动方面没有较大能力的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他们体会运动的乐趣,并且愿意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举行一年一度的传统的篮球比赛、田径比赛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体育擅长方面和兴趣方向,以及自己的身体情况来选择自己参赛的项目,以比赛的形式来促使学校开展体育运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4、结束语

在对学生进行基本的体育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教学中,教师应具备长远的眼光,不但要考虑好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方面的能力表现以及考核评估是否达标,还应该考虑在毕业之后学生是否还有时间来坚持进行体育运动锻炼,所以,学校应以“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为教育目标,倡导学生要坚持锻炼,结合有效的教育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理念,培养学生终生的体育运动习惯。

[1]花亮.高中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3(36).

[2]王文化,马俊阳,王海蛟等.影响高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研究[J].运动,2015,(18).

[3]夏洁.职高学生体育态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9).

[4]曹勇.对高中生体育行为产生影响因素与策略的实证研究[J].考试周刊,2015,(86).

[5]王玉成.对高中生体育生活的关注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徐州地区高中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为例[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4,(4).

[6]黎勇.浅谈高中体育课如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J].魅力中国,2013,(34).

G806

A

1006-8902-(2017)-03-SY

齐红春(1973-),男,汉族,山东蓬莱人,新疆塔城地区第一高级中学高级教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体育锻炼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呆呆和朵朵(13)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