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谋杀”发生在“月球”
2017-03-10覃皓珺
覃皓珺
罪案背后的侦破冒险
无论是《神探狄仁杰》这类对刑侦情节的本土化改造,还是《暗黑者》和《心理罪》的猎奇风格、人性探索,到近期《法医秦明》将法医与刑侦的巧妙结合,一桩桩或骇人听闻或令人惊异的罪案背后,隐藏的往往是直窥灵魂的人性纠葛。剧集中主人公们抽丝剥茧、环环相扣的侦破冒险,更是极大的满足着观众内心深处的猎奇心理与解谜快感。
我们不难察觉,大部分剧集都是由畅销罪案小说改编而成的,而这也正是整个罪案类文化的起点渊源。
自1841年爱伦·坡发表《莫格街谋杀案》以来,罪案题材与侦探小说的组合历经了百年漫长而蓬勃的发展历程,众多优秀的推理小说大家于世界各国纷纷涌现,并分化出诸如本格派、社会派、法庭派、悬疑派和冷酷派等各具特色的推理门类,以出人意料的犯罪手法与令人称绝的侦探逻辑,对人性本质提出耐人寻味的质询,反映着不同国家在各个历史阶段所彰显的文化魅力与时代困境。诸如阿加莎、柯南道尔等人的罪案推理作品,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和大众传媒的兴盛多次被改编为影像作品。
毒舌侦探与现代刑侦科技
柯南道尔笔下的夏洛克·福尔摩斯,无疑是身经百战的名侦探中的翘楚。其中ITV84版的福尔摩斯,因超高的还原度与细腻的表现力,成为几代人奉为经典的荧幕佳话。
随着BBC新版《神探夏洛克》在全球的热映,一个毒舌自私却智慧卓绝,自诩为反社会人格的另类夏洛克成为青年一代追捧的新偶像。无论是人物性格还是情节展开都高度还原原著神髓,不同的是英伦街道上的古朴马车变成了高档轿车,侦破的辅助手段从放大镜变成了现代刑侦科技,但不变的是夏洛克惊为天人的分析能力,以及追求真理捍卫正义的决心。
科幻外衣下的“X档案”
随着罪案类文化的兴盛,原创罪案剧也逐渐兴起。美剧《犯罪心理》堪称其中典范,该剧从2005年9月首播至今,随着观众的趣味和时代的变化,不断完善设定,将故事的焦点集中在罪犯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状态上,形成与当下社会现实呼应且极具真实感的风格。由于体量庞大,原创情节如何避免重复也是极大的考验。但《犯罪心理》对此除了增加创新手法外,更加入了对人性的探究深化。
到了《危机边缘》,更多的科幻元素加入,除了平行时空,还有一长串让人好奇的名词:科学、变形、人工智能、心灵感应术……以及在片中提到的“意念控制、心灵传输、灵魂投射、隐形、遗传突变、重生、自我繁殖”等边缘科学。在寻找罪犯的过程中,似乎所有不靠谱的逻辑都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而“怪博士”也将一一为你讲述。当然,“怪博士”父子与御姐的奇妙组合,也让破案的过程变得异常跳跃。
改變与创造
罪案类影视发展至今,从恪守原著到适当改变,除了注重推理探案的逻辑性与情节展开的合理性外,依旧具有难以跳脱的模式化。
改变,仍是一个大命题。比如将职业身份与侦破环节结合达成新意,《灵书妙探》的做法可谓新鲜。或许把舞台设置在未来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比如《机器之心》就将故事背景设置在2048年的近未来,将案情拓展至机器人与人类之间。再或者如《我是僵尸》将奇幻、僵尸惊悚和超能力代入侦探故事中,令人眼前一亮。而阿西莫夫甚至在他的科幻短片小说《月球,血溅音乐钟》中,把谋杀案移到了月球上 。
无论如何,罪案剧所体现的除了人性之恶的种种可能,更彰显着人心至善的坚持,与正义必胜的决心。罪案剧仍旧会经久不衰地兴盛下去,并随着人们的好奇心不断精进改良。我们也将透过这些睿智而深刻的文字和影像,理解人性、直面人心、砥砺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