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宇宙:多姿多彩的未知世界

2017-03-10mscat

科学Fans 2017年1期
关键词:超新星哈勃天文

mscat

虫洞和黑洞

虫洞是个物理概念,在各类科幻作品影响下,很多普通人也熟悉这个词。根据广义相对论,宇宙并非平直伸展,在强大引力等原因作用下,空间,甚至时间,有可能卷曲起来,如果这时在适当位置“挖”个洞,就能迅速“飞”到另一边了,这就是曲速航行(后面会讲到,《星际迷航》就是这么干的)。所以,虫洞就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人们认为,透过虫洞可以做瞬时的空间转移或者做时间旅行。但迄今为止,人类并未观测到虫洞存在的证据,它只是人们的假设而已。

而黑洞是另一个接近被证实的天文假说。它是质量极大的天体,以至在一定距离内,即使光也无法逃脱其引力。把光速作为环绕速度,引力作为向心力,来估算得出该距离,它也被称为“不可逃逸”边界或“事件视界”。边界外的观测者无法得到内部信息,因为作为最快信息传递手段的光无法越出边界,但外界物质仍会受到引力的作用落入视界内,即“只入不出”。但是,霍金的研究表明,黑洞也有向外的辐射,并非单纯的引力陷阱,所以曲速航行也许并非虚构,特别是在只传送基本粒子时。

触摸星空——太空美景和现实

美剧是科幻不是科普,编剧也不一定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以《星际迷航》为例,50年间已被抓出许多“bug”,如真空中不能屏气等。然而很多时候,幻想和现实只有一线之隔,同样是在这部剧中,手机就从和曲速航行一样不靠谱的幻想变为了人手一部的现实。

作为太空科幻,关于天文的名词和影像的出现概率往往很高,这可能是有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支持的原因。剧集中的太空美景不但漂亮,在天文学上也准确且富有教育意义,只不过它们是用超大口径天文望远镜长时间拍摄得到的,身临其境反而看不到,因为距离太近,观察时间也太短。

当然,也有剧烈到肉眼就能看到连续变化的天文现象,如超新星爆发。这种突然变亮的星体只有数周寿命。2016年1月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ASASSN-15lh就是一颗由中国科学家发现的,迄今最亮的超新星。

起源和终结——大爆炸与超新星

宇宙起源仍是个迷,“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奇点爆发,这一刻同时启动了时间和空间,或者说,时间本身就是空间扩张的度量。据此,宇宙始于137亿年前,并从那时起维持着不断膨胀的过程。宇宙膨胀的观测证据来自1922年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发现的“红移”现象,即不管往哪个方向看,远处星系都在急速离去,因此光谱比应显现的偏红。1990年发射的哈勃望远镜为纪念他命名,它也进一步找到了宇宙起源的证据,如位于大熊座方向的婴儿星系gn-z11。一般认为,大爆炸之初,物质只能以基本粒子形态存在,之后随着宇宙不断膨胀,温度和密度下降,才凝聚成原子和分子,进而构成气体为主的星云,再在万有引力等作用下逐步凝结成恒星和行星。通过哈勃望远镜和其他设备对多个恒星形成区,如猎户星云的观测,表明浓密气体和尘埃盘是年轻恒星的标志,这和较早的恒星形成假说能够互相印证,但更多的宇宙历史还属于未知。

超新星则是另一种情况,这个名词来自早期天文观测,指突然出现在天空中的亮星,持续时间一般很短,从几周到几个月。根据现在的天文学研究,超新星并非恒星的诞生,而是恰恰相反——恒星的死亡。众所周知,恒星发光发热是内部核聚变的结果,聚變物质最初是氢和氦,其后依次演化为碳、硅等。大质量的恒星,如大于8倍太阳时,后期核心区硅聚变产物铁-56积累,往往会发生大规模爆发,表现为亮度剧增和高速抛出恒星物质,这就是超新星爆发的真相。如果在恒星寿命最终维持聚变的温度不足,则可能发生引力坍缩,演化为白矮星之类高密度星体,坍缩过程中也会抛出一些物质。这些原子序数较大,同时带有一定动能的物质可能成为新恒星启动的动力源,或凝结成新的行星,有设想认为地球等存在铁核的行星就是这类恒星爆发的产物。

宇宙,最后的边疆

进入21世纪,探索太空不再仅仅因为其本身而激动人心,但宇宙仍是人类最后的边疆。随着地球上资源日渐匮乏,人口密度一再攀升,人们总会不由自主地仰望星空,幻想在那片遥远深邃的天穹之后,还有一片可以繁衍生息的世外桃源。

2014年,美国科学家宣布发现一颗距地球仅16光年的类地行星Gliese 832c,2016年又有团体公布在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附近发现类地行星,距地球只有4.24光年,表面可能含有生命必需的液态水。显然,“寻找新世界、新生命和新文明,勇敢地到达人类未曾到过的地方”仍将是人类未来的主旋律之一。更不用说,随着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与对接,新一轮大宇航时代也许即将在中国开启。

猜你喜欢

超新星哈勃天文
超新星大爆炸之康坎
超新星大爆炸之·罗淑欣
超新星大爆炸之罗淑欣
哈勃的“366日”(下)
哈勃的“366日”(上)
一群“玩”天文的痴迷少年
“哈勃”,25岁生日快乐
我的第一颗超新星
永远的哈勃望远镜
天文知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