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艾嘉的电影艺术研究
2017-03-10王丽娜
摘 要:《念念》是张艾嘉的第五部导演作品,在2015年3月23日举办的第39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上,不仅给予此片开幕式的礼遇,而且将本届的“焦点影人”荣誉授予张艾嘉。张艾嘉一直坚持以自己的独创风格和路线,用人文情愫关注着都市女性的生存状态。本文就以她的作品《念念》为例,看她电影中的艺术体现。
关键词:张艾嘉;《念念》;电影艺术
作者简介:王丽娜(1992.12-),女,河南郑州人,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电影(表演创作)。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3--01
一、主题线索:孤独与寻找
《念念》讲述的内容大概是,育美是一个画家,与拳击手阿翔是情侣关系,育美的哥哥育男是一个为生活奔波的台东导游,他们各自生活在偌大的台湾。然而,儿时的阴暗的记忆一直带给他们心中挥之不去的印记,带着不同的儿时阴影,他们踏上寻找的路程并且最终得到解开心结的答案。
对育美来说,母亲带着她逃离家乡到台湾的改嫁,是她从少年到成年的过程中封闭自己,内心困惑的所在之处。在育男身上,是母亲离开并带走妹妹的阴影让他一直觉得母亲并不爱自己,他在长大之后,离开家乡只身游走在台北,就是心里找到母亲的信念支撑他。说到阿翔,是因为父亲在送他去学跆拳道之后遇到船难,一直没有来看过他,而父亲临走前的期盼,是让他因为眼睛问题不能参赛却一直坚持要比赛的原因。
《念念》整体就是在思考创伤和意识、创伤和身份、生存相关的问题,并展现了创伤人物心理的困扰,贯穿整个影片剧情的主线就是他们对亲情的缺失与寻找过程。
二、表现方式:意象化的表现手法
(一)育美:没有影子的男人
育美在小巷中见到的行走的没有影子的男人,可以从两个角度看导演的表现意图,也许意味着她想摆脱的影子,就是心里的阴影,但影子又是人的一部分,也是一种个人象征,即她在想摆脱自身阴影之外也存在恐惧感;另外一个角度的象征意义上来说,他对于育美应该是潜意识里面父亲和哥哥的一种形态,由于从小跟随母亲生活,她对于父亲与哥哥感情的渴望也都在她的潜意识里幻化成了那个没有影子的男人,以此来传达她从儿时缺失的父亲与哥哥的爱是她内心一直以来的羁绊。
(二)育男:穿越时间的酒吧
育男从来没有机会知道自己在母亲心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后来母亲带着妹妹离开绿岛,让他觉得母亲不爱自己,同时在他心里也留下了被母亲遗弃的阴影。他在一个雨夜进入的能穿越时间的酒吧,在酒吧里,他回到了小时候,与记忆中儿时的母亲聊天,在这个过程中,他明白了母亲的爱,也得到了释然。
能穿越时间的酒吧,既是育男存在于心底的“童年阴影”的展现,也是张艾嘉的一种处理方式,让母子在时光中重聚,从而解开心结,得到心灵的慰藉。
(三)贯穿影片的意象化表现手法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剧中黄头发的酒吧老板的角色,在这个电影里,他有“救世主”的含义。他“救”了站在黄线内的育美,他递给她明明已经被吹走的画纸;他“救”了雨夜里无法回家的育男,让他清理思路获得新生。还有一点就是,育男清晨醒来离开酒吧,导演给了酒吧一个饶有意味的空镜——酒吧的窗户框恰好是一个十字架,门窗的颜色也与教堂的颜色一致。随后风吹门闭上,意味着救赎的完成。
其次,育男在教堂中被牧师开导,牧师感慨现下的男女越来越不爱结婚生子,但又说了这样一句话:“《圣经》上说,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结合,二人合为一体。”事实上这是每个人最后的都要经历的过程:离开父母,独立成人。它很残酷,但是又无可奈何,言外之意即是且行且珍惜。
纵观影片来看,在育美,育男的表现部分,张艾嘉将大海作为母亲在它们记忆中的象征,风雨是他们心理困境的意象;童年时期,两个孩子倾听母亲讲述美人鱼故事的同时,画面是宁静美好的海底世界;育美被母亲带离绿岛时,大海在风雨中翻卷着危险的漩涡;育男思念母亲时,原本平静蔚蓝的大海,变得灰暗而起伏。当情绪的累积达到高潮的时刻,育美和育男同时在台风肆虐的风雨之夜,遇到了生命中的他者。
而在阿翔的部分,他的父亲是船员,常年漂泊在海上,大船则是他对父亲的意象,童年的阿翔被父亲送到拳击馆练拳后,画面出现了一艘大船驶离岸边的镜头,象征着父亲在他生命中的离去与缺席;多年后,阿翔与父亲在海边谈话,张艾嘉插入了一个镜头,两艘一大一小的轮船行驶在海面上,是阿翔父子之间关系缓和的象征;当阿翔挥拳挤到了父亲,完成了意义上的自我成长和独立,他自问“我真的有能力做一个爸爸吗?”画面出现了童年那艘大船迎面驶回港口,隐喻阿翔在赢得父亲承认之后也获得了做父亲的资格和自信。[1]
三、不足之处
本片的回忆时空建立在每个人物的主观视角之上,但在呈现往昔时依然遵循着客观视角的叙述方式,利用人物面部特写、近景细腻呈现角色心理的手段也较少,这就造成回忆的主观色彩和带入感大大减弱,缺少情感的冲击力。[1]
文艺片太注重意识方面的表达就不免落入矫情的怪圈,导演确实很注重用一些象征性的表现方式以及虚实相间的镜头语言,呈现出一种迷幻的感觉,再加上短短的影片还需要讲述爱情,亲情与三个人的童年,而故事性又相对较弱,所以就导致整部影片“童年阴影”的问题并没有深刻的展现出来,又稍显矫情。
四、结语
总体来看,导演用了一种简单、干净的处理方式拍出了《念念》這部影片,虽说剧情方面稍显薄弱,但是本应激烈的剧情却给观众以简单,发人深省的感受。这种平和的讲述方式,也在传达一个信息:所有的一切最终都要归于平静,而且这种平静是自己给予自己的。就如该影片导演张艾嘉所说:“《念念》是一部不那么大众的电影,对于观众的反应也有担忧,但我很平静,人要学会平和,让自己和自己的内心交谈。”
参考文献:
[1]吴琼,王泽儒.《念念》:意象、视点、性别政治态度与伦理观念[J].电影评介,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