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典悲剧的中和之美
2017-03-10邓秋英
邓秋英
摘 要:中国古典悲剧具有中和之美。首先,悲剧的剧情在历史演变中,慢慢地倾向于中和化。其次,古典悲剧的结构在整体上,和谐匀称、平衡稳实。这与我国观众的审美心理紧密相连,深刻地体现了我国艺术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中和;结构;审美心理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3--01
悲剧,是戏曲的一个重要样式。中和之美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美学思想,而中国的古典悲剧就体现了强烈的美学色彩。我们以王季思先生在1982年主编出版的《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为例展开论述。
一、对中和之美的概念梳理
中和之美对中华民族审美观念、道德情操乃至民族性格的形成,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中国戏曲自形成之日起,可以说就置于这种美学思想的指导之下,并长期受到它的制约。”[1]“中”是指事字。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经典概念,起源较早。《尚书尧典》:“诗言志,歌咏言,律和声。人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2]体现了世间万物相依相克,人神和谐统一的道理。“中和”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正式提出,是在《中庸》中,“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3]因此,“中和之美是指符合无过无不及的适中原则的和谐美”[4]。这种中和之美的美学精神,就规定了中国文艺作品上的喜哀兼备、制乐节悲,适可而止的情感特征。
二、中国古典悲剧中和之美的体现
(一)从悲剧剧情的发展演变看其中和之美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收入的十出悲剧,其情节发展也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例如,历史上的王昭君在遭遇上带有很强的悲剧色彩,《汉书》和《后汉书》均有详细的记载。而《昭君怨》则曲调幽咽低沉,使人不能自持。但《汉宫秋》主要描写的是元帝与昭君的爱情,这就把她埋没于深宫中不被帝王宠幸的不幸消减了,且故事结局也以圆满收场,这突出了我国古典悲剧在演变过程中向中和之美的追求。
(二)从悲剧结构看中和之美
元代剧作家在总结戏曲的结构时,曾提出:“凤头、猪肚、豹尾。首要美丽,中要浩荡,尾要响亮。”[5]近年来有些学者得出结论:中国悲剧结构是:喜—悲—喜—悲—大悲—小喜;西方悲剧是:喜—悲—大悲。中国古典悲剧通过一个光亮的尾巴或悲喜交错的结构处理方式使人能在悲喜中进行自我调节,达到中和之美的要求。《窦娥冤》、《长生殿》都有一个美丽的凤尾。在某种程度上,这不仅平和了戏剧的结构,同时,也带上了中和之美的特点。
三、我國民众对中和之美的审美追求
戏曲作为一种文化艺术,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欣赏者,都追求中和之美。他们希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结果。据记载,某一年剧院在上演《三国》这出戏时,扮演曹操的演员把曹操的奸诈、阴险、狡猾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至于在他屠杀忠良时,在台下的一位木匠错把戏当成现实,义愤填膺的提着斧头上台,一斧子结果了那个演员的性命。《娇红记》在演出时,人们为申娇两人的爱情深深打动,在王父两次拒婚以后,申纯与娇娘纷纷抑郁而亡。戏剧在此结尾,观众大失所望。他们齐聚在剧院门口,要求对戏曲进行改编。剧院无法,只好在结尾安排一个《仙圆》的神话结局。这些有趣的现象正好说明了,我国观众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体现了我国民众独具的审美心理。
中国古典十大悲剧,完美地阐释了中和之美。虽然,每一部作品都有复杂的演变过程,但从这些演变过程中发现,在保存其悲剧性的同时,体现了对平和之美的艺术追求。由此可以见出,中国古典悲剧中和之美的艺术魅力。
注释:
[1]宋佳良.“中和美”与中国戏曲.济宁师专学报[J].2004年第05期.
[2]姜建设注说.尚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59.
[3]实万鹏.中庸[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4.38.
[4]刘景亮、谭静波.中和之美与大团圆[J].艺术百家.2001年第1期.
[5]焦文彬.中国古典悲剧论[M].山西: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