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酒开芳颜
2017-03-10何恺宇
何恺宇
摘 要:中国的古代文学是一个永远都无法彻底诠释的时代文学。他的深邃,他的丰富,他的明朗,他的朦胧,都使他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中永远流淌着两种液体:一是眼泪,二是酒。“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每当有酒,有泪的时候,便是中国古代文学最美丽,最动情,最真实的时候。
关键词:陶渊明;诗;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3-0-02
中国是一个酿酒饮酒的国度,也是一个赋诗吟诗的国家。很久以前诗与酒便结下了不解之缘。对诗人来说,酒能产生异常的创作冲动和丰富的联想,催化出灵感。诗评家唐庚用生动形象的言语将酒化为诗的蜕变过程表达出来:“温酒浇枯肠,生小诗。”而苏轼称酒为“钓诗钩”,他把酒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也说得透彻: “俯仰各有态,得酒诗自成。”意思是说:外在的世界和人的内心世界都是丰富多彩的、千姿百态的,到处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只要喝上点酒,诗便自然出来。酒催诗发,诗助酒兴。高适有诗《夜别韦司士》“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有声”。杜甫有诗《春日忆李白》“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李白有诗《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瑚珀光”。欧阳修有诗《梦中作》“棋罢不知人换世, 酒阑无奈客思家”。晏殊有词《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苏轼有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无论哪位诗人,哪位词人,总有作品是流淌着浓郁的酒香的,真实而强烈,经久不息。而说到把酒和诗联系在一起的人就不得提到一个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标志,也是把诗和酒完美联系的第一人:陶渊明。
陶渊明对诗歌最大的贡献就是把诗与酒有机而完美的结合,酒在陶渊明生活中是须臾不可离的随身之物,以至于成为他生命标志性的一部分。他将酒大量入诗,在诗中以浓浓的酒意萦绕出淡淡的却清晰的人生。陶渊明能在酒中创造出另一种精神境界,在酒醉后,以常人看来醉醺醺的状态,勾勒出其实在内心世界里隐藏最深却最真实的自己和自己眼中的世界,即符合当时的时代风气,又不乏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并且在其中完成了酒醒时未必可以完成的對于现实社会和自我的超越。他醉境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独特的超越与清醒,其实读多了他的诗以后谁都会感觉到。陶渊明的饮酒是一种人生境界,他那种独饮的意趣,看起来有点寂寥,又有点自得,下酒的小菜倒是不一定的,因为更加有滋有味的是品味人生。陶渊明对以此表达灵魂的热爱也是有据可考的:据逯钦立先生统计,陶渊明现存诗文142篇,凡说到饮酒的有56篇,占其全部作品的百分之四十,其中年代可考的有40余篇。梁昭明太子《陶渊明集序》云:“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篇篇有洒”虽则夸张,但以酒大量地写入诗,确以陶渊明为第一人。杜甫《可惜》诗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这一大量而清晰的数据足以让我们相信,是酒让陶渊明感觉自在,是酒让陶渊明可以最真实地表达情绪,是有了酒才让我们看到一个有灵魂的陶渊明。
陶渊明的饮酒诗和他的田园诗一样,是他思想的集中体现。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是没有力量去改变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是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正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能改变现实社会,才借酒浇愁、借酒遁世,在酒的幻觉之中营造自己的社会理想。从陶渊明的饮酒诗,其实不难发现其少年般的纯真、琴音般的清峻、与人和睦相处的仁爱精神。所以我们亦可以谓之“借酒酿诗” ——借饮酒催发诗情,在饮酒诗中傲视世俗的诈伪,追求自然和本真,表现出不屈从流俗、刚正不阿的态度。
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找到最直接的证据就是陶渊明的饮酒诗。陶渊明的饮酒诗一组有二十首,虽然看上去仿佛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但是我们仔细品读以后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是具有相同的特点的,于是也就可以把他们分成几个类别来进行更深一步的解读。陶渊明最突出的贡献可能要是他的田园诗了,他以清新淡雅的风格,恬淡幽静的韵味创造了一个隐士所能创造的最美好的意境,陶渊明的避世而独自享受着归隐中的怡然自得也是可以从他的饮酒诗中得到此中的真意的,所以在饮酒诗中有一类就是表现避世的诗,例如其十二《积善云有报》、其三《行止千万端》。
其十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何事立空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人们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陶渊明却觉得也不尽然,在诗中诗人举了很多位善人的例子来证明善有善报之尅的说教是空话,但是这些诗人虽然在世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在去世后去可以流芳百世,而他们能名传后世以来的就是与世无争,固守贫困的节操,恰恰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固守穷节的贫士。
其三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这首诗讲的主要意思就是三代以来,人们从来都是是非不分,只是顺着时事局势而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只有阿谀奉承。所以作者要与世俗相违背,要追随其他隐士,归隐山居,与世俗无关。
像这样以隐居自慰而拒绝再仕,避世据俗,与世无争的诗还有《结庐在人境》、《贫居乏人工》、《清晨闻叩门》、《长公曾一仕》等。在他的饮酒诗中如果分得仔细一些还有一些是关于他在思考和总结自己的隐居生活后所写的一些诗,例如《在昔曾远游》、《少年罕人事》、《畴昔苦长饥》、《栖栖失群鸟》。但是陶渊明作为一个隐士也是时常想到人生名利,例如其十三《颜生称为仁》
其十三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莸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足恶,人当解意表。
前八句说名不足贵,后四句说身不足惜,都是愤世之言。从其中我们虽然可以看到此时的陶渊明是愤世嫉俗的,但是从他如此深的诗意中可以看出在他内心深处还是有出仕的期望,而又由于仕途不尽他意而充满了矛盾的心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自古少年志远者不少,但于猛志之外又怀揣素志,陶渊明是第一人。
中国古代的文人,有嗜酒的共性,这与陶渊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白居易的这首诗就说得很明白:“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到了北宋,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确定。欧阳修盛赞《归去来兮辞》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欧阳修还说:“吾爱陶渊明,爱酒又爱闲”。北宋王安石曾说过,陶渊明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有诗人以来无此句者。然则渊明趋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个而矣”。
陶渊明的饮酒诗给予我们一个更为真实的陶渊明,陶渊明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于,用酒而能不為酒伤.饮酒而能不被酒所役。也可以说正因为酒让陶渊明的酒香酒意流芳百世,在题中我所提到的绿酒即为新酒的意思,只要有酒,陶渊明就会给予我们不断的隐者之魂,所谓绿酒开芳颜,即是引用他自己的诗句,对他和就酒密切关系的最好寓意。一个“性嗜酒”的陶潜,不会仅仅酒视作无聊时的消遣,“悠然见南山”和“猛志故常在”都是一种呐喊,或许对怀有侠气的陶潜来说,这酒不得不饮,以吐胸中块垒而快之,这样也成就了他的独具一格和伟大。
陶渊明诗文的语言,看似质朴,实则奇丽。在平淡醇美的诗句中,蕴含着炽热的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陶渊明在饮酒后为后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为后世归隐诗人做出了榜样,陶渊明不仅是魏晋风流的代表,更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是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 对于我们而言,陶渊明在酒后留下的东西却更为丰富,不仅让我们看到一个时代的标志,一个时代的心境与情怀,更是一种精神用那个时代的语言在今天最真实和饱满的诠释,绿酒开芳颜,陶渊明的酒成就了他的酒后的愉悦与兴奋,这种情绪也就成就了他淡淡的却回味无穷的情怀。或许有一天我们中的某人会在酒润脸颊的时候在捧起陶渊明的诗集,浸没在旧旧的纸张散发的悠悠时代气息的中,在浓浓的酒意里体会那份绿酒开芳颜的美好与洒脱。
参考文献:
[1]《陶渊明》 作者:杨义 邵宁宁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日期:2005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2]《悠然见南山》 作者:韦凤娟 出版社:济南出版社 版次:2004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