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论语》精神
2017-03-10丁自辰
丁自辰
摘 要:《论语》是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基本价值观念的范本,学习《论语》的智慧便能够掌握为政以德的高尚精神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成之道。教学《论语》的目的,与其说是语言学习,不如说是帮助学生塑造一种文化精神。
关键词:《论语》精神;学习态度;道德修身;为政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3-0-02
“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表现出来的活力”。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和造就有精神的人,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学《论语》的目的,与其说是语言学习,不如说是帮助学生塑造一种文化精神。《论语》的主题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学、德、政,也就是对学习、德行、政治三个方面的进行的认知构建,而且三者互相关联、密不可分。
一、塑造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
《论语》博大精深,十分注重精神生命的塑造。尤其在学习这件事上,孔子最为重视。文中有许多关于“学习”的金句,传达出了孔子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
首先,孔子是主张学为人的根本。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习的首要态度就是必须要将学习以为己之本,即以提高自己的德行修养作为学以为人的根本,这样学习的“言语、政事、文学”等才干才能产生正能量,服务社会。也就是学习要以德为先。
其次,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是谨慎全面、积极迫切的。就像“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也就是人学习知识,就要像追赶不上那样,会担心丢掉什么。这句话不仅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其实就是“学而不厌”一句最好的注脚。
再次,学习应该有自信。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这句话已经道出了学习的本质,即“没有人生来就有知识的”,但人们可以爱好先前古人们积累的智慧,只要去勤奋敏捷求得这些知识,才是会变得聪明的。这个世纪缺少的不是天才、不是鬼才,乃是人才,自求知识孜孜不倦的人乃为人才。孔子申明自己只是个普通人,一个人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都可以成为有文化的人、有知识的人。
当然,《论语》中对“学习”还有教诲的睿智句子,比如孔子又认为学习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强调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二是孔子自身比较好学,以学习为乐,强调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兴趣。三是孔子身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除自身好学乐学外,还强调要“诲人不倦”,其流传下来的一系列学习方法比如“勤于思考”“不愤不启”等都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些语句都表明了孔子重视学习,他认为学习是终身的,没有所谓的终点、只有新的起点,学习也要有自信,且贵在坚持上面。这种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毫无疑问可以为当代学生提供学习的动力。
二、崇尚中庸的德行修养
儒家非常推崇德治,“德”的品质,有很多方面,首先具有德行的人必须是君子。《论语》中多处写到君子是德的“卫道士”,且常常以小人的某些行径做鲜明的对比。如孔子所说的“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这就是他所说的君子应该有高尚的道德,君子是需要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大事的人,而小人恰好相反,小人考虑到是琐碎的小事,目光也十分狹隘,专注自己。因为在孔子的心中,君子是应该讲道德的,君子应该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大事,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仁德。
其次,孔子认为的有德者,必须是会说话的,也就是“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这里孔子强调德者是一个有德行素养,就一定有好的言论,且著作传世。可反过来,一个有好的言论,好的著作传世的人,却不一定有好的道德,修养。这就是所谓的“文人无行”的现象。
再次,《论语》中,孔子对德的强调做出了正面的探讨,也做出了侧面的烘托,这样更加丰富了德者的内涵。如,“乡愿,德之贼也。”这里,孔子所说的“乡愿”,就是指那些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伪君子。孔子反对“乡愿”,就是主张以仁、礼为原则,只有仁、礼可以使人成为真正的君子。
最重要的是,孔子认为有德者是一个懂得中庸之道的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的思想。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但在任何情况下都讲中庸,讲调和,就否定了对立面的斗争与转化,这是应当明确指出的。
而且,孔子《论语》精神的德行素养,离不开学。“德之不修,学之不讲……不善者不能改……”孔子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孔子在阐述“德”与“才”的方面,认为人才的品质更比能力重要。当然,也不能因此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忽略人的能力,应该是德才兼备最好,二者不能得兼时,德重于才。
孔子的尚德都是实际的做法,是直观的、能够行动出来的具体作为。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人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通过这一点,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德的力量,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行的修养。
三、敏学好德的为政思想
《论语》中提倡的学习态度和道德修养塑造都是为了为政而做出的准备。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才是一个有社会价值的人。这种人同样是热爱学习和坚守道德信念的君子。
在《论语》中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孔子认为,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是对国家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当然这里所说的,并不仅仅是为官的方法,也表明了孔子在知与行二者关系问题上的观念。印证这句话的还有“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只有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大道。这是孔子给弟子们传授的为官之道,是孔子为官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这类人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总是谦逊合群,决不拉帮结派。善于学习的人是注重自我修养的人,他们不仅强调内在心性的陶冶,注重内心的体察,颐养心性,更能够认真学习前人的理论,静思品咀,在神思默运中举一而知十,深刻地融会贯通前人的思想成果,从而形成真知灼见。
既然孔子说君子是德才兼备的治国精兵,那么君子应该以德治国、以刑治国,也就是书中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里为政已经上升到国家管理层面了,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即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反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所以说具备德行的君子就是实行仁政的导体。
总而言之,为政的真正含义其一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充分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而且也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其二是“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孔子主张“礼治”、“德治”,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姓的,对于当政者仍是如此。当政者本人应当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又努力干活。
整体来说,孔子《论语》精神塑造出的人是君子,是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領导者。这一点也有利于学生认识到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只有以“君子”为目标,努力完善自己,才可能在未来有一番作为。
四、结语
孔子的《论语》精神塑造,主要是他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君子敏学好德,君子可以辅助君王治国爱民,这样的君子在今天仍是极其需要的。通过《论语》的学习,要让学生普遍感受到经典文化的精神冲击,逐步培养文化精神的自我建构能力,自觉地去感受和体悟那些不朽的情感,思考和追求那些永恒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江敏. 孔子诚信思想对教育诚信的启示[A]. 孔学研究(第二十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二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4.
[2]刘凤春. 德治于天下 法治于平安——学习孔子论“德治与法治”辩证关系[A]. 孔学研究(第二十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二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4.
[3]樊浩. 《论语》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诠释[J].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