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梅花且宁奈,枝头无雪不堪看”
2017-03-10白静张军强
白静 张军强
摘 要:明代以前留下诗词最多的女诗人当数朱淑真,她的诗风柔婉雅致,情感真挚动人,意境凄苦幽深。梅是她的诗词中出现次数最多意象。由于现实生活中爱情和婚姻生活的不幸,她在诗词中寄情于梅花,来表现她的孤傲不屈,寄托她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本文即试图分析朱淑真诗词中的梅意象。
关键词:朱淑真;梅花;意象
作者简介:白静(1983-),汉,女,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张军强(1983-),汉,男,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人精神。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3-0-01
内忧外患的国家情境,使宋代文人的创作态度和审美倾向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审美意象的选择上,一改唐的宏达绮丽、开阔豪壮,走向素雅淡丽、瘦寒峭拔,从唐人的外向走向内省。梅花就成为宋代文人钟爱的文学意象,文人爱梅的风气达到了历史的高潮。这个时代尽管不乏如林逋、王安石、苏轼、陆游等的咏梅大家,但朱淑真在咏梅的诗人中绝对毫不逊色。
朱淑真,自号幽栖居士,是宋代文学史上写梅最多的女诗人,也是宋代唯一一位可以和李清照在才情上媲美的女诗人。她填词作诗,弹琴绘画无不精通,是一个才情丰富却身世不幸的才女。她在诗词里倾注了她全部的感情,后“宛陵魏端礼辑其诗词,名曰《断肠集》”[1]。
断肠诗词以咏花居多。在朱淑真的将近四百首诗词中,直接咏梅和有梅之意象的多达47首。她钟情于梅的原因并非偶然,感情生活的孤寂给她带来了无穷的烦忧愁绪,同时也为她的才情提供了创作素材。朱淑真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观察和丰富想象,营造了一片花之洋,尤其是梅花,梅花在朱淑真的眼中,俨然成全了她情感的寄托, 使她发出了“寄语梅花且宁奈,枝头无雪不堪看”的慨叹。她既写迎春梅“梅花枝头雪初融,一夜高风激转东”;又写女儿梅妆“厌厌对景无情绪,谩把梅花取次妆”“呵手梅妆薄”;还写凌寒之梅。不得不说,当诗人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梅这一审美客体时,就有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2]的感受。
一、梅,临寒迎春,暗合了诗人美好的性情:热爱自然,崇尚生命
梅花开在寒冬,梅花过后才是群芳争艳,可说梅是春的使者。毛泽东诗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少年时的朱淑真过着幸福的生活。“生而颖慧,稍长喜近楮研,曹大家,谢道韫流亚也”,“文章幽艳,才色娟丽,实闺阁所罕见者”。因此,早期的咏梅主题皆是对寒梅报春的赞美,比如《除夜》里的报春梅“争先何物早,唯有后院梅”,还有《春日杂诗十首》其二里的“松松丽日约馀寒,春向梅边柳上添”也可以看出她热爱自然,崇尚生命。
朱淑真对梅花甚是青眼有加,她不仅写梅,还写女儿“梅花妆”。“侍儿全不知人意,犹把梅花插一枝”,“厌厌对景无情绪,谩把梅花取次妆”,即使情绪恹恹,仍旧对镜懒梳妆;另一首《探梅》里写道:“温温天气似春和,试探寒梅已满坡。笑折一枝插云鬓,问人潇洒似谁么。” 折一枝寒梅插双鬓,笑问旁人你看潇洒不潇洒?又是何等的俏皮!这些诗句中轻易便能看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崇敬。
二、梅,欺霜傲雪,隐喻了诗人孤傲、高洁、不随波逐流的人生品格
宋时咏梅注重“梅格”,以苏轼、王安石、陆游为代表的士大夫们从不同的角度发掘梅高洁清逸、傲对风雪、超迈群芳的人格隐喻。[3]朱淑真亦是如此,尽管婚姻不理想,但她就像傲视冰霜的梅,“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不虚伪不做作。她在《雪夜对月赋梅》中写道:“看来表里俱清澈,酌酒吟诗兴尽宽。”赞美了梅表里如一,高洁傲岸的品格。所以朱淑真忠于自己真实的情感,不随波逐流,不惧程朱理学的压抑,坦诚自己的真实情感,对丈夫她能说:“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在“欲寄相思满纸愁,鱼沉雁杳又还休”又道尽了她对心爱之人相思却又传情不得的痛苦;收到对方来信时又写道“墙头花外说新晴,拨去闲愁着耳听。”,喜出望外心头的愁绪又散了。她在《雪二首》高歌“梅花恣逞春性情,不管风姨号令严”,似乎要向整个扼杀人性的封建礼教宣战,不管那个时代多么地弘扬三从四德,她也要像风雪中傲視群芳的寒梅,坚守自己的情感。她把自己的全部情感都倾注于梅,“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4]梅是她,她亦是梅。她把自己的人生都写在梅花上,梅成了她的自传。
结语:
朱淑真诗词中的梅蕴藏着丰富的含义。她笔下的梅既表达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苦闷现实的倾诉,也有对自己高洁品格的坚守。朱淑真就是一株傲立风霜的梅。
参考文献:
[1]朱淑真.朱淑真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钱钟书选注.宋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舒红霞.梅:宋代女性文学异彩纷呈的审美意象[J].大连大学学报,2001.
[4]李伟民.朱淑真研究60年综述[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5(3).
[5]王莹.唐宋“国花”意象和中国文化精神[J].文学研究,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