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移民新村的“保姆干部”
2017-03-10邸凌
邸凌
围绕“搬得出、稳得住、有保障、能致富”的工作目标,惠水县移民搬迁干部努力让群众“一步住进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
“陈哥,你家不是停电,是空开跳了,推上去就行。”
“我不懂这个玩意,只有找你啦。”
1月4日上午9点,何安艳和记者刚碰面不久手机就响了。电话那头是住在惠水经开区明田安置点53岁的居民陈正智,他家停电了。还没来得及接受采访,何安艳便赶往陈正智家中。
做好“保姆式”服务
“以前还不相信我,现在晓得离不开我了?”解决好陈正智的“麻烦”后,何安艳开起了玩笑。初到双坪村艾坪组开展搬迁动员工作时,由于对搬迁政策的不了解,陈正智一度认为何安艳口中不要钱的新房、包满意的工作、全方位的服务和干部“不脱贫不脱钩”的承诺都是“假把式”,可经过近半年的相处,陈正智已经把何安艳当成生活中离不开的人了。“儿子在外省打工,现在最亲的人就是她了。”
自2016年底陆续把惠水县双坪村艾坪组全部22户村民动员搬迁至明田安置点后,作为“包村干部”,何安艳经常接到村民打来的求助电话,修理门锁、疏通厕所,事无巨细,都成了她需要去解决的工作。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对新居里的设施都很陌生,虽说安置点专门成立了移民服务中心帮助解决类似问题,但由于动员搬迁工作期间建立起来的信任,移民户更愿意直接联系何安艳寻求帮助。
“不能让老百姓认为搬出去就不管了。”何安艳说。“干部多跑腿,群众少跑路,这才能增强他们的归宿感。”
目前,惠水县两个安置点已入住群众586户2461人,占2016年第一批任务的53.5%,其余将在近期全部入住。2018年计划搬迁2868户11989人的安置点建设正在平场,计划今年建成。
兑现“包就业”承诺
“罗支书,我现在这个工作工资低了点,还有高点的没得嘛?”
“罗支书,去企业面试要做些哪样?”
中午一点,明田安置点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罗应和吃完午饭刚回到办公室,本来还想稍作休息,却发现6位搬迁村民已等候多时,一见到他就连珠炮般的询问起就业的事情来。“好好好,不要急,一个一个来。”罗应和一边笑脸相迎,一边拿出新民社区移民服务中心的事务登记簿让居民把诉求登记在案。
同样属于搬迁户的罗应和2016年7月便从斗底村岩下一组搬到了新民社区,之后一边动员还未搬迁的村民,一边帮助已经入住的村民更快的适应生活。让搬迁村民尽快找到称心如意的岗位,成为罗应和最为重要的工作。
根据《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和产业扶持实施意见》:搬遷到城镇安置的,必须确保每户一人以上实现稳定就业。而罗应和所要面对和必须解决的,正是这个“稳定就业”中的“不稳定因素”。
“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现在很多村民还没有适应朝九晚五的工作状态。”起初,罗应和不时会在社区中遇到“翘班”的人,问其原因,“头天喝多了”“起床晚了”“不想去了”等五花八门的答案让他哭笑不得。这种时候,罗应和总会推心置腹的和村民聊上一个多小时。
在罗应和的手机上,保留着这样一条短信:“罗支书,谢谢你,你辛苦了,现在这个工作我很满意。”发信息的是2016年8月搬到新民社区的居民杨胜邦,4个多月里,从环卫工到服务员,从家具厂保安到产业园区工人,杨胜邦都没干长久。
“和他私下沟通交流不下10次,酒都喝了好几瓶。”最终,在罗应和的帮助下,杨胜邦终于在“微田园”中安定下来。在新民社区开设的最新一期奖励项目中,杨胜邦还获得了敬业乐业奖,罗应和将奖品一床被子送到了杨胜邦家中。
在村支书的帮助下,惠水经开区明田安置点已有近400人实现了就业。
实现“包脱贫”目标
“好多企业的员工,都以为我是他们单位新来的领导。”
自从定下了“不脱贫不脱钩”的责任制以来,惠水县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副局长刘合奎就没少往周边企业跑。“哪个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哪个单位空缺什么职位,心里基本都有个数。”时机一成熟,刘合奎就会亲自带领搬迁村民到企业面试务工,一次不成又带二次,二次不成再带三次,直到搬迁村民找到合适的工作。“搬迁村民有活干,脱贫才有出路。”
除了“登门拜访”,与企业负责人保持电话联系也是刘合奎最为常用的手段,“只要有新的一批移民搬到安置点,一天一个电话是肯定少不了的。”
“是有企业负责人嫌我烦,我也不管。”说到自己的“厚脸皮”,刘合奎笑了,“不然哪会有企业要一个60多岁的人嘛。”刘合奎口中所提到的,是从王佑镇伙塘村中一组搬到明田安置点的罗小良。
罗小良今年已经62岁,超过了企业用工的年龄界限,全家仅靠低保和民政救济过日子。为了为解决这家人的实际困难,实现户均1人的就业承诺,刘合奎在一周内不停在周边企业间奔波,不停做企业的工作,终于获得了企业的理解和支持,把罗小良安排进了在安置点附近的长田家具产业城务工。
“既要有厚脸皮,也要有科学的工作方法。”为了精准的推进移民就业,惠水县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将几百名“包村干部”搜集的搬迁户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摸底调查,对具有劳动力的移民进行信息化管理。
“通宵干活是常有的事。”刘合奎称,当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第一轮精准识别的时候,全局干部加班加点用了一周的时间才初步分析出移民的信息,这样的移民信息精准识别,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六轮。(责任编辑/顾海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