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传承传统文化 创新发展现代文明
2017-03-10于欣郎媛
于欣+ 郎媛
问: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国名片。北京工美集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底蕴颇深的企业,是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上有一些自己的贡献和作为?
答:我国是具有五千多年丰富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而工艺美术正是这种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作为六朝古都,将全国各地能工巧匠聚集在此,通过工艺品的创造,将丰厚的文化内涵赋予其中,传情达意,言志抒怀,表达了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每一件作品无不留下了时代的精神、历史的烙印。北京工美集团的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北京市手工业联社,里面的“老艺人”大多是清宫造办处的徒子徒孙。所以,把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手工艺技艺传承下来,成为北京工美集团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北京工美集团旗下的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有馆藏珍品3 000多件,上启三代,下扩至今。它们代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几代名师创造的一批富有时代精神的珍品佳作。其材质、价值、工艺技巧、艺术品位均代表了国内同行业的最高水平。许多作品曾长期陈列在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天安门贵宾厅,有些作品还参加过国外文化活动,受到许多国家元首的称赞及外国朋友的好评。
北京工美集团每年顶着上千万高运营成本的压力,坚持将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借助自身优势,邀请文化艺术领域及工艺美术界的专家、学者、大师开设免费的“工美艺术名家大讲堂”,举办各种主题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艺班,举办书画笔会等,每年近30场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北京工美集团吸引来很多铁杆儿“粉丝”,可以说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这里绽放,华夏文化在这里延续,中华文明在这里永续传扬。
2016年,北京电视台跨年大型新闻行动——“天涯共此时”启动,共派出40多人的前方摄制组,沿“一带一路”线路横跨亚、欧、非三大洲兵分5路,途经33个国家进行采访。北京工美集团助力“一带一路”,特别受邀为此次活动设计制作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纪念品——“丝绸卷轴”,以及丝巾礼品,以此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和北京韵味。礼品紧随摄制组一同奔赴采访线路,被赠予海外同胞及友人,寄托一种“大展宏图”的意愿和“友谊绵长”的情谊。
问:國礼是文化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北京工美集团一直在国礼的设计制作上表现不俗,被称为“国礼造办”,是否能梳理一下工美在这方面的历程?
答:早在1957年,毛泽东主席去苏联参加苏联“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庆祝活动时,将北京工美集团(原北京市手工业联社)“老艺人”杨士惠设计制作的牙雕《北海全景》作为新中国的礼品赠给苏联人民。一件倾注艺术家心血的传世艺术品,连接了两个伟大民族的心,它是中国和苏联20世纪50年代友谊的见证。
这之后的中国赠送给联合国的第一件国礼牙雕《成昆铁路》、赠送给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的丝绫堆绣座屏《清明上河图》、纪念抗战胜利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元首礼品《和平欢歌》景泰蓝赏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礼品等,都是出自北京工美集团。
2008年8月,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工美集团制作的《北京奥运徽宝——中国印》及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奥运精神紧密契合,展示了人文奥运的风采,成为这届奥运会留给世人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以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在奥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4年11月,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会议在北京举行。北京工美集团设计制作的《四海升平》景泰蓝赏瓶、《繁花》花丝镶嵌手包套装和《和美》纯银錾刻丝巾果盘被选为国礼。北京工美集团又一次将中国传统工艺璀璨的魅力和中华民族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文化精神传递给世界。
2015年9月27日,习近平主席将代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愿望和信念的《和平尊》赠送给联合国。2016年2月25日,《和平尊》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的代表,永久陈列于联合国总部大厦内。工美人用五千年文明古国特有的文化表达方式,表达出中国对联合国的尊重和支持,也象征13亿多中国人民对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的美好祝福。
2015年10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习近平主席对英国进行为期5天的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此行得到英国王室、政府和人民的热情友好接待,更受到了英王室最高规格礼遇。作为回礼,习近平主席将一件具有中国特色的尊贵艺术作品景泰蓝《友谊之船》国礼赠送给女王,希望中英关系发展更好惠及两国人民。
2016年5月,印度总统普拉纳布·慕克吉开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6年来印度总统首次访华,同时也是慕克吉本人就任总统以来第一次访华。为欢迎此次来访,习近平主席又将一件景泰蓝《友谊之船》作为国礼相赠,再一次表达了中国人民希望世界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望。
中国国家领导人将景泰蓝《友谊之船》作为国礼相继赠送英、印两国元首,成就了史无前例的“双国礼”佳话。北京工美集团的这件“双国礼”作品,也将成为中国传统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访问了世界卫生组织并会见陈冯富珍总干事,共同出席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仪式,为针灸铜人揭幕。北京工美集团见证了这重要的历史时刻,从设计、制作、运输到赠礼服务保障,再一次圆满完成了赠礼任务。
多年来,北京工美集团承担着国家级礼品的设计制作任务,享有“国礼造办”的美誉。国礼是工美人弘扬与传承中国文化的结晶,是传统工艺与当代审美的融合,是工艺美术行业服务国家文化外交的重要载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族化身。这些礼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精湛的技艺和高超的艺术水准,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播着中国人文精神和国家理念,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纽带和桥梁。伴随共和国一起成长起来的北京工美集团,以独特的方式记录了共和国文化外交的历程和前进的脚步。
问:如今,传统行业在新商业环境下受到更多挑战,作为老字号,北京工美集团是如何应对这样的挑战、坚守品牌价值的?
答:文化需要坚守,守住文化,也就守住了民族的魂;品牌同样需要坚守,守住品牌形象,才有可能在消费者心中播下信赖的种子,收获双赢的果实。工艺美术品市场是最易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领域,但北京工美集团一直坚守诚信,她从不忘“真品真情”的初心,一直践行着对消费者最初的承诺:货真价实的商品,真诚优质的服务,在默默承担着传承中华传统工艺美术文化责任的同时,坚守着文化地标、诚信标杆的品牌形象。
这份“真品真情”的承诺、这份对诚信经营品牌形象的坚守,最初带给工美的是经营上的步履艰难。经过多年的坚持,北京工美集团终于迎来了诚信经营的春天,等身荣誉接踵而来:首批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中国工艺美术第一店”“全国商业顾客满意企业”“全国商业服务业十佳企业”“全国商业服务业先进企业”“北京市无假冒商标示范商场”“中国金店100强”“北京市优质服务商店”“2015年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等。北京工美集团旗下的王府井工美大厦是一家有着62年历史的老字号,与全国各地几百个名优工艺品厂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联系,经营百余大类、上万个国际国内花色品种,可谓“进一店而买全国”,享有“中国工艺美术第一店”的美名。现在,工美大厦以“七个之最”:全国经营工艺美术最早的专营店、经营面积和市场规模最大的专营店、经营商品和服务享有权威认知度的专营店、经营工艺美术品类商品档次最高的专营店、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专营店、最具民族品牌的专营店、同行业中发展最快的专营店,成为国内外消费者心中的名牌店。
问:“互联网+”是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新思维、新工具,北京工美集团在利用这一工具推动新业态形成与发展上有没有新的尝试?
答:新形势新环境下,北京工美集团一直在探索“互联网+艺术+金融”模式的落地与实践,希望通过这样的模式创新,进一步激发金属艺术品流通市场的更大活力,促进金属艺术品行业的繁荣发展和中华传统技艺的传承创新。
2015年,在北京工美集团电子商务中心运营的“工美艺城网”以及“一网七店”的基础上,北京工美集团旗下北京工美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艺交所·金属艺术品交易中心正式开盘。从此,金属艺术品进入一个全新交易模式的时代。金属艺术品交易中心是国内首家针对金属艺术品开设的电子交易平台,是具备公信力的電子交易平台,旨在通过先进的电子交易平台,实现线上与线下、文化与科技、金融与艺术相结合的金属艺术品创新发展模式。它以完善的交易规则体系和交易机制,为金属艺术品收藏和投资者提供了充分的信息对称机会,使得金属艺术品的交易更加透明、价格公允。同时,打通金属艺术品的流通壁垒,全方面构建了金属艺术品交易服务产业链。
中国艺交所金属艺术品交易中心开盘前一日,58亿元首批藏品申购资金入账,足以说明交易中心必将进一步激发大众文化集藏活动的活力。“确真”是交易中心第一大功能。金属艺术品交易中心充分利用行业顶级大师资源,从艺术品的源头开始,进行全产业链运作,确保真品、确保大师制作、确保艺术价值,解决了艺术品投资者收藏购买时信息不对称的一大难题。“确权”是交易中心又一大优势,金属艺术品交易采用互联网撮合交易模式,面对全球数以万计的交易用户即时交易,货款即时到账,解决了艺术品投资者交易转让时变现难的又一大难题。同时,交易中心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在主管部门严格监管下,保证了平台的公平、公开、公正和公信,使得交易双方的资金和货品安全都得到有效保障。“确价”是交易中心第三大功能。交易中心面向全球金属艺术品投资者开放,市场各方都可以以交易中心的价格作为交易价格参照,促进公平交易,确定价格权威。中国艺交所金属艺术品交易中心的开业,是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互联网+”金融收藏交易模式的一个创举。
目前,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在中国艺交所金属艺术品交易中心挂牌交易的景泰蓝、花丝镶嵌、雕漆等艺术精品共20余种,发展经纪会员近500家,汇聚国家级、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10数人,交易会员逾10万人,累计交易额达90亿。这是我们在“互联网+”模式下运用金融运作方式探索新业态的努力尝试。
问:在创新商业模式上,北京工美集团还做了哪些努力和尝试?
答:传统文化与现代模式的嫁接与结合,是我们在发展中面临的难点,也是我们创新商业模式的突破口。
借助国事热点、名人效应设计研发工艺品、藏品,是我们创新突破的思路之一。面对工艺品市场同质化日趋严重、同行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我们以北京工美集团技术中心的核心设计能力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主导,近年来在承揽并圆满完成诸多国礼设计制作任务后,限量发行了“奥运徽宝典藏版”“奥运徽宝黄金珍藏版”“北京园博徽宝”“APEC国礼典藏版”“亚投行国礼系列藏品”等深受市场追捧的“国礼类”藏品,甚至创造了单品破亿的销售记录。同时,我们也十分看重国礼的版权和专利保护工作,逐步建立完善维权打假机制,有力保护了品牌权益,净化了市场环境。
长期以来,围绕工艺美术的题材和创新问题,在文化艺术界争论不休。早在30多年前,一些专家对现代工艺美术难以脱离封建的神仙帝王和才子佳人选题,而感到无计可施。在著名表演艺术家赵丹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时候,我们以“人民艺术家”赵丹先生及其长女、新中国第一代舞剧表演艺术家赵青女士为选题,策划推出了“丹青系列藏品”。让当代艺术家的形象成为精美的工艺美术系列藏品,并限量在市场销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工美首次开发的创举。工艺美术题材的创新必须解放思想,“丹青系列藏品”就是对传统选题的突破,凝聚着北京工美设计团队的智慧和追求。
自2007年来的十年间,北京工美集团研发营销分公司一直致力于在各大银行系统进行“工美黄金”产品的销售,并逐步确立起以此业务为核心的经营模式。信任感及产品的差异化是消费者倾向在银行渠道购买贵金属的主要原因。“工美黄金”针对消费偏好,严把产品质量关,确保每件产品在克重和成色上严格按照工艺加工流程和质检要求,同时为突出差异化,加大了新工艺及多种材质结合的“跨界”产品研发,使新产品一经面世便能获得市场关注度与认可度,让“工美黄金”的品牌在银行渠道深入人心。在每年11月开始直到次年春节的“开门红”旺季销售期,通过加大对银行渠道的新品知识培训力度和频次,助力销售,为全年销售打响第一枪。
北京工美集团旗下北京工美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北京工美·当代大师艺术品交易中心2014年正式成立,是北京首个以当代大师艺术品为载体,以“燕京八绝”为主要特色的艺术品交易中心。交易作品涵盖花丝镶嵌、金漆镶嵌、景泰蓝、玉雕、书画、紫砂、金丝楠艺术品等十多个收藏品类,集合了众多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大师及书画大家的艺术精品。值得一提的是,交易中心在经营模式上,把“经纪人”概念融入到大师艺术品交易中,通过文化主题活动与计划性的大师专题活动,实现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价值的推广与大师个人品牌价值的创建。与此同时,交易中心开创的与收藏客户“投资共赢、利益共享”的新兴商业模式,也在艺术品领域得到了广大投资收藏爱好者的热切关注。两年来,北京工美·当代大师艺术品交易中心已经策划出品了《四海升平财玺》《航天龙玺》《冠军徽宝》等藏品,引领了工艺品收藏市场的新风尚,也为集团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打造创新平台方面,坐落于具有北京“绿肺”之称的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内的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新奥工美大厦),2016年进行了老馆全面升级。全新升级的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集“博物馆会展功能、文化休闲娱乐、专业技艺体验街区”三大功能为一身,成为最具行业特点的北京传统工艺美术综合型、多功能专业文化资源平台。在2017年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与北京电视台联袂首度推出春晚衍生品——春碗,进一步探索与深挖博物馆平台的品牌、文化价值与运营模式。
问:作为行业龙头,不仅局限于首都地区,跨区域开展合作、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是否已经纳入北京工美集团的发展规划中?已经付诸了哪些实际行动?
答:北京工美集团为落实中央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统筹利用北京及承德文化、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资源,加快推进首都核心功能的调整疏解,服务和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和城市群协同发展,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与承德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为京津冀工艺美术协同发展的“领头羊”。协议双方约定在品牌、产业、产品、展览展销、人才培养建设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这种跨区域合作,是推动京承两地产业转型、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充分发挥双方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增强双方核心競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北京工美集团和唐山市政府、河北辛集签署合作协议,将在多方面开展合作。北京工美集团的目光正在转向整个京津冀地区,随着京津冀一体化,三地的工艺美术企业也迎来了整合机遇。我们有设计优势、有品牌优势,并且有着广阔的销售渠道,京津冀地区分布的其它工艺美术企业,则有着成本优势和自己独特的手艺,如果能广泛合作将带动整个区域内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
2015年,为感谢十堰市南水北调水资源对首都北京的支持,加快推进十堰——北京对口协作工作,在南水北调通水一周年之际,北京工美集团与湖北省十堰市人民政府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北京工美集团将全力发挥自身优势资源,旗下的研发设计中心、王府井工美大厦、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工美艺城网电商平台、北京市玉器厂、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等单位,就湖北十堰市绿松石、神农鸡血玉、米黄玉等矿产资源,从设计研发、生产制作、大师技师人才培养、检测鉴定、市场销售、产业合作等多方面与湖北十堰市政府及相关企业进行帮扶合作。北京工美集团与湖北省十堰市人民政府的合作,积极推进了北京工艺美术产业平台向十堰的延伸,并形成优势对接,促进协同发展,实现了双方在区域合作中互利共赢。
2017年,随着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巴经济走廊”战略实施,党中央把南疆地区稳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北京工美集团积极响应座谈会精神,以北京市与新疆和田为对口支援城市为契机,与和田地委行署签署了战略框架合作协议书,以期利用在工艺美术行业人才培养、教育培训、设计研发、销售交易、检验检测、鉴定等方面的经验优势,为和田区域经济、社会和城市群协同发展发挥作用。
问:关于国企责任,北京工美集团在过去的十二五期间实现了百亿集团的目标,履行了国企的经济责任;屡出国礼精品,履行了国企的政治责任;在社会责任方面,工美又做出了哪些贡献?
答: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的良心,是实现企业社会价值的表现。北京工美集团在企业自身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不断用善举向社会传递出浓浓的正能量。
2008年汶川地震的大灾难至今令人心有余悸。国家特大企业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地处重灾区,遭受了重创。为使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尽快恢复元气,北京工美集团迅速行动,于2008年6月,由旗下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接收了原为四川绵竹中国东方电气高级技工学校计算机动画技术专业的37名学生,帮助他们完成为期两年的学业,并承担在京学习期间的学费、生活费等费用。如今,灾区班的学生们都已经顺利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在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的日子里,灾区班的学生们在浓郁的工艺美术氛围中感受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受到中华文明的熏陶,点燃了重建家园、报效祖国的激情。
2010年,青海玉树遭遇地震。为帮助灾区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北京工美集团在全公司范围内发起为地震灾区捐款的工作。仅仅一天时间,来自全集团所属14个单位、1 128名员工的爱心捐款共计82 023.5元,会同北京工美集团捐助的10万元,全部汇入了北京市总工会温暖基金会的账户上。
“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同样牵动了工美人的心。2015年8月15日早,北京工美集团收到来自天津救援一线的求援电话。由于缺少专业救援装备,天津武警医院的官兵急需60双防化专业手套。北京工美集团迅速行动,通过多方联系,筹措到60双专业防化手套和20具防毒面具、70双防护靴子。当天,满载着防护装备和工美深情的运输车一路疾驰,将崭新的专业装备送到天津武警医院救援队官兵手中,解决了救援官兵的燃眉之急。
大爱无疆,北京工美集团的大爱还表现在方方面面。“要每一户居民家中温暖如春,要首都的天空更加蔚蓝”。帶着这样的信念,北京工美集团虎城小区供热服务中心成为了北京市集中开展城六区清洁能源改造的第一批工程之一,历经7个月的施工,在7 000平方米的厂房内,率先完成了“煤改气”工程,2万余居民及70余家企事业单位因此受益。
问: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和技艺正面临消失的危机。北京工美集团是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建设完善传统技艺传承和专业人才培养的?
答:根据北京工艺美术学会统计,目前北京共有国家级和北京市级244名工艺美术大师,其中4人已经离世。对于主要依靠师傅口口传授的传统工艺而言,一位大师的离世,很可能就意味着一项技艺的传承走到了悬崖边上,这些“老文化”很可能会就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如今,工艺美术行业人才断层现象严重,多数工艺美术大师步入古稀之年,青年传承人才严重匮乏,即使是以“皇家工艺”为代表的“燕京八绝”也正在陷入后继无人、手艺失传的危险境地。为了传承与复兴传统工艺美术,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加强传统工艺美术专业建设,逐步恢复了“燕京八绝”中的玉雕、雕漆、景泰蓝、花丝镶嵌、金漆镶嵌、宫毯专业,并招收大量的青年学生进行相关工艺的学习,经过几年的锤炼,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燕京八绝”专业成绩喜人。在2015年北京市举办的北京技工院校首届“燕京八绝”作品展系列活动中,学校共报送参评学生作品264件,获得金银铜奖和优秀奖共计59项。
为了提升专业水平,学校摸索出“大师工作室”进校的职业教育创新模式。设立了王希伟大师玉雕工作室,袁长君大师花丝镶嵌工作室,李志刚大师雕漆工作室,钟连盛大师景泰蓝工作室。聘请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教育教学,在车间设立了编织、剪纸、软陶、彩绘四个民间艺术工作室,大师言传身教,传统技艺后继有人。
立足文化制高点,技校学生大多初中文化水平,难以承受中华文化千百年的厚重,近年来,北京工美集团先后在清华美院、中央美院、北京服装学院等知名高校招收了一批以70后、80后为主力的大学生,他们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扎实的设计功底,经过工艺美术行业多年的熏陶和实践,他们已经成长为既懂设计、又懂工艺的工艺美术人才。北京工美集团近年设计制作的国礼,大多出自这些年轻设计师之手。
北京工美集团除了在内部培养工艺美术传承人,还面向全国招收有志于工艺美术事业的人才。2013年,经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由北京工美集团承办的北京工艺美术职业技能鉴定所正式挂牌。面向全国对工艺美术专业技能人才进行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等不同等级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北京工美集团作为全国工艺美术行业的先锋,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牵头把同行业298家企业组成“联合企业集团”,共同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技艺作出贡献。
问:如果非要为北京工美集团这种坚守传承传统文化的情怀溯源的话,您认为这种情怀的来源在哪?
答:北京工美集团从最初的工艺美术合作社发展成为当今行业内的领军企业,经历了跌宕起伏和华丽转身。在这条成长之路上,是无数工美人毕生的付出。
在文化大发展的今天,北京工美集团和工艺美术行业迎来了美丽“绽放”,而在这“绽放”的背后,却鲜有人了解工美人一步步走来的艰辛与坎坷。2012年,北京工美集团开始筹划出版一本以口述史的形式真实记录工美行业领军人物、行业先锋、时代楷模动人故事的书。历时2年多时间,这本书终于予以世人,名为《足迹》。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记录历史,铭记时代,更记录下企业和行业发展至今的每个“足迹”,以此表达我们对于一代代工美人与他们所凝聚成的“工美情怀”的敬意。
我们从企业家、行业大师和劳模等300余人中首批精选出极具代表性的17人,分别以领军人物、行业先锋和时代典范将其呈现在读者面前。
吃水不忘挖井人。在工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老一辈的开拓者用一生铸就了今天的工美。书中领军人物部分,我们选择了北京工艺美术品总公司奠基人赵俊祺、刘才,带领工美在奥运打了“翻身仗”的郭泰来等8位对工艺美术行业有着突出贡献的人物,他们的回忆与讲述,铺开一幅工美行业发展的历史画卷。
工艺美术行业的大发展不仅要靠“领路人”的开山铺路,代表着行业内最高技艺水平的工艺美术大师也必不可少。《足迹》中选取了景泰蓝、象牙雕刻、玉雕、雕漆等门类的6名顶尖级大师,并通过他们在成长中的故事,讲述了该工艺美术门类的发展进程和一批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工艺美术精品。
我常说,树企先树人。《足迹》中的领军人物和行业先锋两部分内容,将北京工美集团悠远、厚重的文化底蕴完美显现。在了解、感同身受企业文化的同时,今天的工美人也需要有新时代的新榜样。书中我们选取了3位北京工美集团的劳动模范,通过他们在北京工美集团平凡岗位中成长的故事言传身教,让新一代工美人都能看到自己的职业生涯前景广阔、都能感受到只要耕耘就能在工美的肥沃土壤上生根发芽。
《足迹》因为真实,所以精彩。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让人感觉如在海边拾贝般弥足珍贵。一段段讲述,更让今天的工美人知晓今天的“绽放”是从何而来。书中的每个人都是支撑工美文化、擦亮工美品牌的一股力量。
今年,《足迹》第二辑已经正式启动,将来我们还会有第三辑,继续续写一代又一代“工美人”的辉煌篇章。
问:今年,全国两会上,“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各行各业的“大国工匠”成为时代楷模。北京工美集团是如何培育“大国工匠”的?您又是如何理解“工匠精神”的?
答:多年来,北京工美集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能工巧匠。实践证明,建立完善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培养高素质的“工匠型”人才是强企的重中之重。工匠们出众的手艺和专注的态度凝结成“工匠精神”,也成为北京工美集团发展的强大推手和无形资产。
2015年10月,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大型系列人物专题,展示扎根平凡崗位、追求极致职业技能的8位“大国工匠”。这其中就有来自北京工美集团的“大国工匠”孟剑锋。“孟剑锋的錾刻人生”登上了央视,不仅让国人充分领略了他令人叹服的高超技艺,同时也向社会生动展现了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爱岗敬业、勤劳朴实的职业素养,这种职业素养后来被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全国两会工作报告中定义为“工匠精神”。
1993年,年仅19岁的孟剑锋走进工美握拉菲首饰公司,成为一名执模工人,从基本功学起,光是用锉这一简单操作就学习了几个月时间。每天重复枯燥的动作,让他有些灰心,师父觉察到了,告诫他:做事情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遇到困难就往回退,那就什么都做不好。孟剑锋把师父的话深深记在心里。下班了,大家都走了,车间里总有一盏灯亮着,那是他仍然在练习。这样执着的坚持,几年下来,他对生产车间每道工艺流程都了如指掌,并能够独立操作。
1999年,公司接到制作“两弹一星”科学家奖章的政治任务,领导决定给孟剑锋压担子,让他成为该项目组中最年轻的一员。制作中,他负责奖章最后一道工序,对奖章中麦穗部分进行手工钉砂。这是奖章的亮点之处,工艺要求极为严格。孟剑锋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干劲,圆满完成了奖章的钉砂任务,并且没有报废一枚奖章。
2014年APEC峰会在北京举行,公司接到设计制作国礼的任务。领导再一次把重要任务交给孟剑锋来完成。孟剑锋不负众望,他在一块厚度仅为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敲打,錾出一块“柔软”的丝巾,搭在果盘里,惟妙惟肖,让看到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抓。制作果盘不仅要有高超的錾刻技术,还要有手工编制技艺。果盘的四条腿造型是中国结形状,手工编织很费劲,因为银有一定的硬度。有人建议用机械编织中国结,孟剑锋却不同意,坚持要手工编织,这样才有灵气。但真正做起来,太难了。没几天,他的手就磨出了水泡,水泡磨破,露出鲜肉。他咬住牙,没吭一声,连续奋战3个月。最终,孟剑锋设计制作的《和美》纯银錾刻丝巾果盘入选为国礼。
在工美,“敬业专注、严谨务实、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直是工美人的极致追求。像孟剑锋这样的“大国工匠”还有很多。他们爱岗敬业、默默耕耘、辛勤奉献,他们视技术为艺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工匠精神”于他们、于工美,都是永恒的坚持和追求。
问:北京工美集团作为与新中国同龄的企业,在时代浪潮中不断迸发创新活力,是怎样的向心力凝聚着工美人?
答:在工美,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进了工美门,就是工美人!”“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时至今日,北京工美的企业文化已经高度凝炼为“和美”文化。实现中国梦,要从努力打造一个相对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入手,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激发人们为努力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热情。北京工美集团正是这种“和美”文化的承载者。
北京工美集团坚持关心关爱职工,通过“两节”送温暖、关注职工健康、拓展后勤服务项目等方面为职工办实事,通过“工美情”互助基金为急困职工、重疾职工办好事。有了这样的保障体系,既提高了职工抵御风险的能力,又解决了广大职工的后顾之忧,使职工能够更好地为企业多作贡献。
坚持以人为本,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也是北京工美集团“和美”文化的根本所在。集团以“加强管理、放权搞活、综合考评、政策支持”为方针,采用长效激励和拓展职业发展空间等方式激励骨干人才,实现以情感留人、以机制留人、以事业留人,全面提升北京工美集团的人才竞争力,确保集团整合资源、快速发展的要求。
作为北京市委市政府管理的一级企业,北京工美集团党委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将此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作为实现集团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目标、深化作风建设、党组织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目前,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中,已有王府井工美大厦获2012-2014年度首都文明单位标兵,技术中心和电子商务中心分获2011年、2012-2014年度首都文明单位。
“十三五”开局攻坚,北京工美集团又将在新的起点上扬帆起航。我们将全面巩固和拓展精神文明创建成果,创新内容载体,积极主动作为,继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我们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