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地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2017-03-10马斌
【摘 要】课程基地与核心素养不仅有着高度的契合性,而且课程基地在培育核心素养上有着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既是价值,又是操作路径,更是实践效果。课程基地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通过学科文化、学科知识、学科装备改变学习情境,以环境变化改变教学;通过实践学习,让学生在课程基地以体验发现兴趣、以兴趣焕发激情、以激情迸发创造力;通过实际场景的创设和真实情境中问题的处理,强化了跨科学习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呈现了课程基地在核心素养培育上的独特优势。
【关键词】课程基地;核心素养;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0-0027-05
【作者简介】马斌,江苏省教育厅(南京,210014)基础教育处处长。
自国家提出“核心素养体系”以来,核心素养跃升为我国基础教育界的新热点,成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要素。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了当前教育教学深化改革的重点。如何寻找核心素养培育的技术路径,在“依靠什么”的问题上发力,正是落实核心素养最紧迫的任务,也是避免核心素养培育落空的根本所在,这一问题在江苏课程基地的建设上找到了答案。
课程基地是江苏教育的原创。它是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学平台和实践场所。2011年来,省市县校投入约十五亿元建设课程基地,取得明显成效。笔者认为,课程基地与核心素养不仅有着高度的契合性,而且课程基地在培育核心素养上有着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既是价值,又是操作路径,更是实践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先行探索优势,实践成果契合核心素养主旨
一是实践超前。21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并指出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3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受教育部委托,成立核心素养课题组,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礎上,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概念。2016年9月,北师大发布了研究历时三年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江苏在2010年起开始调研,提出课程基地的设想,2011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启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通知》中,首次提出课程基地概念,重点明确了课程基地的六大建设内容:创设具有鲜明主题的教学环境、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建设促进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形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中心、开辟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在核心素养培育方面,江苏教育提前积累了实践经验。
二是动因一致。课程基地围绕人的发展,从“钱学森之问”入手,围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大中小学的教育衔接,推进“学生适合教育”走向“教育适合学生”的转型;从教育兴邦的审思,提出只有科学的教育才能兴国;从国民性格的超越,挖掘中国人性格特征中最缺少的实践创新;从教育瓶颈的突破,提出学校发展多样化在于课程及其实施方式的多样化等等。核心素养是对课改“三维”目标的深化。自2000年国家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后,现实实践中三维成了一维,从知识够用走向过度教学,知识满堂灌严重阻碍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纠偏。可见,核心素养与课程基地,动因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是成果映照。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课程基地的实践创新成果印证了核心素养的主旨要求,主要体现为:学科建设创生了新的教学环境,学科情境、学科文化、学科形态成为学校内涵建设、文化校园的新亮点;专业开发锤炼了教师发展的新高度,围绕基地建设开展知识建模和施工建设,全面提升了教师专业开发能力和水平;实践体验构建了教学改革的新模式,架起了学生在专业化教学场所中知识学习、能力实践和素质浸润的重要桥梁;内心需求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新动力,通过学科美感在基地唤醒内心需求,互动自主在基地激发学习兴趣,科学探究在基地激活创造欲望,社团活动在基地挖掘潜能特长,学生学习质量大为改变。
课程基地突破了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推进困难的现实瓶颈。在课程资源上,国家基础课程、地方文化课程、专题学习课程的丰富性,成为高中多样之源、特色之根;在教学方式上,出现学生班级教室集体上课与课程基地个性学习并存的格局;在社会合作上,各方社会资源开始流向学校,提升了学科品质,谱写出不一样的教育风采。六年多时间,江苏高中以开创课程基地建设为突破、率先在全省整体探索课程实施方式的转变,在学生发展、学科环境、实践体验、综合学习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核心素养的落地提前奠定了优势基础。
二、工具杠杆优势,方法路径推动育人模式转型
新课标与现有课标最大不同之处,就是提出核心素养,同时强调每门学科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落实会强化学科素养,学科素养又为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了平台。那么,学科素养的平台在哪里,怎么通过学科教学培育学生学科素养?OECD界定的核心素养将学生与工具互动作为三大核心素质之一。由此,我们从教育工学的视角进行分析,教育工学探求教育理论—教育思维—教育操作思路—教育实践的过程,尤为强调实践操作。从素质教育、核心素养、课程基地的三者逻辑关系比较可知:素质教育是目标、追求,是教育的方向,提出做什么;核心素养是要求、体现,是育人的蓝图,明确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课程基地是平台、是载体,强调依靠什么做,是成事方法、技术路径。可见,三者是个完整的统一体。
方法为王。在实施素质教育、培育核心素养上,课程基地有着独特的工具杠杆优势:
一是工具撬动。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可以赋予万事万物以意义与价值,也即所谓的“为天地立心”。人之所以主宰地球、认识世界、改变世界,最关键、最重要、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智慧之脑的工具思维,世之万物对人而言皆为工具,人离开物废人一个,物离开人废物一堆,“人+物”才能成为“人物”。
课程基地建设从“创设具有鲜明主题的教学环境、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的学科物态建设入手,开创了教学的物型、物化、物态的空间,发挥这样的工具平台作用,就将核心素养的培育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落到了实处。
二是学科承载。OECD认为,核心素养是以具体领域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为基础,整合了情感、态度或价值观在内的。核心素养是通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的,学科教学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课程基地建设直接表现为学科的承载,是呈现学科文化、学科装备、学科内容的专业化学习场域,这为培育核心素养提供了系统建设的学科素养专业化的集中表达和物化载体。如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邏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江苏省泰州中学数学课程基地就包括数学博览室、趣味数学体验室、数学实验室、数学制作室和数学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库、网络平台资源库、数学探究资源库等。可见,专业化学科场所为学科素养的培育提供了专业化的情境空间和载体平台。
三是空间调节。新课标实施对学校影响明显,变革学校的教学组织方式,选修课比例增大,科目增多,选修制、走班制、导师制的实施成为重要的改革内容。据专家预测,若实施走班制教学,普通高中现有教室数量要增加三分之一。显然,通过简单增加教室数量在江苏是行不通的,而通过新建课程基地,则有效增加了教学场所。“十二五”期间,全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新建专用教室(场、馆)约1000个,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部分学校逐步实现了学生班级教室与课程基地并存的学习格局。南通大学附属中学五幢新楼建成,分别为数学与科学、工程与技术、文学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与传媒五大课程基地,课堂教学与基地学习在这里得到了有机结合。调节学生学习空间,不仅适应了新课程、新改革、新高中的要求,更是有力地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使学科核心素养有了发展空间。
四是模式建构。在课程基地转变教学方式方面,各地各校都在积极探讨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江苏省天一中学“STS综合创新课程基地”项目导学方式;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物理课程基于问题的PBL方式;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生物课程基地的“翻转课堂”模式等,不一而足,这些适应不同学科特点的学习模式的建构与创新,有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课程整合优势,综合素养依托跨科融合提升
核心素养要求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替代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更加重视跨学科学习。核心素养通过整合的方式发挥出来,在实践中表现出一定整合性。新课改强调基于大观念、大主题、大过程的单元设计统整和内容重构,关注学科知识技能的结构化。从课程基地建设的项目内容看,课程基地建设和使用都体现了综合性。
“十二五”期间,全省共建设233个高中课程基地,可分为三类:
一是多学科的国家基础课程。如语文、数学、物理等,全省共有125个课程基地,这类基地有一种是申报项目时就确定文科或理科的综合性的课程基地,还有一种是在建设过程中由单科走向综合,如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语文课程基地,在分为三期的建设中不断地增加了英语、历史、地理等内容,原来的语文课程基地最终转型为文科课程基地。即便是单科的课程基地,如下文提到的历史课程基地中二战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和内容也体现了知识的综合性。
二是超学科的专题学习课程。如智能机器人课程基地是超越学科限制、各科交叉形成的综合性学科基地,它集运动学与动力学、机械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控制与传感器、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的先进理论与技术于一体。
三是跨学科的综合学习课程。如环境教育课程基地,融合了地理、生物、化学、物理、天文等学科,从各学科中选取与环境科学有关的概念和内容,组成一门综合性的课程。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恰恰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课程基地学习都体现了一种活动性学习,同时也进一步推进了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科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同时,核心素养对教师的要求,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更强调课程整合。可见,核心素养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性品质,而课程基地以综合性内容和方式促进学生跨科学习,提升综合素养水到渠成。
四、在场学习优势,实践能力凭借情境体验增强
学习方式具有情境特征,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基于体验、合作的学习方式更为适合。核心素养中的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OECD 2005)。核心素养突出真实情境中的学习,将学科知识与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和现实情境有机联系起来,凸显学科的实践和使用。教学实践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又一重要途径,更多表现为基于问题、基于项目的两种方式。课程基地本身就强调情境实践特点,具体体现在:
一是强调场域学习。科学的本质就是实验,体验才产生情感、价值观。课程基地指导思想就是将教学实践转化成实践体验教学。课程基地注重“做”中学,建设的首要内容,就是建构学习情境,不仅强调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环境,而且全部建设内容也都围绕实践教学展开。
二是指向现实场景。在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就嵌入了许多核心素养培育所需要的“包袱”、结点,形成综合学习。“在场”的具身学习,使课程基地成为核心素养培养的落脚点、接入点。学生通过看得见的学科现实场景和看不见的学科历史场景建构认知,进而形成主见。
以历史课程基地学习为例,学生是在跨学科的场景和内容架构上研读“事件”和“现象”。如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从历史、地理和数学的视角检视二战主题:1.先问起因,为什么会爆发世界大战;2.再问二战中有哪些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值得深入研究;3.追问从哪些角度可以深入了解这场战争的方方面面;4.联系现实看结果,用数据分析当今欧洲各国的人口比例、经济实力及二战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等。二战中的许多历史“包袱”在这种学习情境中一一展开,学生不仅学到了历史、军事,还有史实研究、地缘政治、人物传记、地理变迁、国情、统计学、经济学、数据分析等内容。“学科场景+综合知识”式的学习成为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路径。
三是凸显“纵”“横”结合。实践证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在于知识体系的把握与纵横能力的有机结合。芬兰教学改革之所以引发关注,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强调实际场景和主题教学。同时,芬兰的教师包班制也将学科体系与教师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有效地结合起来。课程基地探索建构了知识体系与横贯能力结合的一种新的方式,即纵向课堂教学的分科学习+横向的实际场景主题教学。课堂教学的分科学习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形成,实际场景主题教学则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横贯能力的养成,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五、自主发展优势,天赋潜能通过因材施教生长
教育的發生对象、实施主体、考量结果都是学生,所以核心素养更加关注学生自主发展,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核心素养落实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而学习评价的本质在于激发个体活力,只有适合学生的教育才能使学生更加自主。实践证明,课程基地促进了学生内驱动力的主动生长。
一是更加适切。让学生学会学习、适应学习、主动学习是课程基地建设的重要特点和重要原则,这主要体现在所有课程基地因材施教的不同层次的建设上。如,在对象选择上,呈现基础性、拓展性、探究性、创新性;在学习内容上,呈现知识类、制作类、验证类、实践类;在组织形式上,呈现个体的、小组的、班级的、全校的,如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学生通过各个班级分工合作排演话剧《雷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功能特点上,如课标教材实验室、自主学习实验室、课题探究实验室、前沿体验实验室,江苏省镇江中学物理课程基地这四个实验室的内容层次、适用对象、学习要求都不同,前一类实验是后一类实验的基础,整体呈台阶式跃进。
二是多元链接。课程设计只有跟生活连接,才会激发学生的想法。学生在平常累积丰富的生活感触,把学科与生活融通,促进了学校生活的社会化。美国最近将核心素养重新分类为学习与创新素养、数字化素养和职业与生活技能素养。在这方面,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做了很好的尝试:将食堂建设成生活技术中心,每天安排学生检测并提供蔬菜农药残留报告,既加强了食堂卫生安全的管理,又增强了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学习活动化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而课程基地建设促使各类课程学习的活动化、生活化、合作化。学生教学生有时候强过教师教学生。课程基地的知识主题性体现合作学习,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同伴互帮、学习团队的形成,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和合作,共同进步。
三是学科滋养。课程基地通过建设学科文化,以学科历史、学科特色、学科体系,呈现学科情境、学科情趣,培养学生学科思维、学科情感、学科精神、学科伦理、学科志向,以及学科学习方法和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效能。让学生在学科知识的海洋里,在学科文化的世界中,发现、喜欢、追求学习的乐趣,将天赋潜能转化为成长优势和发展优势。
六、内涵集聚优势,学科文化借助社会资源丰厚
核心素养连着两端,一端是健全人格,一端是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教育用之不竭的资源。课程基地建设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利用“洼地效应”将社会广泛的资源集聚并转化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项目建设的初衷,是让学校成为地方课程文化资源的洼地,从而打破长期以来部分中小学校长特别是名校长“不求人”“怕求人”的心理定势。
首先,挖掘历史资源打造经典文化。课程基地成了聚合各方力量的纽带。江苏省昆山中学顾炎武思想课程基地现在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学校当初的想象,基地建设得到昆山市教育局的充分肯定,被列为2015年昆山教育的实事工程,昆山市委宣传部、昆山市财政局、昆山市顾炎武研究会、顾炎武故居、苏州市名人馆等单位也鼎力相助。顾炎武思想课程基地不但建设速度快,而且教学效果好、文化影响大,已成为昆山的一张文化名片。
其次,发挥校友资源完善现代文化。学校所需要的学科硬件和软件资源,都可以借助校友的人脉优势广泛收集,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建立专题场馆,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学习的平台。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依靠校友沈鹏、顾明远分别建起沈鹏艺术馆、明远书屋。江苏省阜宁中学依靠校友朱训建立了朱训地质科普馆。这些都是成功的做法,值得借鉴推广。
第三,借助项目资源建设共享文化。课程基地建设从结构布局就体现了外发性,结合学校的区位特点,形成由校内向校外辐射的特点,如环境生态类课程基地就可呈现以校内课程基地为原点、环保校园辐射、周边湿地相连的同心圆。江苏省常熟中学与常熟翁同龢纪念馆等13家单位签约,这些单位成为学校“虞山文化课程基地”资源共享协作单位。课程基地建设与高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的广泛合作,不仅提高了学校学科建设水平,更推动了高校高中“双高合作”的教学改革。如江苏省淮阴中学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因航空航天课程基地的建设结缘,由此推动了两校的深度合作与共建。
第四,汇聚乡土资源丰富课程文化。围绕课程需求和学校特色,将本地收藏家的藏品汇聚到学校,建设各类微型博物馆、收藏馆,以此丰富学校的课程和文化,不断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总之,课程基地建设,在功能定位上,以课程全面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课程学科的专业化建设规范学生的学养,以具身化的学习体验读取学生最近发展区,以基地开放共享培养学生的社会智能,以生活教育浸润学生的幸福人生,以生活情趣增强教育魅力,为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专业、职业和事业融为一体的未来人生奠基。
在技术路径上,充分体现规划引领、实际实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面向全体;充分体现教师参与、层层推进;充分体现实践体验、载体创新;充分体现技术推动、人工智能;充分体现个性特色、学科文化;充分体现集聚资源、合作共享。
在实践成果上,通过课程基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有了整体的载体平台、行事路径,体现了社会责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
从知识到能力的驱动力是实践使用,从能力到素养的催化剂是人文关怀。课程基地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通过学科文化、学科知识、学科装备改变学习情境,以环境变化改变教学;通过实践学习,让学生在课程基地以体验发现兴趣、以兴趣焕发激情、以激情迸发创造力;通过课程基地创设的实际场景,处理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加强跨科学习,提升综合能力,呈现了课程基地在核心素养培育上的独特优势。<\\Ysc01\d\江苏教育\2017年\2017管理\02\KT1.T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