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尖对麦芒,冷战2.0一触即发?

2017-03-10王啸臻李佑任

军事文摘 2017年3期
关键词:北约部署乌克兰

王啸臻+李佑任

专题—美俄未来何去何从

自克里米亚入俄,敏感的观察家就已提出“冷战2.0”“新冷战”“第二次冷战”这样的概念,随后,美俄又在叙利亚展开角力,即使美国的总统大选,也传出了被俄罗斯干预的言论。美俄两国的矛盾,近年来日益显现,全球利益出现重叠,两国高层也频放狠话,未来两国将何去何从?冷战2.0是否只是无谓的担心?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特别是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西方与俄罗斯的关系彻底降至冰点,北约开始主动出击,进逼东方,俄罗斯见招拆招,针锋相对,早已远去的冷战时代的军事与战略对抗似乎重演,而且愈演愈烈。欧洲安全的鸿沟开始固化,全面对抗模式渐渐形成,难道“冷战2.0”真的到来了吗?

北约主动出击,进逼东方

近两年,北约高举集体防御和威慑能力的大旗,主动采取一系列举措,采取对俄对峙和军事施压的手段,妄图让正在饱受经济寒冬煎熬的俄罗斯陷入内忧外患,以逼迫俄罗斯在解决乌克兰危机等问题上做出妥协。北约紧锣密鼓开展在东部国家的行动,大动作频频。

第一,东欧地区反导系统正式部署。2016年5月12日,美国正式启用设在罗马尼亚南部德维塞卢空军基地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次日,美国又在波兰北部瑞兹科沃市举行陆基“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基地破土动工,计划2018年底全面完工。北约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始建于2010年,是以美国原有的欧洲反导计划为基础,由在土耳其部署的雷达和西班牙部署的4艘“宙斯盾”驱逐舰组成,如今整个系统只差最后一块拼图。2016年7月的华沙峰会上,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称,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已经在北约的指挥和控制下正式运转。尽管美国一再强调,欧洲反导系统是防御系统,主要是应对来自中东、特别是伊朗日益增长的弹道导弹的威胁,为欧盟、北约以及美国本土提供防护,既不会也不具备威胁俄罗斯战略力量的能力。但从反导基地的位置来看,波兰瑞兹科沃紧邻俄罗斯的波罗的海“前哨”—加里宁格勒,旨在防御伊朗的声明下,真实目的不言而喻。

第二,时隔7年罕见再次“扩军”。2016年5月19日,黑山签署正式加入北约的协定。10月底,北约下辖的欧洲-大西洋灾害应急协调中心还在黑山波德戈里察和达尼洛夫格勒举行了代号为“CRNA GORA 2016”的“后果管理”实地演习,重点演练了洪涝灾害和化学事故救援响应。虽然是一场民事救援演习,但不可忽视的是,这是在北约框架下首次在黑山进行的演习。规模庞大的北约急切拉入军事实力极其弱小的黑山,背后的战略考量直指俄罗斯,意图进一步削弱俄罗斯在欧洲东南部的影响力。除此以外,长期奉行中立政策的瑞典、芬兰近两年开始积极参加北约主导的军事演习,甚至还传出放弃中立投入北约怀抱的消息。

第三,俄罗斯周边地区密集军演。2016年以来,北约在波罗的海地区、黑海地区、外高加索地区和波兰等地频繁举行军事演习,规模大大小小接近50次,演习背景多以响应“来自东边的”军事威胁为主,旨在提高多国部队快速响应和协同作战能力。在波罗的海地区,演习规模、频率再创新高,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各自主导的多国演习“春季风暴-2016”“银箭-2016 ”“铁剑-2016”均创下各自历史规模记录,特别是5月底举行的“军刀出击-2016”参演兵力高达万人,重点检验多国部队在波罗的海三国全域协同作战能力,而在6月初举行的“波罗的海行动-2016”中,北约军队在波罗的海全海域开展反潜行动,还首次在俄罗斯邻国芬兰演练登陆作业;在黑海地区,7月接连举行“快速三叉戟-2016”“海上微风-2016”“军刀卫士-2016”3场大型军演,重点检验黑海地区区域合作可能性和地区伙伴海陆空全域协同作战能力;在外高加索地区,北约与格鲁吉亚已举行3场联合军演(“高贵伙伴-2016”“敏捷精神-2016”“北约-格鲁吉亚-2016”),特别是第3场演习,是首个由格鲁吉亚总参谋部负责指挥的北约框架内的多国联合军事演习,演习更是达到旅级规模;在波兰,冷战结束以来北约在东欧举行的最大规模军事演习“巨蟒-2016”参演兵力达到3.1万人,23个参演国家的3000件军事装备、105架飞机/直升机及12艘舰艇悉数亮剑。频率激增、规模空前、指向明确的军事演习无疑刺激着俄罗斯的敏感神经。

第四,增兵东线大规模前推部署。2014年威尔士峰会后,北约着手在快速反应部队(NRF)基础上组建5000人规模的“先头部队”—高度戒备联合特遣部队(VJTF),该部队要求2至5天内投送至指定地域,以防卫北约的外部边境。2016年4月到6月,北约东北多国军团举行年度系列军演,“卓越跳跃-2016 AlertEx”“三叉戟格斗-2016”“卓越跳跃-2016 DeployEx”“卓越能力 2016”轮番登场,测试已经部署的VJTF部队的快速响应、调度指挥和任务执行能力。北約决定在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共部署4个营的多国部队,由美国、德国、英国和加拿大分别牵头,并决定在罗马尼亚组建一个旅编制的多国部队。美国还计划2017年初增派一个4200人组成装甲旅,使美军派驻东欧地区的兵力增加到3个全额战斗旅,部署之后各战斗旅将在地区内巡回部署,9个月后换防。这将是乌克兰危机导致局势紧张以来,美军对北约作出的最重要增援。根据美政府公布的2017财年预算案,“欧洲安全保证倡议”项目预算将从2016年的7.89亿美元大幅提升至34 亿美元,这一项目旨在加强美国在中东欧的军事存在,资金主要用于帮助东欧国家建设自身防卫能力,以及驻军部署轮换、联合军事演习和空中警戒任务等。除此以外,美国还决定首次在挪威派驻330名海军陆战队员,这也是二战后挪威首次允许外国驻军。北约这次冷战以来最大规模增兵东线的行动,除了应对中东北非的混乱动荡,其意图更多指向俄罗斯。

“筑盾”“扩军”“增兵”“舞剑”,这一套眼花缭乱的“组合拳”,是北约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军事力量部署,鲜明地表现出全面打压、制裁俄罗斯的企图。

俄罗斯见招拆招,针锋相对

随着北约打出的系列“组合拳”,使俄罗斯西部战略空间不断被压缩,慢慢建立起的战略平衡和军事均势逐步被打破,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不得不采取适当的反应措施予以回击。

首先,俄罗斯努力强化“战略支点”作用。面对北约在波罗的海、黑海和高加索地区的步步紧逼,俄罗斯开始重点强化波罗的海“飞地”加里宁格勒、黑海“明珠”克里米亚和外高加索“哨所”亚美尼亚等战略要冲的军事存在。在加里宁格勒,俄罗斯开始部署“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该型导弹2006年开始列装俄军,射程500千米,圆概率误差小于10米,可机动躲避拦截导弹的攻击,在2009年美国第一次计划部署反导系统时就作为重要“筹码”与美国拉锯。这次的部署与2012年开始在加里宁格勒担负战备值班的S-400“凯旋”防空导弹系统组成“攻守”两大利器,对北约的突前部署形成有力威慑。除此以外,2016年10月,俄罗斯《消息报》报道称,波罗的海舰队近期将组建一个装备“口径”-NK巡航导弹的“暴徒”-M级轻型导弹护卫舰营,以及一个装备“棱堡”和“舞会”反舰导弹系统的岸防导弹旅。在克里米亚,俄罗斯也开始加紧“安营扎寨”,一批新武器陆续进驻。2016年8月,驻扎在克里米亚的俄罗斯南部军区第4集团军防空导弹团换新装备S-400防空导弹,并参加了“高加索-2016”战略演习,S-400的进驻将大大增强俄罗斯在黑海地区的防空能力。在亚美尼亚,俄罗斯通过对军事基地进行现代化改造和装备升级来进一步增强地区军事存在,俄罗斯2016年起还与亚美尼亚建立了区域性联合防空系统,与西部地区联合防空系统(白俄罗斯-俄罗斯)互为犄角。11月中旬,普京批准了俄亚两国在高加索集体安全区建立联合部队的协议草案,联合部队也呼之欲出。部署“重装”的克里米亚和加里宁格勒就好比俄罗斯前伸的两支巨钳,而紧密合作的亚美尼亚和白俄罗斯则构成补充性“防空保护伞”,战略支点作用显著。

其次,俄罗斯军事技术回应,高调“秀肌肉”。2016年10月23日,俄罗斯马季耶夫国家火箭中心首次公开了RS-28“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的外形设计图, 并简要介绍了研制进展和部署计划。根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萨尔马特”长度超过35米,总重为100吨,载重约10吨,最大射程将达到17000千米,预计2018年至2021年间开始服役。“萨尔马特”是一款针对西欧和美国采用“一体两型”设计思路的新型洲际核导弹,能携带10~15枚分导式核弹头,弹头采取先进的突防技术,突破现有反导系统易如反掌,堪称导弹家族中的“绝对王者”。该导弹2016年8月成功进行一级火箭发动机试验,研制基本如期推进。显然,一旦“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正式部署,将成为自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威力最大,也是最致命的核武器。10月25日,俄战略火箭军还成功进行了一次高超音速武器飞行试验。携带高超音速武器的RS-18弹道导弹从乌拉尔山脉南部奥伦堡地区某基地发射,经过一段时间飞行后精确命中远东堪察加半岛库拉靶场靶标。这一试验属于代号为“4202”的助推-滑翔式高超音速武器项目,高超音速武器的极高机动性,一方面可以增大洲际导弹的打击范围,另一方面又具有无与伦比的突防能力,是攻克反导系统的利器。对高精尖技术不循以往的高调报道,无疑也是俄罗斯面对咄咄逼人的北约反导系统的一种威慑,展现先进技术发展强势回应北约高压态势。

此外,俄罗斯领导人强势表态,回应部分国家意图加入北约的想法。2016年4月29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接受瑞典《每日新闻报》采访时表示,“如果瑞典决定加入北约,我们不会认为瑞典将会攻击俄罗斯,但作为邻居,瑞典的军事设施将隶属于北约最高统帅部。如此一来,俄方将不得不在北部边境采取必要的军事措施”。2016年7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与芬兰总统尼尼斯特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无论芬兰是否加入北约,俄罗斯都尊重芬兰的选择,但加入北约意味着芬兰国防部队将不再独立,俄罗斯军队也将相应重新进行部署。直言不讳的警告透露出俄罗斯应对北约扩张的强硬姿态。

面对北约的咄咄逼人,俄罗斯也毫不退缩,立竿见影的军事部署,令人窒息的技术回应和单刀直入的警告表态,俄罗斯摆出硬碰硬的架势主动迎击北约的诸多动作。

“冷战2.0”谓之尚早 地区困局有待解决

北约与俄罗斯此轮紧张关系的导火索是2008年俄格战争,进入对抗始自2013年底的乌克兰危机,进一步恶化则源于2014年3月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半岛。北约与俄罗斯互不信任的对立情绪愈演愈烈,北约对俄罗斯频繁使用武力解决问题嗤之以鼻,特别是北约组织内与俄罗斯接壤的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以及波蘭更是感受到直接恐惧,不禁唤起历史上曾经的惨痛记忆。克里米亚的现实、地缘环境的压力与过往历史的悲剧相互交织,北约不得不为此做出回应来满足东线国家的现实关切。而俄罗斯面对北约的屡次东扩进逼传统地缘影响范围,特别是亚努科维奇政权的垮台,乌克兰倒向西方的现实压力,使得俄罗斯感受到对其国家利益极其强烈的战略挑战,忍无可忍后的断然出手成为选择,一系列或激烈或渐进的决策与筹谋走向前台。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是这么描述乌克兰的,天主教的西乌克兰与东正教的东乌克兰的分裂,使乌克兰成为一个“具有两种文化的割裂的国家”。在冷战后的世界中,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文明间的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战线。一语成谶,这本书出版20年后的今天,乌克兰真的成为了促使北约与俄罗斯升级对抗,掀起疑似“冷战2.0”高潮的策源地。

事实上,乌克兰的地位涉及俄罗斯战略核心利益和国家安全利益。决定苏联解体的《别洛韦日协定》第6条就明确表示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应当保留并支持共同的军事战略空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俄罗斯绝对不可能容忍乌克兰倒向西方加入北约,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任何退缩或无所作为甚至都将可能会引发其他独联体国家效仿的“多米诺效应”。从地缘格局来看,乌克兰是俄罗斯重要的战略缓冲空间,美国及北约却无视俄罗斯的存在,特别是俄罗斯强大的军事力量,决意将乌克兰从战略缓冲区变成交锋区,这就导致俄罗斯的战略底线被突破,由此产生俄罗斯的猛烈反应反而让美国有些措手不及。

烏克兰危机遂导致俄罗斯和北约关系全面公开恶化,加剧欧洲东部地区安全形势的动荡。在努力保持黑海地区影响力之后,采取守势的俄罗斯本就无意去扩大冲突,引起新的矛盾。然而北约却趁机进一步扩大在中东欧地区的军事部署,俄罗斯不得不被动做出回应,僵持遂从乌克兰扩展到波罗的海、黑海和外高加索等地区,在俄罗斯西部由北至南形成了一个“C”形军事对峙前线。事实上俄罗斯早已不是苏联,既无实力也无精力,而北约却依旧停留在冷战思维,仍然不断地去“冒犯”俄罗斯。2016年10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第13届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会议上说:“俄罗斯不追求全球主宰地位,也不搞扩张与对抗。”在北约过往的几轮东扩之后,北约与俄罗斯早已形成了领土接壤,北约近期打出的“组合拳”无异于在家门口闹事,俄罗斯事实上已经退无可退。普京强调,“相互不信任缩小了有效应对国际社会面临的现实挑战和威胁的机会”。导致事态升级的北约兵力增派部署和反导系统部署进一步引发了“恐惧”,加大了双方的战略猜疑,于是双方开始进入“出手”与“被动出手”的“死循环”。虽然这种军事对峙几乎不可能演化到直接发生战争的地步,但是军备竞赛和军事摩擦可能将在所难免。

问题的核心其实始终是乌克兰问题,真正解决了乌克兰问题才能真正破解当前愈演愈烈的对峙局面。西方必须明白,对于俄罗斯来说,乌克兰不仅仅只是一个国家,与乌克兰类似的战略缓冲空间的安全是俄罗斯最后的底线。乌克兰危机打破了原有战略平衡,因此现在双方需要做的,就是去寻找地缘的再平衡。推动乌克兰问题的政治解决,采取相应妥协与让步使双方对抗性矛盾与对立以非对抗的方式解决,北约与俄罗斯关系才有望趋于缓和。也许正如美国著名战略分析大师布热津斯基所说的那样,乌克兰问题的解决可效仿“芬兰化”模式,乌克兰远离北约但与欧盟靠近,但同时保持与俄罗斯的关系,奉行中立政策,这样既可以满足俄罗斯的安全考量,也可以达到乌克兰政治经济期望。北约与乌克兰能否放下包袱,重回谈判桌,对俄罗斯采取合作、而不是排斥的态度,对化解乌当前陷入僵局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彻底解决北约与俄罗斯的对峙局面至关重要。

持续升级的军事对峙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虽然远远谈不上“铁幕”拉开,“冷战2.0”更是谓之尚早,但是对于处于对峙前线的人民来说,似曾相识的感觉正在慢慢回来。

责任编辑:张传良

猜你喜欢

北约部署乌克兰
走向北约?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美借北约峰会煽动对抗中国
特朗普邀巴西进北约秀“特殊”
韩暂停部署新增“萨德”系统
韩国宣布暂停部署“萨德”
北约就焚烧《古兰经》道歉
新摩登时代
省着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