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时代尚未来临
2017-03-09
互联网是个对新鲜概念趋之若鹜的行业,在中国尤为如此。
2009年,中信出版社推出了美国《连线》杂志前主编克里斯·安德森的新作《免费:商业的未来》中文版。这位长尾理论的阐述者在这本著作中率先指出:在21世纪,互联网能将商品的成本转移或极大降低,可支持人们免费获取商品,并由此塑造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这一年,中国互联网行业正经历金融危机后的信心重建,视频行业因版权问题内耗严重,盗版问题成了热门话题—即便如此,中国互联网还是从内心接受了安德森的免费概念,并迅速带动消费行为的普及。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互联网上的内容,无论是音乐、文字,还是视频,我们作为读者、听众或观众,均可无偿享用。心照不宣地,“免费”似乎成了某种彰显互联网民主精神的标签。
也正是这一切,令去年兴起的“知识付费”“内容变现”等新热潮显得有些突然。在我们编辑部,关于这个话题的討论从2016年年中就开始了,当时分答和知乎开始试探性地鼓励用户购买线上内容。这个趋势一直持续到今年,除了一些媒体机构在推动,微博、微信这类平台及渠道也纷纷参与。
尽管方向几乎是相反的,但和当年的“免费”类似,如今的“付费”无非是另一种对新趋势的践行。
不过,我们还是很想对此一探究竟。毕竟,作为一个坚持付费原则的媒体品牌,在免费时代举步维艰。近乎是一种私心,我们想知道如果付费行为在互联网上被普遍接受,那么对于原创内容提供者,会不会是一个利好?答案并不乐观。
关于知识或内容的概念已经模糊,且争议较大。这一轮的付费内容中,涌现出很多前所未有的内容形态:个人职业经验的分享,一段关于迅速提升个人财富的方法论,或者对于私人问题的回答。和此前传统渠道发布的内容相比,互联网付费内容更为碎片化,凸显个性,偏重服务功能而非知识普及,同时形态各异。从商业角度来看,它们难以形成完善的定价体系及运营模式。这在部分程度上阻碍了互联网商业潜力的释放。
我们从不同平台获悉,相比习惯免费的用户人群,付费人群的数量及比例仍处于起步阶段。事实上,对个人品牌的认同导致付费行为,并使个人获利的案例并不新鲜。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就通过对首版书籍的预售兑现个人利益,据说这是书籍首次通过市场行为触达大量读者,也可看作是出版业成熟的前奏。但如今的互联网上信息泛滥,付费产品的单价若难以提升,就需要平台不断扩充免费用户规模以提高付费用户转化率。而在一定流量基础上继续扩大用户群,则会进一步抬升平台的运营成本,从而影响盈利。以视频行业为例,几轮洗牌过后,视频网站推行付费会员制也卓有成效,但若想持续发展,仍有赖于对广告业务的深入挖掘。
不过,倘若乐观点,经过免费模式的冲击,有更多的人认同有价值的内容值得付费,对内容生产者以及整个互联网原创内容生态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与成为一种可靠的赢利模式相比,公众重拾对知识的尊重或许更有意义—前提是,对于何为知识,共识已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