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场新手,如何做职业规划?

2017-03-09张鑫

第一财经 2017年6期
关键词:李晨跳槽职业规划

张鑫

关于“职业规划”的讨论和为此做的准备,可能每个人从学生时代就开始了。尤其在公司面试的时候,它几乎是一道必考题。问题的答案可以准备得很漂亮,但大多数时候,你会发现走入职场后实际遇到的情况往往和想象相去甚远。

变化一直在发生。对很多人而言,随着对行业认识的深入、自我意识的增强,“我到底适不适合这个行业和岗位?”的感受会持续存在。有人在进入公司后逐渐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所在岗位,也有人早早就抱着转岗的心态进入一家公司,而一些行业的变化之快也让很多人发现自己必须不断调整目标和方向才能保持竞争力。

毕业10年的吴伟昌跳过4次槽,中间还经历了一次行业转换。以惯常的思维来看,他会被归为“跳槽过于频繁、不太安分”的类型—职业规划的反面教材。但事实上,每一次路径变换的背后,他都有足够清晰的个人思考支撑。比如从快消行业跳槽到金融行业,是因为看重后者“利润高、待遇好”且“越老越吃香”的发展趋势。之后为了让自己能更接近理想岗位,他先是以工种为突破口,跳槽到大型国企中类似销售的岗位,再抓住内部调动的机会往金融职能上转。现在,他已经是一家金融投资平台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

吴伟昌的职业轨迹基于清晰的自我规划,它也代表了现在很多毕业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原来那套“先进入心仪的行业或公司,然后一步步晋升”的常规路线已经不那么可靠了。随着行业快速的发展,有很多变量都会影响你的职业竞争力。比如受公司战略调整的影响,你所负责的业务条线被边缘化;部门兼并了,虽然你能力不错但再往上已经没有更多的空缺;你所在的行业变得不景气,但换行业意味着很大的风险……诸如此类的因素都会影响你的职业发展。

李辉的体会是“一定不要一条路走到黑”。他在汽车行业工作近10年,近两年愈发感受到升职的压力—升不了职就意味着工作的重复性增强、个人能力也难有提升的机会,这触发他不断思考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之路。之所以强调不能“一条路走到黑”,也是因为他发现身处职场,眼界一定要放宽,不能只盯着自己的职责范围,而是要“持续去想自身的横向、纵向拓展可以有哪些可能性?包括新兴的竞争对手会怎样颠覆整个行业。这个剧烈变动的大环境中个人所积累的工作经验还能否适用等”问题。

人力资源咨询公司派思咨询的CEO李晨也认同这种思考方式。他认为对于刚入职场的新手来说,一定要考察自己能否在工作中建立起核心竞争力。“想想自己的skill set即擅长的技能有哪些?之后可以与求职网站上高级职位的能力要求比对,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跟资深的职场前辈去聊,相当于做一个小的市场调查。”李晨这样建议。

其实职业规划并不只是职场新人的必修课,从我们所采访的资深职场人士和人力资源专家的建议来看,这是一件长期伴随着公司人职业成长的事,不过相对来说,职场新人的调整成本和风险更低,因此初入职场时就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更有利于未来的发展。通过采访,我们整理了三步指南,可以作为你职业规划的参考。

STEP 1对自己有清晰认知是作出规划的第一步

很多人在找工作前对自己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我们建议可以先从“对工作的诉求、兴趣点、自身性格的优劣势”3个方面来做自我分析。

美世中国区合伙人曹燕萍与《第一财经周刊》分享了她毕业后选择去咨询公司的经历,她学的是理工科,和同学主要的去向—高科技公司相比,她选择的咨询公司在起薪上有很大差距。不过在实习过程中她了解了咨询顾问的工作内容和状态,相比写代码,她更青睐前者,这也促使她在选择第一份工作时把工作是否適合自己作为第一考虑因素,而牺牲了薪酬。

用李晨的话来说,公司人在找自己的职场定位时,应想想核心需求是什么:“有的人想要马上赚钱,有的则不在乎初始薪水而是更看重持续赚钱的能力;有的希望单位离家近或者有更好的工作氛围,包括合得来的老板等。”不过李晨也认为大部分情况下,公司人想要的东西会有很多,这个时候就需要衡量哪些是自己当前最需要的,而不那么需要的就该舍弃。

做出第一步的职业选择之后,曹燕萍接着是去寻找自己的“成就动机”,即思考做什么事会让自己觉得有意思,“大概是在工作一两年之后,这方面的感受更强了。”这个过程中,她也对自己的能力有了一个预估,并对比已经有了3至5年工作经验的咨询顾问,审视自己能否匹配更高阶岗位的能力需求。

李晨的感触是,很多人确实会因为所处行业的性质导致性格有所变化,比如一个内向的人做了猎头之后变得健谈,而在工作三四年之后,公司人会看出自己身上的某些性格特质可能更有利于成就的发挥,反之某些性格特点则会制约自己更上一层楼。“这不是单纯靠努力就能挽回的。”李晨说。

初入职场,有的年轻人跳槽过于频繁,有的又显得过于保守、死守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这都暴露了思考不足的弊端,认识自我正是思考的第一步。

以吴伟昌为例,他有几份工作的任职时间都不长,短的只有一年多,但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首先从一家民营的消费品公司跳槽到外资快消公司,看重的是后者更健全的体系,但快消业给他留下的一个感受是:一个做了5年销售的28岁公司人和一个做了10年销售的33岁公司人能力差异并不大。同时公司骨干人员集中在40岁以下,超过40岁的老员工有的换了工种,有的可能彻底转了行。换言之,年龄增长在这个行业并不一定能成为优势,吴伟昌认为这并不是自己未来想要的职业状态,因此他及时转换了行业。

STEP 2做足够的市场调查来建立对行业的认知

职场新人往往很难对行业有深刻的判断,所以要建立对行业的认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找一个在同样岗位上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的前辈来聊。“他应该是一个整体绩效表现不错、可以成为你榜样的人,往往这些人的格局、思考方式能带给你不一样的启发,保证你在方向上不会跑偏。”伯乐咨询的高级咨询顾问王浩明建议道。

聊,是为了弄清以下关键问题:需要我这种岗位的公司分布在哪些行业、我负责的这摊事能给公司带来怎样的收益、未来该行业用工需求的趋势是增长还是减少等。了解了以上信息之后,公司人大致能对这个工作值不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有一个初步的判断。

“公司人可以借入职培训的机会,与HR以及各业务线的导师建立良好的互动。”王浩明认为,前者是因为很多人进公司之初,并不清楚自己部门的业务在整个公司的业务版图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HR可以帮助他们快速摸清门道;而业务导师能给予职场新人业务条线上的专业辅导,他们更了解业务,也关心业务的发展变 化。

除了公司本身的战略动向,公司人还应该关注竞争对手、行业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以及上下游关联企业的发展动态。

以曹燕萍所在的咨询行业为例,她会思考未来咨询业将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一个契机是,她注意到4A公司受到“去乙方化”的冲击,因为品牌开始自营内容;另外小型创业公司也夺走了4A公司的部分生意。作为同样是乙方的人力咨询公司,“我也在反思,未来使用咨询顾问的情景会是怎样的,给客户带去的哪些价值是不容易被轻易取代的等问题。”曹燕萍也会和从海外回来的同事聊行业在海外的情况,从而获取一些前沿讯息。她认为年轻的公司人应该有意识地花时间去额外做些思考,而不只是闷头做眼前的工作,这对个人成长有很大帮助。

吴伟昌在跳到目标的金融行业之前,也做了案头调查。首先他把在原公司负责的业务、渠道、打交道的上下游公司都梳理一遍,仔细考虑了各种可能的机会,“最后决定还是得转行”。而到了金融行业,他开始思考“金融行业有这么多分类,不同类型的公司对于销售岗的素质要求是不一样的,哪个细分行业对我会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口?”在比较过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对于销售的要求之后,吴伟昌认为先跳槽到有金融职能的集团公司是相对容易的。因此他最终选择了有集装箱销售业务的国企,过去任职的快消企业则正好作为目标客户—从快消行业的销售跳槽到有金融职能的国企做销售,这是他的第一跳,在此基础上,他逐渐在公司内部转岗至金融职位。

有了金融从业经验后,吴伟昌把细分行业里最顶尖的公司作为自己的下一步选择,“我想知道最厲害的公司的从业人员在干些什么事,是怎样做到的,所以也格外留心它们的动向,包括招聘信息等。”

STEP 3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

做再多的思考,都不能忽视自身业务能力的养成,在李晨看来,核心能力能帮助公司人抵御行业变化的风险。比如传统媒体的从业者可以参考新媒体记者的工作状态,看新媒体对从业者的哪些方面要求更高,哪些要求是不一样的,好比新媒体对从业者内容生产能力的要求是不变的,但对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业者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适配能力。

当你做了充分的市场调查,包括去求职网站上搜索目标岗位以及同职能更高阶岗位的能力要求,应该会对目标岗位所需的核心能力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曹燕萍强调职场新人要有主人翁意识,首先把自己的分内工作做好,有余力时可以主动承担一些额外的工作。吴伟昌任务最多的时候曾经在一年内做了40多个项目。一次在公司拓展新市场时,他准备了70多页的PPT去跟领导汇报这个市场的特点、要采取什么样针对性的策略等—领导并没有对他提出这样的要求,但这些工作实际上也是他在有意识地把自己培养成行业的专家。吴伟昌认为公司人应该把自己视为公司的合作者,时刻检视自己的能力能为公司创造怎样的价值,而这些价值也正是公司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李晨跳槽职业规划
李晨设计作品
The Best Film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我该辞职吗?
公务员跳槽是好事
自省人
猛将吕布缘何成了最失败的跳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