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分制推动下的大学生慕课学习状况及未来发展

2017-03-09崔雪王以宁

数字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学分制学习者院校

崔雪 王以宁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高校学分制推动下的大学生慕课学习状况及未来发展

崔雪 王以宁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近年来,慕课在教育界掀起了一场数字海啸,但高退学率、低完成率很快引发了慕课热之后的冷思考。在中国高校中,与学分制相结合的慕课有效地保证了学习者的完成率,但是否高完成率就意味着慕课模式在改善学习方面取得了成功呢?此项研究关注高校大学生慕课学习群体的亲身学习体验,从学习者的角度评价慕课在改善学习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了中国高校借助慕课形式提升自身教育水平的可行途径。

与学分制相结合;高校大学生;慕课学习者;改善学习

一、引言

2012年兴起于美国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慕课(MOOC),可以说是教育界的新宠。从形式上讲,“互联网+”时代下,慕课成功地突破了时空局限,为教育界带来一场数字海啸。从长远来看,它将“削减高等教育的成本”[1],用技术推进教育公平。

中国高校也积极加入到了慕课的热潮中,并通过学分制将慕课引入高校教育教学中,“增加了慕课的教育价值,也大大提高了人们对慕课项目的接受度和认可度”[2]。通过对来自东北地区高校的627名慕课学习者的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得知,在与学分制相联系的慕课课程中,“坚持听课并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和“坚持听课但较少完成课程相关任务”的学习者分别占27%和29.8%,慕课完成率超过50%。可见,学分制与慕课的结合,已有效地将多数学习者稳定在慕课学习的座椅上,较好地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慕课的低完成率、高退学率的问题以及学分认证问题。

于是,笔者和团队成员基于目前中国高校将学分制与慕课相结合的新形式,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认识慕课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发展现状,并为其在未来成为学习者更加有效的学习工具和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水平提出改进建议。

二、研究设计与开展

本次调查首先以纸质问卷的形式进行。在广泛阅读文献的基础上,研究者设计了问卷初稿。之后,咨询了该项目的指导教师以及参与预调研的300名同学的意见对问卷进行了修改,形成问卷终稿。问卷调研选择了东北一所“985”院校、一所“211”院校,以及两所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作为研究主体,于2016年6月10日至6月30日间分别发放了600份、600份、400份纸质问卷,共1600份。有效问卷分别为538份、487份、259份,共1284份,回收率为80.25%。其中,表示曾有慕课学习经历的为627份,占有效问卷的48.8%。

在问卷调查所得的初步结论的基础上,研究团队以院校、常住地、年级和专业为主要筛选依据,在2016年10月期间进一步对来自东北地区的六所高校共25名同学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就学分制下的具体慕课学习经历及学习评价进行了深入探讨。

三、学分制推动下的大学生慕课学习状况

(一)灵活的学习形式备受喜爱,但仍需更多真实数据反馈支撑教学内容“个性化”设计

通过问卷调查,52.6%的慕课学习者在不同程度上表示喜爱慕课学习方式,39.9%的学习者则保持中立态度,仅有7.5%的学习者对慕课学习比较反感(见表1)。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对慕课的评价整体较好。在针对慕课评价问题的进一步访谈中,多数学习者表示,慕课不受时空局限的个性化学习形式是他们喜爱慕课的最主要原因。同时,慕课提供的高水平学习资源尤其满足了来自一般院校的大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一点也是使慕课备受好评的重要因素。

表1 对慕课的评价

学习者积极的学习评价无疑是令人振奋的。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份肯定大多源于对慕课灵活的学习形式的青睐,却很少有学习者表明慕课学习过程带给他们的充实感和满足感。

此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一般院校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方面与“985”院校的学习者相似,即多数学习者都能够坚持听课,少数人可以较多地完成相应学习任务。而“211”院校中,大学生学习情况则有两个极端:30.5%的学生表示偶尔听课,40.9%的学生表示坚持听课并完成相应学习任务(见表2)。

表2 不同院校学生慕课学习情况

卡方测试

数值df渐进显著性(2端)皮尔森(Pearson) 卡方44.894 9 .000概似比43.818 9 .000线性对线性关联8.239 1 .004有效观察值个数627

但访谈结果表明,这三个层次的大学生学习者在完成相应学习任务方面实际上是基本一致的。

在讨论方面,访谈中有少数受访者表示会认真在讨论区提出代表自身疑问的几个问题,并提到“看着大家都在学习会有一种鼓励的感觉”,讨论区的存在确实能够起到激励慕课学习者坚持学习的作用。但多数学习者表示,由于“很少得到过老师或同伴的反馈”、认为没有必要将自身的问题正式公开引发讨论、认为讨论并不能给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带来实质性意义以及自身问题数量非常有限等原因,学习者通常会通过网上搜索的方式,将他人提出的问题复制粘贴到讨论区,以求获得较高的平时成绩。这种情况致使讨论区看似异常火热,但多数问题背后却缺乏学习者自身的真问题和真思考。

在习题方面,多数学习者表示慕课课程中间的习题更多的是考查听课的认真程度,难度上没有太大挑战。在期末考试中,学习者也可以采取网上搜索的方式保证正确率。此外,少数受访者表示,自身或周围的慕课学习者曾有通过淘宝等渠道低价购买刷课服务来完成网络课并以优异成绩取得学分的经历。

从以上访谈结果中可知,学习者之所以没有从学习过程方面给予慕课肯定性评价,主要在于他们尚未真正融入完整的慕课学习过程中。而慕课的优势恰恰在其关联主义理念下通过多样的社会性工具建立起学习者之间的交互,运用大数据实现网络课堂生成的运行模式,突破了传统网络课的线性方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3]由此可见,大数据下的“个性化”设计一旦缺乏学习者所提供的大量真实数据也便失去了充分展现其自身优势的基石。

(二)丰富的课程类型激发学习兴趣,但部分课程设计尚未贴合学生兴趣发展需求

目前,中国高校推出的慕课课程类型多样,学习者同样在多个领域都表现了很强的学习兴趣。其中心理/宗教课程最受欢迎,达到14.6%,其次为艺术类(12.7%)、经济金融/商业管理/法律(11.9%)、文学/语言(11.7%)(见表3)。同时,学习者们表示,他们参与慕课学习后最大的收获在于获得了本校相应课程的学分、增加了学习兴趣(见表4)。

在进一步的访谈中,多数学习者再次回应了获得本校相应课程学分这一重要收获,但同时也表示,在学习兴趣方面,部分课程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期待。

一位来自“211”大学爱好舞蹈的王同学在接受访谈时说:“我选修的是当代舞蹈鉴赏,本来以为老师会介绍如何欣赏当代诸如爵士舞、机械舞等舞蹈的方法和技巧,没想到开始学习之后老师讲的是特别无聊的舞蹈的历史,和鉴赏没有任何关系。”于是,原本怀着认真学习的态度参与慕课学习的她,最终用刷课的方式完成了这门课的学习,并获得了优秀成绩。同时,来自某“985”院校和某一般院校的多名同学均表示,对于学校给出的慕课课程,虽然种类比较多,但其实并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

表3 课程选择

表4 学习收获

笔者认为,造成部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没能在慕课学习中得到继续深入发展的原因可能是慕课对自身在大学生学习中所发挥的作用定位不准,慕课教学因循传统课堂教学目标而致。

由问卷调查可知,当代大学生选修慕课课程的主要动机是获得本校学分(18.0%)、获得知识(13.6%),以及满足个人学习兴趣(11.8%)(见表5)。通过访谈,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专业课最好以传统课堂的方式进行讲授,选修课可以通过慕课形式讲授一些兴趣类、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知识。由此可见,大多数大学生对慕课课程的态度是相对放松的、低要求的、以个人兴趣和自身需求为主要驱动力的。但现实的情况是,当前高校在网络选修课中所提供的一些慕课课程,在内容上依旧遵循了传统大学的授课模式和风格,与新的学习情境、学习动机不能完全匹配。

表5 学习动机

(三)精熟教学法提高个体学习效率,但互联网虚拟学习空间使学生临场感不足

来自某一般院校的受访者梁同学分享了他的慕课学习感受:传统课堂中的高数课比较难懂,慕课的可回放、可暂停的优点却可以给予他充分的思考时间,有利于及时攻克重难点。另一位来自某一般院校的受访者同样表示,视频课程的好处就是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记下完整的笔记,以供复习参考等。总之,慕课中所蕴含的精熟教学法,即以学生的接受程度为进一步开展教学的基础和标准[4]的学习模式,突破了传统课堂中因课堂教学时间固定使学生接受程度遭到漠视的不足,在实践中受到了学生的广泛肯定,是教育教学改革中值得借鉴的重要思路。

网络提升了学习过程可控性的同时,也使学习者由“群体”变为了“个人”,学生个体临场感随之降低。一位来自某一般院校的受访者指出,虽然在大学的传统课堂学习中,也常常会因为玩手机而分神,但是只要坐在一群学习者中间,坐在与老师相距不远的教室里,就能够受到不同程度的耳濡目染因此获得很多知识。但如果是网络课,监督力度和学习的氛围比较弱,学习者更容易分神,同时,师生之间相隔屏幕,学习过程中也缺乏一同学习的伙伴,一节课后收获甚少。来自某所“211”大学的赵同学说:“我认为即使是老师点名也是与我的一种互动,给我的感觉就很好。”

在互联网时代,种种课堂之外的诱惑所造成的学习过程的不完整,以及缺乏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充分、及时的情感、语言交流,使得慕课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深刻的学习体验,游离于学习之外。正如历史学教授Timothy Burke(蒂莫西·伯克)所说,即使是最为复杂精密的现代教育技术也难以代替大学课堂中师生之间微妙的互动,而这种难以模仿的互动恰恰是体现大学教育本质的重要载体。[5]

四、未来学分制下的慕课发展建议

(一)明确自身定位,教学重点突破传统,关注学生兴趣发展诉求

首先,在校大学生不同于社会人士,他们拥有系统的大学传统课程教育,能够充分接受相关专业领域的系统培养。作为选修课,与学分制相联系的慕课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不是拓展专业基础的主阵地,而是实现通识教育的新平台。因此,以选修课身份出现、仅仅延续一个学期的慕课,其作用不在于使学生在这门课程领域走多远,而在于为有兴趣的学习者打开一扇门,激发深入学习的自发性和自觉性,抑或是提供可以实时应用的有用知识,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比如在访谈过程中,来自某一般院校的受访者谈到,她们所选的有关消防知识的慕课课程让她们觉得收获很大,兴趣很浓;来自长春市三所高校的几名受访者都表示,他们希望学校提供的慕课选修课可以更加贴近生活,如讲授化妆技巧、简历制作等。

兴趣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其积极融入到完整的学习过程中来,尤其在自组织主导下的慕课学习中,提升学习者的自觉性,为充分发挥慕课教学内容的“个性化”设计优势提供更加真实的数据反馈。

(二)自组织与他组织相结合,发挥新旧学习模式优越性,提升学生学习临场感

正如前文分析到的,大多数同学对讨论区都采取漠视的态度,迫于平时成绩而在讨论区“灌水”以求得高分。即使是慕课中比较受关注和重视的视频部分,学习者也常常会因为淘宝、QQ、网络剧等诸多诱惑而不能完整地完成学习。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完全自组织下的学习实际上是低效率的,加入必要的他组织管理是提升学习者学习效率的有效措施。[6]

传统课堂的他组织形式具有约束性强、学习氛围浓郁、临场感强、参与感强的优势。慕课作为一种自组织学习模式,可以充分满足学习者对于时间、空间、学习进度的个性化需求。高校可将传统课堂与慕课结合起来,依据课程内容的特点来选取上课方式,依据问题的重要程度来选取讨论平台,使新旧两种学习模式有效结合,优势互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同时,有研究表明,这种结合方式对于教师而言也有利于其实现个性化教学,提升教师对于自我价值的满足感和成就感。[7]

五、结语

当中国高校积极融入慕课潮流,并将学分制与慕课相结合,有力地迈开“互联网+教育”的新尝试时,这一探索本身对于改善高校间教育资源不平等现象无疑是有力的。同时,慕课中所蕴含的精熟教学法、突破时空局限的教学创造对于推进教育领域的探索与革新都具有极强的启发性,并在现实教育中做出了极大贡献。但是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当前部分慕课课程内容设计依旧比较传统,与学生兴趣发展需求不完全切合以及完全自组织下的慕课学习形式所带来的临场感不足,都使得基于大数据下慕课所构建的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学习“个性化”设计的教育理想缺乏来自学习者的更充分的真实反馈。因此,未来实现改善教育的目标,使中国高等教育进一步迈上新台阶,需要高校不断努力开发、引进更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慕课课程,改进现有的传统教学观念,将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的慕课与传统课堂相结合,将自组织与他组织相融合。

正如汉斯・艾森克在《弗洛伊德学说》中讲的“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8]。面对如今教育界新兴的慕课模式,笔者认为应当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既不可盲目跟从,也不可一味排斥。未来,慕课依旧有多种完善与蜕变的可能。

[1]约翰・丹尼尔.让MOOCs更有意义:在谎言、悖论和可能性的迷宫中沉思[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10.

[2]张振虹,刘文,韩智.从OCW课堂到MOOC学堂:学习本源的回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22.

[3]李华,龚艺,纪娟,谭明杰,方佳明.面向MOOC的学习管理系统框架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29.

[4][7]萨尔曼・可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网时代的教育革命[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20-22.

[5]Nicholas Carr.The crisis in highereducation[EB/OL].(2012-09-27)[2016-12-02].http://www.technologyreview.com/featuredstory/429376/the-crusis-in-higher-education/.

[6]朱庆峰.我国高等教育“慕课”发展的困境及理路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4,(23):74.

[8]约翰・丹尼尔.让MOOCs更有意义:在谎言、悖论和可能性的迷宫中沉思[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3.

(责任编辑 杜丹丹)

Current Learning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Credit-System-Driven MOOC in Higher Education

CUI Xue,WANG Yining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China 130000)

In recent years,a digital tsunami has been triggered in the education world by MOOC. However,high dropout rate and low finish rate in MOOC have soon drawn "cold thinking" after the MOOC craze.In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MOOC in combination with credit system effectively guarantees students’finish rate of the courses. Nevertheless,does this mean that high finish rate successfully has improved students’learning under the teaching mode of MOOC?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group of college MOOC learners’personal learning experience.It evaluates MOOC’s functions in improving learners’study from the learners’perspective.Meanwhile,the study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ways for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ir education with the help of MOOC.

in combination with credit system;college student;MOOC learner;study improvement

G4

A

2096-0069(2017)01-0044-06

2016-12-02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大学生MOOC学习结构体系深度研究——以长春市高校为例”(2016LX01007)

崔雪(1995— ),女,山西朔州人,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王以宁(1957— ),男,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新媒体教育应用和教师教育技术。

猜你喜欢

学分制学习者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