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养生理念
——吃、动、修、乐

2017-03-09巢中鸰

养生月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百岁老人秘诀食物

◎巢中鸰

我的养生理念
——吃、动、修、乐

◎巢中鸰

关于养生的秘诀和箴言多如牛毛,说法多不胜数,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我的养生理念便是四个字:吃、动、修、乐。

“吃”。吃能维持活动。要不断吸收营养,不断排出废弃物,生命才得以维持和延续。但吃的档次不在乎高低。《红楼梦》中贾府的饮食,高档次、高消费,却也大病小病常缠身,反倒深居乡村低档吃喝的刘姥姥,身体更棒。历代皇帝吃的是人间最好的食物,但长寿的却很少。

中医养生之道说“五味补五脏,五味入五脏”。①辛味养肺,肺虚有寒,能刺激胃蠕动,辛味食物有生姜、胡椒、葱蒜、韭菜、花椒等。②甘甜补脾,脾胃虚弱者可食甘甜类的食物,如西红柿、茄子、蘑菇、胡萝卜、土豆、黄瓜、西瓜、冬瓜、藕、梨、桃、苹果、香蕉、鸡肉、蜂蜜等。③酸味利肝,肝虚则血枯,酸味食物有橙子、橄榄、柠檬、枇杷、葡萄、芒果、石榴、食醋等,具有开胃功效。④苦味清心,食物有苦菜、苦瓜、大头菜、百合、白果等。苦味入心,清热解毒,除燥除湿。⑤咸味滋肾,有苋菜、紫菜等,有泻除燥毒、利尿、健胃补肾的作用。

我吃不挑食、不厌食,烧什么就吃什么。吃饭时,有水果搭配,常吃的水果有苹果、香蕉。平时常吃花生,有时吃些核桃类的坚果,但不能吃得太饱。人老消化功能衰退,每天吃复合维生素片。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范志红论述:饱是一种感觉。胃满了但还想吃几口为九分饱,十分饱是一口都不想吃了,我是吃到七八分饱就放下筷子了。我坚信少食为妙,吃得少,但花样要多,要考虑营养的均衡,要容易消化。

“动”。国内外的长寿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勤劳好动。日出工,日落息,深山老林的苗族百岁老人很多,他们大部分80~90岁,还在山上牧羊放牛,农耕劳作。吕正操将军寿享106岁,98岁的时候还在游泳,他的养生之道就是好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断。湖南百岁老人彭家书说“动”达百岁,运动是衰老的克星。广东李彩英老人119岁爬焦山赏景,他的养生心得:动胜过补品。百岁老人郭彩如,早先原身体不好,60岁开始讲究运动,深感养生要动,百岁时能做金鸡独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告诫我们养生之道“常小劳,莫大疲”,锻炼以感觉不到过度疲劳为宜,讲究适可而止。当前社会发展现代化,电梯、公交车普及,但我们仍要多走多爬,清除“懒”字。

《吕氏春秋》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亦然,形不动则气郁,动则健身,不动则体衰,形劳而不倦。《人民日报》2016年2月22日报道蚌埠百岁老人李忠信谈养生健康,他说:“人活着就是要动。”人衰老患病不能全靠大夫、滋补品、西药来治疗,主要要靠自身免疫功能和心理状态。

“修”。修即修养身心。聪明过头反成愚昧,老子有话“去子之娇气与多欲”,意在去除我的娇气和过多的欲望,这些对身心都没有益处,因此需要修养身心。

佛家提倡修炼,修炼在心,心如明镜,心无杂念。长寿的秘诀中,心态是第一要素,修身养心就是生活宁静、平安。老子说“少私寡义”: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就是说名声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更为贵重?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这是生活的博弈,人生的较量,生命的较劲。生活有坎坷,养生要靠“修”。

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不认同。因为自己在社会中是主人而不是客人,如果站在客人的角度,不如意可能不少,很多事和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落差较大。但如果站在主人的角度,我们就可以积极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乐”。乐是养生的目标,巴甫洛夫说:“乐观是养生唯一的秘诀。”我今天活着是最大的幸存者,最大的快乐。工作了四十多年,工作、做事、待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想到这里,乐而无穷。日本木村久一说:“愉快是健康的关键。”我有完整的身躯,行走自如,无疾病缠身,乐而忘忧。我中学是在苏州读的,而后在杭州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毕业后到嘉兴王店蚕种场工作,随后进农业局工作,但从来没有离开过笔墨,且对文学感情很深。中国文学蕴藏着很深的宝库,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精髓无穷无尽,有待我们去发掘和继承。退休了,有大把的时间投入看报读书,这也是我生活的主流。翻书之乐,乐而无穷。

社会对老人尊重、敬爱,优待的福利年年上升,新政策、新福利让我们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老人养生也不能例外,养生也有新举措。洪昭光养生健康箴言“健康在我不在天”,健康与寿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每个人都应该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快快乐乐度过每一天。

猜你喜欢

百岁老人秘诀食物
百岁老人吴大昌谈养生(上)
百岁老人吴大昌谈养生(下)
快乐的秘诀
成功的秘诀
打车秘诀
写人的秘诀
百岁老人
近年百岁老人快速增长及其启示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