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

2017-03-09张大军

环球市场 2017年31期
关键词:寿命管理系统管理工作

张大军

南京港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

张大军

南京港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当下,对于工程管理领域来说,为了保证自身的发展,首先要加以关注工程管理工作,利用工程管理系统思维这一先进管理理念,对工程全寿命期进行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单就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来说,是当下较为先进管理理念,关系着工程领域的整体发展,是传统管理思想创新,把质量和进度控制工作放在主要位置,保证建筑施工可以在预期期限内完成。本文主要就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进行分析。

工程管理;全寿命周期;管理措施

工程的全寿命管理是我国工程领域一直以来重点关注的管理活动,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重大工程命题,其涉及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虽然,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我国的工程全寿命管理已经取得了一些优异的成绩,但是,其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明显,对工程建设的发展依然是一个突出的阻碍。

1 工程管理系统思维概述

从涵盖的范围来说,管理系统思维是一种面向工程整体过程的思维形式,其通过综合企业内外部的主客观因素,达到以工程改变社会环境,实现企业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目的。一般来说,工程管理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工程全过程,整个周期的利益最大化,使工程建设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对此,工程管理应该立足时代发展的角度,面向社会发展的长远需求,以现代化的管理思维,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工程管理系统思维根据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综合工程的施工具体过程,提出了对工程开展系统化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

2 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特点

2.1 全过程性

传统的工程管理方法重点强调对工程各阶段的划分,管理人员各自承担各自的管理范围,对项目整体的关注严重不足。全寿命周期管理与其不同,其重视项目总负责人的决策领导,在管理活动的一开始,就立足于工程的全部寿命周期,讲究从全局出发,实施集成化的工程管理。

2.2 集成性

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集成性主要表现在管理过程的集成性以及基础信息的集成性。其中,信息的集成即管理过程中大量数据信息的快速传递,其主要是通过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等辅助性的工具,以构建数据库的方式实现信息的集成,并以此促进管理过程的集成。

2.3 并行性

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中,管理工作的开展是串联性的,前一道工序没有完成,后一道工序就无法实施,这在极大程度上制约了工程的施工效率。而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在建设的策划阶段就立足工程的整体需求,对降低工序实施阶段的反馈数量具有积极意义。

2.4 协调性

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协调性具体指人才的集成,强化管理人员以及建设人员之间有效协调沟通。全寿命管理能够将不同施工阶段的管理人员结合为一个整体,实现群体信息的有效传递与共享,对实现项目的协调性调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3 以往工程管理的思维存在弊端

当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给出更高的管理要求,包括理论和知识。以往的管理价值观,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社会工程项目管理需求,失去了管理的实际价值。目前,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主要是建立在价值观基础上,利用不同形式的管理模式,以实现企业自身经济和效益发展为目标,来进行管理工作。项目工程这一管理形式的产生,影响了管理质量和效率,管理人员在管理时较为关注管理结果和成绩,没有增加对管理过程关注度,导致管理工作出现面子工程现象,对工程建设发展忽视,影响建设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另外,站在工程人员角度来说,其自身价值观念存在误区,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对管理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关注不多,工程建设过程中决策工作和发展方案设计受到局限,影响过程周期,降低了项目工程应用周期,失去项目工程建设目标。

3 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3.1 系统总体分析研究

建立在全新管理思维和理论下,工程全寿命管理工作和工程管理系统思维结合,增加管理价值,利于实现企业经济发展目标。因此,我们可以说工程管理系统思维具有价值性和创造性,在实际管理时,工程管理系统思维可以和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与技术指标管理工作结合,增加不同系统联系性,保证工程施工和建设属于灵活和开放性环境中,增加管理系统与内部外部环境联系性。其次,在管理时,要注意对寿命期系统详细研究和分析,观测系统环境质量,项目质量是建设施工主要指标,可以观测到建筑施工整体情况,结合内部外部不同因素结合管理。详细来说,利用工程管理系统思维对工程周期管理时,首先对外界环境提供具体服务,必须保证其满足当下社会发展需求,实现工程管理最大价值。

3.2 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协调

工程全寿命周期是综合了多个时期、多种因素、多门专业等的比较复杂的管理方式,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这几个方面进行协调利用,并让它们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发挥出自己所具备的作用。这几个方面并不是独立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叉,所以在协调时应考虑周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一般的协调方法,主要是将管理系统的整体目标作为主要的考虑因素,并将工程管理的结构合理性、功能完整性作为次要考虑因素,顾全大局,对各个方面都要进行协调,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工程全寿命周期的作用。抓住要协调的主要部分,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进行舍弃,或者战略性地放弃一些因素,对工程全生命管理中的各个部分进行全面的协调管理。

综上所述,全寿命周期工程管理是基于现代市场客观需求的基础上,集合现代化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实践经验发展而来的新型工程管理体系。这一管理体系的推广与应用,对提高建设企业管理水平,实现工程项目的全寿命过程控制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是促进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现路径与实施方法。

[1]陈春.关于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分析[J].江西建材,2016,(01):287-288.

[2]郑炯.浅析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6,(39):153-154.

[3]艾菲.分析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7,(03):155-156.

猜你喜欢

寿命管理系统管理工作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人类寿命极限应在120~150岁之间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仓鼠的寿命知多少
马烈光养生之悟 自静其心延寿命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人类正常寿命为175岁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