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巧用“错误”
2017-03-09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哈尔套九年制学校吕宏艳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哈尔套九年制学校 吕宏艳
在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是伴随学生一起成长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巧用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和热情,给学生提供交流互动的机会,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思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学生主动去构建,能使学生生成演绎出不曾预见的精彩。
一、巧用错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良好的数学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动力,是克服困难和探索创新的源泉。
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错误,它来自学生,贴近学生,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真实的再现,巧用错误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出错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教师应尊重、理解、宽容出错的学生,不斥责学生,挖苦学生。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而心情舒畅,情绪饱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学习,才会快乐,对学生的认识和创造有极佳的激励作用。因此,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巧妙地运用学生出现的“错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在课堂中提倡几个允许: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在课堂上学生没有因答错被老师斥责的忧虑,更没有被同学耻笑的苦恼,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思维活跃,敢说、敢做、敢问,敢于正视错误,增强战胜困难、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巧用错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因家庭教育的不同,知识水平的不同,情感体验的不同,也就有着参差不齐思维水平,难免会出现错误。出错是因为学生还不成熟,出错是因为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有的错误往往是学生对思维的修正。正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和解惑,才会有研究、创新和超越。
许多教师把错误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就怕学生出错,所以亲自“上阵”把答案“双手奉上”,不让学生经历实践获得体验,阻挡了学生迈向“错”的脚步,也就打击了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其实“学生的错误是有价值的”。我们应该宽容地、理性地看待学生的一切,包括错误。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毫无顾忌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师生间就会有认识上的沟通,心灵的对话,才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体验。
三、巧用错误,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
培养学生发现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创造思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本来就应该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因此,出偏差和错误是正常的。面对错误,教师要充分挖掘错误中潜在的智力因素,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数学课堂就会展现出真实的魅力。
在学习“圆锥的体积”时,很多学生形成这样错误的结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我将错就错,巧用这个错误,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我问学生:你们坚信这个结论是对的吗?
生1:这个结论是对的。刚才我们小组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中,三次正好装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正好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生2:刚才我们小组也试过了,三次倒满,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生3:我们小组用空圆锥里装满了水,然后倒入空圆柱中,三次也正好装满,这也说明了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这时,我说:按你们说的老师也来试一试。我拿来刚才的空圆锥,里面装满了沙子,倒入另一个圆柱中(比学生手里的圆柱小),结果两次装满。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二分之一。这是怎么回事?这时,一个学生说:“老师你用的圆柱太小了,与圆锥不是等底等高。我们组的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高的,正好三次装满。”学生们恍然大悟。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条件下,圆锥的体积才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通过出现的错误得出正确的结论,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数学课堂是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地方,教师善于抓住这些“错误”加以有效地利用,让数学课堂因为“错误”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