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7-03-09广西桂平市罗秀镇新伟小学李玉玫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7期
关键词:老师能力课堂教学

广西桂平市罗秀镇新伟小学 李玉玫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知识面更广。新课程标准就指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其中低年级不少于5万字,中年级不少于40万字,高年级不少于100万字,可见阅读的重要性。如何让学生由课内阅读转向课外阅读,以一带十,从精读到博览,教师要把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两者相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学工作最重要的一部分,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本人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阅读兴趣也不同。低年级学生对有配有图画或简单的童话故事就比较感兴趣。中、高年级学生兴趣广泛些,开始对自然常识、惊险神秘或战争、英雄人物等感兴趣。同一个班学生兴趣也不相同,高年级中,学习好的学生往往喜欢读一些古典文学、自然方面的文章,而学习差的学生还是喜欢读童话故事。老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知识结构。老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提出要求,因人而异,选定阅读内容。摘抄与内容有关的字、词、优美句子、文中内容、写作特点等,可用卡片、笔记等形式记录下来,随时检查。在我们班,我不限制学生阅读内容,由他们自行选择,后进生的读书笔记内容也相应增多,学生间在小组内自行交流。我不定期在班上举办交流会、读书活动,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收获或读书的心得体会。因为在小组里得到训练,所以在全班交流时学生们都能畅所欲言。针对学生实际,选择阅读内容,经常举办读书交流活动,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影响,互相带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2.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要多创设课堂情境

一支粉笔一本书,单调的教学模式已过时。老师要琢磨学生的课堂,了解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状况。科技的发展,学生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多用辅助教学工具来吸引学生,如卡片、挂图、音乐,有条件的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创设氛围,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方面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快乐中获取知识。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开展游戏教学,让学生扮演课本剧,可以让学生演一演文中的角色。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但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课文,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挥,在寓教于乐中又享受到了阅读的乐趣。

3.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课堂上离不开老师的引导

老师在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设置好目标和重难点。这些必须要简单明了,学生一看就知道这篇课文要掌握什么,就能有针对性阅读。对于常用的词语,可让学生进行口头造句,并训练学生在意思不变的情况下变换句子的形式。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练习,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无形中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老师必须是一个爱读书、学识广博的人因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课堂上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老师的范读、情感、语调是学生们效仿的对象。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老师加以引导,学生领悟到文章的意境,感受到美的熏陶,对阅读产生了兴趣。老师在课堂上渊博的知识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就会有动力,主动去读,既能扩大知识面,提高写作水平,还会感到身心愉悦,享受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显得很重要。

1.多种阅读方法的习惯

新课标强调“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可分为略读和精读。略读又称跳读,一般是要求学生读准字词,了解课文内容即可。略读主要抓住主题句和结论句,可以跳过某个部分或某些部分。精读是相对独立的狭义阅读方法,可引导学生采用朗读、默读、诵读和背诵等方式。朗读又有多种形式,如齐读、个别读、集体读,自由读、分角色读等。精读要求学生理解课文,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做到透彻理解,还要领会作者表情达意和写作的方法。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阅读不仅要求学生用眼睛看,还要用嘴、用手、用心去“看”,对重点词句要用心体会,仔细揣摩,圈点批注,认真思考,升华情感。从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可以看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所以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指导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引导培养学生自主性阅读,个性化阅读,提高阅读水平。学生阅读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其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就能大大提高。

2.善于质疑的习惯

新课标准中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总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新型教学模式要求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在阅读过程中,提出不懂的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学生在预习新课文时,教师要求学生遇到不懂的字词,可通过查字典解决。对于较难理解的地方,比如,说句子、段落,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来。刚开始,学生可能不会提问题,教师可采用启发式,由一些简单的问题开始,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答案。也可以学生之间互相解答,解决不了的,教师要及时点拨、讲解。学生发现的问题越多,求知欲越强,阅读的兴趣就越高。如在教《大自然的启示》之《打扫森林》一课时,学生的问题就很多:“为什么要打扫森林?”“怎样打扫森林?”“用什么去扫?”“森林扫得吗?”谁去扫?”“谁出的主意?”扫森林有用吗?”…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提出的问题也许千奇百怪,教师要尽可能考虑学生的问题。学生学会质疑,带着疑问去学习,久而久之,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把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爱上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升华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提高,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猜你喜欢

老师能力课堂教学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