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要点
2017-03-09魏秀芳
1.李 政 2.魏秀芳
1.身份证号:411325198606105016 2.身份证号:210112196607211427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要点
1.李 政 2.魏秀芳
1.身份证号:411325198606105016 2.身份证号:210112196607211427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一种过程性、纠正性和把关性的质量控制。只有严格对建设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建立和运行施工质量保证体系,采取施工质量预控,实施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严把施工质量验收,才能实现建设工程施工的质量目标。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前言:
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也得到很大的发展。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式,只有不断的通过对技术的管理优化才能在根本上保障施工效率与质量,在根本上提高行业竞争力,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所以如何进行技术的管理优化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1.1 建筑工程师实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重点,以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为依据。首先,确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计划,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计划要明确质量控制工作程序和各项质量检查制度。其次,要设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控制点设置原则,只要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大小,危害程度以及质量保证的难度大小而定。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就是生产和检验、材料、零部件、分项等工程的具体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是企业中最经常、最大量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实现质量目标的基本保证。
2.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2.1 凡由项目经理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向参加施工的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书面交底,并签署技术交底文件作为施工的技术依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要求,应在实施前向各工种施工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在项目开工前应编制测量控制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同时将测量控制方案、红线桩的效核结果、水准点的引测结果报项目经理部查验认可后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对红线桩、水准点、工程测量控制桩等采取妥善保护,严禁擅自移动。建筑物轴线、标高及关键部位应由专业测量人员测量、质检员检查技术负责人复核,填报“测量记录”及“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由监理工程师签认,确保测量工作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创造正常施工的条件,也是实现造价控制和进度控制的前提。
2.1.1 企业对供应人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审,应采用招标“择优选廉”是方式。选择材料供应商,并建立材料供应。
2.1.2 企业应建立材料、储存制度,避免材料损失、变质。进入现场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应分类标明其来源、加工过程、安装交付后的分部场所。
2.1.3 企业应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检查验收。把紧报检、准用关、确保材料、成品、构配件的质量。
2.2 企业应根据施工现场条件、结构模式、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工程组织与管理、技术等因素,使现场的公司机械合理配备、配套使用、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制定计量器具的使用,保管,维修,等规定,要求计量人员严格按此规定执行,以确保产品所必需的计量器具符合规定要求。工序质量直接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工序质量。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对质量进行预控的有效措施。工程变更应按规定程序处理,首先由变更方向监理工程师(或业主)。监理工程师与相关方研究做出变更决定后,发布变更通知,然后组织实施。
3.施工质量的事前控制
3.1 施工条件的调查和分析。包括合同条件、法规条件和现场条件,做好施工条件的调查和分析,发挥其重要的预控作用。
3.2 施工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理解设计意图和对施工的要求,明确质量控制要点、重点和难点,以及消除施工图纸的差错等。因此,严格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具有重要的事前预控作用。
3.3 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编制与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是直接指导现场施工作业技术活动和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是以施工技术方案为核心,统盘考虑施工程序,施工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目标的要求。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于有效的配置合格的施工生产要素,规范施工技术活动和管理行为,将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
3.4 工程测量定位和标高基准点的控制。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设计文件所确定的工程测量定位及标高的引测依据,建立工程测量基准点,自行做好技术复核,并报告项目监理机构进行复核检查。
3.5 施工总包单位的选择和资质的审查。对总包单位资格与能力的控制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方面。确定承包内容、单位及方式既直接关系到业主方的利益和风险,更关系到建设工程质量的保证问题。因此,按照我国现行法规的规定,业主在招投标前必须对总包单位进行资格审查。
3.6 材料设备及部品采购质量的控制。建筑材料、构配件、部品和设备是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物质,应该从施工备料开始进行控制,包括对供应厂商的评审、询价、采购计划与方式的控制等。施工单位必须有健全有效的采购控制程序,按照我国现行法规规定,主要材料采购前必须将采购计划报送工程监理部审查,实施采购质量预控。
3.7 施工机械设备及工器具的配置与性能控制,对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有重要的影响,应在施工组织设计过程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来确定,施工组织设计批准之后应对其落实状态进行检查控制,以保证技术预案的质量能力。
结束语:
在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管理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因此,不断的优化技术管理不但能有效的加快施工效率的同时还能保障工程质量,减少工程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不断的对施工技术的管理进行优化可以明显的增加竞争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
[1]朱海峰.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的探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03:64-65.
[2]王利.试论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优化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6:209.
[3]季永照.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优化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5,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