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与劳资关系的整合探讨
2017-03-09施晓燕
施晓燕
安徽开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与劳资关系的整合探讨
施晓燕
安徽开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伴随社会经济体系的完善与企业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劳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与劳资关系整合工作是现阶段企业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为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必须在人力资源管理、劳资关系的相关概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位置,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两者整合,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思想道德教育;人力资源管理;劳资关系;整合
1、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劳资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1.1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是一个全面的分析、归纳的理论系统。十几年来学者们不断探索人力资源系统,把高控制工作系统和高绩效工作系统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两大重点。高控制工作系统类似于古代君主的中央集权,阶级分明、管理严格。领导高层掌握着绝对的权力,员工只能被动的遵守、接受管理,想要升职只有靠能力和资历。20世纪80年代,很多实证研究都表明了高绩效工作与劳资关系相结合可以塑造良好的劳资关系、减少失误、提高工作效率,使企业得到合理的管理和发展。
1.2 劳资关系理论的内容
劳资关系,是指劳工和资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这种关系通过劳资双方所签订的劳动契约和团体协约而成立。劳资关系,表现为受雇者与雇主间的冲突与合作,它不仅涉及工人、工会组织与雇主,也同政府和各类公众直接或间接相关联。劳资关系的良好与否,关系生产秩序、社会安定及国家安全,至为重要。因此,劳资关系要靠一些制度的实施、一些机构的监督,来减少冲突。从历史角度看,大部分的实业家都与劳资关系的问题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现在,社会劳资关系的问题更是层出不穷,所以,要不断探究解决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协调劳资关系。
1.3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劳资关系理论的联系
1.3.1 相同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劳资关系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一致性的,两者都把雇主与雇员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的范围集中在雇佣与工作场所上,都不断探索解决企业矛盾的方法,使员工的价值不断提升,实现企业效率的最大化。人力资源管理与劳资关系都需要相关人员,政策和机构的共同参与,同时需要必要的政策作为保障,其涉及的领域是非常广的。
1.3.2 不同点。两种理论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分歧。对雇佣关系,解决劳工问题的方法,主要目标等。人力资源管理持一元主义观点,认为工作中不存在根本性利益冲突的可能性,雇主与雇员两者的利益从根本上是一致性。而劳资关系持多元主义观点,认为雇佣关系中存在利益的冲突。人力资源管理是从内部来研究雇佣问题,集中于内部因素,如员工态度,动机等,而劳资关系重心在集体雇佣关系上,从内部研究雇佣问题。总体来说,人力资源管理追求的是雇主与雇员的利益一致性,劳资关系追求的是平衡这种冲突。
2、人力资源管理与劳资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2.1 忽视思想教育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没有有效的政治思想工作来引导、开解,使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不能顺利实施。忽视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2.2 人力资源管理不完善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在近年的发展中不断完善,但相对于国外的人力资源管理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只是单纯用管理技术和方法为企业谋求利益,没有针对企业的特性而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只是单独的,从未考虑过劳资关系对于员工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化,劳资关系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逐渐融入于人力资源管理中,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体系。
2.3 劳资关系紧张
根据劳动部的数字统计,劳资关系案件在不断增加,使劳工的权益受到损害。此外,我国出现了以追求利益为目的,忽略员工合法权益的劳动关系利益化问题,企业裁员、降低工资等使劳资关系矛盾增加。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用人力资源管理从内部解决这种问题,促进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结合。
3、人力资源管理与劳资关系整合的措施
3.1 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凝聚力
培养和弘扬敬业精神,给予劳动者精神上的支持、精神上的鼓励、精神上的赞赏,用充满人性化的态度、方式方法去统一员工的思想认识,帮助解决一些实际生活困难,为实现组织目标奠定了思想基础。
3.2 转变发展模式,实施高绩效管理
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要求将传统劳动成本为根本竞争方式的模式向企业劳资关系和谐、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竞争模式转变,并将高控制工作系统转变为高绩效工作系统,实现低成本管理向高绩效管理转变的发展目的。利用员工参与、工作自治与分享信息、培训技能等方式,将员工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实现劳资关系和谐化。
3.3 调整组织结构,实现劳资关系处理专业化
将劳资关系等相关职位增设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可实现劳资关系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的目的。在现阶段我国劳资关系日渐复杂化的今天,只有不断提升劳资关系工作人员的专业程度,确保其具备较高专业技能与素质,才能对劳动争议进行有效处理,实现劳资双方的充分交流沟通,才能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3.4 整合工作内容,充分发挥劳资关系职能
为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全面发展劳资关系职能作用,需在人力资源计划、招聘等相关管理实践中充分纳入劳动标准、劳工福利等内容,劳资关系内容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得以全面展现,并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将其职能充分发挥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还能及时疏通、缓解劳资关系矛盾,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发展。
结束语
作为一个理论模型,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组织对员工的获取、开发、激励与维持,注重培养人的良好品质和塑造人的美好灵魂,达到企业经营目标。作为综合性、主动性与战略性管理方式,其包括多项内容,如思想道德建设、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和工作设计等。将高绩效工作系统充分结合劳资关系,能够达到有效管理劳资关系的作用,并实现劳资矛盾缓解及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1]唐鑛.转型与创新:从人力资源管理到战略劳动关系管理[J].学海.2013(05)
[2]柯婵洁.人力资源管理与劳资关系的整合[J].城市地理.2014(20)
[3]周昌湘.劳资关系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J].人才资源开发,201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