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2017-03-09吴观旺
吴观旺
广东省湛江公路工程大队
公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吴观旺
广东省湛江公路工程大队
随着我国国力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交通网络的建设愈发的快速、完善高水平,道路建设相关研究者也一直在对公路、桥梁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力求用最为科学的方法建造出质量上乘的公路桥梁。但是,在道路容易出错的部分,如公路桥梁过渡段部分路基路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亟需解决。这些问题在短时间内可能不会显现出来,但绝对是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因此,本文就公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公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1 、道路桥梁工程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 道路桥梁过渡段软路基路面施工不均匀沉降
在道路桥梁施工建设中,经常采用的路基建设方式为软路基施工方法,关于软路基路面施工不均匀这一问题而言,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几点。关于该过渡段的施工来说,会受到施工机械,施工材料,施工顺序,还有施工经验等因素的影响,施工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中应用很多种类的施工器械,但是,由于人为等因素,在建筑材料的使用过程中,施工机械的使用顺序等没有按照基本方法来,或者在工作过程中,技术人员由于技术水平不够等,一旦遇到突发状况,不能及时的处理,所以导致了整个施工过程出现类似软路基路面施工不均匀等情况。在桥梁施工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路基施工不均的情况,直接导致了钻孔的深度太浅,不能符合标准,如果在勘测过程中出现了漏洞,就会造成勘测路面发生建筑材料分散不均匀的现象,间接导致了施工道路或桥梁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要防止自然环境的巨大影响,比如说雨水的侵蚀,属于最普通的方式。
1.2 路基路面施工后渗透性较差
路基路面通常使用软土进行路基建造,该建筑材料极易受到雨水或者是其他自然环境的影响,产生变形等问题,路基路面在施工后会有渗透性较差的现象,增加了内部软土建筑材料的物理间隔,增加了水分子进入软土建筑材料内部的几率,大大威胁了整个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另外,软基路基路面建筑材料的渗透能力在本身就不是特别好,而且,这种建筑材料本身的固结能力不是特别好,因此,软土本身就属于纯粹的黏土,其渗透性和压力有着直接的关系,这种基质本身不会由于压力的增加而影响渗透性的强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壤的板结能力。
1.3 过渡段路基与路面的不可逆形变
过渡段路基与路面通常属于不可逆形变,所以,在过渡段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的液限和压缩系数之间属于正相关的关系,液态的极限压缩值会随着压力系数的增加而增大。但是,软土基质的固态板结能力比较弱,所以,一旦形成固态的路基路面就会呈现不可逆形变,遇到巨大压力就会造成局部的坍塌,对于桥梁来说,路基一旦形成,就会呈现不可逆形变,这样,在重量较重的车辆经过桥梁时都会产生比较大的作用力,因为不可逆形变,所以在桥面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对于桥梁的路基来说却造成了极大的伤害,造成了中间路基比较脆弱,但是两侧却比较牢固的状态,所以,在桥梁受到瞬间重量时会造成桥梁路面坍塌的严重后果。
2 、对于公路桥梁过渡段路面路基建设中问题的解决方法
2.1 路基路面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应对不均匀沉降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即结构形式的设计、提高后台填充材料的密实度、提高地基的刚度和受力能力、公路桥梁间均匀过渡和减轻路堤自身重量。
结构形式的设计:施工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在对路基路面施工时,必须对路面、土壤层进行严格的勘测之后,按照工程的汽车通行量进行设计。做好第一步预防工作;提高后台填充材料的密实度:可以选择在后台填充材料中加入钢筋、混凝土等坚硬的材料增加后台填充材料的密实度,但在填充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土壤进行对比分析,对不同的土壤针对性的添加不同程度的坚硬物质,避免造成其他不良后果。另外,添加后还能增加其抗压能力;提高地基的刚度和受力能力:在无法进行更多整改的时候,打桩是提高地基的刚度和受力能力的有效办法之一,这个方法可以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且较为方便,所以也是常用方法之一。而为了对其刚度和受力能力有一个预期判断则可以通过超载预压的方法,利用施工机械实现对软土土质的超载预压测试;公路桥梁间的均匀过渡:桥头搭板是可以避免公路和桥梁的刚度差异导致的沉降,但是其有一个弊端就是如果没有进行合理的设计或者在实际施工中出现了失误就会增大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所以应用此方法时一定要谨慎;减轻路堤自身重量:减少路堤自身重量从减少沉降的角度是有效的,方法是路基填充材料选择时采用较轻的材料,如泡沫混凝土等,但是从抗压角度来看是不利的。以上就是应对不均匀沉降的一些措施,但仅仅是很少的一部分。应对不均匀沉降的方法有很多,还需要施工人员妥善加以利用。
2.2 应对较差渗透性的措施
提高路基路面渗透性的主要方法是从建筑材料的选择、混合、使用顺序三个方面进行。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可以采用渗透性较强的材料,在主材料确定后适当混合一些其他的材料可以增加其稳定性。但是建筑材料的使用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具备一定的步骤。因为每一种材料都尤其对应的特性,所以需要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使用,每一次材料的使用都需要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否则最后一定会导致工程出现状况。
2.3 应对不可逆形变致使坍塌的措施
针对不可逆形变,首先是要按照当地情况,因地制宜的对桥梁及路面的设计加以改善,使受力能够平衡下来,避免受力不均的问题。另外可以将地基进行复合设计,即在路基工程完成后对路基进行二次加工,在其上打孔填入建筑材料,增加地基的密实度,降低其发生形变的概率。
总之,我国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对路基路面的过渡段进行充分的调研和研讨,进而对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国的公路桥梁的质量更高,使我国的公路桥梁使用寿命更长。在施工中填充材料方面也需要做出更多的调整和调研。只有这些先决条件都准备好,才能让我国的公路桥梁路面路基有更高的安全性。
[1]张建春.公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17,01: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