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级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分析

2017-03-09贺元街

环球市场 2017年15期
关键词:边沟积水路基

贺元街

黔西南州交通勘察设计院

二级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分析

贺元街

黔西南州交通勘察设计院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车辆的数量也随之迅速增长,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也如日中天,伴随着这些行业的发展进步,二级公路的使用率也大幅度提升,道路整修给交通带来的不便以及经济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因此,要想减少道路的整修,就应该在二级公路的初期建设中大量投入资金与精力,全力建设优质、安全的二级公路以供城市使用。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二级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以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级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1 、二级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原则

1.1 路面排水设计遵循的原则

为了有效降低持续的降雨以及降雪导致路面出现积水从而对路面产生影响的程度,必须增加一定的路面横坡,由于重力势能的作用,路面的积水会沿着横坡迅速流入到道路两边,尽可能降低路面出现积水的现象。通常来说,如果路面在设计之初采用纵坡平缓的方式,那么在路面就很难聚集水,在路堤相对低的区域,假使路边纵坡的坡面没有遭受大量雨水的冲击,就能够通过横向漫流的方将路面的积水引至他处。假使路面底部具有非常多的路堤并且缺乏一定的保护措施,那么其很大几率会地表水的冲击。如果出现这种现象,就需要在路面的边缘增加拦水带,从而能够将路面积水集中于一处经过引流槽引至他处,并且拦水带的高度绝对不可以超过右侧行车道的中心线。

1.2 路基排水设计遵循的原则

在开水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讨论分析施工路段的地貌特征以及周边水源状况。施工路段还必须对整个排水系统实施详细的设计,合理分配各种排水通道的位置,从而使其都能发挥真正的功效。对于部分排水十分困难以及地质状况十分恶劣的路段,必须和路基的防护措施结合起来,对整体进行整改规划,从而使得排水设计更加科学、更加有效。除此之外,路基排水设计还必须将天然地理环境的利用最大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对策,统筹兼顾,进行周全的设计。并且路基排水设计必须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路面排出的水不能对当地的环境造成破坏,尤其是导致当地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因此,在设计的时候绝对不允许破坏该区域内的天然水系以及改变水流的性质。尽量将当地的农田水利与各种排水通道结合起来,避免大量的占用土地资源。一般来说,尽量避免把边坡当作流通管道,如若“逼不得已”,必须扩大路边沟道的范围,与此同时,使用一定的固定措施,避免水流冲击路基,对路基造成伤害,从而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以及质量。

2 、二级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要点

2.1 二级公路路基设计

1)表面排水的设计方式。在对公路路基的排水系统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选取的路基表面设施非常多,比如,排水沟、截水沟、边沟、跌水与急流槽等,每一种设施所具备的功能都是不一样的。第一,排水沟。对于排水沟来说,其设置都需要结合当地的地形和地貌,确定其横断面一般为梯形。排水沟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把各个排水设施有效的连接在一起,然后将水引到周边的水道中,从而保证排水系统的完整性。同时,由于排水沟的特殊性,其距离路基坡角不宜小于2m。第二,截水沟。设置截水沟的目的是对路基上方地表径流进行截引,且位置一般都设置在路堑坡顶5m左右或者路堤坡脚超过2m的位置。另外,为了减少边沟的泄水问题,截水沟设置的沟宽一般在200~500m;当截水沟的长度大于500m时,截水沟断面一般采用梯形,同时还要设置构造物进行引排。第三,边沟。边沟一般都为矩形、梯形、三角形等多种断面形式。如果选取的公路路段较为平坦,设置边沟时应选择填筑式边沟,这样做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成本,而且又能够有效地排除路基积水。另外,如果采用浆砌片石修建边沟,那么所修建的边沟纵坡应超过0.12%。第四,跌水与急流槽。对于陡坡地段的路基路面排水来说,主要采用的是跌水与急流槽设施,其可以分为单机和用于较长的陡坡地段两种。其中对于高路基边坡,主要是通过路堤边坡上的急流槽来进行水的排放。2)地下水排水的设计方式。一般情况下,为了提高地下水排水系统的效率,都会选用暗沟、渗沟、渗井的方式等,这些方式都能有效地拦截可能对路基造成影响的地下水。其中,暗沟主要是对地下集中水流进行排水,但是这种方式不具有渗水和汇水的功能,同时,在设计时,还要保证暗沟沟底纵坡不超过1%。对于渗沟及渗井来说,它们的功能主要是为了拦截地下水和降低地下水位,但是这种方式也有一定的缺点,那就是非常容易出现淤塞现象,同时,在设计渗沟时,还要保证其坡度超过0.5%。

2.2 二级公路路面设计

1)中央分隔带的排水设计。在二级公路中央将设定分隔排水带,其主要的功能就是要把中央分隔带中的积水排除,排除的阶段可以分为施工期的雨水排除以及公路运营阶段渗水的排除。在施工期排水量的设定,主要决定与瞬时降雨量和中央分隔带汇水的总面积。通常中央分隔带中往往会有监控管线或是通讯线路等设备存在,因此,中央分隔带的排水长度需要大于两个人手成孔距离,其中对大的距离为180m。结合以往的设计经验可知,在高速横向排水管的设计中其长度应该大于15m左右,而横向排水管坡道的坡度设定为2%,但是中间隔离带排水在施工中也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完成基层施工后再对中间隔离带进行施工,造成沟槽表面凹凸不平,沥青容易板结成块,难以构成均匀的防水层,具有接缝的土工布,又难以形成整体,实现不透水。2)超高段分隔带。排水超高段路面排水的重点应放在超高侧路面的截排上。当前超高段路面排水,主要有4种方式:设置中央分隔带端口;设置中央分隔带排水孔;设置中央分隔带排水沟;设置浅碟式中央分隔带。3)路面结构排水。路面结构排水设计,需要考虑反射裂缝对混凝土面层造成的影响,在路面基层下,需要设置与中央分隔带相同的砂垫层,使其能够通过中央分隔带将盲沟中的水排至路面之外。4)路面渗水的排水。对路面渗水现象,需严格按照前期要求对路的边槽处进行边槽排水研究,利用配置沥青封层、路面肩纵向、横向排水,使其能够将路面中的积水排至外面。在这一过程中,需注意到沥青下渗的水流不能过多,所以,在排水径面中相隔10m的位置,需要配置1个横向的排水管道(5cm),以保证路面下渗透得到有效的处理。

3 、二级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系统优化措施

3.1 加强施工地区地质资料搜集

公路的建设需要长期的前期准备,最重要的就是对公路建设地区的地质进行全方面的调查,进而对调查结果进行专业分析,最终由专业工作人员制定施工方案。因此,关于地质的调查是十分必要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多种外界环境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二级公路的使用,充分的前期调查和地质资料的搜集是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

3.2 实施全面质量监理体制

不够健全的管理体制会导致整个施工队伍工作积极性降低,从而使工作效率也大打折扣,这样的工作模式不仅不利于项目的进程,施工人员松散的态度还会导致施工操作不规范,无法保证工程实施的安全性,施工一旦发生事故,不仅荒废了已完成的部分工程,还会给施工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延后了公路投入使用的时间,给市民们的出行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由此可见,一个全面的质量监管、人员管理的体制对于工程的建设来讲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不容忽视。

3.3 充分利用排水基础设施

排水系统是一个较大而且分布广泛的系统,无法一个系统独立完成积水排放工作,需要多个小系统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来完成公路的排水工作。不难想象,排水系统的建设工作也是十分繁重的,因此,在系统施工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排水基础设施或者一些碎石、植物等自然资源,碎石能够减弱积水的渗入、植物能够防止积水流动,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仅能节约大量的资金,还能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

总而言之,近二十年来,我国公路一直保持着高速、持续、平稳的发展境况,但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公路出现了大量的水损害问题,较多的路面在通车两三年后就发现较严重的路面病害,结果不但影响了公路的正常运营,而且造成了人财力的浪费,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必须进一步研究探讨其排水设计及施工,以保证整体工程质量安全。

[1]韩昭.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浅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05:51.

[2]张玉玲.省道二级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03:133-135.

[3]何向宁.对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9,23:291-292.

[4]郭晓燕.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2:287.

[5]张生霞,张生晓.二级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及应用[J].价值工程,2010,06:253.

猜你喜欢

边沟积水路基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吸扫式边沟清扫设备的研发与应用
水泥混凝土三角形边沟在山区公路中的应用
小熊当当玩积水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浅碟型边沟在山区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筑方法
公路路基沉陷的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