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球运动心理的探析
2017-03-09王宏涛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000
□王宏涛(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000)
对网球运动心理的探析
□王宏涛(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000)
近年来,网球运动在中国越来越普及,随之而来的也有一系列的问题。文章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对1992-2015年发表的网球文献中有关心理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分析与总结。文章旨在研究心理问题在网球运动中的作用和影响,使人们更加关注网球运动的心理问题。结果发现发表的文章数量呈增长的趋势,研究的内容,主题以及实用性也越来越广了。关键词:网球心理运动员
1、引言
网球运动是一项高雅,极具魅力而又富于观赏的体育项目。在网球运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不仅仅是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心理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莎士比亚说过“如果做好心理准备,一切准备都已完成”,由此说明心理对所需要做的事的重要性。就如网球,网球是一个赛事长,训练单一的项目,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心理素质,你怎么能取得比赛的胜利呢?怎么能坚持训练呢?亨·奥斯汀说:“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只要不是一败涂地,你一定会取得胜利的。”所以心理对运动至关重要。
2、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利用中国知网的高级检索,以网球和心理为主题,检索出1992-2015年刊载的论文,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筛选,最终得到56篇关于网球心理的期刊,占总量的5.28%。在认真查阅原文的基础上,对所检论文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从文献的主题分布对近年来的网球心理研究进行说明。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相关论文的查阅,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网球和心理的文献资料,为本文的攥写奠定理论基础。
(2)逻辑分析法。
运用整理、归纳、对比等逻辑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探析,得出网球运动心理活动的几类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教学中心理活动
教学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全面掌握网球理论和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网球心理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中,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心理影响,如果老师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及时的给予鼓励和指导,学生可能就会对网球产生更大的信心和兴趣。近些年来,对网球教学中的心理研究主要是心理暗示对网球教学的影响,心理暗示主要是建立在教学中学生的自信心、注意力和想象力三个方面。在教学中准确的应用心理暗示要满足三个条件:首先是教师的权威效应,其次是和谐的师生关系,最后要把握恰当的教学时机。在网球教学过程中,女生比男生有更多的心理障碍,但主要方面有三个:一是受自身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和原有基础的影响,二是受网球教学的环境、场地、气候等方面的影响,三是受社会影响。在这三个方面产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怕苦怕累的心理、轻视、爱美的心理、厌倦、恐惧的心理等,众多心理问题都需要我们去解决。
3.2、比赛前心理活动
随着比赛的临近,我们会出现紧张、焦躁、不安和厌烦等心理现象。基于这种情况,运动员赛前要进行一些准备和训练:(1)了解即将到来的比赛对手、裁判、场地、比赛环境、观众态度等;(2)和教练一起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作战计划或者战术方案;(3)激发运动员的比赛动机,使运动员集中注意力去比赛,不能因为某一分的得失而影响整局比赛;(4)在赛前,要进行和比赛强度相似的模拟比赛训练,提高对复杂的比赛情境的适应。赛前的战术制定有很多事项,在心理方面来说,最关键的是运动员对比赛胜利的渴望和信心,使运动员能以认真的态度去对待比赛,防止运动员心理不重视或者对比赛过于乐观,对比赛中出现的心理障碍无法及时的清除,进而影响对比赛的专注力。
3.3、比赛中心理活动
在比赛中运动员出现的心理问题很多,就本文期刊来看,主要有接发球,关键球的处理,截击对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在网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比赛的成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影响运动员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日常的训练和比赛中要有意识的去训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以使其能在比赛的关键时候顶住压力和焦虑,最终正常或超常发挥自己的技战术,取得优异的成绩。网球是一项以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它十分需要掌握娴熟的技能。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运动之间的技能差距越来越小,在双方水平不相上下的时候,心理素质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在关键球的处理上和对比赛节奏的把握上,心理素质优秀的运动员往往能够主导比赛的走向。针对比赛时影响运动员心理起伏的因素,再考虑到赛场上的各种情况和运动员的性格,心理特点,通过有效的方法调节自己的心理来达到很好的完成比赛。比赛场上能调节运动员心理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积极的自我暗示:通过一些语言和动作给自己加油,是自己的自信心得到加强;(2)调节呼吸法:调节呼吸可以改变运动的心理状态,当情绪比较紧张或者焦虑时可以放松呼吸使身心得到放松更好的应对比赛;(3)转移注意力:当不能很好的专注于比赛时,要利用比赛间隙有限的时间去分散注意力,抓紧时间调节心理状态,当比赛重新开始时再以较好的状态去应对比赛。
另外,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还和运动员的身体疲劳程度、过去的比赛经验、运动员对比赛的期望值以及运动员本身的性格气质有关。所以在平常的训练中也要有意识去加强这几方面的训练。
3.4、心理训练
网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获得比赛胜利所必要的,所以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就显得很有必要。在专门的心理训练当中,训练方法多种多样,大概有激励赞扬法来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注意力转移法使运动员在比赛时把与比赛无关的想法移除脑外,集中注意力完成比赛;音乐放松法可以消除运动员赛前的焦虑情绪等等,这些方法可以有针对性的对运动员进行不同的训练。另外进行模拟比赛训练,可以训练运动员克服困难和解决突发状况的能力,对于心理素质有一定的增强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模拟训练能很好的放松心情,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3.5、涉及人群
1992-2015年中国的网球迅速发展,但是网球主要普及在高校和运动员,也有一小部分是社会人群。近年来网球心理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和网球运动员来展开的,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国的网球还远远没有普及到普通大众。当然,这也和网球的装备比较贵有关,网球是贵族运动的一种,普通人舍不得买那么贵的装备,所以就限制了网球在普通人中间流行。随着网球在高校的普及,大学生接触网球的机会就比较多了,所以针对大学生网球心理的研究也日趋增加。
4、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展望
通过以上网球心理领域的研究状况分析,可以看出,心理问题在网球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是可喜的一面。同时,也必须面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1)研究主题太具有专业化,就像刘金生研究李娜一样,李娜是世界优秀的网球运动员,她的心理问题不能代表其他非优秀选手。在中国或者世界其他地区,还有很多业余网球选手,他们的心理问题比那些专业的更复杂,在网球训练当中,他们的心理问题往往更具有代表性。在1991-2014年间发表的期刊没有就业余选手的心理方面做出研究。业余网球选手的心理研究,将有利于网球运动的发展,为进一步发展网球做出巨大贡献;
(2)该领域的研究面太窄,研究内容不全面。像赛后的心理问题都没有就没有研究,赛后的心理问题对于提高运动员的成绩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在56篇期刊上就没有这一方面的文章;
(3)期刊涉及心理对网球的重要性的影响,但为在心理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我们知道心理的重要性,但怎样做进一步的锻炼却没有涉及。
[1]李岩峰.心理暗示在高校网球教学中应用的初步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7.
[2]矫丽华.网球运动员心理遗传素质与选材的相关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3]路阳.网球运动员比赛过程中的心理调控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32.
[4]刘世军.优秀网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的诱发因素及其可控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03.
[5]孙艳.网球比赛中影响运动员心理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8,03.
[6]刘上行,冯菲.高校网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的调整与控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04.
[7]刘阳.浅谈网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3.
[8]王冠东.心理训练对网球运动的影响[J].山西体育科技,2008, Z1.
[9]李勇.网球比赛中影响运动员心理的重要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西体育技,2011,04.
[10]马俊羽.心理暗示对网球发球效果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1.
[11]舒仁义.网球比赛中心理因素对发球成败影响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1.
[12]刘建刚.大学生网球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方法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4,02.
[13]黄华娜.心理暗示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04.
[14]甘云婧.心理暗示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11.
G804
A
1006-8902-(2017)-08-ZQ
王宏涛(1993-),性别:男,民族:汉族,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