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启发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2017-03-09古俊双黄飞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500
□古俊双黄飞(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500)
中启发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古俊双黄飞(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500)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较全面科学地分析了“传统式”与“启发式”这两种不同的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不同运用,对启发式教学模式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比较。结果表得出“启发式”教学在教学效果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融洽师生的沟通氛围。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积极的结合;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掌握体育相关知识,提高运动技能。
学习兴趣创新主导作用独立思考
1、引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广,学校体育教学要从传统的体育知识技能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要目标。在体育教学中努力贯彻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而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对体育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和掌握,通过教师“启发、引导、指导”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体育锻炼的自发性和自觉性。
2、体育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所谓启发式教学模式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教学规律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质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激发自主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种教学方式不仅着眼于学生的现实健康,而且更注重学生体育运动潜力的发展,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式教学的本质就是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的过程。
3、体育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本质特征
3.1、突出了学生的住体地位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而是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依靠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来达到急哦阿雪目标。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本质就是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的过程。学生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而要靠自己动手、动口、动脑来获得知识,增强创造能力。坚持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注重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尝试”相结合,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快乐、主动学习,从而形成教师主导作用下的学生主体作用得到积极发挥的学习氛围。
3.2、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激发学习者的热情和内在潜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视知识与能力并重,学习与创造并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把学生培养成全方位发展的有创造力的人才。在教学手段上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
4、体育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及作用
4.1、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概念
启发式教学模式是自古以来各国、各个时代的数学教育实践证明的基本教学模式。简要地说,启发式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不直接地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地去发现相应的结果的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也充分体现了发展性原则,它是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基本模式之一。具体操作程序:教师提出某一个学习问题,引导学生解决它,并从中获取解决问题的经验(即知识与思想方法);然后教师再提出一些与前述问题有关的问题,进一步引导,逐步解决,从而形成整体经验。启发式教学方法是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各种有效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方式。启发式教学要求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它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能动作用相结合的统一体。采用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仅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传授知识,而且要特别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
4.2、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
(1)比喻式启发。
用比喻的方式来形容技术动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较常见。例如,在教前滚翻和后滚翻时,启发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球的形象,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注意团身低头的动作概念。燕式平衡的教学中,启发学生形成飞燕掠水的想象,不仅能使学生抓住燕式平衡的动作概念,而且可以明确其美学特点是上体略低,一腿高抬的动作特征。再如,学习侧手翻时,把动作生动形象地比喻成车轮子,车轮子在一定过程中留下的轨迹是一条直线,转动时是一个面,只有身体形成一个面,双手和双脚落地时才能在一条线上。通过这样的联系思维与模仿练习,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学会新技术,掌握其原理。
(2)形象式启发。
形象思维的开发使启发式教学应用于体育的各个教学项目。在小步跑的过程练习中,让学生想象“马蹄刨地”的动作可以纠正学生扒地不积极的动作错误。又如,在俯卧式跳高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讲把水平速度转化为竖直速度,助跑后的踏跳腿要制动等等是不够的,往往造成学生似懂非懂,假如能用垒球快速滚向墙壁做个实验的话,就能很快打消学生对制动引起的顾虑,此时再把制动动作比作快速骑车按前闸,就会加深学生的理解。按说,垒球遇墙跳起和骑车按前闸前后轮回跳起与跳高中的助跑踏跳的技术是性质不同的两码事,但在跳起的情况下选用制动原理是一样的,这就会引起学生的联想。在球类项目中也经常采用启发式教学。
(3)联想式启发。
体育教学当中,另一种重要的启发式教学是在学生学习新动作之前,使头脑中再现已经掌握的与该动作结构相似的动作。例如,在学习鱼跃前滚翻时先学习前滚翻技术和远撑前滚翻,再过度到鱼跃前滚翻。学习双杠肩倒立前先学习几次头手倒立。在学习掷标枪之前回忆一下投手榴弹的体会等,都属于启发式教学的应用,都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技术动作的掌握。
4.3、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就是体育教学要从传统的体育知识技能灌输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目标的体育教学;从体育教学的社会、教育、生理、心里、方法多重原理出发,注重不同年龄段学生在体育知识、技能、体育兴趣以及体育价值观念的培养;把握好学生的主动性、差异性、潜在性、全体性原则。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起好组织、启发、引导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主观积极性,达到身心全面发展,并从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的引导要立足于使学生在迫切需要学习的心理状态下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自己吸收,从而达到“自奋其力,自致其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4.4、启发式教学模式的作用
“启发式”教学模式是现代教学中先进的教学模式之一,它的成功运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的重要途径。目前,这种教学模式在诸多的学科教学中己普遍被教师接受并运用。
5、体育教学中的传统教学模式的认识
传统教学模式也称“注入式”又称“三段式”,即按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为顺序进行的,运动技术教学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这种模式教学过程缺乏学生自我目标提出和追求的动力机制,教学环节偏重教师一方,单纯强调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方法。
教学以学生掌握运动技术为主要目标,这就造成了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追求运动竞技的成分,追求运动技能学习的精确度、速度、高度、远度,教学过程总是从讲解动作要领和示范动作开始,然后再进行辅助练习、分解练习,最后进行完整练习和反复练习直至掌握动作要领。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解示范法、分解教学法、重复练习法、循环练习法、保护与帮助法等。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对知识的理解,忽视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等,学生在学习中难以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传统体育教学只注重传授技术而没有考虑学生是否能接受,是否是他们兴趣的需要,是一种“灌输式”的指导者的角色。
6、体育教学中启发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启发式”教学思想和方法付之实践,为体育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补充新鲜血液,并逐步得到推广,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反观“传统式”教学模式显得老气横秋、保守、滞后与时代的气息格格不入,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也十分牵强,但它仍以其强有力的运行惯性和人们意识中的强势,占据学校体育的半壁江山。
“传统式”与“启发式”相比较在很多方面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大相径庭,与现代体育观,现代社会的主流方向有较大落差和明显错位,并可能对教学主体产生负面影响。“启发式”体育能够针对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而提出的。是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基础,整个教学活动应该围绕着学生这一学习主体来展开的。
通过文献资料以及多年的实践探索,较全面科学地分析了现代教学观念中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分析结果表明启发式教学模式不仅在体育教学中可行,而且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具有许多亮点,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启发式教学模式则在体育教学效果上明显具有一定的优势。
7、结论与建议
7.1、结论
(1)探究和观察、启发式是教学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启发式教学具有体育教学思想,它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的不足和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而提出的;
(2)转变了传统体育从知识技能的灌输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的体育教学;
(3)从体育教学生物、社会、教育、心里方法等多重原理出发,注重不同年龄段学生在体育知的识、技能、体育兴趣以及体育价值观念的培养;把握学生的主动性差异性。
7.2、建议
实施启发式教学应注意、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教材的重点是整个教材中让学生掌握的主要和基本内容,难点是学生学习某教材是不易掌握的部分。教师应围绕这些重点通过讲解、示范等各种方式去诱导学生根据这个重点来动脑筋和模仿,促使其产生变化。想要吃透教材,就需要熟悉每一个动作的原理,并明确这一哦动作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密切联系。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生理、认知水平和个体差异,贯彻“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原则,确保全体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1]刘大革.对孔子教育思想的体认[J].文学教育(下),2012(7).
[2]汪有灼.关于孔子启发式教学实践的一些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3).
[3]王翠萍.浅论启发式体育教学及其实施[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报,2000(2).
[4]郭琴.对贯穿德智体美育一体化体育教学创优手段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5(3).
[5]刘知新.化学教学中的启发式的再省思[J].化学教育,2003 (01).
G807
A
1006-8902-(2017)-08-ZQ
古俊双(1990-),性别:男,民族:汉族,学历: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田径教学理论与实践。